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501
『壹』 《美國聯邦法院民事訴訟規則》具體條文哪裡能找到
專業中文書籍,內容較多,只能進行網上購買,沒有免費版本。
http://www.bookschina.com/1121857.htm
《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民事訴訟規則》簡稱《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目錄 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導論 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第1章本規則的適用范圍和一種訴訟形式
第1條本規則的適用范圍和目的
第2條一種訴訟形式
第2章訴訟開始;傳喚令狀、訴答文書、申請書及 命令的送達
第3條訴訟開始
第4條傳喚狀
第4條之1其他令狀的送達
第5條訴答文書和其他文件的送達與提交
第6條期間
第3章訴答文書和申請書
第7條允許提出的訴答文書;申請書的格式
第8條訴答文書的一般規則
第9條訴答文書的特別事項
第10條訴答文書的格式
第11條訴答文書、申請書及其他文件的簽名; 向法院的陳述;制裁
第12條抗辯和異議——提出的期間和方式—— 通過訴答文書或申請書——基於訴答文 書請求判決的申請
第13條反請求和交叉請求
第14條第三當事人訴訟程序
第15條修改和補充訴答文書
第16條審理前會議;日程;管理 第4章當事人
第17條原告和被告;當事人能力
第18條請求和救濟方法的合並
第19條為公正審判而必要合並的人
第20條當事人的許可合並
第21條當事人的合並錯誤及不合並
第22條互爭權利訴訟
第23條集團訴訟
第23條之1股東的派生訴訟
第23條之2關於非法人團體的訴訟
第24條訴訟參加
第25條替代當事人
第5章庭外證言與發現程序
第26條規范發現程序的一般規定;出示義務
第27條訴訟之前和上訴系屬期間的庭外證言
第28條參與作成庭外證言的人員
第29條關於發現程序的約定
第30條口頭詢問的庭外證言
第31條書面質問的庭外證言
第32條在法院的訴訟程序中庭外證言的使用
第33條對當事人的質問書
第34條提供文件和物件以及為調查或其他目 的而進入房地產
第35條身體和精神狀態的檢查
第36條要求自認
第37條不出示或不協助發現:制裁
第6章開庭審理
第38條要求陪審團審判的權利
第39條陪審團審判或法院審判
第40條為開庭審理而分配案件
第41條撤銷訴訟
第42條合並;分開審理
第43條證言的取得
第44條官方記錄證明
第44條之1外國法的確定
第45條傳票
第46條不需要提出異議
第47條選定陪審團成員
第48條陪審團成員人數——參與裁決
第49條特別裁決和質問書
第50條在陪審團審判的案件中作為法律問題 作出的判決;選擇重新審理的申請; 有條件的裁定
第51條對陪審團的指示:異議
第52條法院認定事實;部分認定事實的判決
第53條主事官 第7章判決
第54條判決;費用
第55條缺席
第56條簡易判決
第57條宣告判決
第58條登記判決
第59條重新審理;判決的修改
第60條對判決或命令的救濟
第61條無害的錯誤
第62條執行判決程序的中止
第63條法官不能繼續執行職務
第8章臨時性和終局性財產救濟方法
第64條對人或財產的扣押
第65條禁止令
第65條之1擔保:對保證人的訴訟程序
第66條被聯邦法院任命的財產管理人
第67條向法院提存
第68條判決方案要約
第69條執行
第70條特定行為的判決;賦予許可權
第71條有利於或不利於非當事人的第三人的 令狀
第9章特別程序
第71條之1不動產徵收
第72條補助法官;審理前命令
第73條補助法官;同意審判及上訴的選擇權
第74條根據《美國法典》
第28編第636條 第3款(4)項和本規則
第73條第4 款的規定,對補助法官作出的決定向 地區法院法官提起上訴的方式
第75條根據本規則第73條第4款的規定, 對補助法官作出的決定向地區法院 法官提起上訴的程序
第76條根據本規則第73條第4款的規定向 地區法院法官提起上訴案件的判決 和訴訟費用
第10章地區法院及其書記官
第77條地區法院及其書記官
第78條申請期日
第79條書記官保管的登記簿和記錄以及登記
第80條速記員;用作證據的速記員報告及速 記譯迴文字
第11章一般條款
第81條一般適用性
第82條管轄區域及審判地不受影響
第83條地區法院的規則;法官的指令
第84條訴訟文書格式
第85條本規則的稱謂
第86條生效日期
附件一:訴訟文書格式
附件二:《美國聯邦民事訴訟規則》 中的詞彙英中文語義對照表
美國聯邦證據規則
導言 《美國聯邦證據規則》介紹
第1章一般規定
第101條適用范圍
第102條目的和結構
第103條關於證據的裁定 (a)錯誤裁定的後果 (1)異議 (2)提供證明 (b)關於提供證據和裁定的記錄 (c)陪審團審理 (d)顯見錯誤
第104條初步詢問 (a)關於可采性的一般詢問 (b)以事實為條件的相關性 (c)陪審團審理 (d)被告人作證 (e)重要性和可信性
第105條有限的可采性
第106條書面或錄音證詞的剩餘部分或相關 部分
第2章司法認知
第201條關於裁判事實的司法認知 (a)適用范圍 (b)事實種類 (c)任意採用 (d)強制採用 (e)被聽證的機會 (f)採用司法認知的時間 (g)指示陪審團
第3章民事訴訟中的推定
第301條民事訴訟中推定的一般規定
第302條民事訴訟中州法的適用性 第4章相關性及其限制
第401條「相關證據」的定義
第402條相關證據一般可以採納;無相關性的 證據不能採納
第403條因偏見、混淆或浪費時間而排除相關 證據
第404條品格證據不能採納來證明行為;例外; 其他犯罪 (a)品格證據的一般規定 (1)被告人的品格 (2)被害人的品格 (3)證人的品格 (b)其他犯罪、錯誤或行為
第405條證明品格的方法 (a)名聲或評價 (b)特定行為實例
第406條習慣;日常工作
第407條隨後的補救措施
第408條和解和要求和解
第409條支付醫療或類似費用
第410條答辯、答辯討論和有關陳述不可採納
第411條責任保險
第412條性犯罪案件;與被害人過去行為相關
第5章特權
第501條一般規則
第6章證人
第601條關於證人能力的一般規則
第602條缺乏親身體驗
第603條宣誓或鄭重聲明
第604條譯員
第605條法官作為證人的能力
第606條陪審員作為證人的能力 (a)參加審理 (b)對陪審團裁決或起訴書合法性的調查
第607條誰可以提出質疑
第608條關於證人品格和行為的證據 (a)關於品格的評價證據和名聲證據 (b)行為的具體實例
第609條以曾被定罪的證據提出質疑 (a)一般規則 (b)時間限制 (c)赦免、撤銷或證明恢復名譽的效果 (d)未成年人的裁判 (e)上訴未決
第610條宗教信仰或主張
第611條詢問和舉證的方式和次序 (a)法庭控制 (b)交叉詢問的范圍 (c)誘導性問題
第612條使用書面材料來喚醒記憶
第613條證人先前的陳述 (a)就證人先前的陳述進行詢問 (b)有關證人先前陳述不一致的外部證據
第614條法庭傳喚和詢問證人 (a)法庭傳喚證人 (b)法庭詢問 (c)異議
第615條排除證人
第7章意見證據和專家證詞
第701條一般證人的意見證詞
第702條專家證詞
第703條專家意見證詞的基礎
第704條關於最終爭議的意見
第705條公開專家意見所依據的事實和數據
第706條法庭指定專家 (a)指定 (b)補償 (c)將指定公開 (d)當事人自己選擇專家
第8章傳聞證據
第801條定義 (a)陳述 (b)陳述者 (c)傳聞 (d)不是傳聞的陳述 (1)證人的先前陳述 (2)為對立當事人承認
第802條傳聞證據規則
第803條傳聞證據的例外;陳述者可否作證無關 緊要 (1)表達感覺印象 (2)刺激的發泄 (3)當時存在的精神、感情或身體狀態 (4)出於醫療診斷或治療目的的陳述 (5)被記錄的回憶 (6)關於日常行為、活動的記錄 (7)在第(6)項規定的記錄中缺乏記載 (8)公共記錄或報告 (9)重要統計資料 (10)缺乏公共記錄或沒有記載 (11)宗教組織的記錄 (12)婚姻、洗禮或類似證明 (13)家庭記錄 (14)反映財產利益的文件記錄 (15)文件中反映財產利益的陳述 (16)在陳年文件中的陳述 (17)市場報告商業出版物 (18)學術論文 (19)關於個人或家庭歷史的名聲 (20)關於邊界和一般歷史的名聲 (21)性格方面的名聲 (22)先前定罪的判決 (23)關於個人、家庭、或一般歷史、或邊界的 判決 (24)其他例外
第804條傳聞證據的例外;陳述者不能到庭作證 (a)不能出庭的定義 (b)傳聞證據的例外 (1)先前證詞 (2)臨終陳述 (3)對己不利的陳述 (4)關於個人或家史的陳述 (5)其他例外
第805條傳聞中的傳聞…
第806條攻擊和支持陳述者的可信性
第9章鑒定和辨認
第901條要求鑒定或辨認 (a)一般規定 (b)說明 (1)具有知識的人的證明 (2)對筆跡的非專家意見 (3)由審判者或專家證人進行比較 (4)與眾不同的特徵或類似品質 (5)聲音辨認 (6)聲音通話 (7)公共記錄或報告 (8)陳年文件或數據匯編 (9)過程或系統 (10)法律或規則規定的方法
第902條自我鑒定 (1)國內蓋有印章的公文 (2)國內未蓋印章的公文 (3)外國公文 (4)經證實的公共記錄的副本 (5)官方出版物 (6)報紙和期刊 (7)商品注冊或類似標記 (8)被承認的文件 (9)商業票據和相關文件 (10)根據國會立法推定
第903條不必要有補強證人證詞
第10章文字、錄音和照相的內容
第1001條定義 (1)文字和錄音 (2)照相 (3)原件 (4)復製品
第1002條要求原件
第1003條復製品的可采性
第1004條其他關於內容的證據的可采性 (1)原件遺失或毀壞 (2)原件無法獲得 (3)原件在對方掌握中 (4)附屬事項
第1005條公共記錄
第1006條摘要
第1007條當事人的證詞或書面承認
第1008條法庭和陪審團的職能
第11章綜合規則
第1101條規則的適用性 (a)法院和治安法院 (b)訴訟范圍 (c)關於特權的規則 (d)不適用規則的情況 (e)部分適用的規則
第1102條修改
第1103條標題
『貳』 有關民法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的案例
1992年10月5日,金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杯股份)向沈陽市人民銀行開辦的沈陽金融市場拆借資金1億元,借款到期後, 金杯股份未履行全部還款義務。2005年5月27日省工行營業部將10,967萬元(本息掛帳)債權轉讓給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沈陽辦事處(以下簡稱華融資產)。嗣後,金杯股份仍未履行還款義務。2006年6月22日,華融資產向金杯股份發出《關於妥善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的溝通函》,要求2006年6月30日前,提出正式的償還或回購計劃並書面送交。2006年6月30日,金杯股份向華融資產發出《關於回購不良貸款的意見》,公司提出以5-8%的比例回購上述不良資產的意見。華融資產對於金杯股份提出的回購意見未作回應。2006年8月3日,華融資產在經濟日報上發布《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資產處置公告》,表示其擁有對沈陽等11個地區政策類剝離資產、損失類資產及抵債類實物資產,共涉及3304戶企業,總金額為11,321,201,924.71元,現擬對上述資產進行打包整體處置,特予以公告,欲了解資產包詳細信息將登陸華融資產網站。2006年8月26日,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批准對沈陽辦事處的整體打包處置項目進行立項,請沈陽辦事處按照公司規定盡快制定正式處置方案報送公司審批。2006年11月7日,華融資產在遼寧日報上發布資產推介公告,該公告也未列明債務人的具體名稱及債務數額,登有欲了解資產包詳細信息請登陸華融資產網站字樣。2006年11月16日,華融資產在中國證券報上發布招標公告,表示欲將沈陽、撫順、本溪、丹東、遼陽、鐵嶺六地區3177戶資產包,資產金額為1,095,501.34萬元的不良資產進行招標。請願參加投標的投標人於2006年11月18日前以傳真形式報名,投標日期初定於2006年11月15日,開標不超過三個工作日內進行。2006年12月7日遼寧誠信公證處為2006年11月30日華融資產處置不良資產競價活動出具公證書,證明該次招標活動因未滿足華融資產競價底價要求而終止,但未對該次招標活動的具體招標債權及具體參加人進行公證。2006年12月28日,華融資產與廈門和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門和生)簽訂資產轉讓協議,約定華融資產將前述資產金額為1,095,501.34萬元(包含本案債權)的不良資產及相關權益全部轉讓給廈門和生,轉讓價款為10,880萬元,支付時間截止2007年3月31日。廈門和生按約定時間將全部價款支付完畢。2007年3月,華融資產在將本案債權轉讓給廈門和生之後,又以自己名義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金杯股份償還本息合計10,967萬元的欠款。華融資產與金杯股份於2007年4月9日在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協議內容為金杯股份於2007年9月30日前償還華融資產1500萬元,2007年10月30日前,雙方另行商定以資產重組方案償還剩餘欠款9467萬元,如雙方未就剩餘欠款達成資產重組協議,則金杯股份向華融資產償還剩餘欠款9467萬元。2007年4月10日,華融資產就前述調解協議確認債權與廈門和生簽訂具體債權轉讓協議並於2007年4月16將債權轉讓事宜通知了金杯股份。金杯股份於2007年4月16日、5月31日、7月3日共向廈門和生支付6,050,260元。2007年12月6日,金杯股份在中國證券報上發布金杯股份重大事項公告,內容為:「華融資產就金杯股份拖欠其本息合計10,967萬元的欠款向遼寧省高級人民提起訴訟,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內容為金杯股份於2007年9月30日前償還華融資產1500萬元,2007年10月30日前,雙方另行商定以資產重組方案償還剩餘欠款9467萬元。在公司履行調解協議期間,華融資產於2007年4月將公司上述債務打包賣給廈門和生,截止目前公司己向廈門和生付款6,050,260元」。2007年12月19日,金杯股份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華融資產與廈門和生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無效。
『叄』 民事訴訟法解釋第501條中的該他人的意思是什麼
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
舉例說明,a欠b一萬元,現c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b的一萬元到期債權,則a是該他人
『肆』 案例501 李某訴張某合夥糾紛案
你問的太多了,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你可以去看民法通則的規定。關於他們合同的效力問題,可以李曉彬個人名義以張某具有欺詐為由撤銷合同。
『伍』 哲學問題501:我們如何理解法律的穿透性我國的那些法律具有穿透性這些穿透性法律是如何保護人權的
筆者認為,理解法律的穿透性,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
一是法律的最終作用。法律的最終作用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二是法律的基本價值。現代法律的基本價值追求,無非正義、自由、平等、秩序和安全。在由這些價值組成的價值序列中,正義價值居於最高的位階。可以說法律的自由、平等、秩序、安全等價值的實現,就是法的終極價值正義價值的實現。
三是法律的終極意義。傳統觀念認為法律是限制人、束縛人的。其實不然,法律的終極意義在於保障人權。英國啟蒙思想家認為「法律的存在不是取消和限制自由,而是為了維護和擴大自由」,如果沒有法律的存在與實施,那麼,一個無序的世界裡,人類最基本的權利的生命權就會隨時受到威脅,更別說其他權利和自由的實現了。
二、我國的那些法律具有穿透性?這些穿透性法律是如何保護人權的?
我國法律穿透性的體現,不止在一部法律當中,而是很多部法律都有體現。
《憲法》保障公民生命權、人身自由權、人格尊嚴權。《民法典》也規定了公民的姓名權、名譽權、肖像權等各種人格權。
《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了各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憲法》、《民法典》規定了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保障了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憲法》規定了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事務條例》保護了公民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合法權益。
《選舉法》、《集會遊行示威法》為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提供了法制保障。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法律法規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以及《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等法規、規章,保證了勞動者在養老、失業、患病、工傷和生育等情況下能夠享有必要的物質幫助。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母嬰保健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等法規和規章,對不同類型弱勢群體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給予特別保護。
等等等等,若要深入了解,可翻看具體法律條款。
『陸』 2021年民法典業委會成立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百七十七條規定業委會成立條件是:
『柒』 關於空調室外機安裝的民事糾紛
你可以以相鄰關系起訴,要求對方拆除移走.一般一審要求在六個月內結案,二審三個月.因為屬於民事糾紛,派出所不受理.
『捌』 民訴法解釋501條中的通知指的是什麼
民訴法解釋501條講的是代位申請執行的事。
該法條全文是「第五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
該他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申請執行人請求對異議部分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關系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
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到期債權,該他人予以否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這個法條有三個人,有三層法律關系,其中一個是申請執行人(債權人),一個是被執行人(債務人),還有一個是第三人(就是債務人的債務人)。
債權人與債務人是第一個債權債務關系;債務人和第三人是第二個債權債務關系(此時債務人是第三人的債權人);債權人和第三人本來沒關系,但債權人向法院申請了代位執行,就產生了代位清償的法律關系。
現在申請執行人想執行債務人的財產(關系一),發現沒有財產可執行,但是債務人享有對第三人的到期合法債權(關系二),於是,法院允許申請執行人直接凍結第三人的財產,直接代為償還被執行人對申請執行人的債務了(關系三)。這裡面的法院通知,其實就是一個執行通知,告訴第三人,我法院要對你執行了(誰叫你欠了被執行人的款不還),你要配合法院的代位執行,把錢直接還給和他無直接法律關系的執行申請人(債權人),就等於他還了和他有借貸關系的被執行人(債務)。這法條就是這個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