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司考民法變動大嗎
1. 重磅,今年司法考試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與來2016年相比,2017年司法考試大綱在總自體框架不變的基礎上,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為加強憲法實施,維護憲法權威,在憲法科目中增加了「特別行政區公職人員就職宣誓」考點。二是為貫徹落實《民法總則》,對民法科目相關章節內容及考點進行了調整完善,確保與《民法總則》規定一致。三是根據立法及司法實踐發展,對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商法等科目的考點進行了修訂完善,並根據2017年3月底前法律法規修訂情況,對大綱附錄法律法規目錄進行了相應增刪。四是在考試說明中明確,在數個試點考場採取部分試卷計算機答題的方式。
2. 如果2017年參加司考民法是按照民總的規定還是按照民通規定
民法總則哦
3. 2020法考變動大不大那些變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4. 司法考試中民法的比重有多大在准備司考,想從民法開始,希望高手多多指教,提供經驗、
民法佔司法考試的比重大約15%左右,可以說每年都能保持在95左右。
司法考試復習要有計劃性,要從總體上規劃,復習期間漫長,要有毅力。
從哪開是看因人而異,但復習計劃最好有體系,整輪復習完畢,要對司法考試整體上有一定把握。我建議從法理學開始看,法理較為簡單,而且有助於對整體的理解。民法較為復雜,體系很龐雜,很難把握,放在中期集中研究復習較妥。
第一輪復習一定要全面系統,然後一定要結合歷年真題復習,做題相當於實踐,理論離不開實踐。
司法考試要看透三大本,研究歷年試題,建議再買一套萬國的司法考試專題講座看看。再次強調沒有決心和毅力不行。
祝你復習順利!
5. 司法考試變為法考有哪些變化
一、考名改革
2018年之前名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2018年後改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即「司考」變為「法考」。
二、報考條件改革
1、原報考條件:「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2、改革後報考條件:
(1)具備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法學類本科學歷並獲得學士及以上學位;
(2)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及以上學位;
(3)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非法學類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且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
三、法考科目改革
原科目為: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試卷四;一、二、三卷考客觀選擇題,試卷四考主觀題。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各卷考試時長均為180分鍾。
考試採用閉卷、筆試方式。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試題。各卷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現科目為:客觀卷一、客觀卷二、主觀題卷。
客觀題考試實行閉卷、計算機化考試方式,試題、答題要求和答題界面均在計算機顯示屏上顯示,應試人員應當使用計算機滑鼠或鍵盤在計算機答題界面上直接作答。
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試卷: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鍾。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實行計算機化考試。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主觀題考試設置選作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四、法考時間改革
原考試時間:僅一個批次,考兩天,時間為9月的第3個周六、周日。
試卷一:周六 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六 下午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三:周日 上午0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四:周日 下午14:00—17:30,考試時間210分鍾。
現考試時間:客觀題分兩個批次,也就是兩天。時間為8月最後一個周六、周日。
第1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周六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六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第2批次考試時間:
試卷一:周日 8:30—11:30,考試時間180分鍾。
試卷二:周日 14:00—17:00,考試時間180分鍾。
主觀題考試時間為10月第二個周末:8:30—12:30,考試時間240分鍾。
五、法考查分改革
改革前:在考完的第二天上午公布真題,過3~4天公布真題答案,考完一周左右對真題答案提出異議,考後兩個月左右公布成績。分數線另外公布。
改革後:現在是客觀題捲成績考後一周左右公布,同時公布分數線;主觀題卷是考試下一個月底公布成績及分數線;二者均無真題。
改革之後其實也迎來了新的機遇,通過率方面有所上升,所以備考的學生要抓住這難得的紅利期,更有把握的准備考試,確保順利的通過。
6. 2017年司考該看哪年的鍾秀勇講民法多會出來
可以選擇2017年瑞達法考的鍾秀勇講民法,目前精講還沒有出來,估計快了,望有幫助
7. 民法總則的通過對2017年司法考試有什麼影響
您好,民法總則的通過對2017年司法考試肯定有影響,每年新通過的法律,當年的司法考試都會考。民法總則的通過,2017年司法考試變化考點,主要有以下十二個:
變化考點1
自然人出生、死亡時間按照以下順序認定:「出生證明記載→戶籍登記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其他證明」,改變了《民通意見》規定的「戶籍證明記載→出生證明記載→其他證明」的順序。
變化考點2
第16條:胎兒在涉及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方面,視為具有權利能力,但其分娩時為死體的除外。
該規定將對胎兒利益保護的范圍從《繼承法意見》第45條確立的遺產「特留份」制度擴大到「接受贈與」。
變化考點3
自然人限制行為能力的年齡起點從《民法通則》中的10周歲改為8周歲。
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如此修改,不妨走訪幼兒園和小朋友侃侃,就明白其合理性。
變化考點4:監護制度
(1)取消「有關組織指定前置」,有關當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2)增加規定「臨時監護人」。
(3)增加「未成年人父母遺囑指定監護人」制度。
(4)增加「意定監護」,即完全行為能力人「未雨綢繆」,與相關主體事先協商確定自己日後的監護人。
(5)規定「父母、子女、配偶」的監護人資格與「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義務分離,即被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繼續履行相關義務。
變化考點5: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1)確立財產代管人「輕過失免責」規則。
(2)被宣告死亡人死亡時間的認定:一般情形為「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特殊情形為「意外事件發生之日」。
(3)規定撤銷死亡宣告後婚姻關系自行恢復的例外情形:配偶申明不願自行恢復。
變化考點6: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去「合法性」
《民法通則》將民事法律行為界定為「合法」行為,於是存在「民事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之實質區分。《民法總則》果斷去掉民事法律行為的「合法性」評價,即只要以意思表示為要素,能引起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行為,都屬於民事法律行為。
變化考點7
(1)不再區分單方行為與合同行為。只要行為與其行為能力相適應,在滿足其他有效要件的前提下,均有效;而超出行為能力范圍實施的行為,均效力待定。
(2)該規定結束了舊法時代對「單方行為」與「合同行為」效力區別評價的局面(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的單方行為一律無效,合同行為或有效或效力待定)
變化考點8:撤銷權的行使期限
《民法通則》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採取一刀切的規范模式:主觀標准1年。
《民法總則》將其分為三種情形:
(1)欺詐、顯失公平——主觀標准1年;
(2)脅迫——脅迫行為結束之日起1年;
(3)重大誤解——主觀標准3個月。
此外,上述三種情形均受最長除斥期間5年(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算)的限制。
變化考點9:無行為能力人不能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
這一規定改變了《民通意見》確立的「無行為能力人可以實施接受獎勵、報酬、贈與等純獲利益的民事行為有效」規則。這就意味著,無行為能力人接受贈與應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
變化考點10:新增「虛假的意思表示」效力規則
(1)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法律行為——無效
(2)被(虛假行為)隱藏的法律行為——依照法律有關規定處理,也即可能有效、無效、可撤銷、效力待定,關鍵看其是否符合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
變化考點11: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的效力
《民法總則》明確規定「自己代理」和「雙方代理」的效力規則——效力待定,而不是無效。
變化考點12:職務代理
(1)執行單位(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以單位名義從事的法律行為,對單位發生效力。
(2)單位對工作人員職權的內部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職務代理的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一般採取概括授權方式。根據該規定,工作人員只要是執行工作任務對外實施法律行為,即便沒有詳細具體授權,或者超越內部授許可權制,也構成有權代理,由單位承擔行為後果。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8. 今年司法考試各個科目的變化
您好,刑法有修正案八啊,威力無窮的。
國際私法有新增法規。
建議你看看一下: 1.變動較大的學科是:
(1)國際私法:根據最新頒布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修改大綱和教材相關內容。
(2)刑法:根據《刑法修正案(八)》,修改大綱和教材相應內容。
(3)刑事訴訟法:調整、完善考點,並根據最新司法解釋修訂相關內容。
(4)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根據最新《國家賠償法》和司法解釋,教材相應內容基本重新編寫。
(5)民事訴訟法:根據最新司法解釋,調整、完善考點,修訂教材相關內容。
這是比較全的。加油哦。
9. 司法考試教材每年變化大嗎
每年的教材一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而且教材也都是早於大綱出來的,五六月份再買一個大綱增補版就可以了
10. 2017司法考試考不考民法總則
新出必考,民法總則是17年司法考試必考點,我16年通過司法考試,當年版刑法修正案九也是新鮮出權爐,老師也講了,必考。這是司法考試的規律,一個修正案尚且都考了很多新知識點,今年萬眾矚目的民法總則怎麼會不考?16年在上沖刺課的時候民法老師也說了,今年你們加油務必通過啊,不然明年民法總則一出,你們又要多背好多東西了。這是規律,也是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