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具體行政行為廢止

行政法具體行政行為廢止

發布時間: 2025-08-26 13:21:49

『壹』 《行政法》------ 具體行政行為一般原理

 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要件

 主體違法 1、無許可權。2、縱向越權。3.橫向越權(事物越權)4.地域越權

事實依據違法

 1、事實不清、證據不足;2、證據不真實;3、證據無關聯;4、非法手段獲取證據 法律依據違法 1.將行為人合法的行為認定為違法行為;2. 應適用甲法,卻適用了乙法; 3.應適用甲法的某些條款,卻適用了甲法的其他條款;4. 適用了尚未生效或已經失效的法律、法規;5.適用了被處理行為地以外的地方性法規及地方政府規章

程序違法 違反法律規定行政行為需要遵守的步驟、順序、方式與時限 明顯不合理 1.不正當的考慮;2.故意延遲和不作為。3.不一致的解釋和反復無常 注意:明顯不合理又被稱為顯失公正、濫用職權、畸輕畸重 注意 以上五要素均符合法律要求,具體行政行為才是合法的,反之,任一要素違法,均構成違法

 二、具體行政行為效力 拘束力 一經生效即產生 行政相對人應服從和遵守;行政主體不得隨意改變或撤銷;其他機關和社會主體應尊重 確定力 爭議期過後產生 行政行為的權利義務具有不再不得更改的效力 執行力 履行期過後產生 使用國家強制力實現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義務安排

 三、具體行政行為的無效和可撤銷。

 (一)行政行為的無效 1、條件:具體行政行為明顯且重大違法: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行政行為沒有法律依據;行政行為的內容客觀上不可能實施。 2、法律後果:實體法上--自始無效、當然無效、確定無效;相對人不受拘束。程序法上---利害關系人可以在任何時候主張無效;有權機關可以在任何時候宣告無效 注意:有權機關包括:行政機關自身、上級機關、法院、被越權機關。

(二)行政行為的可撤銷 1、條件:具體行政行為一般違法 2、法律後果:實體法上---撤銷前行為合法有效;撤銷後溯及既往失去效力;程序法上---利害關系人可以在起訴其和復議期內向有權機關(行政機關自身、上級機關、法院、被越權機關)申請撤銷。帶來的損失可獲得賠償,但因當事人行賄、瞞報等自身違法而導致被撤銷不賠償。

 【關聯法條】《行政許可法》第69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或者其上級行政機關,根據利害關系人的請求或者依據職權,可以撤銷行政許可∶(一)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二)超越法定職權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三)違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許可決定的; (四)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行政許可的;(五)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予以撤銷。

依照前兩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不予撤銷。依照本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賠償。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撤銷行政許可的,被許可人基於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第78條 行政許可申請人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申請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許可,並給予警告;行政許可申請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 第79條 被許可人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行政許可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取得的行政許可屬於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申請人在三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具體行政行為的廢止

 (一)條件:行為合法,但情況變化了∶ 1.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已經修改、廢止或撤銷;2.行政行為所根據的客觀事實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或已經不復存在;3 行政行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已經實現,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二)法律後果:1. 被廢止的行政行為,自廢止之日起喪失效力;2.造成損失的,給予必要的補償 (三)補償程序1.由行政機關先行處理,行政機關不予答復或當事人不服補償決定的可以復議或訴訟;2.法院審理行政許可補償案件可以適用調解,具體程序參照行政賠償的調解(《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 16 條) (四)補償標准1. 法定標准∶單行法對補償標准已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2.實際損失標准∶單行法沒有規定的,一般在實際損失范圍內確定補償數額。 3.實際投入標准∶特許被撤回的,一般按照當事人實際投入的損失確定補償數額(《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 15條)

五、行政行為違法性傳染

【關聯法條】《關於審理行政許可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條 作為被訴行政許可行為基礎的其他行政決定或者文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認可∶ (一)明顯缺乏事實根據;(二)明顯缺乏法律依據;(三)超越職權; (四)其他重大明顯違法情形。

『貳』 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和廢止

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和廢止是行政法中重要的概念。當行政行為存在重大違法情形時,行政相對方可申請國家權力機關宣布行為無效,或由國家權力機關依職權宣布。行政行為無效的情形包括但不限於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或明顯的違法情形,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其職權范圍,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決定,實施行政行為可能導致犯罪,以及嚴重違反法定程序。

一旦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行政主體從行政相對方獲取的一切利益必須返還,相對方所承擔的所有義務也將取消。此外,如果行政行為導致了實際損失,行政主體還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行政行為撤銷則是指在合法要件有瑕疵或不適當的情況下,使行政行為失去效力。撤銷的法律後果包括行政行為自撤銷之日起失效,其效力可追溯至行為作出之日。若撤銷是由於行政主體的過錯,並且為了公共利益需要追溯效力,則行政主體需賠償相對方的實際損失。若撤銷是由相對方或雙方的過錯引起,撤銷的效力通常追溯至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需按其過錯程度承擔責任。

行政行為的廢止則是在法律、法規、規章、政策被修改、廢止或撤銷後,依據這些法律文件作出的行政行為因失去依據而自動失效。廢止的情形還包括因客觀情況的重大變化,行政行為繼續存在將損害公共利益,並可能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帶來財產損失。行政行為完成原定目標後,即使廢止後行政主體不再收回已給予的權益,相對方也不再承擔履行義務的責任。

『叄』 行政行為撤銷、無效、廢止的法律後果

一、行來政行為被宣布無效源後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主體通過該行為從行政相對方獲得的一切均應返還相對方;
(二)所施以相對方的一切義務應予取消;
(三)給相對方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應予賠償。
二、行政行為被撤銷的法律後果:
(一)行政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撤銷的效力可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
(二)行政行為的撤銷是因為行政主體過錯引起的,並且依社會公益的需要又必須使撤銷的效力追溯到行政行為作出之日,那麼,由此造成相對方的一切實際損失應由行政主體予以賠償。
(三)行政行為被撤銷是由相對方的過錯引起的,或由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共同過錯所引起的,撤銷的效力通常應追溯到行為作出之日,過錯方各依自己的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行政行為廢止的法律後果:
被廢止的具體行政行為,自廢止之日起喪失效力。原則上,具體行政行為廢止之前給予當事人的利益、好處不再收回;當事人也不能對已履行的義務要求補償。如果廢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失,或者帶來嚴重的社會不公正,行政機關應當給予受到損失的當事人以必要的補償。

『肆』 行政行為撤銷廢止無效的區別

行政行為撤銷廢止無效的區別如下:
行政行為撤銷是指行政行為自成立時起無效,通過有權國家機關作出撤銷決定後使其失去法律效力。它不同於行政行為的無效,無效行政行為自始無效,而可撤銷的行政行為只有在被撤銷後才失去效力。行政行為廢止是指使行政行為自廢止時起無效,所加以相對人的義務均應取消,對相對人造成的一切損失,均應賠償。廢止前的行政行為仍然有效。
行政行為無效是指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行政主體受脅迫做出的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行政行為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無效行政行為的法律後果是:行政相對人可在任何時候請求有權機關宣布該行為無效;行政行為被宣布無效後,行政主體通過相應行為從相對人處所獲取的一切(如罰沒款物)均應返還給相對人,所加以相對人的義務均應取消,對相對人造成的一切損失,均應賠償。
在實踐中,對於不同的行政行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例如,對於違法的行政行為可能會被撤銷或者無效;對於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的行政行為可能會被廢止。因此,在處理行政糾紛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應該採取何種法律措施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行政行為的撤銷、廢止和無效是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產生的原因和後果。在實踐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應該採取何種法律措施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七十條
作出的行政行為證據不足、適用法律錯誤、違反法定程序、超越職權濫用職權、明顯不當的,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部門撤銷行政行為。行政行為撤銷和廢止是行政法中常見的兩種行政權力行使方式,二者在效力和法律後果上存在顯著區別。

『伍』 2020法考備考考點【行政法】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狀態

一、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狀態

根據我國的行政訴訟法和行政復議法,判斷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基本標准(即具體行政行為一般合法要件):

①行使行政職權的主體合法;

②合乎法定職權范圍;

③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確鑿;

④適用法律法規正確;

⑤符合法定程序;

⑥不濫用職權;

⑦無明顯不當。行政機關採取的具體行政行為,符合以上條件就是合法的,將得到司法審查機關或者行政復議機關的支持。否則就構成違法,將被確認無效、被撤銷或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無效、撤銷和廢止,是終止具體行政行為效力的重要原因。

1.無效的具體行政行為:有重大和明顯的法律缺陷

如果一個具體行政行為有嚴重和明顯的法律缺陷,這種違法達到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的常識性理解都可以明顯看出的程度,那麼它就是無效的具體行政行為。

無效的具體行政行為可以表現為許多具體情形,不能作一次性窮盡列舉。但是如果一個具體行政行為發生如下情形,就可以構成無效的理由:

(1)要求從事將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例如,命令違法侵入公民住宅、發行非法出版物、捕殺珍稀瀕危動物並達到違反刑事法律的程度。

(2)明顯缺乏法律依據的。例如,許可當地企業製作、銷售傳播淫穢內容的光碟。

(3)明顯缺乏事實根據的,或者要求從事客觀上不可能實施的行為。例如,根據沒有查證的材料給予一個無辜的公民以治安處罰。

《行政訴訟法》第75條規定,行政行為有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或者沒有依據等重大且明顯違法情形,原告申請確認行政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

具體行政行為無效的後果:

(1)在實體上,自始無效,無拘束力。

(2)在程序上,行政機關和相對人可隨時主張無效。

(3)在處理後果上,被確定無效後,應盡可能恢復至原狀態。

2.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

構成可撤銷具體行政行為的條件,主要是具體行政行為一般性違法或明顯不當。《行政訴訟法》第70條確立了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基本標准。(廣義的撤銷包括撤回)

【關聯法條】《行政訴訟法》第70條 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可撤銷的具體行政行為:

(1)在實體上,被撤銷的效力可以溯及至行政行為成立之日;

(2)在程序上,必須經法定程序,經有權機關撤銷;

(3)在處理後果上,能夠恢復原狀態的應恢復至原狀態,造成損失的賠償。

3.具體行政行為的廢止

廢止是行政機關依職權使具體行政行為喪失法律效力的行為。廢止的理由和條件是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具體行政行為沒有繼續保持其效力的必要。廢止的條件中沒有違法或者明顯不適當的因素,是廢止區別於無效和可撤銷制度的主要方面。

被廢止的具體行政行為,自廢止之日起喪失效力。原則上,具體行政行為廢止之前給予當事人的利益、好處不再收回;當事人也不能對已履行的義務要求補償。如果廢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嚴重損失,或者帶來嚴重的社會不公正,行政機關應當給予受到損失的當事人以必要的補償。

具體行政行為廢止的條件通常有:

(1)依據變化

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已經為有權機關依法修改、廢止或撤銷。具體行政行為如果繼續維持效力,將與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抵觸,所以必須廢止原具體行政行為。

(2)情勢變更

具體行政行為所根據的客觀事實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已經不復存在,具體行政行為的繼續存在已經沒有事實根據,需要廢止原來的具體行政行為。

(3)目的實現

具體行政行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已經實現,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

【試題】

關於具體行政行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09年·卷二·第80題)(ACD)

A.與抽象行政行為不同,具體行政行為一經成立即生效

B.行政強制執行是實現具體行政行為執行力的制度保障

C.未經送達領受程序的具體行政行為也具有法律約束力

D.因廢止具體行政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國家應當給予賠償

熱點內容
大成律師事務所創始人 發布:2025-08-26 17:06:02 瀏覽:983
中華人民共和國運輸管理條例 發布:2025-08-26 17:00:14 瀏覽:28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8-26 16:53:27 瀏覽:409
取消代理人資格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6 16:52:27 瀏覽:169
深圳大學2020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26 16:51:36 瀏覽:321
基層黨組織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6 16:49:24 瀏覽:279
怎麼法治機關 發布:2025-08-26 16:49:11 瀏覽:996
道德行為理論 發布:2025-08-26 16:35:54 瀏覽:2
灞橋區律師 發布:2025-08-26 16:34:59 瀏覽:157
110法律咨詢管理員 發布:2025-08-26 15:51:46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