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民法志
A. 民法中自願原則含義
自願原則是中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體在市場專交易屬和民事活動中都必須遵守自願協商的原則,都有權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獨立自主地選擇、決定交易對象和交易條件,建立和變更民事法律關系,並同時尊重對方的意願和社會公共利益,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或任何第三方。只要進行交易或其他民事活動雙方的交易等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個人等第三方都不能幹涉。以欺詐、強迫、威脅等違背交易主體意志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請採納
B. 民法筆記 要詳細點 急用
2011金可可民法總論課堂筆記(第一周)緒論
案例一:同學想在四期的蛋餅攤上買一個蛋餅(注意:這是一場同學與老闆,蛋餅與飯團之間的混戰!!!)
1、同學:「老闆,買一個蛋餅。」老闆:「好嘞。」
Q:同學與老闆就蛋餅的買賣合同是否有效成立?
法條援引:《合同法》13、21、25、130條
合同法第13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採取要約、承諾的方式。
第21條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第25條 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130條 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於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
本案中,同學:「老闆,買一個蛋餅。」是要約,老闆:「好嘞。」則是承諾(其內容與同學的要約內容一致),並且該意思表示到達了對方,承諾生效,因此,同學與老闆就蛋餅的買賣合同有效成立。
2、老闆將蛋餅做好之時,誰對該蛋餅擁有所有權?
法條援引:《物權法》第30條,
物權法30條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本案中,做蛋餅的原料都屬於老闆,老闆做蛋餅的行為屬於事實行為,當蛋餅做好時,該事實行為成就,因此,此時老闆對該蛋餅擁有所有權。
3、(1)老闆將做好的蛋餅放在手中,對同學說:「同學,你的蛋餅。」此時,蛋餅的所有權歸誰?
法條援引:《合同法》第133條
合同法133條 標的物的所有權自標的物交付時轉移,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本案中,老闆此時佔有蛋餅,對其擁有完全的控制,且此時還沒有將它交付給同學,所以,此時老闆對該蛋餅擁有所有權。
(2)同學伸手去接蛋餅,此時老闆與同學各執蛋餅的一端,問此時蛋餅的所有權歸誰?(有必要嗎。。。)
此時,老闆與同學對該蛋餅共同共有。
(3)老闆放手,同學一人抓著蛋餅,此時蛋餅的所有權歸誰?
此時,老闆已將蛋餅交付給了同學,蛋餅脫離老闆的控制,同學佔有該蛋餅,所以此時同學對該蛋餅擁有所有權。
4、老闆問同學要4元,同學說:「不對,去年我來這里買只要3元。」老闆說最近物價漲了,同學說:「不對,現在這附近其他的蛋餅攤上一個蛋餅也只賣3元,怎麼就你的漲了?」老闆說我就是漲了,你能怎麼樣!老闆與同學爭執不下。請問此時同學應付3元還是4元?
法條援引:《合同法》61、62-2條
合同法61條 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合同法62條 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本案中,同學與老闆在訂立買賣合同時,沒有就價款作約定,且事後不能達成協議,因此,根據62-2,如果經查實附近地區一個蛋餅的市場價格確是3元的話,同學只需付給老闆3元。
5、正在老闆與同學爭執不下時,突然出現一隻小狗將蛋餅叼走,老闆大怒:「都是你的錯,快賠我蛋餅的錢!」同學也怒了:「明明是你的錯,我不僅不能把錢賠你,你還要賠我蛋餅的錢!」請問該問題當如何解決?
法條援引:《合同法》第142條 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風險負擔指由於不可歸因於任何一方當事人的原因致標的物毀損滅失的責任的承擔。
本案中,蛋餅被小狗叼走既不是老闆的過錯也不是同學的過錯,且此時老闆還沒有將蛋餅交付給同學,因此由老闆承擔蛋餅滅失的風險,老闆不能再問同學要錢,同學吃不到該蛋餅,也不能問老闆要錢。
6、老闆在與同學爭執之時,一時大怒,將同學的額頭打出血,問同學有沒有權利問老闆要錢?
法條援引:《侵權責任法》6-1,15,16條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第十六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本案中,老闆在打傷同學的事件中有過錯,且是故意,因此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同學的相應損失。如果同學在開庭時要求老闆賠禮道歉,法官可以同意。
7、如果上例中老闆是一個精神病人,是否要負侵權責任?
援引法條:民法通則13-1,58條,侵權責任法32條
民法通則13-1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民法通則58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本項刪除)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侵權責任法32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本案中,老闆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需要承擔責任。
8、老闆在庭審時對同學說:「我可以賠償你的損失,但你還是要買我的蛋餅,把蛋餅的錢付給我。」請問同學是否可以拒絕?
法條援引:合同法第9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58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中,老闆遲延履行債務,致使不能再對同學產生利益(肚子餓時填飽肚子),同學可根據94-4解除合同。
9、老闆將蛋餅做好後,同學後面的一個人說這個蛋餅給我,我給你5元,老闆不顧同學的反對,執意將蛋餅先賣給了後面的一個人,同學對此該如何?
援引發條:合同法62-4,107條
第六十二條 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第一百零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本案中,老闆沒有履行合同義務(沒給同學蛋餅)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超過必要的准備時間,即做一個蛋餅的時間),同學可以依據第107條的規定,要求老闆繼續履行(再做一個蛋餅)或者賠償損失。
10、在上例中,老闆貪錢想先把蛋餅給後面的人,同學堅決不同意,說他就要剛剛做好的這個蛋餅,即使再做一個蛋餅給他也不要,他能否阻止老闆的行為?
不能,因為在之前他與老闆的買賣合同中,只約定了買「一個蛋餅」(種類之債),而不是「這個蛋餅」(特定之債),因此他不能阻止老闆的行為,但他可以要求老闆因其遲延履行而負違約責任。
11、同學想買一個蛋餅,用手指指蛋餅,又豎起食指(要一個),老闆說:「好嘞。」做好一個蛋餅捧到同學面前,同學此時又不想吃蛋餅了,於是說「我剛才什麼都沒說啊。」請問同學能否反悔?
援引法條:合同法第10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
本案中,同學採用默示的形式與老闆訂立了買賣蛋餅的合同,同學「用手指指蛋餅,又豎起食指(要一個)」是要約,老闆看到同學指向蛋餅並說了聲「好嘞」則是承諾。默示是第10條中的「其他形式」,同學與老闆之間的買賣合同有效成立,同學不能反悔,否則要負違約責任。
12、同學想買一個飯團,他邊接女朋友的電話邊指指飯團,老闆誤認為是蛋餅,說了聲「好嘞」,於是做了一個香噴噴的蛋餅給同學,同學說我要的是飯團不是蛋餅啊,並有兩名無利害關系人證明同學剛才指的是飯團。
援引法條:合同法54、58條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 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第五十八條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13、同學想買一個飯團,他邊接女朋友的電話邊指指飯團,老闆誤認為是蛋餅,說了聲「好嘞,要一個蛋餅」,於是做了一個香噴噴的蛋餅給同學,同學說我要的是飯團不是蛋餅啊,並有兩名無利害關系人證明同學剛才指的是飯團。也有兩名無利害關系人證明聽到了老闆的那句話。
14、同學想買一個飯團,但因忙於接聽女朋友的電話誤指為蛋餅,老闆說了聲「好嘞。」於是做了一個香噴噴的蛋餅。
15、老闆在給同學做蛋餅時,女朋友讓同學立刻回去,於是想不買蛋餅了,老闆不幹,一定要讓同學買蛋餅,後面的人說這個蛋餅給我吧,我給你3元,老闆也不讓後面的人買這個蛋餅。請問誰來賠償由此產生的損失?
援引法條:合同法第119條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本案中,老闆可以要求同學承擔違約責任,但他在明明可以將蛋餅賣給後面的人的時候偏偏不賣,沒有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因此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案例二:一個6歲的小孩
1、 用壓歲錢買了一個蘋果機,其父母很憤怒,是否可以要求商家退款?
可以。
援引法條:民法通則第12、58條
12條 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58條 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2、 將鄰居打了一頓,是否要賠錢?
援引法條: 侵權責任法32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注意:民事行為是法律行為,而侵權行為不是民事行為!
補充:
我國的民事行為體系:
此分類不科學,因為合法性是生效條件,而非成立條件。
法律行為是大陸法系民法普遍採用的概念,而我國的民法通則生造所謂「民事行為」和「民事法律行為」,存在邏輯矛盾。(梁慧星《民法總論》第159頁)
一般老師在課堂上講的體系是這樣的:
民事行為是法律行為(金可可的觀點),而在這個體系下,法律行為屬於適法行為,侵權行為屬於違法行為,因此侵權行為不是法律行為,也就不是民事行為。
3、 在河邊撿到一隻小烏龜,是否能取得其所有權?
可以。事實行為—對無主物的先佔—原始取得,撿小烏龜的行為是事實行為。
援引法條:物權法第30條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
先佔:以所有的意思,先於他人佔有無主的動產,從而取得其所有權的事實。
無主物:最常見者為拋棄物,即基於所有人或處分人的意志而放棄所有權的物。
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財產,歸國家所有,不適用先佔。
C. 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裡,每一個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怎麼理解
這是偉大法學家孟德斯鳩說一句法律格言,出自他的巨著《論法專的精神》。
其意思是指,民屬法上人和人是平等,甚至人和國家都是平等的,民法對待每一個人跟對待每一個國家基本沒區別。說明民法上人的權利是何其的廣泛,因此民法如慈母一般的看待每一個人人。這句話的出發點就是:民法相對於刑法等公法不同,在民法上,人的權利相比公法有很大的自由和保護,每一個人在民法上都是任何公權力都必須像對待一個國家那樣的謹慎-----民法真如慈母!
D. 民法專業
西南政法大學吧抄,梁慧星在那襲里。還有人大,王利明教授的地盤。
如果你一定要讀民法,就要做好准備,因為民商法專業的人才已經有很多了,競爭會比較激烈。比如經濟法也不錯啊,將來可以混銀行。越是大牌教授,要學生越苛刻,比如南大的范建老師貌似只要男生。
自己選好了學校就去那個學校的研究生招生網上去查,每個學校對考研的要求都不一樣,考試類型也不一樣。具體你選的學校和專業方向要求你掌握哪幾本書,在網站上都會有詳細的要求。比如南大不論什麼專業都要求民法(好像是這樣)一般考四本書,主觀題為主;而中國政法大學則要求考十一本書,客觀題比較多;北大直接就不給限定考試范圍,那考起來就更要求綜合素質。他們網站上也會有歷年考研題目下載,可能要花點錢,不多。
你英語專業,就不用愁英語了,文科生也不用愁政治,考研還是很有優勢的。但是你只能考法律碩士,不能考法學碩士,因為你本科不是法學專業的。你才大二,准備的夠早的,有志氣。祝你成功
E. 民法的主要內容
一、在基本原則中加入「綠色原則」著力打造環保立法環境
《民法總則》第九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二、完善了自然人制度強化了對未成年人權利的保護
1、增加了對胎兒利益的保護
《民法總則》第十六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該條規定是在民法通則基礎上新增加的一條規定,也是在起草、審議過程中受關注、討論比較多的一條規定。
2、下調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齡標准
《民法總則》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完善了監護制度
(1)擴大了被監護人的范圍
《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的被監護人范圍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而民法總則拋棄了「精神病人」概念,表述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從內涵而言,注重法言法語。
從外延而言,擴大了保護范圍。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因疾病等原因導致辨識、認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現欠缺的情形越來越多,另外還存在著一定數量的智力障礙和植物人,還有一些因生活態度與習慣不良而欠缺意思能力的人(如:浪費成性、酗酒成性、賭博成性、吸毒成癮之人等).
這些的生活習性與常人有異,其行為能力因為受到對某種物質依賴而經常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大多數國家都選擇將其列為行為能力受限制的范圍。
(2)確立擔任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
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刪除了精神病人所在單位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 , 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4)增加了成年人意定監護的規定
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三、完善法人制度進一步細分法人主體資格
第九十七條 有獨立經費的機關和承擔行政職能的法定機構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機關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
第九十八條 機關法人被撤銷的,法人終止,其民事權利和義務由繼任的機關法人享有和承擔;沒有繼任的機關法人的,由作出撤銷決定的機關法人享有和承擔。
第九十九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取得法人資格。
法律、行政法規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條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依法取得法人資格。
法律、行政法規對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一百零一條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
未設立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依法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
四、完善民事權利保護尤其是知識產權、虛擬財產等方面的保護
1、對個人信息保護作了明確規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此次將個人信息保護相關內容寫入《民法總則》,與以往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明確了個人信息的歸屬關系,意味著個人可以把信息作為一種民事權利,如果這種民事權利被侵害了,被侵權人有獲得法律救濟的權利。這是法律隨著社會經濟變化而進行的重大調整。
2、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知識產權作為民事權利的一種,是指權利人依法就知識產權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民法總則》中對於知識產權的權利客體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也為通過單行法規制知識產權預留了空間。
3、增加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
《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路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將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如:互聯網賬戶、游戲裝備、Q幣等網路財產)寫入《民法總則》,一方面順應了經濟社會和人民生活發展的現實需要,另一方面也為虛擬財產多樣化後進一步加強民法意義上的保護奠定了基礎。
數據和虛擬網路財產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物。
五、完善民事責任制度細化了不同情形下的責任分擔方式
民事責任是民事主體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民事義務的法律後果。關於民事責任,《民法總則》主要作了以下規定:
1、民事主體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履行民事義務,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2、列舉了停止侵害、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懲罰性賠償等承擔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
3、為匡正社會風氣,鼓勵見義勇為的行為,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不能讓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一直是公眾的呼聲。針對當前我國見義勇為引發糾紛的案例實際,《民法總則》將見義勇為的行為用法律形式予以鼓勵和保護,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見義勇為行為的後顧之憂。
此外,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六、延長了訴訟時效期間進一步擴大了維權空間
訴訟時效是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該權利將不受保護的法律制度。關於訴訟時效,《民法總則》主要作了以下規定:
1、將一般訴訟時效的期間規定為三年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將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期間由二年延長至三年,這一變化能夠適應社會生活中新情況的不斷出現、交易方式與類型不斷創新、權利義務關系更趨復雜的現實情況與司法實踐,有利於建設誠信社會,更好地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2、增加了特殊訴訟時效規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以18周歲為起算點,在18歲至21歲之間,均可向法院主張權利。
如果期間有中止、中斷的情形發生,甚至在特定情況下有延長的情形,那麼還可以比21歲的時間更長。
增加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後訴訟時效的特殊起算點,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成年以後提供尋求法律救濟的機會,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利益。
(5)泰國民法志擴展閱讀:
民法總則的八大變化:
一、《民法總則》變化一
自然人出生、死亡時間按照以下順序認定:「出生證明記載→戶籍登記或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其他證明」,改變了《民通意見》規定的「戶籍證明記載→出生證明記載→其他證明」的順序
二、《民法總則》變化二
第16條:胎兒在涉及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方面,視為具有權利能力,但其分娩時為死體的除外。
該規定將對胎兒利益保護的范圍從《繼承法意見》第45條確立的遺產「特留份」制度擴大到「接受贈與」。
三、《民法總則》變化三
自然人限制行為能力的年齡起點從《民法通則》中的10周歲改為8周歲。
如果不明白為什麼如此修改,不妨走訪幼兒園和小朋友侃侃,就明白其合理性。
四、《民法總則》變化四
(1)取消「有關組織指定前置」,有關當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2)增加規定「臨時監護人」。
(3)增加「未成年人父母遺囑指定監護人」制度。
(4)增加「意定監護」,即完全行為能力人「未雨綢繆」,與相關主體事先協商確定自己日後的監護人。
(5)規定「父母、子女、配偶」的監護人資格與「撫養費、贍養費、扶養費」義務分離,即被撤銷監護人資格後,應繼續履行相關義務。
五、《民法總則》變化五
(1)確立財產代管人「輕過失免責」規則。
(2)被宣告死亡人死亡時間的認定:一般情形為「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特殊情形為「意外事件發生之日」。
(3)規定撤銷死亡宣告後婚姻關系自行恢復的例外情形:配偶申明不願自行恢復。
六、《民法總則》變化六
《民法通則》將民事法律行為界定為「合法」行為,於是存在「民事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之實質區分。《民法總則》果斷去掉民事法律行為的「合法性」評價,即只要以意思表示為要素,能引起民事法律關系變動的行為,都屬於民事法律行為。
七、《民法總則》變化七
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效力——
(1)不再區分單方行為與合同行為。只要行為與其行為能力相適應,在滿足其他有效要件的前提下,均有效;而超出行為能力范圍實施的行為,均效力待定。
(2)該規定結束了舊法時代對「單方行為」與「合同行為」效力區別評價的局面(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的單方行為一律無效,合同行為或有效或效力待定)
八、《民法總則》變化八
《民法通則》中撤銷權的行使期限採取一刀切的規范模式:主觀標准1年。
《民法總則》將其分為三種情形:
(1)欺詐、顯失公平——主觀標准1年;
(2)脅迫——脅迫行為結束之日起1年;
(3)重大誤解——主觀標准3個月。
此外,上述三種情形均受最長除斥期間5年(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算)的限制。
F. 《泰西民法志》的泰西是什麼意思
泛指西方國家,一般指 歐 美 各國。
G. 《泰西民法志》是一部怎樣的著作
最早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思想的著作是胡貽谷翻譯的《泰西民法志專》。上海廣學屬會於 1898年出版。該書原名《社會主義史》,英國人 克卡朴所著,布克萊書局於1892年出版。書中專 辟有「馬克思」一章,較為詳細地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其思想。書中寫道:「馬克思是社 會主義史中最著名和最具勢力的人物,他及他同心的朋友昂格斯都被大家承認為『科學的和革命 的』社會主義派的首領。這一派在文明各國中都有代表,而大家對於這一派認為是社會主義中最可 怕的新派。」美國人伯爾納在其命著《1907年以前 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一書中曾經指出,這是在中國出版的「第一部系統講解多種社會主義學說的 著作」。.
H. 民法通則
本質區別在於它的調整對象與其他法律不同。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里的平等主體包括自然人與自然人,自然人與法人,法人與法人。
I. 分析比較越南、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的民法體系
呵呵,真要說起來這個太困難了。簡單地說,新加坡的法律體系不錯。泰國的法律最落後,菲律賓沒有研究過。
J. 民法.........
履行合同的行為屬於法師行為。法律行為是指能發生法律上效力的人們的意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