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論述題
❶ 司法考試有哪些題型啊
司法考試,分四抄卷:襲
前三卷均為選擇題,單選、多選、不定項。
第四卷為主觀題,主要為案例分析,論述題,法律文書寫作。
每份試卷一二、三每卷一百題分值為150分,單選50道,每題一分;多選、不定項選擇50道,每題二分,卷四為主觀題(150分),分為:簡析題(關於民法、刑法、民訴、刑訴、行政與行政訴訟法、商法的綜合性案例分析體,不難,書寫文字量也不大);論述題(隨機,通常要求結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一般至少要求600-800字,且不能跑題) ,試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法律職業道德與職業責任;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司法文書、論述。包括:試卷一、二、三所列科目。
前述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題(含法律文書寫作)。
❷ 司法考試具體內容是什麼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相關證書,並可以從事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等崗位的工作。
❸ 司法考試卷四論述題怎麼復習要重點背些什麼
卷四的內容 在前三卷上都能找到相應的點
換句話說 你把前三卷的內容專掌握差不多了屬
卷四應該不成什麼問題
但 主觀和客觀題目是有區別的
如果說前三卷客觀題上的知識點是重復記憶的話
那捲四就得勤動手了 說的可能抽象
具體一點:
1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最好能放到最後一個月再看 看看背背默寫默寫 但記住 不需要全背 只需關鍵的句子和關鍵的詞就足夠了(因為改卷就只看關鍵句和關鍵詞)
2 後面的幾道大法的案例 一是看你平時的復習 再一個就是每次做到真題或者是模擬題時 一定先自己考慮 自己動手寫寫 不能看看題目就翻答案 那樣的話 你會在最後一個月看卷四的時候 手忙腳錯
3 最後一道論述題 先找找一些老師講的答題模版 然後結合答題模版把歷年真題仔細動手寫寫
其實卷四沒想像中的那麼難 最近幾年的司法考試 卷四基本拉不開分數 09年過的卷四最少也82分 所以還是前三卷 還是平時的積累
最後 祝你10年取得好成績
❹ 司法考試卷四的論述題要寫題目嗎~~~
您好:
是否寫題目也是因人而異的,如果考生有時間,可以為自己的文章加一個精彩的題目,以作畫龍點睛之效。但如果您做題時間比較緊張,題目也可不寫。答題要求上並沒有對文章題目做出硬性要求。
祝您順利通過!
❺ 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怎麼答
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怎麼答,考霸教你如何拿高分
2018年6月,司法部向社會發布《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公告》,國家首次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2018年是新司法考試改革的第一年,新司法考試其實就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等八部法律的決定》,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需要取得法律職業資格,可想而知法律職業資格的含金量越來越重,這也是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體現。同時,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對就業又很大的幫助。2018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行2+1考試模式,即客觀題2張試卷,主觀題1張試卷,與往年實行的是四卷考試很大不同。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時間為9月22日;主觀題考試時間為10月20日。其中考試分為客觀題卷(客觀題卷分為卷一、卷二,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和主觀題卷(總一卷,分值為180分)。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題,試卷四為筆答式案例分析、法律文書、論述試題。當年我主觀題卷四考了124分(總分150分),今天,我就告訴你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答題技巧,教你如何輕松拿高分。
一是認真審題,理清答題思路。在拿到題目後首先不要盲目答題,要認真研讀題目,記住是研讀題目,認真審題,理清簡答題思路,根據題目中問題,逐一解析。針對題目中每一個小提問作答,結合所學理論知識解答,在答題時,應該做到問什麼就答什麼,盡量的簡潔,必須層次分明,要有序,有邏輯,不能做過多的解釋,否則會適得其反,更不能答非所問。
二是圍繞問題,全面細致作答。分析問題要全面細致,一環扣一環,要求考生進行全面分析。考生拿到題,如案例分析題答題要求是「要求考生根據案情,做出全面分析」。「全面分析」這一突出的特點,使得分析題在歷年的考試中成為難點所在。答題時,可以像簡析題那樣羅列要點、逐次作答,在要點列出之前,一般要有一段對所提問題,進行簡要回應和引出後面要點的話。
三是層次分明,合法有理有序。主觀題解答,切莫一窩蜂,一定要採取三段論,由上到下,由主到次,總的思路是先進行合法性分析,後進行合理性分析,以權利義務關系為主線,結合實體法和程序法界定所給案情,涉及的法律部門和所出現法律主體的性質,運用法理、憲法結合有關部門法的原則和制度,進行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分析。
如果你能夠掌握以上三點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答題技巧,輕松拿高分一定沒有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給個贊吧,同時分享給更多的人。
❻ 司法考試的題型
您好:
司法考來試,分四卷自:
前三卷均為選擇題,單選、多選、不定項。
第四卷為主觀題,主要為案例分析,論述題,法律文書寫作。
❼ 司法考試考哪些內容
2020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抄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
具體考試科目如下: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主觀題考試為一卷,包括案例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分值為180分。主觀題考試設置選做題的,應試人員可選擇其一作答。
具體考查科目為: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❽ 關於法學的論述題答題方法
07年司法考試論述題答題方法與理論儲備
作者:佚名 攻略來源:本站原創 更新時間:2007-9-4 10:26:29
一、論述題命題方式
論述是一種綜合考察考生法學理論素養的方式.論述題的命題方式有以下幾種形式:
1.命題作文式:如「案例、判例與司法解釋」
2.分析格言法條式:「有法律依法律/無法律依習慣,無習慣依法理」
3.案例/判例分析式:「黃碟案」
二、論述題答題要求
(一)形式要素:小段落、多層次、眉清目秀
1.段落要小,切忌不分段,或者段落太長
2.多層次者一要求整篇文章斷落多,二要求一個段落之中有層次
3.眉清目秀是說書寫要整齊,字跡要工整
(二)內容要素
1.說理
2.有據
3.多角度
4.正反面都要顧及
三、答題方法
第一步:概述題干,說明「是什麼?」,即題干講了個什麼問題,反映的要旨是什麼?
第二步:分析題干,說明「為什麼?」即為什麼會出現題干中的問題,其產生的理據是什麼?
第三步:綜上所述,說明「怎麼辦?」及理論結合實際,指出該怎麼辦?
【例1】四川省雙流縣發生了一起村民激憤殺人案件。被殺害者張萬安患有精神分裂症,不時打罵母親和家人,還先後強奸母親與大嫂。此外,張萬安在村上不務正業,村上不少女孩在放學路上被他調戲過,他還經常打罵周邊群眾,使四周不得安寧。2004年8月24日,張萬安的母親及兩個哥哥張萬成、張萬明預謀打死張萬安。當晚9時許,張萬成、張萬明在雙流縣太平鎮碰見弟弟,用扁擔、木棒將其打死。此後,三人被捕關押。檢察院認為,3被告人非法剝奪他人生命,應當以故意殺人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案發後當地村民得知此案開庭審理的消息後稱,張萬安死有餘辜!村民認為,張萬安的母親和兩個哥哥殺死他是為民除害,也是替大家雪恨。村上的人對3被告人都很同情,希望法院能判輕些。試從法的價值及其沖突的角度對上述事件進行分析。
【答案要點】
A.此案反映了法的秩序價值和自由價值的沖突。
B.法律最基本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對於公民的人身自由進行保護。但這種保護必須平等的適用於每個公民。對個人自由進行限制最大的理由是這種自由已經危害到了其他人的同等自由。正如密爾所說:「要使強迫成為正當,必須是所要對他加以嚇阻的那宗行為將會對他人產生禍害。任何人的行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須對社會負責。在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獨立性在權利上則是絕對的。對於本人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身和心,個人乃是最高主權者。」本案中精神病張萬安雖然是精神病人,但是其自由和權益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尤其是最珍貴的價值——生命自由非經法定程序,更不得為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草率剝奪,這是無庸置疑的。張萬安強奸母嫂、調戲婦女、打罵群眾,擾亂安詳和諧的鄉村秩序,此類禽獸行,人神共憤。但張萬安此類行為是其精神病所導致,實非一個正常的自由意志所甘為。
C.我《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辯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的危害後果,經法定程序簽訂確認,不負刑事責任,但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刑法的目的已經很明確,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對精神病人施加的只能是嚴加看管和醫療,而非剝奪其生命。張萬安的行為再惡劣,他也只是一個精神病人的行為,其母其兄,在處理張萬安的人身自由和社會秩序的沖突時,背棄國法施加於他們作為一個精神病家屬和監護人,所應當承擔的嚴加看管和治療義務,而選擇了一了百了方法,剝奪了張萬安的生命,此已逾越了必要的限度,違背了處理法的價值沖突的比例原則,其行為已構成了故意殺人罪。但考慮其殺人情節,實屬事出有因,法院在審理此案的時候應當運用個案平衡的原則,減輕處罰!
[例2]馬某與趙某系生意上的朋友。2002年7月8日,兩人在飯店喝酒,馬某說起現在生意難做,不講信義的人越來越多。趙某隨聲附和。一向愛開玩笑的馬某說:「老兄,憑咱們的關系,我就給你張借條玩玩都放心。」馬某隨即寫了「今借趙某人民幣6000元」的字條,簽署自己的姓名後放在飯桌上。不料,幾日後,馬某收到法院送達的起訴狀,方知趙某竟以該借條為據將他起訴到了法院,要求他償還借款6000元。法院審理後認為,馬某向趙某出具了借據,又沒有證據證明自己非出於真實意思表示,故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支持趙某的訴訟請求。請根據法理學的有關知識和原理,談談你對法院判決的認識。
【答案要點】
(1)法院的判決符合法律規定,可以成立。
(2)根據責任法定原則,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應當根據法律,而且只能根據法律。既然在法律上可以認定馬某與趙某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因此馬某作為債務人,應當對此承擔法律責任。
(3)司法機關以事實為根據,是指司法機關對案件作出處理決定只能以被合法證據證明的事實和依法推定的事實作為適用法律的依據。合法證據證明的事實可能與客觀事實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屬於法律認可的客觀事實。既然本案中的證據證明了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自然被證據證明的債務人馬某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法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萬能的。法律是概括性規范,進行規范性調整,關注是各種情況的共性,可能會犧牲個案的正義。本案中證據證明的事實與客觀事實是不同的,這說明了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但不能因為本案中個別正義未能實現而否認法院判決的合法性。
(5)法律與道德是不同的。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法,甚至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法律只是把道德的最低要求轉化為法律。本案中,趙某的行為是不道德的.但在法律上卻是可以得到支持的。不能因為趙某的行為不道德,而否認法院判決的合法性。
(6)根據法治的權利保障原則,對公民權利自由的保護必須依法進行。馬某在客觀事實上,並非真正的債務人,但要保護馬某的權益,必須有法律依據;既然馬某不能根據法律提供證據證明自己具借條非出於真實意思表示,那麼其權益就無法得到法律的保護。
【解析】 回答此種法理學的案例分析題,關鍵的是多角度分析問題,而不能僅僅限定在某個角度,除非題目有此明確要求。在從每一角度分析時,必須首先寫明原理、原則或相關知識,然後結合案情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不能就理論說理論,脫離案情分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