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偽造印章司法解釋

偽造印章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2-09 03:46:18

1. 偽造公文印章罪是什麼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是指非法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華律網小編為您整理相關知識,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買賣的對象是與市場管理秩序無關的其他公文印章,這些公文印章的適用往往和實名聯系在一起,所以多數是偽造的。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構成非法經營罪。這一罪名的前提是「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市場管理秩序。買賣的對象必須是和市場管理有關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文。 買方的目的,必須是為了經營。諸如:本罪還要求,買賣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文,必須是政府主管機關頒發的,不能是偽造、變造的。只要買賣和市場管理秩序有關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文,不論多少次,都可以構成此罪。所謂情節嚴重,是指造成的後果嚴重,不是指買賣次數多少。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印章罪」,侵犯的客體是社會公共秩序。買賣的對象是與市場管理秩序無關的其他公文印章,這些公文印章的適用往往和實名聯系在一起,所以多數是偽造的。諸如:畢業證、學生證、錄取通知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作證、律師資格證、醫師資格證、畢業證、學位證、結婚證、離婚證、計劃生育證、獨生子女證、殘疾證等。買賣這類公文印章多是為了個人使用,而不是直接為了經營。買賣公文印章用於詐騙犯罪的按詐騙罪處罰。尚未構成詐騙罪的,按本罪處罰。買賣偽造、變造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文的,構成詐騙罪的按詐騙罪處罰,不構成詐騙罪的,按本罪處罰。個別情況下,買賣的批文或者許可證,確實是真的,但是難以界定是否用於經營。這種情況下,應當按照有利於被告的原則解釋。保險業務經營許可證,銀行業務經營許可證,外匯經營許可證,出版印刷經營許可證,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林木採伐許可證,捕獵許可證,煙草專賣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或者糧食調撥批文,鋼材調撥批文,征地批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批文等批文。這些許可證只能或者批文,只能由政府掌握發放一定的數量,只能發放給有特定資質的單位。通過賄賂的手段取得相關許可證或者批文,將已經取得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文有償裝讓給他人,都是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嚴重的可以構成此罪。延伸閱讀: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說明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相關法律、法規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相關司法解釋

2. 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司法解釋

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既遂法院的判刑:依據我國《刑法》對偽造事業單位印章罪的相關規定,構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3. 關於私刻公章是什麼罪怎麼處理到底

私刻公章是私刻公章罪,私刻公章罪是指個人或者其他組織私自篆刻其他企業公章的行為。私刻公章是一件違法的事情,無論有沒有用作商業用途上,都可能會遭受到處罰。

處罰:

1.私刻公章,情節輕微的,屬於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應由公安機關給予行政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偽造、變造或者買賣國家機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印章的。

2.私刻公章,達到一定情節的,構成【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或者【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3)偽造印章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私刻公章是指個人或者其他組織私自篆刻其他企業公章的行為。國家將刻字業(包括刻字工廠、刻字社(店)、刻字攤等)納入特種行業,歸公安機關實行治安管理。對違反國家管理規定的刻字單位和職工個人,視問題的性質和情節輕重,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

認定刻字業承製公章違反治安管理的治安案件中,要注意與偽造、變造、私刻公章罪相區別。後者不僅包括刻字行業,還包括其他有偽造、私刻或者仿造其他單位公章的單位或者個人。

前者只是沒有按照刻字業的管理規定承製公章,有的是因為一時的疏忽,或者主觀認為,不會發生問題,存在僥幸心理。

4. 私藏偽造印章是什麼罪

如果有自首情節被司法機關認定,可以減輕處罰但不能免除處罰。但是這個案子情節較輕,後果不是很嚴重,和公安搞好私人關系可以免予立案。只要被掛靠的公司不起訴就沒事的。
以下是有關司法解釋:

刑法第五章侵犯財產罪部分的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是法律關於詐騙罪的規定。
1997年刑法新增設了合同詐騙罪。這是因為在過去的司法實踐中,對於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是按照詐騙罪定罪處罰的。鑒於這類犯罪比較嚴重,又不同於普通的詐騙罪,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這兩條規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中的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部分。為了具體執法操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2001年4月18日)六十九、合同詐騙案(刑法第224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數額在五萬至二十萬元以上的。

按照刑法266條的規定,一般的詐騙罪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額巨大的詐騙罪處以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數額特別巨大的詐騙罪則會處以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按照以前適用於全國范圍內的衡量標准,3萬元以上的詐騙就能夠算數額巨大這一檔,20萬以上就算是數額特別巨大的詐騙罪。當然,這可能還會涉及到由哪個地區的司法機關來最終裁決,因為地區不同,可能對金額的認定會有一些差

5. 如何理解刑法第280條 第2款偽造公司印章罪中情節嚴重

偽造印章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版團體印章的行為,權原則上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至於什麼是刑法128條所說的「情節嚴重」的行為,至今沒有看到司法解釋,司法實踐中分歧較大,莫衷一是。判斷是否屬於情節嚴重的情況,可以從主觀惡性程度、社會危害後果和偽造印章的多少來判斷。比如,行為人主觀惡性程度重,偽造的公章達到3枚以上,且造成了較大的危害後果。可以認定為情節嚴重。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6. 法院對偽造企業印章罪的司法解釋有哪些

法院對偽造企業印章罪的裁判: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犯偽造企業印章罪,法院應當依法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正常活動的聲譽,同時構成對社會公共秩序的侵犯。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7. 觸犯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和詐騙罪 怎麼處理

年年觀點都在變,如果你是今年要考司法考試就按照今年的三大本的觀點來答卷就是了。
我映像中好像是前幾年有一道司考題目說的是拾得他人遺失的信用卡,然後到ATM機上把他人的錢取走了。最開始出現這個題目那年標准答案是定信用卡詐騙罪,可是2年之後,好像是2006年吧,還是這個題目,定的是盜竊罪,因為當時學界認為ATM機不是合格的受騙主體,不能被騙,要定盜竊罪。可是到了今年,學界的觀點又變成了定信用卡詐騙罪,因為在08年的最高院的司法解釋里把這中行為定為信用卡詐騙罪。
所以,還是第一句話,學界觀點年年都在變,今年參加司考的話就按照今年的三大本來答卷就是了,除非你要做研究,不然不要去較真。

8. 使用偽造印章是否構成犯罪

單純地使用行為,不管此假印章是國家機關的,還是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還是武裝部隊的,都不構成犯罪。

但是,如果用此假印章偽造、變造了國家機關或者武裝部隊的公文、證件,有可能涉嫌犯罪。

至於涉及到的行政違法行為,罰款、拘留,都不是大事。

一、刑法二百八十條修改沿革

1979年版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

偽造、變造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僅規定「偽造、變造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構成犯罪。

1997年版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將入罪范圍擴大至「偽造、變造、買賣或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並進一步將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的行為單列,作為第二項。將「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單列第三項。

2015版刑法,將刑法第二百八十條修改為: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偽造、變造、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並增加第二百八十條之一,即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罪:

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於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關於第二百八十條之一使用偽造的身份證件罪,之前已經撰寫小文簡單分析。

二、罪名解讀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從刑法條文而言,本罪為行為犯,即只要實施了該行為便構成犯罪,不受數量等其他情節的限制,而且目前並沒有相關司法解釋進行細化規定。由此,也滋生了關於何為「情節嚴重」的問題。有人認為,司法實踐,多以以下標准作為情節是否嚴重依據:

1.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印章3枚以上的;

2.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10份以上的:(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15份以上的;

3.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15份以上的;

4.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其他暫且不表,單就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一項,則由相關依據,詳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與盜竊、搶劫、詐騙、搶奪機動車相關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7〕11號)

第二條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達到第一款規定數量標准五倍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中的「情節嚴重」,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從入罪門檻來看,該司法解釋與現行該罪名在入罪標准上即存在矛盾之處。因該司法解釋出台,在於打擊涉車類犯罪活動,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機動車行駛證、登記證書,累計三本以上,作為入罪門檻。顯然,縮小了原來刑法二百八十條關於該罪定罪起點。

而已決的近期案例表明,對於涉及偽造國家證件的行為,即便購買兩份結婚證、一本房屋產權證、或者一件食品經營許可證,以及一套計程車運營證(所謂克隆車),均被判處了相應的刑罰。

三、買賣假證是否構成本罪

從邏輯上來說,買賣假證自然構成本罪,因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和信譽,買賣真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也構成犯罪,買賣偽造的國家證件自然也構成犯罪。

從本罪罪名稱謂,自會產生疑問。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即買賣行為是與偽造、變造行為並列的,而偽造、變造的指向只可能是真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

但早在1996年,最高檢批復明確予以回應。

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問題的答復

【法規標題】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問題的答復【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發文字型大小】[1999]高檢研發第5號
【發布日期】1996.06.21
【實施日期】1996.06.21
【時效性】現行有效

遼寧省人民檢察院研究室:

你院《關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請示》(遼檢發研字〔1999〕3號)收悉。經研究,並根據高檢院領導的批示,答復如下:

對於買賣偽造的國家機關證件的行為,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可適用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追究刑事責任。

此復

四、北京地區近期已決案例

2.李建新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二審刑事裁定書【審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案號:(2019)京03刑終971號)】

被告人李建新於2016年6月,在北京市朝陽區教委門口,向他人購買其與李某的結婚證2本,用於其子上學。被告人李建新後被民警查獲,民警從其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清鏡明湖小區的暫住地內起獲印章為大連市沙河口區民政局的結婚證2本,經查詢,李建新、李某二人未在大連市沙河口區民政局進行婚姻登記。被告人李建新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涉案的結婚證2本以及手機1部、電腦1台、靈通卡1張,均已被扣押。

依據認罪認罰程序,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李建新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後被告人提起上訴,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李建新在審理期間認罪認罰,但在一審判決後反悔原有具結,拒絕認罰,故一審判決認定被告人認罪認罰有誤」,提出抗訴。

2019年12月4日,李建新撤回上訴,一審判決生效。

3.李平海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6刑初480號)】

2017年11月間,被告人李平海在明知不具有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資格情況下,在北京市豐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門口與一名男子商議花費7萬余元人民幣購取《食品經營許可證》一份,並在取得該《食品經營許可證》後出借給任某。任某將該證件用於學校供餐,後經北京市豐台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食品經營許可證》系偽造。

經審理,北京市豐台區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李平海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4.石鴻買賣國家機關證件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5刑初1133號】

被告人石鴻於2018年12月,在北京市朝陽區,以人民幣260元的價格向他人購買偽造的房屋產權證1本,被告人石鴻後被抓獲歸案,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經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

被告人石鴻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5.王樂周買賣國家機關證件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案號:(2019)京0105刑初311號)】

被告人王樂周於2018年9月在北京某汽車市場,購買一輛車牌號為×××的克隆計程車及營運證,並在北京首都機場等地進行運營,後被該車牌號的真實車主發現。被告人王樂周後於2018年10月22日被公安機關查獲,民警從其車內起獲營運證1張。經認定,該營運證系偽造。被告人王樂周已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經審理,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判處:

被告人王樂周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6.趙×等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一審刑事判決書【審理法院: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案號:(2015)通刑初字第296號】

2014年初,被告人王立軍夥同龐×(男,17歲,另案處理)在本市通州區永順鎮x小區1號樓1單元602室其暫住地內,偽造國家機關印章、證件,公司、事業單位印章及居民身份證,並通過網路售賣。

2014年9月10日,被告人趙×以每本人民幣48元的價格向被告人王立軍訂購偽造的「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1100本,後被告人王立軍糾集張×1(男,25歲,另行處理)、李×(女,23歲,另行處理)、張×2(女,30歲,另行處理)、龐×在其暫住地內偽造該批證書;同年9月18日,被告人王立軍等人被當場查獲,被告人趙×在本市通州區永順鎮胸科醫院門口准備交易時被民警抓獲;後民警從被告人王立軍暫住地內查獲偽造的「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行政許可專用章特設」等國家機關印章130餘枚,偽造的「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等國家機關證件574本,偽造的「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事業單位印章700餘枚,偽造的「北京博士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醫療美容門診部」等公司印章10餘枚,偽造的居民身份證770張,空白證書14500本,章坯17400餘枚及制章設備等。

2015年5月8日,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判決:

一、被告人王立軍犯偽造、買賣國家機關證件、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二個月;犯偽造公司、事業單位印章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犯偽造居民身份證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零四個月;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六年零六個月。

二、被告人趙×犯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刑二年。

五、風險提示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所規定的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立法包括執法初衷自然是上游環節,即偽造、變造環節,以及之後的出售環節,側重於供給側打擊,而對於需求者則較少追責,因此,也存在不少案例,安排「線人」充當需求人員引蛇出洞的情況。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也給制假販假領域帶來滅頂之災,偽造證件一旦真正進入使用環節,多種手段可以查驗真偽,無論製作者出售者還是需求方,面臨前所未有的行政甚至刑事處罰風險。

從公開裁判數據來看,北京在2014年、2015年對涉制假販假打擊達到巔峰,之後迅速急劇下降,至2019年,達到冰點。

由此,辦案機關已經不局限於當初著眼於上游環節的習慣,而是開始在需求方做文章,上游下游並舉,抓捕上游制假環節後,延伸偵查思路。

故,購買及使用環節已經不再安全。

若從上游順藤摸瓜,則可適用買賣定罪。若真正投入使用,對於具有身份屬性的證件,則可適用適用偽造的身份證件罪。

從理論上來說,按照目前的技術手段,只要上游環節配合調查,下游環節權屬而退難度不小。

而囿於掌握知識所限,普通人會知道或者能猜到:制假販假是違法犯罪,而一般不會認為買假也是犯罪,頂多認為可能違法。

但這種認識,往往會不經意間帶來無法接受的後果,這是一種與明知而犯想比,必然造成多得多心理沖擊和社會壓力的錯誤。

只是,到此刻,我們已經無力回天。

六、定案證據

(一)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

1、嫌疑人的基本情況;

2、動機、目的;

3、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種類、特徵、數量,實施犯罪行為的時間、地點、方式手段、對象、後果等;

4、違法所得情況;

5、共同犯罪的需問明同夥、地位、分工、銷贓、分贓等情況;

6、被查獲的時間、地點和過程等情況。

(二) 被害人(單位領導、業務負責人)陳述

1、被侵害人的基本情況;

2、發現犯罪活動的時間、地點及損失等情況;

3、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外貌特徵等。

(三) 證人證言

參照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被害人陳述,問明案件發生的具體經過、情節、後果等,對主要證據證明的事實進行進一步的印證。

(四)物證、書證

1、偽造、變造、買賣的公文、證件、印章、公文樣式、證件樣式、印章樣式等原物、清單及照片;

2、電腦、列印機、復印機、刻刀等作案工具原物、清單及照片;

3、收據、發票、帳簿、記帳憑證、非法所得的原物、清單及照片;

4、其它。

(五)鑒定結論

偽造性質鑒定、變造性質鑒定、物價鑒定等。

(六)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1、公共場所的監控錄像資料;

2、現場當事人、證人用手機、相機等設備拍攝的反映案件情況的資料;

3、其他錄音、錄像、電子數據。

(七)辨認筆錄

被侵害人、證人、犯罪嫌疑人對犯罪現場、嫌疑人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其犯罪事實的場所、人員、物品進行指認。

(八)勘驗、檢查筆錄

對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進行勘驗、檢查形成的筆錄、照片、提取的痕跡物證等。

(九)其他證據材料

1、犯罪嫌疑人(自然人)的年齡、身份證據材料,包括:戶籍信息;工作證、專業或技術等級證;有前科劣跡,應調取法院判決書、行政處罰決定書、釋放證明書、犯罪嫌疑人有投案自首、立功表現的,公安機關出具的是否成立自首、立功的書面說明等有效法律文件;

2、被害人(單位)材料,包括: 機關證明、公文、證件、印章的原件復印件等證明材料。

3、抓獲經過、出警經過、報案材料等。

9. 偽造公司印章罪犯罪司法解釋解釋是什麼

偽造公司印章罪的立案標准: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偽造公司印章的行為即構成犯罪,應當予以立案。若偽造國家機關的印章,則不構成本罪,且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在客觀上僅表現為偽造,即製作假的印章。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並處罰金。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熱點內容
審判權和司法權 發布:2025-08-23 00:21:04 瀏覽:419
湖南嶽陽律師 發布:2025-08-23 00:05:10 瀏覽:166
居間融資服務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3 00:04:09 瀏覽:24
本民法典 發布:2025-08-23 00:02:28 瀏覽:250
加盟定購書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2 23:47:55 瀏覽:184
鄂州司法局 發布:2025-08-22 23:46:53 瀏覽:295
勞動法工齡補償金 發布:2025-08-22 23:35:13 瀏覽:652
2014一建法規考點總結 發布:2025-08-22 23:23:33 瀏覽:13
勞動法緩刑前工齡清零 發布:2025-08-22 23:10:03 瀏覽:872
會背道德經 發布:2025-08-22 23:09:14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