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死刑法
㈠ 注射死刑怎樣做
死刑犯注射死刑全過程:首先由執行人員將針頭扎進死刑犯的靜脈血管,執行號令發出後,執行人員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鍵,葯物開始注入死刑犯體內。法醫根據心跳、呼吸等來確認罪犯死亡。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人民法院在交付執行死刑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然後交付執行人員執行死刑。在執行前,如果發現可能有錯誤,應當暫停執行,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裁定。執行死刑應當公布,不應示眾。
㈡ 現在注射死刑步驟
首先,執行人員將與注射泵相連的針頭扎進死刑犯的靜脈血管,與平時的靜脈注射完全相同。這一過程中,執行人員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
㈢ 注射死刑怎麼執行
【法律分析】
1.執行人員將與注射泵相連的針頭扎進死刑犯的靜脈血管,與平時的靜脈注射完全相同。這一過程中,執行人員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
2.執行人員對注射泵進行適當調節,執行號令發出後,執行人員按一下注射泵上的注射鍵,葯物開始注入死刑犯體內。很快,電腦顯示屏上的腦電波從有規律的波動變成幾條平行的直線,腦電波的前後變化被清晰地印在紙上。這將作為死刑報告的主要內容。
3.將由法醫根據心跳、呼吸等來確認罪犯死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十八條 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㈣ 注射死刑執行全過程
對罪犯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死刑的程序,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有明確的規定:
第四百二十三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前,應當告知罪犯有權會見其近親屬。罪犯申請會見並提供具體聯系方式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近親屬。罪犯近親屬申請會見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及時安排會見。
第四百二十四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在執行死刑三日前,應當通知同級人民檢察院派員臨場監督。
第四百二十五條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
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在指定的刑場或者羈押場所內執行。
採用槍決、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執行死刑的,應當事先層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四百二十六條執行死刑前,指揮執行的審判人員對罪犯應當驗明正身,訊問有無遺言、信札,並製作筆錄,再交執行人員執行死刑。
執行死刑應當公布,禁止遊街示眾或者其他有辱罪犯人格的行為。
第四百二十七條執行死刑後,應當由法醫驗明罪犯確實死亡,在場書記員製作筆錄。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在執行死刑後十五日內將執行情況,包括罪犯被執行死刑前後的照片,上報最高人民法院。
第四百二十八條執行死刑後,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應當辦理以下事項:
(一)對罪犯的遺書、遺言筆錄,應當及時審查;涉及財產繼承、債務清償、家事囑托等內容的,將遺書、遺言筆錄交給家屬,同時復制附卷備查;涉及案件線索等問題的,抄送有關機關;
(二)通知罪犯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骨灰;沒有火化條件或者因民族、宗教等原因不宜火化的,通知領取屍體;過期不領取的,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單位處理,並要求有關單位出具處理情況的說明;對罪犯骨灰或者屍體的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三)對外國籍罪犯執行死刑後,通知外國駐華使、領館的程序和時限,根據有關規定辦理。
㈤ 如何申請注射死刑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應當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有固定的執行室和相應的專門設備。執行室應建立在固定刑場內。執行室包括相互隔離的行刑室、受刑室和觀察室。室內應配備特製的執行床、注射泵和消毒器械等。
二是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司法警察,負責提押、固定罪犯和執行死刑工作。
三是要有專職法醫,負責監督、指導執行死刑葯物的使用,監測、確認罪犯死亡工作。
此外,《規定》還制定了嚴格的報批程序。凡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的中級法院,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報請高級法院審核批准,並報最高法院備案。最高法院還要求,各地中級法院在首次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前,高級法院應對其場所、設備等進行考察,條件不具備的不能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四十八條 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二年執行。
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緩期執行的,可以由高級人民法院判決或者核准。
第四十九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㈥ 注射死刑是如何執行的
@ 饅頭老妖 在原來一篇 討論美國死刑犯的文章 里提到過注射死刑: 注射死刑,是通過向被執行人的靜脈血管注射葯劑而致死。目前主要採用「三針法」進行,即依次注入戊硫代巴比妥鈉(sodium thiopental,麻醉劑)、巴夫龍(Pancuronium,導致呼吸肌迅速麻痹)及高濃度的氯化鉀(KCl,導致心臟驟停),從而使被執行人迅速失去知覺,很快死於窒息。 除了三針法之外,也有「一針法」,就是只注射大劑量的戊硫代巴比妥鈉,讓被執行人死於麻醉過度。 中國在1997年修改《刑法》以後,逐步開始使用注射死刑作為死刑執行方式。根最高法院2001年通過了《關於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進一步規范了注射死刑的執行方式。 根據《規定》,人民法院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應當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有固定的執行室和相應的專門設備。執行室應建立在固定刑場內。執行室包括相互隔離的行刑室、受刑室和觀察室。室內應配備特製的執行床、注射泵和消毒器械等。二是有經過專業訓練的司法警察,負責提押、固定罪犯和執行死刑工作。三是要有專職法醫,負責監督、指導執行死刑葯物的使用,監測、確認罪犯死亡工作。 《規定》明確規定了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的程序:一是前奏。司法警察將罪犯固定於執行床後,由有關專業人員將留置針頭插入罪犯靜脈,連接好注射葯物通道,做好行刑前的相關准備工作。二是執行。指揮執行死刑的審判人員(即審理案件的刑事審判庭法官)下達行刑命令,接著司法警察應當立即按下注射泵的啟動鈕,按規定的注射速度將葯物全部注人罪犯的靜脈內。三是確認。由法醫來確認罪犯死亡。在以下三個條件同時具備的情況下,法醫才能確認罪犯死亡:一是心跳停止;二是呼吸停止;三是雙側瞳孔散大固定(直徑大於0.5 cnl)。執行死刑後,有關專業人員負責將用於執行死刑的一次性物品統一收集並監督銷毀。整個行刑的全過程還必須製作筆錄、拍照、存檔備查。
㈦ 注射死刑的法律法規
1997年修訂後的《刑事訴訟法》第212條規定:「死刑採用槍決或者注射等方法執行。」這為採用注射方法執行死刑確立了合法地位。但由於注射執行死刑的軟、硬體要求較高,投資比較大,從中國來看,槍決仍然是執行死刑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
㈧ 注射死刑
與槍決相比,注射死刑有著諸多的優點:槍決要設立專門的刑場,行刑過程中必須將死刑犯從看守所中提出,到法院宣判後押赴刑場執行,在途時間長,途經地點多,出於安全的考慮,往往興師動眾,浪費了極大的人力物力。再者,行刑過程較為血腥,給罪犯和參與行刑的人的心理上都造成極大的壓力。
從1997年1月1日起實施的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規定,執行死刑可採用槍決、注射等方法,也就是說,執行機關可採取任何一種法律規定的死刑執行方式。但究竟哪些罪犯適用槍決,哪些罪犯適用注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所以最終採取何種方式要由執行機關根據情況而定。
注射死刑是用以替代槍決的一種更為文明化的死刑執行方式,是1997年1月新修訂《刑事訴訟法》首次規定的。它是「非劇毒致死,注射後進入臨床死亡時間短,通常在30秒到60秒之間,生理上無痛苦反應」。受刑人的感覺如同生病打針一樣。注射死刑需要注射執行室和專門設備器材。罪犯經驗明正身後,被固定在執行床上,由法醫連接注射通道,法警具體行刑。從啟動注射泵向罪犯注射葯物到確認罪犯死亡只要幾十秒鍾。注射葯物由最高人民法院專門配製提供。
這一過程通常涉及3種葯物的注射:首先是硫噴妥鈉(sodium thiopental),起到麻醉的作用;接下來是泮庫溴銨(Pancuronium Bromide),讓肌肉放鬆;最後是氯化鉀(potassium chloride),讓心臟停止跳動。
㈨ 注射死刑怎麼執行
死刑執行嚴格來說屬於國家機密,我現在講的是挑一些網上已經能查到的信息具體細節化,各位看完就當一樂。
我們這是打兩針,流程是從看守所提來犯人,羈押到我們院里地下車庫的拘押室,在裡面宣讀通知書,然後問一問有沒有遺言,會見家屬,走個流程,然後就拉到執行地點。法警會去槍室拿槍押送,針劑是高院來的,放在一個手提箱子里。
執行是打兩針,第一針麻醉,第二針氯化鉀,靜脈輸液連接好自動注射器,由法警進行執行。第一針下去秒睡,而且會打很響的呼嚕,嘴會張得很大,好像不夠呼吸一樣。第二針下去會抽搐一陣,馬上就沒有呼嚕聲,過一會兒確認死亡直接拉到對面燒了。至於器官以及遺體,如果犯人沒有個人意願,是不摘除或捐獻的。確認死亡後需要法警自己把屍體從行刑床上抬下,裝到屍體袋中,然後再抬到殯儀館的車上拉到對面火葬場,再抬到火化爐的傳送帶前,放上去就算一個完整的流程了。(無法腦補去看毒戰的最後古天樂的結局,高度吻合,只是醫生換成了法警,而且是不直接面對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