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還錢
Ⅰ 判了刑還要還錢嗎
判刑是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遭受人身財產損失的可以去法院起訴請求民事賠償。
Ⅱ 坐牢期間還要還錢嗎
坐牢了還要還錢,坐牢不能免除還錢的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對於自己因違反合同,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或者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人身財產、人身權利所造成法律後果,依法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十六條
由於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並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Ⅲ 有新刑法對付欠錢的嗎
在《刑法》中有相關的規定:
1、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2、《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構成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3、《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規定,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也應承擔刑事責任。
《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三百一十四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第二百七十六條之一以轉移財產、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尚未造成嚴重後果,在提起公訴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並依法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Ⅳ 詐騙犯判刑後如何還錢
涉案銀行賬戶或者涉案第三方支付賬戶內的款項,對權屬明確的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
參照《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七條規定,涉案財物的處理 :
(一)公安機關偵辦電信網路詐騙案件,應當隨案移送涉案贓款贓物,並附清單。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時,應一並移交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同時就涉案贓款贓物的處理提出意見。
(二)涉案銀行賬戶或者涉案第三方支付賬戶內的款項,對權屬明確的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確因客觀原因無法查實全部被害人,但有證據證明該賬戶系用於電信網路詐騙犯罪,且被告人無法說明款項合法來源的,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應認定為違法所得,予以追繳。
(三)被告人已將詐騙財物用於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繳:
1、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
2、對方無償取得詐騙財物的;
3、對方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詐騙財物的;
4、對方取得詐騙財物系源於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的。
他人善意取得詐騙財物的,不予追繳。
(4)刑法還錢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參照《關於辦理電信網路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第一點規定,利用電信網路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二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路詐騙未經處理,詐騙數額累計計算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定罪處罰。
Ⅳ 法院判刑之後什麼時候還錢
如果是民間借貸案,一般要求在判決生效的10日之內償還貸款,如果借款人不償還貸款的話,那麼可以要求強制執行。法院判決後,欠款人應當主動歸還欠款,欠款人不還還要的回來。如果被執行人拒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可以採取強制措施。
【法律分析】
法院判決罰金的期限應當在判決書中予以確定,判決指定的期限應為從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最長不超過三個月。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由此可見,債務人必須償還債務是肯定的。但目前社會上債務得不到償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無力償還,另一種是有能力而拒不償還。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五十三條 罰金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內一次或者分期繳納。期滿不繳納的,強制繳納。對於不能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以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由於遭遇不能抗拒的災禍等原因繳納確實有困難的,經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繳納、酌情減少或者免除。
Ⅵ 根據刑法欠款25萬該怎麼判
欠款,是民事行為,不適用《刑法》的規定,不能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欠款25萬元,法院會依據《民法通則》等相關規定,判決欠款人還款。
如果法院判決後,有錢不還,拒絕或者妨害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法院可以追究其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罪的刑事責任。
法律鏈接:《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 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
債權人有權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定履行義務。
Ⅶ 債務人被判刑如何還錢
債務人被判刑可以與債權人協商還錢的方式與時間,可以分期付款也可以一次性付清。如果債權人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訴訟要求債務人還錢,判決生效後,債務人有能力還錢卻拒不執行判決的構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一般會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
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Ⅷ 欠款多少可以判刑
欠款不還,不會被判刑的。欠款屬於民間借貸是民事案件,所以不會判刑。
如果債務人不還錢的話,債權人是可以催告的,也可以在法定的訴訟時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自己的債權。有錢故意不還的,就有可能會被拘留,甚至被判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8)刑法還錢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
債權人請求債務方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
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支付令後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當然若債務方在法定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書面異議,則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處理。
Ⅸ 不還錢觸犯刑法嗎
欠錢不還,以下情形,觸犯《刑法》第313條,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刑法》第313條: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一)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財產或者無償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擔保人或者被執行人隱藏、轉移、故意毀損或者轉讓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協助執行義務人接到人民法院協助執行通知書後,拒不協助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四)被執行人、擔保人、協助執行義務人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通謀,利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權妨害執行,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情形。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責任。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收受賄賂或者濫用職權,有上述第四項行為的,同時又構成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Ⅹ 新刑法對欠債不還法院怎麼處理
欠債不還一般屬於民法調整的范疇,不屬於刑法范疇。
對於有能力償還而惡意專欠債的,《民法通則》第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屬於拒執罪刑法上的學名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根據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10)刑法還錢擴展閱讀
《關於印發對失信被執行人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的通知》中說明了對於失信人的懲罰,例如:
限制乘坐飛機、列車軟卧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限制住宿較高星級賓館、酒店;限制在夜總會、高爾夫球場消費;
限制購買不動產及國有產權交易;
限制在一定范圍的旅遊、度假;限制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