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劉俊海公司法

劉俊海公司法

發布時間: 2021-11-25 19:12:27

Ⅰ 中國研究公司法的學者有哪些

顧功耘、蔣大興、鄧峰、劉俊海、葉琳、石少俠、趙旭東、朱慈蘊、羅培新、李建偉等等

Ⅱ 新的公司法有哪幾處修改

走向公司自治

2月25日上午,《公司法》修改專家小組成員王保樹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降低公司設立門檻,是本次修改成果最核心的部分之一。

提交人大審議的《公司法》修改草案中,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這比先前修改稿規定的5萬元又進了一步。而且,出資人可以分期在2年內繳納;草案還規定,允許股權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形式用於股東出資。不過,增加的出資形式比人們預計的要少,比如不包括著作權出資等等。

在《公司法》中,公司自治與政府管制的關系如何處理始終是一個關鍵問題。張曉森律師指出,現行的《公司法》強制性規范多,授權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少,新的《公司法》修改草案明顯增加了公司自治的內容,這是一個積極變化。

完善治理結構

完善治理結構一直是《公司法》修改的重中之重。在「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特別規定」中,明確寫進了獨立董事制度。並要求,上市公司董事會成員應當有1/3以上的獨立董事。同時規定,獨立董事除行使規定的股份有限公司職權外,還可行使以下職權:對公司關聯交易、聘用或解聘會計師事務所等重大事項進行審核並發表獨立意見,對上述事項經1/2以上獨立董事同意後方可提交董事會討論的「實權」。

美國公司法律制度中無監事會但有獨立董事,有些國家則相反。日本的規定是,公司可以在兩者中自由選擇。而在中國的《公司法》中,採用獨立董事與監事會並行的制度。對此,王保樹告訴記者,他和其他專家目前仍在進一步努力,希望《公司法》最終可以給予公司選擇權。劉俊海也認為,新《公司法》應授權公司在其章程中自由選擇獨立董事或者監事會。「因為,惟有公司自己,而非立法者,才最清楚哪一種公司治理結構模式適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他說。

「除此之外,董事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也被第一次明確寫進了《公司法》。」王保樹教授點評說,「這也是呼籲了很久的內容,以前是只規定了行為,沒有規定行為的後果。」草案還規定,公司董事不得「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和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以前的草案在表述上沒有使用「商業機會」這一準確概括。

為《證券法》留下伏筆

這次修改草案在上市公司部分做了較大調整。在上市條件中,刪掉了現行《公司法》中「公司在最近3年內連續盈利,並可向股東支付股利」和「公司預期利潤率可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規定。上市公司總股本可低至3000萬元。將「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5%以上」的要求改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法學界人士看來,《證券法》是《公司法》的延伸。不過,《公司法》先於或者是同時和《證券法》修改都是正常且符合邏輯的。然而,《公司法》先修改並獲得通過,可以為《證券法》留下很好的「制度介面」。

張曉森還指出,即使由於《證券法》修改後帶動《公司法》再次修改,也屬正常。因為從世界范圍看,《公司法》是修改變動比較頻繁的法律。

Ⅲ 劉俊海的簡介

1985 年畢業於泊頭市第一中學85屆高中56 班,1989年畢業於河北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經濟法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獲民商法博士學位。同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從事商法經濟法研究工作。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商法經濟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所長助理兼所務辦公室主任社會法研究室主任等職。2006年9月,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1996年至1997年,赴挪威奧斯陸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8年9月,受歐盟資助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院從事訪問研究。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受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和堪薩斯大學作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法、證券法。參加了《公司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合夥企業法》、《政府采購法》等商事經濟法律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自1996年以來,多次赴荷蘭、德國、芬蘭、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國家和中國港台地區出席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提交英語論文並發表英語演講。
自1987年起,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公司的社會責任》、《歐盟公司法指令全譯》等專著或譯著12部,在美國《哥倫比亞商法評論》(Columbia Business Law Review)和《中國法學》等學術刊物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100餘篇。《電子商務中的信任機制研究》(英文)在美國商法學會(the Academy of Legal Studies in Business)2001年年會上榮獲拉爾夫?邦奇獎(the Ralphe Bunche Award)。1999年9月被北京市法學會授予「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03年被《財經時報》評選為全國「2003年度十大意見領袖」。2005年4月,《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一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和全國青聯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法鼎獎)」評選中榮獲金鼎獎(一等獎)。2005年10月,獲得《中國消費者報》社頒發的「三一五文化貢獻獎」。
1996年11月至1997年11月,赴挪威奧斯陸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研究課題為公司的社會責任。1998年9月,受歐盟資助赴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法學院從事訪問研究,研究課題為歐盟公司法。2000年1月至2001年5月,受美中學術交流委員會資助,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和堪薩斯大學作訪問學者,研究課題為美國公司法。2009年7月至8月,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做訪問研究。《電子商務中的信任機制研究》(英文)在美國商法學會(the Academy of Legal Studies in Business)2001年年會上榮獲拉爾夫·邦奇獎(the Ralphe Bunche Award)。多次前往中國港澳台地區參加學術研討會、發表學術演講。
主要研究專長為公司法、證券法和其他商法經濟法前沿問題。作為核心咨詢專家或起草工作小組成員,參加了《公司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合夥企業法》、《政府采購法》和《企業國有資產法》等商事經濟法律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多次參加立法機關組織的專家座談會,並多次向立法機關提供咨詢建議,多項立法建議被採納。獨立承擔或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規范、健全、發展資本市場的法律問題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項目。
1999年被北京市法學會授予「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2003年被《財經時報》評選為全國「2003年度十大意見領袖」。2005年《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一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和全國青聯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法鼎獎)」評選中獲金鼎獎(一等獎)。2006年被中國法學會評選為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當選為中國消費者協會副會長。
央視采訪時稱:我注意到蘋果logo上缺一塊東西,缺乏的是感恩之心

Ⅳ 劉俊海的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專長為公司法、證券法。作為核心咨詢專家或起草工作小組成員,參加了《公司法》、《證券法》、《證券投資基金法》、《合夥企業法》、《政府采購法》、《西部開發促進法》等商事經濟法律的研究、起草和修改工作。多次參加立法機關組織的專家座談會,並多次向立法機關提供咨詢建議,多項立法建議被採納。

Ⅳ 劉俊海的代表性著作

1. 《公司法學》,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2008年8月版;
2. 《現代公司法》,獨著,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8508-8,117.8萬字,2008年7月版。該書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
3. 《公司法》,獨著,名校名師講義系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6月版;
4. 《物權法與證券投資者權益保護》,副主編(王利明、祝幼一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 《新公司法的制度創新:立法爭點與解釋難點》,獨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 2005年4月,《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權的保護》(1997年出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法學會和全國青聯舉辦的「第一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法鼎獎)」評選中榮獲金鼎獎(一等獎)。
7. 《公司的社會責任》,獨著,補白性著作,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該書於200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優秀科研成果獎;
6、《商法經濟法熱點案例評析與立法問題》,獨著,論文集,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7、《歐盟公司法指令全譯》,獨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公司法剖析:比較與功能的視角》,譯著,合譯,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 978-7-301-12623-3,2007年8月第一版;
9、《中國法學家訪談叢書》,昆侖出版社,2000年版;
10、《股份制企業法律知識概述》,獨著,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1、《規范的證券市場--證券的法律分析》,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經濟法原理》,合著,社科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3、《法律的未來:信息技術對法律的挑戰》(英),主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14、《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合著,中國工人出版社,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室編,2004年2月第1版。

Ⅵ 公司法第十五條中的不得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如何理解

新公司法第十五條 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本條法規是關於公司對外投資責任限制的規定。

1、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這是因為公司是法人,享有自主經營的權利,能夠自行承擔責任。運用自己的財產進行投資是公司發展的正常要求,法律是允許的。

2、按照這一條規定,公司不僅可以向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也可以向公司以外的其他企業投資。一般來說,公司對外投資只能承擔有限責任;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3、綜上而訴,根據我國公司法和合夥企業法,現在除了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外,其他的公司都是可以成為無限連帶責任的出資人的。

例子:根據我國公司法,甲公司不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個普通合夥,但是根據我國合夥企業法,甲公司是可以和乙公司成立一個普通合夥。這時由於合夥企業法屬於法,符合公司法第十五條的規定,所以按照合夥企業法處理,該合夥是能夠有效成立並運轉的。

(6)劉俊海公司法擴展閱讀:

新〈公司法〉第15條規范的是「出資人」而非「擔保人」或「保證人」

從文義來看,〈公司法〉第15條是規范的「出資人」意義上的公司對外投資行為,而非「擔保人」或「保證人」意義上的對外擔保行為。

因此,立法的本意在於原則禁止公司擔任承擔無限責任的出資人(如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無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兩合公司中的無限責任股東,法律另有規定的則可例外。新〈公司法〉並未明文禁止公司為其子公司提供擔保,根據「法無禁止盡自由」的私法自治精神,公司當然可以為其子公司提供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

因此,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只能作出資行為意義上的限定解釋,而不能作擴大到擔保行為的擴大化解釋。如果對公司法第15條作擴大化解釋,就會得出違背公司法理的結論:公司合並其他公司時,不能對被合並公司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Ⅶ 公司法的名著有哪些

《現代公司與私有財產 》米恩斯與伯力著 《現代公司法》劉俊海

Ⅷ 劉俊海的現代公司法適合法學碩士生嗎

非常適合~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的追訴期是多久 發布:2025-08-27 18:59:00 瀏覽:319
看守所法院 發布:2025-08-27 18:50:57 瀏覽:580
法學多美女嗎 發布:2025-08-27 18:50:06 瀏覽:778
看守所司法部 發布:2025-08-27 18:35:50 瀏覽:193
小學教育中的道德教育 發布:2025-08-27 18:22:48 瀏覽:140
南平市法律援助在哪裡 發布:2025-08-27 18:16:14 瀏覽:142
會議紀要有沒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7 18:12:35 瀏覽:596
運用法治思維推進案件審理工作 發布:2025-08-27 18:03:54 瀏覽:310
吳庚行政法的理論與實用 發布:2025-08-27 17:52:09 瀏覽:54
基金定投法規 發布:2025-08-27 17:31:00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