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據民法

據民法

發布時間: 2021-11-15 14:53:48

Ⅰ 根據民法的規定民法的抗辯權包括哪些方面

根據民法的規定民法的抗辯權包括以下方面:
1、同時履行抗辯權,適用於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情形;
2、先履抗辯權,適用於有先後履行順序且先履行一方未按期履行債務的情形;
3、不安抗辯權,適用於有先後履行順序且後履行一方無法未按期履行債務的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Ⅱ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被

您好,你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如您所問為如下問題: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被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ABCD)
A.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B.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C.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D.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
【解析】《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Ⅲ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內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容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3)據民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五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Ⅳ 根據民法典規定哪些屬於國家所有

根據民法典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有:礦藏、水流、海域、_無居民海島、城市的土地、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
、野生動植物資源、無線電頻譜資源、文物、國防資產、鐵路、公路、電力設施、電信設施和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__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財產,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國有財產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所有權。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Ⅳ 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是否為: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
A.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C.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D.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正確答案:ABCD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Ⅵ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

依據《民法典》的規定,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先死亡;輩份相同的,推定同時死亡,相互不發生繼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6)據民法擴展閱讀

繼承人依照法律規定承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稱為繼承權,繼承權具有下列法律特徵:

1、是一種財產權利,通過繼承實現財產的移轉。

2、以人身關系為基礎。世界各國有關法定繼承的規定,都是以繼承人和被繼承人存在婚姻、血緣等關系為依據而確定的。

3、繼承權的實現要有一定的法律事實。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只有被繼承人死亡這一法律事實出現以後,繼承權才成為既得權,開始遺產繼承。在實行遺囑繼承製的國家,還需要有被繼承人設立遺囑的法律事實。

Ⅶ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和理論

ABCD因為合同法、侵權法、物權法都屬於民法的范疇、所以所有選項都是債的發生原因.

Ⅷ 據民法總則哪些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違反法律的行為,欺詐的行為是無效的。

《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回相對人以虛假的意答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五十三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五十四條行為人與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8)據民法擴展閱讀:

第一百五十五條無效的或者被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五十六條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一百五十七條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Ⅸ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

您好,您可以詳細描述您的問題。如您所問為如下問題:根據《民法總則》規定,以下哪些民事法律行為可以被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ABCD)
A.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B.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C.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
D.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
【解析】《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Ⅹ 據民法通則和合同法,撤銷的民事行為分幾大類,分別是什麼

民法通則屬於舊法,如果合同法裡面有和民法通則沖突的,應依照合同法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考試大綱刑法修正案九 發布:2025-09-11 01:37:01 瀏覽:730
法國司法官 發布:2025-09-11 01:22:11 瀏覽:975
道德綁架手套 發布:2025-09-11 01:10:34 瀏覽:586
2015自考行政法試卷 發布:2025-09-11 01:09:57 瀏覽:613
律師起草協議 發布:2025-09-11 01:09:46 瀏覽:253
勞動法規定婚假幾天 發布:2025-09-11 01:06:52 瀏覽:453
勞動法員工吃飯時間 發布:2025-09-11 01:03:16 瀏覽:879
2017民法 發布:2025-09-11 01:02:09 瀏覽:802
監察法律管理部責任書 發布:2025-09-11 00:57:41 瀏覽:15
合同法第195條 發布:2025-09-11 00:51:25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