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發布時間: 2021-12-13 12:33:51

A.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哪一個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我國第一部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版其將於2021年權1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對於我們來講,它不僅僅是一個熱點,它更是我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這將來是要寫入史書,載入史冊的;這部法律被稱為是「網路全書」式的法律,它涵蓋了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許許多多的切身利益,而且它的出現也是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的過程,我國相關的民法通則自1986年就開始著手修訂,1987年就開始實施,但到了2009年又開始修訂,終於是幾經波折歷經三十多年才最終完成,這部民法典未來將直接影響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歷史向來是有傳承性的,民法典的出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出現一定是與我國的國情、歷史一脈相承的

B.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民法典是什麼

您好: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民法典是1804年法國頒布的《法國民法典》也稱《拿回破侖法典》!是第一部答資本主義國家的和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為基礎的民法典。它在1804年(甲子年)公布時的名稱是《法蘭西人的民法典》。1807年9月3日法律賦予它《拿破崙法典》,該法典有1804年、1807年、1816年3次的官方版本別以1816年的王政復古版流傳下來。所以我國商務印書館的譯本中保留著"國王"和"王國"字樣。別的版本則在"國王"下有"(共和國總統)"字樣。

拓展:

  1. 之所以稱《法國民法典》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在約公元前1776年,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國王漢謨拉比頒布了迄今已知最早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但是該法典的頒布是為了穩固其統治!沒有實際的民法典意義!所以《法國民法典》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民法典!

  2. 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民法典是1922年頒布的《蘇俄民法典》!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C.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拿破崙法典》。

1789年法國大革命推版翻了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權階級共和回國。取得革命勝利的答資產階級著手制定統一的符合自己階級意志的新民法來鞏固勝利成果,並發展資本主義,但是因為種種原因草案四度擬定都未有成果。

帝國成立後,《法國民法典》於1804年3月21日在議會最後通過,1807年改稱為《拿破崙法典》,1816年又改稱為《民法典》,1852年再度改稱為《拿破崙法典》。從1870年後,習慣上一直沿用《民法典》的名稱。

(3)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擴展閱讀:

這部法典確認了資產階級和農民佔有貴族和教會土地財產的合法性,保證不受封建勢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原則,規定每個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權利和行為能力;法典對於家庭、婚姻、繼承等社會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

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D.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什麼

01 法國民法典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法國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是1804年法國頒布的,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法國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Napoleonic Code) 或《民法典》(Civil Code)。《拿破崙法典》總共分為三大部分,2281條法律條文。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關各類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規定;第三部分是獲取各類所有權的方法的規定,具體包括繼承、遺囑、還債、贈予、夫妻共同財產等相關法律條文。這部法典是資本主義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799年11月9日,霧月政變爆發的當天晚上,拿破崙便下令起草民法典。1800年,霧月政變剛剛結束,拿破崙成了法國的最高統治者。隨後,他正式命令大理院長特龍謝、羅馬法學家馬爾維爾、政府司法行政長官普雷阿梅納和海軍法院推事波塔這四位法律專家開始起草民法典。拿破崙對這部民法典相當重視,曾多次親自參與一些法律條文的討論。在具體制定法典的過程中,幾位法學家在他授意下,始終堅持資產階級革命者在法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對理性的原則。

法典草案在一年之後完成,拿破崙命人將其送往樞密院和各個法院,這些政府部門為了審核、修改草案,總共召開了102次討論會,其中有97次是由拿破崙親自主持參與的。經過三年半的修改、討論,於1804年3月15日由立法院通過,3月21日拿破崙簽署法令,以《法國民法典》的名稱正式頒布施行。1807年這部《民法典》被命名為《拿破崙法典》,包括總則、三編(35章),共2281條。

《拿破崙法典》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這部法典確認了資產階級和農民佔有貴族和教會土地財產的合法性,保證不受封建勢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權,確立了資產階級自由、平等的原則,規定每個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權利和行為能力。

《拿破崙法典》不僅在法國國內影響深遠,對其他各國的影響力也不可小覷。例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丹麥和希臘的民法典都是仿照該法典編制而成的。另外,德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國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響。

E. 第17題 (2.0) 分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 ) A、《大清民律草案》 B、《中華民國民法》 C、《

選B,網友採納的那個答案是錯誤的!!!!
民國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中華民國民法,是歷史上第一步正式頒布的民法典。清朝的還沒有來得及頒布清朝就完蛋了

F.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什麼

《法國民法典》

法律是現代社會維系文明的重要制度基礎,其中,民法專既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可須臾離屬開的生活准則,又是關系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秩序有效建構的關鍵。

談到民法的歷史,必然要提到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直譯為《全體法國人的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作為世界第一部成文民法典,它自簽署頒布後,對世界其他國家的民事立法產生著持續的影響。

(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擴展閱讀:

《法國民法典》分為序言和三編。序言有6個條文,規定了法律及其適用的一些基本原則。第一編為「人」法,主要涉及民事主體權利,包括關於個人和親屬法的規定;第二編是物法,是財產、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的規定;第三編是債法,是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即民事權利客體轉移的方法。

在這些內容之外,這部法典還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與商品經濟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則,即所有公民民事權利一律平等原則、財產所有權神聖原則、契約自由原則和過錯責任原則。這些原則構成了近代資本主義民事、商事法律的基礎。

G.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民法典是什麼

人類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法國民法典》,也稱《拿破崙法典》,這部法典是1804年法國頒布的,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則,成為歐美各國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

《拿破崙法典》總共分為三大部分,2281條法律條文。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關民事權利的規定;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關各類財產所有權和其他物權的規定;第三部分是獲取各類所有權的方法的規定,具體包括繼承、遺囑、還債、贈予、夫妻共同財產等相關法律條文。

(7)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799年11月9日,霧月政變爆發的當天晚上,拿破崙便下令起草民法典。1800年,霧月政變剛剛結束,拿破崙成了法國的最高統治者。隨後,他正式命令大理院長特龍謝、羅馬法學家馬爾維爾、政府司法行政長官普雷阿梅納和海軍法院推事波塔這四位法律專家開始起草民法典。

拿破崙對這部民法典相當重視,曾多次親自參與一些法律條文的討論。在具體制定法典的過程中,幾位法學家在他授意下,始終堅持資產階級革命者在法國大革命初期提出的相對理性的原則。

法典草案在一年之後完成,拿破崙命人將其送往樞密院和各個法院,這些政府部門為了審核、修改草案,總共召開了102次討論會,其中有97次是由拿破崙親自主持參與的。

經過三年半的修改、討論,於1804年3月15日由立法院通過,3月21日拿破崙簽署法令,以《法國民法典》的名稱正式頒布施行。1807年這部《民法典》被命名為《拿破崙法典》,包括總則、三編(35章),共2281條。

H. 中國歷史上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29-1931年國民黨政府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典專》。該法典在國統區適用20年,屬1949年中國共產黨發布了文告,廢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內的國民黨《六法全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法典後來僅限於在我國台灣省施行。
《中華民國民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頒布實施的民法典。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以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法制編製法為主幹的六法體系的形成,標志著當時中國在西方先進法文化和移植與法律資源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標志著以近代法律理論為指導、具有近代特徵的法律制度在中國的成長與確立。開始於清朝末年的中國法律近代化進程至此得以初步完成」。

I. 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的民法典是什麼,具有什麼意義

作為1789年法蘭西大革命的產物,《法國民法典》的最初名稱為「法蘭西人的民法典」,先後在1807年和年兩次被命名為《拿破崙法典》,它的頒布實施,結束了法國南部受羅馬法影響的成文法地區和北部習慣法地區之間的法律沖突,更為重要的是,其在立法原則、編制體例乃至法律語言上的傑出成就,堪稱人類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



概言之,《法國民法典》之所以被稱為歷史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民法典,原因有三個:

其一,《法國民法典》體現的自由平等、契約自由、人權思想被譽為人權宣言,「意思自治」原則貫徹始終;

其二,《法國民法典》在編制體例上承襲並突破《法學階梯》,採取羅馬編制,並將訴訟分離出原先的三編內容;

其三,《法國民法典》在語言上完美明晰,生活生動,淺顯易懂,堪稱語言上的傑作,為後世民法典編纂依據。

J.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嘗試編纂現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哪一部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嘗試編纂現代意義上的民法典是大清民律草案。

1907後(光緒三十三年)民政部奏請編定民律,憲政編查館也請修訂,於是,清政府派沈家本、俞廉三等為修訂法律大臣,並聘請日本法學家志田鉀太郎、松岡義正擔任總則、物權、債權三編的起草,其餘兩編親屬、繼承由修訂法律館會同禮學館起草,具體由朱獻文、高種和分任起草。

(10)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擴展閱讀:

大清民律草案全部草案於1911年9月完成,即所謂《大清民律草案》。共五編。

第一編總則,分八章三百二十三條,即:法例、人、法人、物、法律行為、期間及期日、時效、權利之行使及擔保;

第二編債權,分八章六百五十四條,即:通則、契約、廣告、發行指示證券、發行無記名證券、管理事務、不當得利、侵權行為;

第三編物權,分七章三百三十九條,即:通則、所有權、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擔保物權、佔有;

第四編親屬,分七章一百四十三條,即:通則、家制、婚姻、親子、監護、親屬層、扶養之義務;

第五編繼承,分六章一百一十條,即:通則、繼承、遺囑、特留財產、無人承認之繼承、債權人或受遺人之權利。

五編總計三十三章,一千五百六十九條。草案前三編是以德國、瑞士、日本的民法為典範,後兩編沿襲中國舊律有關內容。但未及公布,清政府就被推翻了。為後來的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制定民法提供了借鑒和參考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詢證函不回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22 03:41:43 瀏覽:441
新婚姻法離婚准備什麼材料 發布:2025-08-22 03:33:56 瀏覽:616
美國最高法院判例 發布:2025-08-22 03:29:02 瀏覽:414
道德現象是由 發布:2025-08-22 02:50:52 瀏覽:776
有關道德的語句 發布:2025-08-22 02:46:43 瀏覽:752
海口司法拍賣 發布:2025-08-22 02:35:31 瀏覽:3
淘寶賣家條例 發布:2025-08-22 02:35:30 瀏覽:493
成都婚姻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8-22 02:35:29 瀏覽:156
東勝區法院 發布:2025-08-22 02:27:00 瀏覽:639
刑事責任與其他法律責任的區別 發布:2025-08-22 02:26:20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