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人民法院刑事申訴復查程序

人民法院刑事申訴復查程序

發布時間: 2021-11-16 10:03:33

A. 刑事案件申訴復查程序是什麼

《人民檢察院復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已經2014年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五章 復 查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五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由二名以上檢察人員進行,原案承辦人員和原復查申訴案件承辦人員不再參與辦理。

第二十六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全面審查申訴材料和全部案卷,並製作閱卷筆錄。

第二十七條 經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認為需要調查核實的,應當擬定調查提綱進行補充調查:

(一)原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二)申訴人提供了新的事實、證據或者證據線索的;

(三)有其他問題需要調查核實的。

第二十八條 對與案件有關的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和鑒定意見,認為需要復核的,可以進行復核,也可以對專門問題進行鑒定或者補充鑒定。

第二十九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可以詢問原案當事人、證人和其他有關人員。

對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認為需要提請抗訴、提出抗訴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詢問或者訊問原審被告人。

第三十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聽取申訴人意見,核實相關問題。

第三十一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可以聽取原案承辦部門、原復查部門或者原承辦人員意見,全面了解原案辦理情況。

第三十二條 辦理刑事申訴案件過程中進行的詢問、訊問等調查活動,應當製作調查筆錄。調查筆錄應當經被調查人確認無誤後簽名或者捺指印。調查人員也應當在調查筆錄上簽名。

第三十三條 復查終結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是案件事實、證據、適用法律和訴訟程序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案件處理的情形已經審查清楚,能夠得出明確的復查結論。

第三十四條 復查終結刑事申訴案件,承辦人員應當製作刑事申訴復查終結報告,提出處理意見,經部門集體討論後報請檢察長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經檢察委員會決定的案件,應當將檢察委員會決定事項通知書及討論記錄附卷。

第三十五條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依法辦理,並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報告結果。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屬於本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立案復查,不得再向下交辦。

第三十六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後三個月以內辦結。案件重大、疑難、復雜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對交辦的刑事申訴案件,有管轄權的下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交辦文書後十日以內立案復查,復查期限適用前款規定。逾期不能辦結的,應當向交辦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書面說明情況。

(1)人民法院刑事申訴復查程序擴展閱讀:

第二節 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刑事處理決定申訴案件的復查

第三十七條 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立案復查。

被害人向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申訴材料連同案卷一並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第三十八條 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審查後決定是否立案復查。

第三十九條 被不起訴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立案復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審查後決定是否立案復查。

第四十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不起訴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不起訴決定認定的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需要變更的,應當變更不起訴決定;

(三)不起訴決定認定的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應當對被不起訴人提起公訴的,應當撤銷不起訴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第四十一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不批准逮捕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不批准逮捕決定正確,但是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維持不批准逮捕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依法辦理;

(三)不批准逮捕決定錯誤,需要依法批准逮捕的,應當撤銷不批准逮捕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依法辦理。

第四十二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撤銷案件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撤銷案件決定正確,但是所認定的部分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應當糾正原撤銷案件決定書中錯誤的部分,維持原撤銷案件決定;

(三)撤銷案件決定錯誤,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原撤銷案件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重新立案偵查。

第四十三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的申訴復查後,認為應當維持原決定的,報請檢察長決定;認為應當改變原決定的,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四十四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製作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並在十日以內送達申訴人、原案當事人,同時抄送有關部門。

上級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復查決定,可以委託下級人民檢察院送達。

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應當公開宣布,並製作宣布筆錄。

第四十五條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復查決定應當執行,並將執行情況書面報告上級人民檢察院。

上級人民檢察院必要時可以製作糾正案件錯誤通知書,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執行。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復查決定有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的同時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報告。

B. 人民法院對刑事申訴案件如何處理

當刑事案件經過二審審判,沒有依法得到一個公正的判決時,當事人應該如何申訴,進入再審程序,來洗刷冤屈呢?首先,只有這幾類案件可以依法進行申訴:(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排除的;(三)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四)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五)認定罪名錯誤的;(六)量刑明顯不當的;(七)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八)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的;(九)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其次,只有這兩類人可以進行申訴:第一類,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律師,第二類,是案外人,認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侵害其合法權益的。最後,申訴需要准備好相應的申訴狀、裁判文書以及證據材料,畢竟口說無憑,凡事都要講證據的。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42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排除的;(三)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四)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者撤銷的;(五)認定罪名錯誤的;(六)量刑明顯不當的;(七)違反法律關於溯及力規定的;(八)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裁判的;(九)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C. 怎樣理解人民檢察院復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第二十條之規定

2014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修改後《人民檢察院復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下稱《復查規定》)。這是《復查規定》實施16年來首次修改,對於依法按程序處理刑事申訴案件,強化對申訴權的保障,強化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和自身監督,具有重要意義。
修改後《復查規定》從多方面強化了對申訴權的保障和規范。如降低申訴門檻,對申訴條件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便利當事人申訴,對申訴材料要求作了明確細化規定;明確規定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聽取申訴人意見,復查決定書應當公開宣布,決定中止(終止)辦理的案件應通知申訴人等。
此次修改還突出了刑事申訴檢察的監督屬性和糾錯功能,健全了冤假錯案及時糾正機制。如調整原《復查規定》中對任務的表述順序,將「糾正錯誤的決定、判決和裁定」放在「維護正確的決定、判決和裁定」之前,彰顯了堅決糾正司法不公和維護司法權威的理念;對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申訴,認為需要提出抗訴的,由承辦案件的刑事申訴檢察部門提出意見,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加大上級院對下級院辦理申訴案件的監督力度,對復查終結的案件堅持嚴格的備案審查制度,以保證申訴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率。
修改後《復查規定》加大了司法公開、檢務公開的力度,規定檢察院復查刑事申訴案件,可採取公開聽證、公開示證、公開論證和公開答復等形式進行公開審查。擴大了公開審查適用范圍,由之前適用於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刑事處理決定的申訴案件,擴大至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申訴案件。根據最高檢關於案件信息公開的相關規定,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將在網上公開。
修改後《復查規定》由原規定的41條增至共70條,按照依法辦案、規范執法、公正處理的要求,對刑事申訴案件管轄、受理、立案、復查等程序進行了全面修改完善。其中,明確規定審查刑事申訴期限為2個月;調卷審查的,自卷宗調取齊備之日起計算審查期限;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經部門負責人或者檢察長批准,可適當延長審查期限。

D. 刑事案件申訴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申訴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刑事自訴、民事、行政糾紛案件的起訴,依照《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以及有關法律規定,分別受理。
(二)對於非訴訟來信來訪,按照「歸口處理」的原則,分別轉有關部門處理,並告知來信來訪人。

(三)對於當事人向本院提出的告訴,應由本院管轄的案件,決定立案後移送有關審判庭處理;對於不屬本院管轄的案件應告知當事人到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或者轉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處理。
(四)審查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申訴和申請再審,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各級人民法院處理刑事申訴的暫行規定》、《關於各級人民法院處理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申訴的暫行規定》,以及有關法律規定進行審查處理。
(五)對於當事人就中級法院一審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裁定提出申訴或申請再審的,由中級法院審查處理(行政申訴案件由高級法院負責處理),處理後當事人仍不服的,屬於民事案件,可以向高級法院提出申訴或申請再審;屬於刑事的申訴,由中級法院進行審查。如在認定事實或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的,決定進行再審。
(六)對於當事人就中級法院的二審終審案件的申訴,屬民事申請再審的案件由中級法院審查處理;屬行政申請再審案件,由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屬刑事申訴案件一般由中級法院直接審查處理,也可以交由一審的基層人民法院復查後,提出處理意見,報中級法院審定。高級法院認嗚要時,也可以直接審查處理。
(七)高級法院受理不服本院已經生效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判決、裁定、調解的申訴或再審申請。

E. 怎麼提出刑事申訴,進行刑事申訴要提交哪些材

您好:
一、怎麼提出刑事申訴
原審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裁定可以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申訴最遲應在被告人刑罰執行完畢後二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刑事案件申訴人超過兩年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刑罰執行完畢後三年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需要注意的是,申訴人就同一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訴一次;對經兩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復查均駁回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再次提出申訴的,如果沒有新的充分理由,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對經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後維持原判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再次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對最高人民法院再審裁判或者復查駁回的刑事案件,申訴人仍不服又提出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進行刑事申訴要提交哪些材料
對刑事案件申訴,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申訴狀,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申訴的請求、申訴事實與理由;
2、原生效刑事判決書、裁定書,經過人民法院復查後再審的,應當附有駁回通知書、再審判決書或裁定書;
3、以有新的證據證明原裁判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為由申訴的,應當同時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

F. 刑事案件申訴程序是什麼

《人民檢察院復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已經2014年4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

第五章 復 查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二十五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由二名以上檢察人員進行,原案承辦人員和原復查申訴案件承辦人員不再參與辦理。

第二十六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全面審查申訴材料和全部案卷,並製作閱卷筆錄。

第二十七條 經審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認為需要調查核實的,應當擬定調查提綱進行補充調查:

(一)原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二)申訴人提供了新的事實、證據或者證據線索的;

(三)有其他問題需要調查核實的。

第二十八條 對與案件有關的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和鑒定意見,認為需要復核的,可以進行復核,也可以對專門問題進行鑒定或者補充鑒定。

第二十九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可以詢問原案當事人、證人和其他有關人員。

對原判決、裁定確有錯誤,認為需要提請抗訴、提出抗訴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詢問或者訊問原審被告人。

第三十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聽取申訴人意見,核實相關問題。

第三十一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可以聽取原案承辦部門、原復查部門或者原承辦人員意見,全面了解原案辦理情況。

第三十二條 辦理刑事申訴案件過程中進行的詢問、訊問等調查活動,應當製作調查筆錄。調查筆錄應當經被調查人確認無誤後簽名或者捺指印。調查人員也應當在調查筆錄上簽名。

第三十三條 復查終結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是案件事實、證據、適用法律和訴訟程序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案件處理的情形已經審查清楚,能夠得出明確的復查結論。

第三十四條 復查終結刑事申訴案件,承辦人員應當製作刑事申訴復查終結報告,提出處理意見,經部門集體討論後報請檢察長決定;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經檢察委員會決定的案件,應當將檢察委員會決定事項通知書及討論記錄附卷。

第三十五條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依法辦理,並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報告結果。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屬於本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刑事申訴案件應當立案復查,不得再向下交辦。

第三十六條 復查刑事申訴案件,應當在立案後三個月以內辦結。案件重大、疑難、復雜的,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對交辦的刑事申訴案件,有管轄權的下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交辦文書後十日以內立案復查,復查期限適用前款規定。逾期不能辦結的,應當向交辦的上級人民檢察院書面說明情況。

(6)人民法院刑事申訴復查程序擴展閱讀:

第二節 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刑事處理決定申訴案件的復查

第三十七條 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立案復查。

被害人向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的,作出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將申訴材料連同案卷一並報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

第三十八條 被害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審查後決定是否立案復查。

第三十九條 被不起訴人不服不起訴決定,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後七日以內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立案復查;在收到不起訴決定書七日以後提出申訴的,由作出不起訴決定的人民檢察院刑事申訴檢察部門審查後決定是否立案復查。

第四十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不起訴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不起訴決定認定的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需要變更的,應當變更不起訴決定;

(三)不起訴決定認定的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應當對被不起訴人提起公訴的,應當撤銷不起訴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第四十一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不批准逮捕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不批准逮捕決定正確,但是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維持不批准逮捕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依法辦理;

(三)不批准逮捕決定錯誤,需要依法批准逮捕的,應當撤銷不批准逮捕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依法辦理。

第四十二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撤銷案件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分別作出如下處理:

(一)撤銷案件決定正確的,予以維持;

(二)撤銷案件決定正確,但是所認定的部分事實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應當糾正原撤銷案件決定書中錯誤的部分,維持原撤銷案件決定;

(三)撤銷案件決定錯誤,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原撤銷案件決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或者本院有關部門重新立案偵查。

第四十三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的申訴復查後,認為應當維持原決定的,報請檢察長決定;認為應當改變原決定的,報請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決定。

第四十四條 對不服人民檢察院訴訟終結的刑事處理決定的申訴復查後,應當製作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並在十日以內送達申訴人、原案當事人,同時抄送有關部門。

上級人民檢察院作出的復查決定,可以委託下級人民檢察院送達。

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應當公開宣布,並製作宣布筆錄。

第四十五條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復查決定應當執行,並將執行情況書面報告上級人民檢察院。

上級人民檢察院必要時可以製作糾正案件錯誤通知書,指令下級人民檢察院執行。

下級人民檢察院對上級人民檢察院的復查決定有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的同時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報告。

G. 刑事案件申訴基本程序是怎樣的

1、刑事申訴的立案。刑事申訴的立案,是指司法機關接受申訴權人申訴的法定訴訟形式。《暫行規定》的第6條規定:「人民法院收到申訴後,均應登記,認真審閱。原審人民法院審查、處理刑事申訴,均應立卷。」這就說明,申訴權人提出申訴時,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對屬於本院管轄的,都應採取文書形式立案。
2、刑事申訴的審查。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接受申訴後應進行全面審查,不應受申訴人提出的申訴理由的限制。審查的內容應包括:
(1)案件事實。弄清案件事實是審查申訴的首要任務。審查時,應調出原審案卷進行審查,對申訴人提出的申訴理由、提供的證據進行分析研究,並與案卷認定的事實相對照,以確定原判決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明確,證據是否確實、充分。如果發現了新事實,則要查明是否有充分的證據為根據。
(2)適用法律是否正確。這是審查申訴的法律方面的重要內容。所謂適用法律,是指應以判處當時有效的法律為依據。一般不能依據新法律翻過去的老案。只有為糾正過去錯誤的法律而制定的相應的新法律,才能作為申訴審查和再審審理的依據。
3、審查結果的處理。原終審人民法院對刑事申訴進行審查後,認為原判決、裁定正確的,則說服、教育申訴人,使其服判息訴;對堅持無理申訴的,可以用書面通知駁回。並告之申訴人不能再行申訴。審查後,如果發現原判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判的,應按審判監督程序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再審。
經再審後的案件。對再審改判無罪或免予刑事處分的當事人的善後工作,原來有工作的,由原審人民法院移交原單位或其上級主管部門負責落實;原來沒有工作的,移交當地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負責處理。善後處理工作,是黨和國家取信於民,樹立法律威信,產生良好社會影響的一項重要工作,必須認真做好。

熱點內容
2017年初級經濟法試題 發布:2025-09-10 18:33:28 瀏覽:402
法律碩士主幹課程 發布:2025-09-10 18:32:21 瀏覽:691
行政法法律地位 發布:2025-09-10 18:31:46 瀏覽:223
建設銀行是經濟法主體 發布:2025-09-10 18:22:16 瀏覽:111
一個月23天勞動法 發布:2025-09-10 18:18:32 瀏覽:712
過度道德強迫 發布:2025-09-10 18:18:31 瀏覽:542
中國民法全文 發布:2025-09-10 18:02:32 瀏覽:510
江蘇司法改革 發布:2025-09-10 17:46:06 瀏覽:330
法院放款儀式 發布:2025-09-10 17:35:37 瀏覽:509
民法典快遞 發布:2025-09-10 17:03:14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