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㈠ 《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為什麼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
鄙人之見,制定和發布是兩回事。國務院把白皮書制定完了,委託給新聞辦公室發布。。。。。
㈡ 法官等級有哪些
法官等級設下列四等十二級:
(一)首席大法官;
(二)大法官:一級、二級;
(三)高級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四)法官: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
(2)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擴展閱讀:
2015年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若干意見》中提出,要加強法官的履職保障,給法官穩定的職業預期。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曾經表示,現行的法官完全按照公務員管理,因受職級職數的限制,廣大基層法官退休前多數只能享受到科級待遇,加之工資待遇未能體現職業要求和專業特點,導致法官的職業尊榮感不強。
因此,建立法官固定期限晉升和擇優選升並行的晉級制度,是提高法官職業尊榮感的重要路徑。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職業保障制度是完善司法責任制的重要基礎。
㈢ 中共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什麼位置
就在司法部。
㈣ 司法所有哪些崗位職務都叫什麼
司法的崗位職務:
(一)辦公室:組織協調局機關日常工作;負責局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保密、信息、網路、督辦、外事、信訪、政務公開、安保、應急管理、計劃生育及綜合性文稿的起草等工作;起草司法行政工作規范性文件;承擔局機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和應訴工作。
(二)人事科: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教育培訓等工作;負責全縣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負責局機關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
(三)法制宣傳科(掛縣普法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負責擬定全縣法制宣傳教育、依法治理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開展普及法律常識工作;指導各鄉鎮、各行業依法治理工作;承擔縣全民普法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四)基層工作科:管理、指導全縣基層人民調解工作;管理、指導全縣法律服務所的業務工作;管理、指導司法所工作;負責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工作者資格管理工作;監督、檢查基層司法行政工作有關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
管理、指導刑滿釋放解教人員的過渡性安置幫教工作;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全縣法律服務者協會、人民調解協會的工作。
(五)財務科:擬訂全局有關財務、國有資產管理辦法;負責局機關財務和國有資產管理工作;承擔有關專項資金和部門預決算工作;負責司法行政系統專項經費的管理工作;負責司法行政系統裝備工作。
(六)法律服務管理科:負責全縣公證、法律援助管理工作;負責全縣律師執業資格、公證員執業資格的初審上報工作;指導監督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法律顧問工作。
負責全縣律師機構在國(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的初審上報工作;監督管理全縣律師機構及在我縣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和律師的執業活動。
(七)社區矯正工作辦公室:負責宣傳黨和國家關於社區矯正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監督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在社區矯正工作中的實施;管理、指導各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培植、發現和推廣典型;負責擬定社區矯正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
協調相關部門和單位處理有關社區矯正工作的咨詢來信來訪和請示等;完成縣社區矯正工作領導小組及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其它工作。
(八)法律援助中心:負責法律援助的咨詢接待;負責法律援助申請的審查、審核,確認案由,提出予以援助或不予以援助的意見;負責承辦法律援助案件;負責法律援助案件的指派;負責法律援助中心的文件、卷宗的歸檔、管理工作。
負責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業務進行指導和培訓工作;負責法律援助案件的統計工作;負責法律援助案件補助的統一領取、發放工作;負責法律援助的宣傳、總結工作;完成司法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要求。
(4)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擴展閱讀:
司法局主要職責:
(一)研究起草司法行政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編制本市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二)負責組織、指導對刑滿釋放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三)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隊伍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四)研究制訂本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總體規劃,組織、指導、協調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五)負責管理本市律師、法律援助工作和公證機構及公證活動;研究律師、公證工作的改革與發展,並提出實施辦法。
(六)負責管理本市法律服務機構和在京設立的國(境)外律師機構;監督、指導本系統的社會團體工作。
(七)指導本系統法學教育及業務培訓工作。
(八)負責指導區、縣司法行政部門管理人民調解工作、社區矯正工作及司法助理員、基層司法所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
(九)負責本市司法行政系統的外事工作和對外宣傳、交流工作。
(十)指導和管理本市面向社會服務的司法鑒定工作。
(十一)負責本市仲裁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十二)負責本市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十三)負責社區矯正工作
(十四)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㈤ 最高法院「四五改革綱要」有哪些亮點
在千呼萬喚之後,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消息終於來了。新年伊始,一個有關未來五年司法改革走向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簡稱「四五改革綱要」)終於出台了。
2014年7月初,最高法院在濟南會議上發布了一個語焉不詳的有關「四五改革綱要」的提綱性內容,為此引出了各大媒體的誤傳報道乃至多種猜測。最高法院領導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些猜測乃至希望的呼聲,因而決定進行修訂。當時,正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即將召開,如何吸收四中全會的重要精神,當然也成了修訂者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
今年兩會召開前夕,最高人民法院於2015年2月26日正式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見》(法發〔2015〕3號),並將之作為修訂後的《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貫徹實施。我們看到,與去年7月發布的「四五改革綱要」大概內容相比,剛剛發布的《意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最高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主任賀小榮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過去的「四五改革綱要」是45條,現在已經擴展到了65條。因此,整個《意見》涉及的內容包括7個方面、65項改革舉措,約11000字。
毫無疑問,這份涉及法院組織體系、司法管轄制度、法官履職保障、審判權力運行、法院人事管理等各個層面的《意見》,必然是指導未來五年法院改革的重要綱領。也就是說,無論是叫《意見》還是稱「改革綱要」,未來五年的司法改革走向均已載入其中。那麼,這一份修訂過的「改革綱要」與去年7月發布的提綱性內容有什麼區別?這份《意見》到底說了什麼呢?究竟有哪些亮點呢?
眾所周知,近十幾年以來,我國的司法體制改革在以下三個層面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探索與努力:一是以「司法獨立」為核心的司法制度宏觀架構的改革,即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好國家的司法權、行政權、立法權的相互獨立性和平衡制約機制即司法權力配置問題;二是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系統內部的制約和監督機制的改革,即如何解決縱向上下級司法機關之間的領導和監督機制、橫向的檢察對審判的監督和制約機制、有關司法人員的內部選任和獎懲機制、有關律師對審判和檢察的監督機制等;三是以「司法效率」為核心的具體的司法程序的改革,即如何解決在保證司法公正前提下提高辦案效率的問題。
對此,這份「四五改革綱要」既回應了近年來司法改革的探索與努力,又吸收了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從而對諸如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推進法院人員職業化建設等與司法獨立、司法公正、司法效率有關的重大改革難題,做出了周密部署與精心規劃。同時,還設定了具體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一是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權責明晰、權責統一、監督有序、配套齊全的審判權力運行機制;形成體系完備、信息齊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和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台,建立覆蓋全面、系統科學、便民利民的司法為民機制。二是到2016年底,推動建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形成定位科學、職能明確、運行有效的法院職權配置模式。三是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類科學、分工明確、結構合理和符合司法職業特點的法院人員管理制度。四是到2018年底,推動形成信賴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
通過閱讀與研究,從媒體人的眼光來看,我認為,這份「四五改革綱要」在如何解決推進司法改革的進程中,將對以下六大困惑或者難題予以解惑與攻堅,以求實現體制性突破。
一是在管轄體制上解決上下關系。除了散見於七個部分的文字表述,從第1項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的設立與第4項行政案件管轄制度的改革乃至第19項完善審級制度、第20項強化審級監督的內容來看,司法改革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上下級法院的監督職能定位問題。第一巡迴法庭與第二巡迴法庭已經開始掛牌辦公,其職能是審理跨行政區劃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以確保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並致力於調整跨行政區劃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級別管轄制度,最終實現與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轄范圍的有序銜接。而行政管轄制度的改革則是希望通過提級管轄和指定管轄,逐步解決「去地方化」問題。當然,還要進一步改革民商事案件級別管轄制度,科學確定基層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轄范圍,逐步改變主要以訴訟標的額確定案件級別管轄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要完善提級管轄制度與審級監督制度的改革,明確一審案件管轄權從下級法院向上級法院轉移的條件、范圍和程序,嚴格規范上級法院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的條件和次數,完善發回重審和指令再審文書的公開釋明機制和案件信息反饋機制,從而真正實現一審重在解決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二審重在解決事實和法律爭議、實現二審終審,再審重在依法糾錯、維護裁判權威的司法改革目標。
二是在工作機制上解決內外關系。有關這方面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第三部分「優化人民法院內部職權配置」與第四部分「健全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的規定中。著重通過解決從
㈥ 司法部和法制辦合並嗎
重新組建司法部,將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到司法部,不再保留國務院法制辦公內室。
全面依法治國是容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為貫徹落實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統籌行政立法、行政執法、法律事務管理和普法宣傳,推動政府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方案提出,將司法部和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職責整合,重新組建司法部,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6)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擴展閱讀
改革後的司法部主要承擔以下職能:
(一)擬訂司法行政工作方針、政策,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部門規章,制定司法行政工作的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
(二)負責全國監獄管理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監督管理刑罰執行、改造罪犯的工作;
(三)負責指導、監督司法行政系統戒毒場所的管理工作;
(四)擬訂全民普及法律常識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各地方、各行業法制宣傳、依法治理工作和對外法制宣傳;
(五)負責指導監督律師工作、公證工作並承擔相應責任,負責港澳的律師擔任委託公證人的委託和管理工作;
(六)監督管理全國的法律援助工作;
(七)指導、監督基層司法所建設和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基層法律服務和幫教安置工作;
(八)組織實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
㈦ 何帆的介紹
男,1978年1月出生抄於湖北省襄陽市,現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規劃處處長、高級法官。1先後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06年獲刑法學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0年在武漢市公安局巡邏民警處見習,2000年至2003年在武漢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處工作。22006年進入最高人民法院。3其中,2006年至2007年先後在雲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刑四庭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現主要從事司法改革的調研、規劃及方案起草工作,是《人民法院第四個五年改革綱要(2014-201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上下級人民法院審判業務關系的若干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推進司法公開三大平台建設的若干意見》的主要起草人。4業余從事法政題材作品著譯,有專著、譯著若干。5被《南方人物周刊》評選為2014年「中國青年領袖」。
㈧ 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
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下屬的辦公室(全稱為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內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中央司改容辦),則具體負責相關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中央司改辦的負責人通常由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兼任,比如現任中央司改辦負責人姜偉。
㈨ 如何改革現行司法體制,保障司法獨立
回答得了這個問題就不是網路知道了,而是全國司法體制改革辦公室的辦公會議上的發言內了。
保障司容法獨立最重要的是體制保障,其中一種是三權分立,但在中國這是沒有可行性的。而且,即使在三權分立的國家,做不到司法獨立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三權分立與司法獨立並沒有應然的關系。
那麼剩下的還有通過其他輔助手段保障。在中國,正在討論中的是人、事、物的獨立保障制度。
人,指對於司法系統(僅指審判系統)的人員招錄、晉升、調配等給予獨立的評價與任用體系
事,指對於司法系統的案件管轄,審判內容給予獨立的思考空間
物,指對於司法系統的物質保障給予獨立的預算體系。
將全國法院的預算納入到統一的預算體系內是目前正在慢慢嘗試的一部分。
就目前而言,司法獨立與司法腐敗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而保障司法獨立,其目與功能的僅在於提高司法公信力而已,其他的抑制腐敗等功能頂多算是個附帶性功能。
所以,不能急功近利地看待司法體制的改革,對於司法獨立而言,也僅是整個司法體制改革的一小部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