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技術性
㈠ 《公司法》規定:公司設立的基本特徵有那些
公司注冊的基本要素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 (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2人有限制為3萬以上,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在五年內繳足。一人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10萬,需一次繳足。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09年始,部分地區有可以申請免繳首期注冊資本文件,但是對於此類申請人,申請對象有所限制,適用於注冊資本低於1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一人有限公司除外) (五)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編輯本段選擇公司的形式
1、國有獨資公司
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
2、有限責任公司
1、最低注冊資本3萬。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即由2個以上50個以下股東共同出資設立; (2)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2、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10萬元。 (1)股東為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 (2)一個自然人只能注冊一個一人有限公司; (3)一人有限公司注冊資金須一次繳足。
3、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最低注冊資本500萬元。 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採取募集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繳足出資的,應當補繳;其他發起人承擔 連帶責任。 (1)設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為發起人,其中須有過半數的發起人在中國境內有住所。國有企業改建為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應當採取募集設立方式; (2)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發起人,必須按照法律規定認購其應認購的股份,並承擔公司籌辦事務; (3)以募集方式設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必須經過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准; (4)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5)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500萬元。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需高於上述所定限額的,由法律、行政法規另行規定。
4、個體工商戶
對注冊資金實行申報制,沒有最低限額基本要求。 (1)有經營能力的城鎮待業人員、農村村民以及國家政策允許的其他人員,可以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 (2)申請人必須具備與經營項目相應的資金、經營場地、經營能力及業務技術。
5、個人獨資企業
對注冊資金實行申報制,沒有最低限額基本要求。 (1)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 (2)有合法的企業名稱; (3)有投資人申報的出資; (4)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5)有必要的從業人員。
6、私營合夥企業
對注冊資金實行申報制,沒有最低限額基本要求。 合夥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 普通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組成,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本法對普通合夥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夥企業由普通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組成,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夥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夥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普通合夥企業: (1)有二個以上合夥人,並且都是依法承擔無限責任者; (2)有書面合夥協議; (3)有各合夥人實際繳付的出資; (4)有合夥企業的名稱; (5)有經營場所和從事合夥經營的必要條件; (6)合夥人應當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7)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從事營利性活動的人,不得成為合夥企業的合夥人。 備註: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它財產權利出資;上述出資應當是合夥人的合法財產及財產權利。對貨幣以外的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經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合夥人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其評估辦法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 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 以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客戶提供有償服務的專業服務機構,可以設立為特殊的普通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企業 有限合夥企業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合夥人設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限合夥企業至少應當有一個普通合夥人。
編輯本段公司注冊的種類
1.根據股東對公司所負責任的不同,可以把公司劃分為五類: (1)無限公司,即所有股東無論出資數額多少,均需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公司; (2)有限責任公司,所有股東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公司; (3)兩合公司,由無限責任股東和有限責任股東共同組成的公司; (4)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資本分為金額相等的股份,所有股東均以其所持股份為限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5)股份兩合公司,由無限責任股份和有限公司股東共同組成的公司。這種劃分方法是對公司進行最基本的劃分方法。 2.根據公司國籍的不同,可以劃分為本國公司、外國公司和跨國公司。 3.根據公司在控制與被控制關系中所處地位的不同,可以分為母公司和子公司。 母公司是指擁有其他公司一定數額的股份或根據協議,能夠控制、支配其他公司的人事、財務、業務等事項的公司。母公司最基本的特徵,不在於是否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而在於是否參與子公司業務經營。子公司是指一定數額的股份被另一公司控制或依照協議被另一公司實際控制、支配的公司。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擁有自己所有的財產,自己的公司名稱、章程和董事會,對外獨立開展業務和承擔責任。但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決策或重大人事安排,仍要由母公司決定。我國公司法第13條第2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企業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4.根據公司在管轄與被管轄關系中所處地位的不同,可以分為總公司和分公司。 總公司又稱本公司,是指依法設立並管轄公司全部組織的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總機構。總公司通常先於分公司而設立,在公司內部管轄系統中,處於領導、支配地位。分公司是指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轄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分公司不具有法律上和經濟上的獨立地位,但其設立程序簡單。我國公司法第13條第1款規定,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 5.根據公司的信用基礎的不同,公司的經營活動以股東個人的信用而非公司資本的多寡為基礎的公司稱為人合公司,如無限公司;公司的經營活動以公司的資本規模為基礎的稱為資合公司,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典型的資合公司;公司的設立和經營同時依賴於股東個人信用和公司資本規模的公司,如兩合公司。
㈡ 公司法的社會現實意義
我國市場經濟和市民社會得以初步建立的主要標志,與其說是契約關系和契約制度的建立,毋寧說是公司和公司制度的萌芽和發展。
我國《公司法》計有230條之多,頒布於1993年12月29日,距今已近9年。由於我國公司實踐起步較晚、公司法理論研究薄弱、起草時間倉促等原因,致使《公司法》條文存在著原則性較強、可操作性較差、法律漏洞較多的不足。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9年12月25日作出的《關於修改公司法的決定》,增設了國有獨資公司監事會,放鬆了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新股和申請股票上市的條件,允許在證券交易所內部為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開辟第二板塊市場。這些修改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但畢竟不是對《公司法》的全面修正。《公司法》的修改既要立足於我國的公司實踐,還要大膽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立法例、判例與學說,考慮到全球化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的新情況,突出新公司法的前瞻性、可預期性、嚴謹性、開放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抓住「入世」機遇,保護國內外投資者投資熱情的需要。在資本市場國際化、全球化的今天,資本已經變成沒有國界和「國籍」的高度流通資源。川流不息的國際資本,總是傾向於流向那些法律環境比較好、投資預期比較穩定以及投資者的權利較有保障的國家和地區。如果我國《公司法》不作出相應調整,不但有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向其它國家(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從而使我國錯過難得的商業機會;而且有可能導致國內民間資本的外流。雖然尚無確切的內資外流統計數字,但內資外流的現象已經存在,這與《公司法》的不完善不能說沒有一點因果關系。在現實生活中,不僅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利益屢屢受到損害,就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也存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現象。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資本市場走向法治的需要。現代公司是現代社會和現代國家的縮影。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衡量資本市場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看,公司法治的完善程度如何。為了更加公平、高效地協調好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經理、雇員、供應商、債權人、競爭者、政府、社會中介機構等諸多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必須通過建立健全主體制度、行為制度、權利制度和責任制度落實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使其各行其道,各得其所。公司的設立、投融資和治理結構等諸多領域能否擺脫人治的烙印,步入法治軌道,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部現代化的公司法。
修改公司法是我國提高公司競爭力,乃至民族經濟競爭力的需要。公司是民族經濟的細胞。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取決於公司對資本、勞動力和管理等生產資源的整合和開發能力。公司制度的設計初衷就是降低交易成本和代理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法人制度和股東有限責任制度提高公司和投資者的商事活動效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無不是公司法健全的國家。
修改《公司法》應遵循的原則
(一)既強調公司與股東自治,也要維護交易安全。
新《公司法》與現有《公司法》相比,應當進一步突出公司自治與股東自治,加大民事法律規范、任意性法律規范和保護性規范的比重,並慎重擬訂禁止性規范。為擴張公司的意思自治空間,新《公司法》應當允許公司章程和股東協議在不違反強行性法律規定、誠實信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就公司內部的治理關系作出安排。新《公司法》還應廢除或者限制傳統的經營范圍制度對公司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不合理限制。為保護投資者的投資自由,有必要簡化公司設立、重組程序,對各類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乃至上市公司)的設立採取以登記制為原則,以審批制為例外的立法態度,限制審批制范圍,取消不合理的登記前置程序,進一步擴大公司登記制的適用范圍。根據國民待遇原則,對於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也應採取這一立場。原則上,對於包括外國投資者在內的股權轉讓行為,都不應當再以政府主管部門的審批為生效條件。為確保投資者選擇企業組織形式的自由,有必要承認一人公司等多種公司組織形式。又如,股東協議可以規定股東不按照出資比例享有分取股利。例如,甲乙兩股東可以約定,出資比例為90%的股東可以享有60%的股利,出資比例為10%的股東可以享有40%的股利。
當然,為維護公司對外關系中的交易安全,《公司法》需要納入一些必要的行政法律規范、強制性法律規范和管理性規范。例如,新《公司法》應當進一步健全公司資本制度,規范股東出資形式,強化資本減少限制原則和資本維持原則。新《公司法》還應進一步改進公司公示制度,確保公司債權人和投資者的知情權。在擴張公司自治和股東民主范圍的同時,更要注重強化登記機關和登記行為的公信力。公司財務會計制度也應進一步與國際會計標准接軌。
(二)既要大膽移植國際立法經驗,又要著力解決國際立法經驗的本土化。
公司和公司制度是舶來品。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資、留住內資,我國《公司法》修改應當盡可能多地參照國際慣例(並不一定寫入WTO規則),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公司法接軌。例如,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TRIMS)的協議》的內容只涉及與貨物有關的投資措施的效力問題,而未對成員國的一般投資政策作出系統規定。但為了強化國內外投資者對我國企業法律制度的信心,我國《公司法》修改就不能僅僅滿足於《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TRIMS)的協議》的要求。而是要主動借鑒WTO主要成員國(包括英美法系與大陸法系)的先進立法經驗,構築良好的投資法律環境。當然,對發達國家公司法經驗的吸收借鑒應當從中國國情出發,實現國際經驗的本土化。在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國外立法例(如英美法系的單層制與大陸法系中的雙層制)進行借鑒時,應當本著洋為中用、擇善而從、實用優先的原則,決定取捨。
(三)新《公司法》應當涵蓋公司設立與運營中發生的主要法律關系。
新《公司法》既要解決好企業進入市場的問題,簡化公司設立程序;也要解決好企業退出市場的問題,填補公司解散程序中的立法空缺,如清算人缺位的問題;更要解決好公司治理和投融資中的難點問題。例如,我國現行《公司法》以若乾股東設立獨家公司的「核心公司家庭」為假定調整對象。當時,立法者尚未預料到公司作為股東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復出資設立孫公司、孫公司又出資設立曾孫公司的「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公司家庭」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立法例,從規范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建立公司集團的合並財務會計報表制度、保護子公司債權人與小股東的合法權益方面,實現對母公司利益、子公司債權人利益及小股東利益的均衡保護。從單純規范單一公司,到同時規范單一公司與公司集團,反映了立法者對公司法律現象的認識規律,體現了現實經濟生活對立法的迫切需要。對於現行《公司法》的漏洞均應予以彌補。
(四)既強調公司的營利性和股東利益最大化,也強調公司的社會責任。
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公司法歷來把最大限度地營利,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視為公司的最高價值取向。近現代公司法的歷史就是一部為股東權保護而奮斗和努力的歷史,公司法實際上就是股東權保護法。股東權的保護程度如何,不僅直接關繫到股東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關繫到公司制度本身的存廢,並進一步波及於公司的勞動者、經營者、消費者、債權人、交易客戶、公司所在地居民、公司所在地政府乃至全社會的利益,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股東權保護所具有的經濟意義與政治意義不言自明。
國際公司法學界對公司社會責任的討論日趨熱烈,越來越多的人們呼籲公司不能僅僅以最大限度地為股東們賺錢作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應當最大限度地考慮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會利益,包括職工利益、消費者利益、債權人利益、中小競爭者利益、當地社區利益、環境利益、社會弱者利益及整個社會公共利益。正確處理好強調公司社會責任與強調股東權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將是修改《公司法》不斷變革和前進的動力。強調公司社會責任與強調股東權保護在新《公司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例如,既要保護股東的權利(含自益權與共益權),也要強化股東的足額出資義務。又如,為制裁投資者在投資及經營中的欺詐行為和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應當導入公司法人資格否認理論或者掀去法人面紗理論,明確規定濫用法人資格的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五)《公司法》的穩定性與開放性兼顧的原則。
為保護中外投資者的合理法律預期,《公司法》理應具有相當的穩定性,避免朝令夕改。因此,凡是看準的《公司法》制度改革,應當盡可能一步到位,避免由於逐步推出改革而干擾投資者對法律環境的長遠預測。當然,實在不具備一步到位條件的立法改革,也應逐步推進,避免立法偏激冒進,缺乏可操作性。但立法者並非聖賢,無法對未來的公司法律現象先知先覺。因此,只能隨著對公司法律現象的不斷認識,而不斷修改立法。例如,馬車時代的公司法與互聯網時代的公司法應當有所不同。新《公司法》理應對股東大會的電子化等問題作出回應。難怪,近年來西方國家的公司立法變化頻仍。就《日本商法典》而言,近年來每隔一兩年就修改一次,在1997年時竟然先後於5月、6月和12月修改了三次。
此外,《公司法》修改還應堅持保護股東權利與預防股東權利濫用相兼顧、立法目標理想化與公司現實多元化相統一、壓縮行政權作用空間與鼓勵司法權適當介入相兼顧的原則。
㈢ 公司法法條修改的意義
《公司法》法條修改的意義:
(一)有助於鼓勵個人創業,刺激個體經濟的發展
受累於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下滑,中國經濟預計在未來幾年裡將呈現低增長局面,此時負面影響最大的是就業,這是擺在本屆政府面前的嚴峻課題。認繳制的正式登台體現了決策層制度創新的變革理念和放寬公司設立門檻的監管思路。取消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取消首期必需出資20%及剩餘注冊資本必需在2年內到位的要求、不再要求提供驗資報告等將使設立公司更為便捷,成本更為低廉,這也將更好的鼓勵個體以及大學生進行創新,不斷幾次個體經濟的發展,也將有助於提高我國整體的創新力。
(二)實行認繳制,促進我國信用體系逐步建立
受認繳制影響最直觀的首先是企業的信用結構。在實繳制下,注冊資本「雄厚」對公司債權人和交易對象來說是一種宣示公司實力的方法,重要交易的前期調查中也必然包括對方注冊資本到位狀況。但是在認繳制下,任何一個人均可以成立一個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甚至1億元的公司,因此注冊資本的這一層含義也將失去意義。在此結構下,重大交易中,對控股股東的背景及信用調查成為重中之重。相應地,政府也將會隨之逐步建立市場主體(企業、控股股東、董事、高管)的信用體系。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判決書、訴訟執行結果等全部進行網上公布。新公司法的修改也將更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我國信用體系。
(三)帶動其他部門法的修改,「抽逃注冊資本」等成為歷史
認繳制同時標志著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定位和服務理念開始變化。不但營業執照不再記載實收資本,公司設立及增資時的驗資程序也將隨認繳制的實施而取消。同時,刑法上的虛假出資罪、抽逃出資罪等與注冊資本相關聯的條款將失去意義而被修訂。除了行政、刑事領域的變化之外,民事領域的現行法律規則可能受到更大的影響。例如,原本公司法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的董事、高管所負有的督促股東及時履行出資義務的責任將得到緩解,股東們互相之間對出資不到位所負有的連帶責任也將由於認繳制的出現而變得模糊起來。
(四)進一步放寬市場,貫徹「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原則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配置資源也最有效率。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本次《公司法》修正就是貫徹這一原則的體現
㈣ 請問新出台的公司法與舊的公司法有什麼區別盡量詳細點!多謝大家了!
大家一起學新公司法---法條解析版[持續更新,兼對比舊公司法]
新公司法 六大要點
(1)對公司設立的條件的修改:降低公司設立門檻;
降低門檻的表現具體為:一人可開設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降至人民幣3萬元,這比先前修改稿規定的5萬元又進了一步。而且,出資人可以分期在2年內繳納(即實行認繳制);草案還規定,允許股權股權、知識產權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其他形式用於股東出資。不過,增加的出資形式比人們預計的要少,比如不包括著作權出資等等。取消了無形資產出資比例的限制,只要求現金出資不得低於30%,如此,無形資產出資比例最高可至注冊資本的70%。
在此之前,我國公司立法對外商投資企業並無最低注冊資本限額的規定,還允許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者分期繳納注冊資本。而內資公司則有最低資本額限制,並且要求資本一次繳清。這種立法限制了大量小規模民間資本的投資,還明顯地造成了內外資之間的差別待遇。事實上造成了內外資企業待遇的不平等。現在要求平等地鼓勵各類投資者直接投資。」
(2)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權利義務進一步明確;
(3)完善對股東尤其是中小股東合法權益的保護,以及對公司債權人,其他利害關系人和社會公眾利益的保護;
(4)關於股份發行、轉讓和上市規定的修改;
(5)對上市公司監管的問題;
(6)明確公司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誠信義務及其法律責任的規定。
第十六條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注意:這條在我國的舊公司法中沒有規定.新公司法不僅允許公司可以向非法人企業投資,而且允許為他人提供擔保,條件是由公司章程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決定,此外,如果公司提供擔保的對象是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必須經過股東會同意。這里的實際控制人一般是具有「股份」,但是也可能通過協議實際控制改公司,如協議控制的母子公司關系。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針對目前一些公司的大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通過提供擔保轉移公司財產的現象,還進一步要求: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並且該股東或者受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該擔保事項的表決(第16條)。
第十七條 公司必須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
公司應當採用多種形式,加強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
與原公司法基本是一樣的。
注重維護公司職工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工資、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與公司依法簽訂集體合同,增強職工的集體談判能力(第18條);第十八條
公司職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組織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公司應當為本公司工會提供必要的活動條件。公司工會代表職工就職工的勞動報酬、工作時間、福利、保險和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依法與公司簽訂集體合同。
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原公司法規定只有國有獨資公司和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得到國有投資主體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在這里擴大到了所有的公司形式。) 公司研究決定改制以及經營方面的重大問題、制定重要的規章制度時,應當聽取公司工會的意見,並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九條 在公司中,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公司應當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增加了公司要為黨組織活動提供條件的義務)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確立了揭開公司面紗制度或者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增加規定:公司股東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獨立法人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20條)。)
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
違反前款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禁止關聯交易作出原則規定。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關聯交易問題,增加一條原則性規定:公司的控制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系損害公司利益;違反規定進行關聯交易,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一規定確立了規制關聯交易的法律基礎和原則,具體操作辦法可以根據實踐的需要,由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進一步加以明確)
第二十二條 公司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決議內容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無效。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的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或者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的,股東可以自決議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內,請求人民法院撤銷。
股東依照前款規定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應公司的請求,要求股東提供相應擔保。
(這條是新的公司法增加的內容,該條增加了對中小股東權力的保護,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內部人控制問題,並且為了防止股東濫用訴權,增加了擔保條款) 公司根據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已辦理變更登記的,人民法院宣告該決議無效或者撤銷該決議後,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變更登記。
第二章 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第一節 設 立
第二十三條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二)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三)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五)有公司住所。
(最後一條改變了舊公司法的規定,用「住所」兩字代替了「場所和經營條件」第二十四條 有限責任公司由五十個以下股東出資設立。(一人公司的伏筆) 第二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和住所;
(二)公司經營范圍;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
(五)股東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六)公司的機構及其產生辦法、職權、議事規則;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
(八)股東會會議認為需要規定的其他事項。
股東應當在公司章程上簽名、蓋章。
(註:比舊的公司法少了「股東的權利和義務,股東轉讓的出資,公司的解散事由與清算辦法。)
第二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三萬元。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這是此次公司法修改比較大的一個部分,最重要的是將實繳資本制改為授權資本制度,或者說是折中授權資本制,關於公司的資本制度已經由相關的書籍做了相關的詳細介紹了。舊的公司法否定授權資本制度,但是在外國投資的企業卻有限制的承認,今年的公司法對於我國國內的企業也實行了「同等待遇」,此外,將最低注冊資本額降低到了3萬元,這是個非常大的改變,舊公司法
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不得少於下列最低限額:
(一)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二)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三)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三十萬元;
(四)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十萬元。 )
第二十七條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舊的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土地使用權的評估作價,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國家對採用高新技術成果有特別規定的除外。
可以看出,國家對於公司出資規定變寬鬆了,「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一句概括了出資的很多形式,此外,對於這種形式出資的限度也做了放鬆的規定)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除了將「非貨幣財產」出資代替了舊公司法較長的規定,基本與舊公司法是規定一致的)
第二十九條 股東繳納出資後,必須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證明。
(舊公司法要求是股東全部繳納出資後驗資,現實行授權資本制,當然此條的修改也成為必然)
第三十條 股東的首次出資經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驗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等文件,申請設立登記。
(舊公司法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 股東的全部出資經法定的驗資機構驗資後,由全體股東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設立登記,提交公司登記申請書、公司章程、驗資證明等文件。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經有關部門審批的,應當在申請設立登記時提交批准文件。
公司登記機關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予以登記,發給公司營業執照;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登記。
公司營業執照簽發日期,為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日期。)
第三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設立公司出資的非貨幣財產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足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和舊的公司法差不多,注意是設立時候的公司股東承擔連帶責任,他們可以向該股東追償)
第三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
出資證明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公司名稱;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冊資本;
(四)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繳納的出資額和出資日期;
(五)出資證明書的編號和核發日期。
出資證明書由公司蓋章。
(與舊公司法的規定完全一樣.對於出資證明書做了詳細規定)第三十三條 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橫線的是新公司法添加的東西,根據公示公信原則,未經登記不可以對抗第三人.)第三十四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
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舊公司的規定: 第三十二條 股東有權查閱股東會會議記錄和公司財務會計報告。可以看出新公司的規定是非常的詳細,增加了股東的權利,並且對權利作了適當的規制.)第三十五條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 舊公司法:第三十三條 股東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可以優先認繳出資。 注意新公司法分紅要求是按照實繳的比例,另外,也做了例外規定.從中可以看出公司法的規范任意性規范增多)
第三十六條 公司成立後,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舊公司法 第三十四條 股東在公司登記後,不得抽回出資.注意一個是成立後,一個是登記後)第二節 組織機構
第三十七條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會由全體股東組成。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依照本法行使職權。
第三十八條 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三)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四)審議批准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八)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九)對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清算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
(十)修改公司章程;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舊的公司法規定:第三十八條 股東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
(二)選舉和更換董事,決定有關董事的報酬事項;
(三)選舉和更換由股東代表出任的監事,決定有關監事的報酬事項;
(四)審議批准董事會的報告;
(五)審議批准監事會或者監事的報告;
(六)審議批准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七)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八)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作出決議;
(九)對發行公司債券作出決議;
(十)對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出資作出決議;
(十一)對公司合並、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項作出決議;
(十二)修改公司章程。對前款所列事項股東以書面形式一致表示同意的,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會議,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
(這條是新公司法增加的內容,對於股東行使權利做了更加擴大的規定)第三十九條 首次股東會會議由出資最多的股東召集和主持,依照本法規定行使職權。
第四十條 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定期會議應當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時召開。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
(第四十三條 股東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定期會議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按時召開。代表四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監事,可以提議召開臨時會議。
可以看出,對於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主體的范圍更寬了,)
第四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主持。
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執行董事召集和主持。
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不能履行或者不履行召集股東會會議職責的,由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或者監事不召集和主持的,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
(舊法: 有限責任公司設立董事會的,股東會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
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者其他董事主持。此條以前一直存在很大爭議,因為董事長的權利過大,發生董事長不執行職務又不指定副董事長時候就出現了法律漏洞.所以新公司法做了修改,解決這一立法疏漏.另外,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規定是新公司增加的內容,可以說限制了董事的權利,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內部人」控制問題)第四十二條 召開股東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股東;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舊法規定:第四十四條 召開股東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以前通知全體股東。
股東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股東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新法加了但書條款.第四十三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舊法: 第四十一條 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又加但書,都賦予公司自身更大的選擇權)第四十四條 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股東會會議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
(舊法:第三十九條 股東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以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股東會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分立、合並、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作出決議,必須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將舊法分散規定的內容,合並規定,無本質區別)第四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但是,本法第五十一條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以上的其他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第四十五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董事會,其成員為三人至十三人。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民主選舉產生。
董事會設董事長一人,可以設副董事長一至二人,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由公司章程規定。
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新法增加了「其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會成員中可以有公司職工代表」。 並且對於副懂事長的人數沒有再做限制。)
第四十六條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舊公司法規定: 第四十七條 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三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董事在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故解除其職務。新的公司法不僅肯定了董事的權利,也加大的董事的義務,在改選出新的董事之前,舊的董事依然要履行董事的義務)第四十七條 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股東會會議,並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以及發行公司債券的方案;
(七)制訂公司合並、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及其報酬事項,並根據經理的提名決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及其報酬事項;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十一)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舊的公司法: 第四十六條 董事會對股東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負責召集股東會,並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二)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三)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四)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
(五)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
(六)制訂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方案;
(七)擬訂公司合並、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八)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九)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總經理)(以下簡稱經理),根據經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決定其報酬事項;
(十)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新的公司增加了一條兜底條款,董事會的權利可以由公司章程做出規定.
第四十八條
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 (舊的公司法: 第四十八條 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職務時,由董事長指定副董事長或者其他董事召集和主持。三分之一以上董事可以提議召開董事會會議。新公司法限制了董事長的權利,增加了普通董事的權利,進一步削弱了內部人控制問題)第四十九條 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董事會決議的表決,實行一人一票。 (第四十九條 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以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召開董事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十日以前通知全體董事。
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新的公司法對於董事會會議的召開和表決作了更為科學的規定.第五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經理,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決定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公司章程對經理職權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經理列席董事會會議。 (第五十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經理對董事會負責,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公司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董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公司年度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三)擬訂公司內部管理機構設置方案;
(四)擬訂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五)制定公司的具體規章;
(六)提請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
(七)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
(八)公司章程和董事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經理列席董事會會議。
(亦是賦予了公司章程更大的自由范圍,經理權利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而變通)
第五十一條 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執行董事的職權由公司章程規定。
(舊公司法:第五十一條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人數較少和規模較小的,可以設一名執行董事,不設立董事會。執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經理。
執行董事的職權,應當參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由公司章程規定。
有限責任公司不設董事會的,執行董事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第五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股東人數較少或者規模較小的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一至二名監事,不設監事會。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舊:第五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
㈤ 關於公司法
l.The runner's determination to finish him when he runs long races.
A) withstands B) maintains C) delays D) sustains
2.Is it necessary that Tony the examination in English?
A) takes B) has to take C) must take D) take
3.William hopes to his bad relationship with Anne by giving her flowers.
A) solve B) remedy C) relieve D) restore
4.To keep the road as pleasant as possible, most of these trees when the road is widened.
A) preserves B)must preserve C)should be preserved D)ought to have preserved
5.I don't like movies where people get shot and killed.
A) violent B) fierce C) harsh D) intense
6.We our dog to a locked room so he wouldn't bite any of our visitors.
A) restrained B) enclosed C) captured D) confined
7.John went to Hollywood to _______________ his dream of becoming a famous actor.
A) persist B) pursue C) persevere D) preserve
8.He is still unable to make himself in English; his English is too poor.
A) understood B) understands C) understanding D) understand
9.I'm sorry I cannot find of the two books you lent me the other day.
A) neither B) each C) either D) any
10. came to visit me ring my absence?
A) Who did you say B) Did you say who C) Whom did you say D) Did you say whom
1l.Only when one loses friendship its value.
A) one knows B) one doesn't know C) does one know D) one wil1 not know
12.Both history and geography are courses in our midd1e schools.
A) required B) to be required C) requiring D) being required
13.Mark is interested in anything that computers.
A) is to do B) has to do with C) must be a D) concentrate on
14.A man's success doesn't lie in __________he has but in what he is.
A) what B) which C) where D) that
15.Such a competent man as he will be of accomplishing this hard task.
A) able B) likely C) possible D) capable
16.The professor was angry to say anything at all.
A) too much B) so much C) too D) so
17.Machines are no use without the power to run them
A) at B) by C) in D) of
18.Before you can print this information in the newspaper, you need to --it.Find out if what you heard is really true.
A) approve B) sanction C) demonstrate D) verify
19. prices so high, I'll have to do without a new suit this year.
A) With B) Because C) Because of D) As
20.The teacher sent Jerry to the principal because of his behavior.Jerry threatened to fight another student.
A) progressive B) impressive C) aggressive D) extensive
㈥ 在公司法中,集團是什麼意思
一、公司法中沒有關於集團的概念。但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專存在集團公屬司的概念。集團公司,在國家有關規范性文件中均稱為企業集團,但在工商注冊時,一般稱為某某集團公司。第二、最早關於設立企業集團,並對企業集團給出定義的國家規范性文件,是這樣定義企業集團的:第一企業集團是適應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要而出現的一種具有多層次組織結構的經濟組織。它的核心層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照章納稅、能夠承擔經濟責任、具有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第二.企業集團是以公有制為基礎,以名牌優質產品或國民經濟中的重大產品為龍頭,以一個或若干個大中型骨幹企業、獨立科研設計單位為主體,由多個有內在經濟技術聯系的企業和科研設計單位組成;它在某個行業或某類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較強大的科研開發能力,具有科研、生產、銷售、信息、服務等綜合功能。法律依據:《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第三條 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企業集團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㈦ 最新公司法規定技術入股可占總股的百分比是多少
最新的公司法對於出資的限制進行了更改,只是限制公司資金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剩餘的可以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出資,所以從法律上來說技術出資最多可以占股70%。
㈧ 企業法與公司法的區別是什麼
1、投資主體區別:
公司法所指的投資主體應該包括除上述所提及的中國組織,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還包括外國的組織和非中國公民的自然人。公司法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是廣義上的投資者,沒有國界之分。因為企業法是特別法,那麼它所規范調整的投資主體可能是公司法所規范或調整的一部分。
合夥人企業是指依照中國的有關法律由合夥人投資的企業。東道國提供的土地、廠房、及其他基礎設施、部分原材料等,按商定價格收匯,不參與投資。合夥人企業法所調整或規范的投資對象是合夥人,不包括中國的投資者,也不包括外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在中國境內的分支機構。
2、組織形式區別:
公司法明確規定了公司的組織形式,就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類型,沒有其他類型。
企業法則沒有具體規定企業的組織形式,他可以依據公司法的規定成立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還可以成為其他的企業形式比如說是合夥等。
3、資金制度區別:
公司法規定投資者既可以用貨幣,實物,也可以用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
企業法沒有明確規定可用土地使用權出資,原因在於中國的土地國有制度,投資者在還不便於取得土地使用權,或其他因素影響了立法者。、
(8)公司法技術性擴展閱讀
公司法和企業法的聯系:
合夥企業是契約式企業,有限公司是股權式企業。我國《合夥企業法》規定,合夥企業是由各合夥人依法訂立合夥協議,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並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企業。
合夥協議是合夥人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依據,合夥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期限,合夥人分配利潤和分擔虧損的辦法,合夥企業的事務執行、解散和清算等問題都按照依法訂立的合夥協議來操作。
《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按照比例出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且按照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其次,合夥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有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是合夥企業和公司的最主要的區別。這一區別有兩重意義,第一說明合夥企業只具有相對獨立的人格,有限公司具有絕對獨立的人格。
㈨ 技術入股最多可達多少股權比例
技術入股最高可達公司注冊資金的70%。
《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三十"。
技術入股是以技術人員的知識或知識產權、技術訣竅、設備、工廠廠房等作為資本股份,投入合資經營或聯營企業,從而取得該企業的股份權的一種行為。
技術入股和資本入股一樣享有按股份比例對企業所有權和按股分紅的權利。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權,一般不是根據股份比例的大小承擔,而是由各方協商確定。
(9)公司法技術性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四條: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五條: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㈩ 新公司法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新法的突出變化
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局周輝局長認為,新《公司法》最突出的變化是降低了市場主體的准入門檻,主要表現在:
降低公司注冊資本並允許注冊資本分期繳納。新法取消了按照公司經營內容區分最低注冊資本額的規定;將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額由10萬元降至人民幣3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由1000萬元降至500萬元。並且由"實繳出資制"改為"認繳的出資制",允許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0%,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門檻大幅降低。
擴大了股東出資方式並增加了無形資產所佔的比例。新法第27條大幅放寬了股東出資方式:"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此舉將會鼓勵成千上萬的投資者拿出閑置多年的資本進行投資創業;同時以科技成果出資的無形資產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由原先的20%增加到70%。有利於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和鼓勵技術創新。
增加有限公司的種類並放寬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數限制。新法增加了一人有限公司的特別規定,也就是說一個自然人的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均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規定一人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為10萬元。允許設立一人有限公司順應了民意,擴大了投資有限公司的種類,是新《公司法》的一個重大突破。同時原法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為5人以上,新法規定為2人以上,200人以下。
減少審批並取消轉投資限制。新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除外資企業)的設立直接向工商登記部門申請即可。並且公司對外投資只要不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就可以不受凈資產50%的限制,對外投資完全由企業自主確定。
股東合資的形式更加靈活、法定代表人限制條件放寬。新法允許全體股東約定可以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章程確定,這個人可以是董事長,也可以是公司總經理擔任。除公司法規定外,公司的許多事項均由公司章程確定。這樣一來,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就將更加靈活。
新法的積極意義
周輝局長認為,新法的實施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意義,它一方面鼓勵投資創業。原法對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額規定數額過高,抑制了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活躍的投資需求,不符合一些行業的實際需要,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經濟的發展。要求注冊資本一次性全部繳足,一些投資較大、投資回報周期較長的生產建設項目難以做到,並且項目開始注冊時也容易造成資金閑置。甚至有些投資人為了邁過高門檻弄虛作假,抽逃資金,擾亂市場秩序。因此新公司法降低市場主體的准入門檻,極大地鼓勵投資創業。
另一方面,將極大地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種融資性的公司形式,目前股份有限公司數量較少的根本原因是原法規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過高,許多投資者對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望而卻步。股份公司制度被束之高閣,甚至變成了少數投資者尤其是國有企業專利品。抑制股份公司的發展,也就抑制了資本市場的發展。新法降低股份公司注冊資本,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同時擴大出資方式,債權、股權、采礦權、探礦權等其他物權均可作為出資財產。將會鼓勵成千上萬的投資者拿出閑置的資本進行投資創業。
更有意義的是,新法將更大地促進私營企業的發展,促進再就業。公司制企業是私營企業發展的一種主要形式,新《公司法》降低市場主體的准入門檻,有利於私營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新《公司法》對於資本市場不再僅為國企改革和發展服務,也為非公有制企業改革和發展服務,推動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的共同發展和公平競爭。新《公司法》旗幟鮮明地落實了股東平等原則,把國家股東與其他股東的不平等制度一掃而光。民營有限責任公司只要具備《證券法》規定的公司債券發行條件,也可以像國家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一樣依法發行公司債券,從而緩解了民營企業的融資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