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會前學民法典

會前學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11-24 09:01:13

⑴ 學習民法典的現實意義

民法典的頒布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願,保障私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只有充分保護私權,才能全面保障和維護公民的切身利益,並有利於規范公權。民法典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匯編,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新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反映出一個民族對生存發展民生關鍵問題的基本立場。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范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這是一項系統的、重大的立法工程。

民法典的頒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特色凝聚。凝聚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法體系建設的內在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中共中央印發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強調,力爭經過5到10年時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民法典的頒布是新時代中國立法進程的重大工程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義。在歷時五年的編纂過程中,民法典草案編纂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則,從宏觀的國家發展到微觀的個人權益維護保障,從總則到各分編的修訂完善,共完成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創下新中國立法史的新紀錄

⑵ 怎麼學習民法典

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因此,想要直觀了解龐大的民法典體系與內容,單行本是不二之選。

目前市面上民法典的單行本非常多,內容大體以民法典全文文本為主,只是在封面工藝以及內文版式上有所差別。民法典全文10多萬字,推薦可以選擇32開的版本,書籍不至於太厚,便於攜帶與翻閱。

單純以民法典全文為內容的「純凈版」外,部分單行本還特意附錄了草案的說明以及條文要旨的解讀,這些加分的「增值」部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條文含義以及立法願意。

除了通配版的單行本外,對於正在准備法考以及以民商事為主要業務的實務人士來說,「民法小全書」這樣的法條匯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⑶ 最近想學習一些「民法典」相關的詳細課程,不知道有什麼平台可以推薦的

b站可以搜索,還有中國大學慕課mooc,都是不錯的平台

⑷ 2020年民法典頒布,是要等民法典出來後再備考法考嗎

當然越早復習越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⑸ 2020年民法典將會在考試中影響的概率大嗎

就像很多老師都會說的「新增必考」,無論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還是之前的司內法考試一直都有這容樣一個特點,所以會考是毋庸置疑的,並且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所以民法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考試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民法典草案已經出台,明年3月份會正式出台,要關注一下哈。

⑹ 民法典是什麼會議提出

民法典是指在採用成文法的國家中,用以規范平等主體之間私法關系的法典。民法典以條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規則來規范各式法律行為、身份行為。有的民法典會酌采習慣法作為補充規范的方式,此外也多半規定以當事人間私法自治的方式彌補各種法規的不足。[1]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

熱點內容
法院計算機待遇 發布:2025-08-28 10:13:56 瀏覽:54
勞動法加班怎麼算的 發布:2025-08-28 10:09:33 瀏覽:126
最高人民法院假釋 發布:2025-08-28 10:04:07 瀏覽:473
法官判錯案向哪個部門控告 發布:2025-08-28 09:55:12 瀏覽:947
前海法院條例 發布:2025-08-28 09:45:48 瀏覽:618
勞動合同法以欺詐手段 發布:2025-08-28 09:44:52 瀏覽:199
建設法治社會的重要任務是 發布:2025-08-28 09:44:08 瀏覽:481
司法教導書 發布:2025-08-28 09:36:55 瀏覽:170
商法二試題下載 發布:2025-08-28 09:36:51 瀏覽:990
2017年民事訴訟法241條 發布:2025-08-28 09:28:53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