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下列為民法上的物

下列為民法上的物

發布時間: 2021-12-16 05:13:03

❶ 5.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民法上所稱的物的是( )。

A.屍體

❷ 下列那些不是民法上的物 A天上的星星 B與人脫離的血液 C屍體 無形的電和氣

天上的星星,不能支配控制阿

❸ 什麼是民法上的物所具備的條件

民法上的物是指可以由民事權利主體支配的,在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各種物質資料。它與自然界的物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物存在於人身之外。民法上所稱之物,作為民事法律關系客體之一,具有非人格性。只能是存在於人身之外的一切有體物。它可能是人的勞動創造的,也可能是自然界的產物。它可以有固定形狀,也可以沒有固定形狀。但必須是物質的東西,智力成果就不是物。

(2)物能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民法上的物,必須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一定的社會需要。不具有使用價值的物,不能成為法律意義上的物。社會需要可以分為社會物質生活需要和社會精神生活需要。具有經濟價值和用途的物,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可以成為民法上的物。同樣,具有精神價值,如文化價值、情感價值等的物,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也可以成為民法上的物。

(3)物能為人所實際控制或支配。能夠為民事主體所實際控制或支配的物質客體才能成為民法上的物。也就是說能由主體支配的物質資料,才能成為民事權利客體的物。人們的力量不能控制、支配的自然界的物,就不是民法上的物。

(4)物以有體物為限。德國民法將物限於有體物。所說有體物,是指佔有一定空間且具有某種形體的物。近年來,學理上對有體物逐漸采擴大解釋,認為有體物不必具有一定形狀或固定的體積,不論固體、液體或氣體,均為有體物。

❹ 民法上的物是什麼東西

民法上的物,是指自然人身體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並且能夠被人力所控制、支配的物質實體。包括所有權和他物權或指自然人、法人直接支配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四條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第一百一十五條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一十六條
物權的種類和內容,由法律規定。

❺ 下列選項那些能成為民法上的物

BD C戴上不是物,取下放在人身之外就是物。

物是人力可以支配並且控制的

❻ 下列為民法上的物的是

CD

物包括動產和不動產,抄物一般具有三個構成要件:
第一、物能為人力所支配;
第二、物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第三、物存在於人體之外;

綜上:
A天上的星星 不能被人們所控制
B嘴裡的金牙 不是獨立物,具有人身專屬性,如果單就金牙本身,那就是物
C 土地 不動產
D池塘里的魚 動產

❼ 下列選項中,( )可以成為民法上的物

存在於人身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而又能為人所實際控制或支配的物質客體.
B排除,存在於人身之內.
AC排除,不能被人所實際控制和支配.
選D.

❽ 什麼是民法上的物

民法上復的物,是指自然人身制體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並且能夠被人力所控制、支配的物質實體。
物是民事法律關系最主要、最普遍的客體,涉及一切財產關系,具有以下特性:
(一)存在於人的身體之外;
(二)佔有一定空間並具有一定形體;
(三)能夠為人力所實際控制;
(四)能夠滿足人們的生產或生活的某種需要。

❾ 關於民法上的「物」

物權法不適用於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有專門的法律規范,即《專利法專》來調整。
物權屬法中的物指傳統民法中的物,即動產和不動產,而知識產權是舶來品,屬於智力成果,雖然其不屬於物權法中的物,但知識產權的一些特徵和物權很像,如一般認為知識產權都是絕對權。
個人觀點...

熱點內容
道德經62章 發布:2025-08-21 18:44:19 瀏覽:405
行政法規的基本要求 發布:2025-08-21 18:44:18 瀏覽:862
定遠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21 18:30:38 瀏覽:429
法學小法師 發布:2025-08-21 18:23:40 瀏覽:675
商法范健第四版ppt 發布:2025-08-21 18:19:21 瀏覽:407
司考訴訟法用薄講義 發布:2025-08-21 18:19:19 瀏覽:5
轉發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1 18:17:56 瀏覽:402
電信條例修改 發布:2025-08-21 17:43:25 瀏覽:479
律師說法欄目 發布:2025-08-21 17:40:33 瀏覽:466
違反公司法的會計法律風險 發布:2025-08-21 17:30:59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