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羅馬法與民法關系

羅馬法與民法關系

發布時間: 2021-12-14 19:54:54

㈠ 羅馬法對民法的借鑒。

羅馬法對後世的影響
羅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雖然是奴隸制社會的法律,但卻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簡單商品經濟基礎之上,對保護私有制和簡單商品經濟的一切重要關系都有明確而詳盡的規定。在法學家的努力和推動下,這一法律體系完備,內容豐富,立法技術高超,而且能夠適應社會變遷的需要,不斷調整和更新,使其更趨完善。因此,它能為保護私有財產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提供一種現成的法律形式,包含在其中的一些原則,例如自由人在私法范圍內的平等地位、契約以雙方當事人同意為主要條件和無限制所有權等,很適合私有制和商品經濟社會的需要,這就是羅馬法能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原因。
在中世紀,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羅馬法復興上,經過這次運動,許多西歐國家都接受了羅馬法,當然程度有所不同,西歐大陸國家程度要大一些,英國則小得多。進入資本主義時期以後,法、德等國都以羅馬法為基礎,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先後制定了民法典,形成了民法法系。英國繼續受到羅馬法影響,只是沒有全面接受羅馬法,只借鑒了羅馬法的一些原則和制度。通過西方國家的法律,羅馬法的影響擴大到亞、非、南北美洲各國,包括日本和舊中國在內。所以,可以說羅馬法是一種世界性法律

淺議羅馬法對現代私法發展的作用
羅馬法作為世界最古老的法律體系之一為近現代法律的變革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它不僅使法律真正可以以法條的形式被固定並成為規范人類社會行為的標准,而且為近現代法律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所以要真確認識和掌握法律的精髓,把握法律研究的方向以至於在法律實踐中的應用,研究羅馬法就顯的尤為重要。

曾經聽很多人說:「學好法律,只需要對現行法律規定做全面了解,在適當時候查閱法條就可以了」或者是:「只要把法條讀熟了,通過司法考試就可以了」。我無心去評論這些言語的對與錯,我也無意去探究中國法律從業者的執業能力,畢竟我相信在中國法律從業者中存在著大量通曉法律,將法律運用的如魚得水的智者。我只想說:如果我們把對現行法律運用比作是一個成人在經營自己的生活,那麼研究羅馬法體系就如同一個嬰兒在學習走路時所邁出的第一步。

一、羅馬法的發展歷史

羅馬法的發展經歷了初期的形成階段、發展鼎盛階段、衰落時期和復興時期。法律是統治的產物,作為同樣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羅馬法,也因為不同統治時期君王的不同利益而產生了不同的社會效力。然而在羅馬法中佔有特殊地位的既是羅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表法》。這部法典的形成經歷了奴隸制度到帝王制的社會制度的演變、君主統治者與廣大民眾之間的斗爭。

《十二表法》的完成使羅馬帝國進入了有法的狀態,使法律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為公眾所知悉。但它依舊存在著諸如僵化刻板、處罰過於野蠻的問題。當羅馬進入帝政時期以後,羅馬帝國的經濟發展及其迅速,帶來了大量的私法糾紛和矛盾。為了平衡這類矛盾,也為了使整個國家的經濟更好的發展,羅馬法的發展在帝政的統治下進入了鼎盛時期。

經過長時期的法律發展,羅馬法體系以基本形成。從羅馬法發展的歷史軌跡可以看到法律發展的規律——形成-發展-穩定。

二、羅馬法的法律體系及其影響

羅馬法的法律體系可謂是龐大而又不顯雜亂。它包含了人們生活中有關人、財、物方面的大量內容,如婚姻、繼承、債權債務、契約等。在這我無法一一對其內容做詳細的闡述,僅通過其中人、物兩方面來闡述其法學的理論及對法律發展的影響:

人法

羅馬法體系中的人法可謂是理論形成交早,在當時運用最為廣泛的法律。從調整的對象看,它有市民法和萬民法;從內容看,有婚姻關系、親屬關系等。羅馬法較為詳細的規定了一系列有關自然人人格及其權利的內容。由於人法有相對的歷史性,羅馬法對自然人之間的活動具有當時社會狀況的特定性,更多的體現了對男性、本國公民權利的維護。

但深刻分析其法律內涵可以看出,當時的羅馬法已在一定程度上為以後有關屬人主義觀點的提出做了鋪墊。在人的權利獲得上,它提出了人的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行為能力根據不同人的年齡和心智來確定;在親等關繫上提出了親屬關系的分類、親等的計算方法。而其在人法方面為以後的私法發展中作出積極貢獻的可謂是對婚姻法律關系的內容。

1.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羅馬法對結婚要件的規定,屬於強制性規定。這一規定是現今世界上除少數穆斯林國家外大多數國家在結婚的實質要件中所作的強制性規定。然而在古羅馬這樣一個更傾向於男權統治,父權、夫權的思想尤為嚴重的國家,能夠有這樣的規定,無疑不體現出其法律的先進性

2.結婚自由

羅馬法其實並沒有真正提出婚姻自由的觀念,但是它提出結婚必須徵得當事人同意;雖然其所謂的同意還只是建立在男方和雙方家長意志的基礎上的,並沒有給女方更多的結婚自主權,但是結婚自由的法律觀點卻是適應社會發展及被以後的法學家所接受和發展的思想源泉。

3.年齡的規定

羅馬法對結婚的年齡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婚姻年齡在羅馬法出現之前始終是由當事人自己擇的,並沒有相關的強制性規定。然而羅馬法在進入優帝一世後根據當時人們的生理及心理的成熟情況確定了適婚的年齡,這也為用法律來規定法定結婚年齡做了准備。

雖然在婚姻法律關系中,羅馬法有它本身的歷史特性——規定了有夫權婚姻、萬民法及市民法婚姻等,而且雖然更傾向於對夫權的保護,但是從上述內容看,還是可以看到部分內容在近現代婚姻締結中有關實質要件內容的影子。

物法

物法在羅馬法體系中是龐大的,亦是起核心部分。其中包括有繼承法、物權法及債權法。

雖然當時羅馬法對物的劃分並不清楚明確,容易產生分歧。但諸如財產繼承、時效應如何確定、對無主財產的管理人的權利義務等均在其法律實踐過程中被確定下來。羅馬帝國之所以經濟繁榮、穩定的發展、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平凡,就起原因還是因為擁有的完善地、有系統地、邏輯及其嚴密的法律體制。這樣即可以鼓勵本國人之間的忙來,使雙方在任何一方違反約定的時候都可以採取相應的救濟措施;又可以增加他國國民進入羅馬、羅馬市民到別國經商的信心。其實在這點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中國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與他國來往貿易最平凡的時期為唐宋時期,其實在經濟發展的背後是大量法律制度的建設。唐朝的永徽律是調整法律沖突的,它使當時的貿易得以穩定發展;宋朝的擅銹鐫是規范版權的一部成文法,它為文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但由於一定的歷史原因,以及法律本身的局限性,對法律發展的影響並不深遠,而羅馬法卻因為其內容含蓋了民法的大量內容,而成為了以後國際法學界學習和了解民法發展的內容。

三、我國如何學習和研究羅馬法

羅馬法在法律發展的過程中將神化的法律變成了人法,使法為人所知,為人所用。在羅馬法大量的內容中真正為現代法律作出貢獻的法律理論是平等原則。無論是歷史影響較大的《法國民法典》,還是英美等發達國家的立法,甚至與我國《合同法》都大量的使用和借鑒了平等原則這一在契約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原理。

我國《合同法》可以說是與世界國際私法領域走的最近的一部法律,其內容有相當大的部分作到了與國際接軌。然而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對羅馬法的學習和研究,學會把握法律發展的軌跡、認識法律研究的重點,做到去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的法制服務。

法律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正如羅馬法的內容已經完全無法適應我們當今的社會發展一樣,我們現行的法律也無法保有「新鮮度」。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必然是超越法律本身的發展的。

而羅馬法的作用並不是全盤接受它,我們要學的是它的思想,而不是實質內容;要學的是它處理實踐問題時運用的原則,而不是對個體問題的簡單「搬運」。
http://www.dffy.com/faxuejieti/zh/200604/20060427193324.htm

㈡ 古羅馬法律體系中,市民法、裁判官法及萬民法之間有何不同

市民法是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法律,即平等的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是現代民法的始祖.
萬民法,調整的是包括了埃及人,高盧人等等"外國人"的法律關系的法律.調整范圍的不同是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
古羅馬「自然法」 、「萬民法」意義及關系考
「法」這個概念在不同的時空有著不同的含義;從特定歷史背景出發,去理解特定時空條件下的「法」的概念,是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本文試圖從西方法律史的二元觀傳統中去探求古羅馬法中「自然法」、「萬民法」及「市民法」的各種不同的含義,澄清相互之間的區別,並嘗試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釋。
一、 西塞羅對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繼承
最早提出「自然法」一詞的是赫拉克利特(約前5世紀),他認為:一切人法受哺於神法。自然法學說由此發端,遂歷經希臘羅馬、中世紀、和近代古典三大時期。考夫曼教授認為:這三大時期的自然法存在以下三點基本共性。第一、自然法是不變的和普適的,適於一切時間和一切人;第二、藉助理性,自然法是可認識的;第三、自然法不僅是實證法的標准,而且在後者與其相悖時取而代之。[1]當然,這三點共性也非以同樣的程度一以貫之於自然法的歷史,在其各個階段這些共性得到不同的彰顯。
在歷經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和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後,斯多葛派哲學最終完成了對「自然法」概念的塑造。斯多葛哲學以「自然」為核心,強調自然是支配性原則,其本質具有一種理性的品格,因此,自然法就是理性法(law of reason),能為人類所認識;自然法也具有普遍性(common law of nature),適用於一切人,這一特徵恰應了斯多葛哲學家的終極理想——人們作為世界公民在「世界國家」(a world-state)里平等地生活。

㈢ 萬民法等於羅馬法嗎

你好!
萬民法不等於羅馬法,只是羅馬法的一個組成部分,相當於現今的「國際私法」。
須知,萬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繼公民法之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羅馬司法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之間以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
而羅馬法中的另一大部分,是其國內法,調整羅馬人相互間關系的法律,這才是主要部分。例如,當代民法的很多制度都可以追溯到羅馬法時就有的制度。

㈣ 羅馬公民法與萬民法的區別與聯系

講清楚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成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適應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稱為「萬民法」。
清楚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在於前者是羅馬公民,後者是羅馬的一切自由民。轉變的原因是什麼?概括為羅馬在長期的擴張過程中,被征服者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不受公民法保護;版圖的不斷擴大,商品經濟和貿易的發展,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使原有的法律無法解決。而這一變化過程是伴隨著羅馬的對外擴張而進行的。羅馬共和國時期,就開始對外擴張,到公元前3世紀早期征服義大利半島的其它民族統一了義大利半島。隨著羅馬的日益強大,羅馬不斷對外擴張,到公元前1世紀成為地中海地區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盡量把自己的政權用合法的外衣掩蓋起來,因而在國家制度上仍保留著共和的稱號,但他不僅自稱「元首」還接受了元老院奧古斯都的封號,屋大維的元首制實際上就是披著共和制外衣的君主專制。之後的羅馬保持了近200年的和平與發展時期。在此期間帝國的皇帝們高度重視法律的制定。他們頒布的法令成為羅馬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為鞏固統治,帝國對各行省上層人士大量授予公民權。3世紀初,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之間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開始消失,這樣原先的公民法和萬民法之間的區別失去實際意義。

㈤ 比較羅馬法與拿破崙的民法典

羅馬法是奴隸制社會下的法典,對後世法律制度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對歐洲大陸的法律制度影響更為直接。正是在全面繼承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亦稱為羅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可以這么理解:羅馬法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律在奴隸制社會時的雛形。
《拿破崙法典》是人類歷史上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原則鮮明,編排合理,邏輯嚴謹,語言簡潔,是世界法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部誕生於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保衛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果實而制定的。而且這部法典的立法精神和原則也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隨著拿破崙在歐洲的軍事擴張,《拿破崙法典》也被應用到法軍所到之處。由於該法典的系統性、完整性和規范性,因而對後來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產生了巨大影響,起到了立法規范的作用,從而具有了廣泛的世界意義,其內在的價值和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光彩奪目。

㈥ 羅馬法中成文法與公民法關系

羅馬法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我們近代的西方法就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形成的。當時歐洲資產階級藉助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掀起一場浩浩盪盪的文藝復興來發展自己,那麼,為什麼最終近代西方法選擇了羅馬法為基礎呢?我想這是有原因的。羅馬法中包涵了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是後世把它作為法學基礎的重要原因。當然,在古羅馬當時的背景下,這個所謂的人是一種狹義的,他指的是公民,排除了婦女奴隸。因為羅馬法的產生是由於平民與貴族斗爭以習慣法編纂的結果,這就決定了羅馬法的本質是為了奴隸主貴族服務,所以不管後來羅馬法如何完善,它始終不可避免的是一種狹義的民主。其次,我認為羅馬法中包涵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是資產階級宣揚它的又一個重要原因。縱觀羅馬法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羅馬法的完善並不是主動的而是被動的。它的發展是因為經濟發展,社會矛盾增加,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說白了,就是統治者意志的體現。首先,隨著羅馬的奴隸制經濟發展,導致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激化,於是兩大階級斗爭與妥協產生了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這部法律,反映了羅馬奴隸制的發展和社會分化的過程,維護了私有財產。這部保存了許多陋習的成文法對羅馬法的發展意義重大,是羅馬法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古代奴隸製法中具有世界性意義的法律文獻之一。羅馬法與經濟是相輔相成的。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羅馬法的發展,羅馬法的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在《十二銅表法》制定以後,羅馬社會矛盾減少,經濟開始繁榮起來,經濟繁榮了,擁有了更多財產的平民就會希望能提高自己的法律地位以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於是斗爭又開始了。迫於壓力,公民法隨之出現。公民法提高了平民的社會地位,盡管它是很狹義的,涉及財產方面的條例仍然不多且帶有保守性和濃厚的形式主義色彩,但相比於《十二銅表法》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羅馬的社會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平民中有財富的人和舊貴族一起成為了掌握羅馬政權的新貴族,古羅馬社會和羅馬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國富就會民強,羅馬的經濟如此繁榮,國力自然不會弱。隨著羅馬共和國的版圖擴大,大量的外邦人成為羅馬人。此時公民法已經不適合此時的羅馬社會情況。隨著各種矛盾發生時公民法已經無法解決,羅馬共和國就新設置了外事最高裁判官,專職處理此類案件,逐漸形成了一套萬民法。所謂萬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適用於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已及非羅馬公民之間的糾紛,其內容大部分屬於財產關系,特別注重調整有關所有權和債的關系。萬民法比公民法更加靈活,更加適應羅馬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和統治者利益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分類標准,羅馬法可以劃分為四類:公法與私法,成文法與不成文法,市民法、萬民法和自然法以及市民法和長官法。其中,羅馬私法的體系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三個部分。在羅馬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並非所有人都具有完整人格,只有同時具有自由權、市民權和家長權的人才享有完全的人格。物法是羅馬私法的主體,由物權法、繼承法和債券法三部分構成。在羅馬,即使是立遺囑也是有條件的,並非所有人都有權利立遺囑,像未成年人、被敵人俘虜的人等就沒有這個權利。訴訟法分為公訴和私訴,這和今天的法律體系特別相似。但是歷史總是輝煌之後就是衰落。此後,隨著皇權的逐步加強,羅馬法逐漸被皇帝的敕令所取代,其他各種形式的立法則逐漸消失。這是羅馬法治的一個倒退。我想羅馬法的沒落大概是後來羅馬帝國衰落的無法忽視的原因吧,一個國家如果不能堅持法治,那麼這個國家的未來必定不會綻放光芒,終究要走向沒落。羅馬帝國依靠羅馬法而發展,也因為放棄羅馬法而衰落,這可以說是一個歷史教訓。

㈦ 羅馬市民法和萬民法的相互關系

羅馬共和國前期,形成了一個僅適用於羅馬市民的法律體系--市民法。其內容主要是國專家行政管理屬、訴訟程序、財產、婚姻家庭和繼承等方面的規范。其淵源包括羅馬議會制定的法律(如《十二表法》)、元老院的決議、裁判官的告示以及羅馬法學家對法律的解釋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增多,共和國後期形成了適用於羅馬市民與外來人以及外來人與外來人之間關系的萬民法。萬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動中逐步創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市民法和外來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發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內容主要是關於所有權和債權方面的規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繼承等內容。萬民法的產生,使羅馬私法出現兩個不同體系。但是市民法和萬民法不是截然對立的,而是互為補充的。後來,查士丁尼將兩者統一起來。

㈧ 羅馬法與現代民法理論之間有何聯系

羅馬法與現代民法理論,它算是一種延伸與發展的關系吧,畢竟羅馬法在之前它也是第1次側重了人的權利。

㈨ 羅馬法和我國民法的異同

民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身份關系的法律。從調整范圍上也就能夠看出,我國民法主要由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調整財產關系的法律和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調整人身關系的法律和侵權責任法組成。商法如公司法等通常也作為民法的一部分,但因為我國現在還沒有正式的民法典,因此是否制定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現在還不可知。
古羅馬法對後世法律制度影響深遠,尤其歐洲大陸的法律正是在全面繼承了羅馬法的基礎上,形成了當今世界兩大法系之一的大陸法系。《民法大全》也稱《國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主要對歷代羅馬皇帝的敕令進行整理審定完成)、《查士丁尼法學總論》(主要以蓋尤斯的《法學階梯》為基礎改編而來,闡述羅馬法原理的法律教材)、《查士丁尼學說匯纂》(主要是將歷代羅馬著名法學家的學說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類整理摘錄)和《查士丁尼新律》(主要是查士丁尼在位期間所頒布的168條敕令)的統稱。《民法大全》包含了羅馬公法和羅馬私法,其中公法多為宗教祭祀和國家機關組織與活動的規定;私法包括所有權、債權、婚姻家庭與繼承方面的法律規定。
古羅馬《民法大全》中的民法現在學說中更傾向於「私法」這一概念,它的基本內容包含人法(自然人、法人、婚姻家庭)、物法(物權、繼承和債)、訴訟法(已區分公訴和私訴)三大類。我國總體上也是傾向於大陸法系,但是吸收了普通法系的一些經驗,比如審判程序等。

㈩ 羅馬法各法律之間的關系及作用,適用范圍

羅馬君主制:習慣法
羅馬共和制: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內
羅馬帝國:成文法—容—《卡拉卡拉敕令》——萬民法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成文法——查士丁尼法典——萬民法
羅馬帝國:成文法——《阿奎利亞法》——民事訴訟法

習慣法:習慣法是獨立於國家制定法之外,依據某種社會權威和社會組織,具有一定強制性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在現代法律體系中,習慣法的作用大大減弱了,除了在非洲一些國家習慣法仍然在實際上起著比較大的作用外,在其他主要法律體系,習慣法已經不是主要淵源。但是,習慣法仍然在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成文法:成文法主要是指國家機關根據法定程序制定發布的具體系統的法律文件。
公民法:適用於共和國時期的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
萬民法:是用來調整羅馬公民和異邦人之間以及異邦人和異邦人之間民事法律關系的羅馬法律。
民事訴訟法:指由國家制定或者認可的,關於調整民事訴訟活動,確定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和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熱點內容
刑法的法律特徵 發布:2025-08-21 23:13:53 瀏覽:877
企業負責人和法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23:13:51 瀏覽:904
法院行政轉崗 發布:2025-08-21 23:05:36 瀏覽:700
臨沂律師排名 發布:2025-08-21 22:51:34 瀏覽:733
中國法律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 發布:2025-08-21 22:48:11 瀏覽:984
2015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 發布:2025-08-21 22:30:37 瀏覽:583
民法典最新規范 發布:2025-08-21 22:29:39 瀏覽:75
民法第106 發布:2025-08-21 22:28:47 瀏覽:288
華政國際經濟法期末考試 發布:2025-08-21 22:28:36 瀏覽:242
非法學考法律碩士看什麼書 發布:2025-08-21 22:27:38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