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刑法怎麼學
⑴ 2020年法考刑法要怎麼復習
1、刑法的考試特點
刑法總則理論抽象、難懂;
分則罪名繁多、龐雜;
分值高,但拿高分難。
2、考試難點
刑法總則基本內容:罪刑法定、不作為、因果關系、正當防衛、故意過失認定、認識錯誤、相對刑事責任年齡、預備未遂中止、共犯、罪數、自首立功、緩刑假釋、累犯以及總則量刑情節和處罰原則。
分則重點內容是侵犯財產類犯罪、侵犯人身類犯罪、貪污賄賂罪等。
刑法上的因果關系也是刑法的重要考點之一。
3、復習規劃
第一階段:前期打好基礎,每天抽出2小時以上的時間學習刑法,了解刑法的基本框架。比如知道刑法總則、刑法分論的相關內容。這個階段不要求理解,主要是對相關考點內容有個大概的認識。
第二階段:進入正式學習階段,對相關考點進行細致的了解學習,前期了解的考點進行熟悉慢慢掌握。對於不了解的考點咨詢相關老師或者其他考生,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備考,有很多基礎較差的考生多會復習3輪以上。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就是記筆記,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來記筆記,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第三階段:歷年試題階段,2018年之後已經不再公布歷年試題,考生可以根據2018年以前的試題進行學習,前期可不計較正確率,但要學會理解歷年試題所考察的知識點。
第四階段:這時候對相關考點考情已經有所了解,考生可進行最後的查漏補缺,將原來的筆記、錯題進行整理總結,看自己還有哪些易錯、掌握不熟練的考點再認真的學習學習。有問題可咨詢相關專業的老師。最後進行模擬練習,要學會合理控制答題時間。
⑵ 復習司法考試刑法的方法
司法考試的刑法復習其實很簡單的,你要記住這只是一門考試,不是法理的討論,所版以千萬別去看那些大部頭權的刑法專著之類,以前有一些的人在網上說要看出題人張明楷寫的書---那純粹是誤人子弟、浪費時間。假如您真是一點刑法基礎沒有找本常見的教材看一遍也就足夠了。
現在開始復習我推薦至少看三輪,第一輪看眾合的教材,這一遍主要是搞懂一些基本問題,對刑法總論分論有整體印象。有疑問的地方不用鑽牛角尖,可以用個本子記錄下來;第二輪去網上下韓友誼的系統強化班,把資料列印出來,一邊聽一遍記效果會比較好。老韓講的非常通俗又非常精準,基本上沒有那一年考試超出過他講的范圍。這個時候法條和教材都只是參考資料,主要看老韓的東西。第三輪就是沖刺班的課程,這個網上也有下載的,同樣要把資料列印出來。
我研究生讀的是刑法,司考也過了,如果說對司考刑法復習還有一點點體會,那就是千萬別鑽牛角尖,一般考生搞清楚法定符合說和具體符合說是啥就足夠了,沒必要去知道出題人是主張行為無價值還是結果無價值,畢竟司考只是一門資格考試而不是研討會。
⑶ 2012司法考試 刑法怎麼復習
劉鳳科關於備戰2012司考之刑法復習方法(部分)
司法考試,是一種應試型的考試,考生學習的目的與教師授課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無限接近並把握命題的思想與規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藉助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合理運用各種復習材料。
就刑法的復習來說,可供利用的復習資料有三個,即歷年真題、基礎理論講義與法條。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述三個材料,是我們復習好刑法的基本保證。
一、合理利用歷年真題
很多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不重視歷年真題的研究,只把歷年真題作為檢測自己復習效果的試金石,從而習慣性地把真題放到每年考試之前的一個月進行自我測驗。這種對真題的利用極不充分,根本沒有發揮出真題的價值。如果做真題只關注是否做對、是否記住了真題的答案,哪怕做了100次,也是沒有效果的。
歷年真題是集中體現命題思想和規律的材料,是考生復習當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同時,歷年真題也是檢驗講義、輔導書的觀點是否適合司法考試的標准。從考生開始准備復習參加司法考試,到最終走上考場,整個復習過程都要運用歷年真題,所以真題的利用時循環進行的,任何階段的復習過程中,都需要利用真題,在不同的復習階段,考生研究真題的效果也不一樣,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考生應該盡量達到以下幾個層次:
(一)熟悉考題,把握命題考點
通過對真題的研究,熟悉命題中常考點、必考點,熟悉命題的基本特點和模式,例如把握具體考點的命題方向、視角,熟悉哪些知識點可能相互結合命題。
(二)做對真題,牢記正確答案
就刑法的真題而言,答案應以官方公布的為准,尤其是2006年之後的考題,官方公布的答案沒有問題。不要輕易否定官方答案,如果對官方答案提出異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的理論不能解釋真題而已。
(三)解剖真題,理解命題思路
研究真題,不要在意自己是否選對了答案。做錯了,多想想自己為什麼做錯,之所以犯錯,原因是什麼,以便下次針對同一問題,再也不要犯相同的錯誤。當然,做對了,也不是就放任不管,而是要多想想,這個題的考點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命題。換言之,無論對錯,都必須知道為什麼。
(四)舉一反三,掌握關聯考點
我們復習歷年真題,是為了應對當年的考試,如何在過去的考題與將要進行的考試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梁,就是我們復習所要追求的目標。所以,在准確理解真題的考點之後,還要多想想,與該題考點直接、間接相關聯的知識點還有什麼。因為將來在針對同一個考點進行命題的時候,為了避免重復,命題者會選擇另外的視角或者換個說法、換個命題進行考核。
舉一例:
甲乙上山去打獵,在一茅屋旁的草叢中,見有動靜,以為是兔子,於是一起開槍,不料將在此玩耍的小孩打死。在小孩身上,只有一個彈孔,甲、乙所使用的槍支、彈葯型號完全一樣,無法區別到底是誰所為。對於甲、乙的行為,應當如何定性?(2008年延考試卷二第6題•D)
A.甲、乙分別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B.甲、乙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乙不構成犯罪
本題考點與思考路徑如下:
第一,故意、過失與意外事件的區分。甲、乙沒有認識到人的存在(「以為是兔子」),所以不成立故意殺人罪;甲、乙兩人的行為發生在山上茅草屋旁邊(「在一茅屋的草叢中」),行為人應該認識到有人的存在,所以不成立意外事件,而是過失行為。即本題中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是過失行為。
第二,過失犯罪的相關理論。過失實行行為只有導致實際的侵害結果才能成立犯罪(過失行為屬於侵害犯),即必須證明其過失行為與實害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我國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就是指的共同故意犯罪,過失行為之間不可能成立共犯,所以對甲、乙兩人的行為應該分別認定,相應地,也就不能適用共同犯罪中的「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即本題需要論證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結果。
第三,存疑時有利於被告人的原則。本題中能夠證明一人的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但是卻不能證明究竟是甲還是乙的行為導致,那麼,根據疑罪從無、疑罪從輕的原則,甲、乙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沒有因果關系。如果認定任何一人或者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證據的證明力都達不到排除合理懷疑的程度,存在冤枉無辜的可能性。
因此,本題的結論就是:甲、乙兩人的過失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在法律上不存在因果關系,不成立犯罪。A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
注意以下關聯考點:
1.如果甲、乙兩人都射中了被害人心臟等致命部位,即兩人的行為都能獨立導致被害人死亡,則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都有因果關系(即二重的因果關系)。甲、乙兩人則分別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2.如果甲、乙兩人合作,共同過失行為(即一個過失行為)導致被害人死亡的,兩人的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兩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屬於共同過失犯罪(注意:不是共同犯罪,也不需要認定為共同過失犯罪,按照各自的行為分別定罪處罰)
3.如果甲、乙兩人發現草叢中獵物旁邊還有小孩,仍然開槍,結果導致小孩死亡的:
(1)在甲、乙兩人存在共同故意的情形,無論誰導致了結果發生,無論能否查清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根據「部分實行全部責任」原則,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共犯(間接故意)。
(2)在甲、乙沒有共同故意的情形,如果查清由其中一人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分別認定為故意殺人既遂與未遂;如果兩人行為競合在一起導致死亡結果發生的(即二重的因果關系),兩人都成立故意殺人罪(既遂);如果無法證明是誰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但能證明由一人的行為導致結果發生的,由於存在故意殺人罪的實行行為,兩人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4.如果甲、乙的行為導致重傷結果,具體情形與結論參照上述原則。只是要注意,在同時故意傷害的情形下,如果導致一個輕傷,能證明由一人行為導致,但不能證明具體是誰導致,則甲、乙無罪(故意傷害輕傷的未遂不受處罰)。
二、法條利用:加重情節是出題點,與其他犯罪的關聯點是直接命題點
(一)直接針對法條表述進行考核時最近幾年命題的趨勢
例如,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需要以沒收的財產償還得到,經債權人請求,應當償還。」
(2009年試卷二第9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那一項選項是正確的?其中D選項為「丁為治病向李某借款五萬元,一年之後丁因犯罪被判處沒收財產。無論李某是否提出請求,一旦法院發現該債務存在,就應當判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沒收財產以前犯罪分子所負的正當債務,經債權人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應予償還。如果債權人沒有主動請求,人民法院沒有義務主動提出以沒收的財產償還。所以D選項說法錯誤。
(2010年卷二第56題)關於沒收財產,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其中C選項為「甲因走私罪被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此前所負賭債,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根據刑法第60條規定,經債權人請求應予償還的債務,僅限於沒收財產之前犯罪分子所負正當債務,而賭債屬於不正當債務,不屬於應予償還的范圍。
(二)加重情形(結果加重犯或者情節加重犯)是現在的命題要點
加重情形本身在法條中可能又被認定為氣他犯罪,所以是否成立加重情形,與罪數等問題聯系在一起。
例如《刑法》第328條第1條規定:「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
(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
(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上述法條第(四)項加重情形就涉及盜竊罪、故意毀損文物罪、過失毀損文物罪與盜掘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的區分問題。舉例如下:
甲盜掘國家重點保護的古墓葬,竊取大量珍貴文物,並將部分文物偷偷運往境外出售牟利。司法機關發現後,甲為毀滅罪證將剩餘珍貴文物損毀。關於本案,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試卷二第63題•ABD)
A.運往境外出售與損毀文物,屬於不可罰的事後行為,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論處
B.損毀文物是為自己毀滅證據的行為,不成立犯罪,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論處
C.盜竊文物是盜掘古墓葬罪的法定刑升格條件,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D.盜掘古墓葬罪的成立不以盜竊文物為前提,對甲應以盜掘古墓葬罪、盜竊罪、走私文物罪、故意損毀文物罪論處
根據《刑法》第328條第1款規定,行為人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過程中,造成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等損壞的,成立盜掘古文物遺址、古墓葬罪的加重情形。但在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故意毀壞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中的珍貴文物或者名勝古跡的,則應實行數罪並罰。行為人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後,將其中的文物非法據為己有的(盜竊珍貴文物的),仍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論處,不再認定盜竊罪。
三、刑法理論:新舊理論在司法考試中的妥協
刑法理論上存在不同的犯罪構成理論,因為犯罪構成要素基本一致,但各要素之間的組合方式不一樣,即體系化不一樣,這導致認識思路和判斷順序存在差別。這主要屬於方法之爭,絕大多數的結論仍然一致。但是方法之間在科學性、合理性、效率性、便捷性上存在區別。司法考試命題不會針對不同犯罪論本身進行考核。
(一) 掌握不同學說
有的考點,需要考生掌握不同的學說,掌握不同學說得出的不同結論。
例如,具體的事實認識錯誤中的對象錯誤、打擊錯誤,存在具體符合說與法定符合說的分歧,要求考生理解兩種不同學說及其結論。
再如,因果關系錯誤的事前故意的情形,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試舉一例:
趙某殺害錢某,以為錢某已經死亡,便將錢某「屍體」縛重扔入河中。經鑒定,錢某系溺水死亡。
趙某致錢某死亡的事實,在刑法理論上稱為什麼?刑法理論對這種情況有哪幾塊處理意見?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為什麼?(2010年卷四刑法案例分析題)
本案屬於典型的事前故意的情形。
刑法理論上對這種情況有四種處理意見,其中第四種觀點合理。
觀點一,行為人的第一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未遂,第二行為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認為成立想像競合犯,有人主張成立數罪。但這種觀點存在疑問:因為行為人以殺人的故意殺害了所要殺害的人,卻成立殺人未遂,違反了社會的一般觀點。
觀點二,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對於死亡持未必的故意(或間接故意),則整體上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如果在實施第二行為之際,相信死亡結果已經發生,則成立故意殺人既遂與過失致人死亡罪。但這種觀點也存在疑問:因為行為的客觀事實完全相同,只因行為人是否誤信結果發生,來決定是否將行為人分割為兩個行為,缺乏理由。
觀點三,將兩個行為視為一個行為,將支配行為的故意視為概括的故意,只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但這種觀點同樣存在疑問:這一學說有歪曲事實的嫌疑。
觀點四,將前後兩個行為視為一體,視為對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處理,只要因果關系的發展過程是在相當的因果關系之內,就成立一個故意殺人既遂。在這種場合,第一個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並未中斷,即仍應肯定第一行為人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且現實所發生的結果與行為人意欲實現的結果完全一致,故應以故意犯罪既遂論處。
(二) 新舊理論的取捨
1.傳統理論中不可能考到的學說。
如果傳統理論中的某中學說,在學界受到了主流觀點的強烈批判,對該觀點現在不可能進行命題。例如,如果某一行為在客觀上絕對不可能侵犯法益,傳統理論可能認為成立未遂,但該觀點受到主流理論學術理論的批判,該觀點現在就不可能出現在命題中了(當前觀點認為不成立犯罪)。
2.新舊理論都認可的理論,考試角度特殊。
如牽連犯中牽連關系的認定,按照傳統理論的觀點,既要求客觀上存在牽連關系,還要求主觀上也具有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一年前甲為了狩獵盜竊槍支,一年後為了搶劫銀行實用該槍支,不成立牽連犯;但是,如果乙為了殺人而盜竊槍支,進而殺人的,則成立牽連犯。
而司法考試採取了不同的觀點,即成立牽連關系,不僅要求在客觀上、主觀上能認定牽連關系,而且這種關系在社會生活中還必須具有通常性:從經驗法則上判斷,具有牽連關系的兩個行為具有極高的並發性,即主張類型性的牽連關系,否則不成立牽連犯。例如,非法入侵住宅殺人的,成立牽連犯;但非法盜竊槍支後殺人的,不認定為牽連犯(雖然槍支經常用於殺人,但盜竊槍支並不是殺人的通常手段)。再如,偽造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可以認定為牽連犯;但盜竊軍車後冒充軍人招搖撞騙的,不應認定為牽連犯。
3.可能考核的新理論。
對於今年出現的一些刑法新理論,如果在學界被廣泛的認同,也會進入司法考試的命題范圍。畢竟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需要對法律做出符合社會的理解。社會在前進,理解在進步。例如,部分犯罪共同說的原理替代傳統的完全犯罪共同理論,就是刑法理論發展的體現。
總之,為應對司法考試而進行的復習,並非一個機械的記憶或者「背書」的過程,需要考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在思考過程中學會新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這是最好的註解,也是法律職業的必備素質。
⑷ 司法考試刑法的學習方法……
可以。有一個提醒:一定要實用最新的資料,因為司法考試考點及法律法規都在不斷變化中,現在復習的話可以使用去年的,再往前的就不要用了。預祝復習順利!有不明白的隨時問我。
⑸ 司法考試刑法怎麼高效復習
首先,刑法(民法也如此)固然具有上述特點,但沒必要所有的內容都復習,「眉毛鬍子一起抓」。畢竟必考、常考的考點就那麼多。比如很多考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復習刑法分則第七章和第十章,但這兩章在司法考試中幾乎不考,考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這方面,根本沒有效率,更談不上效果,得不償失。
其次,刑法每年都有一些細微的變化,如每年都會通過一些新的司法(立法)解釋或刑法修正案,每年考察的分則罪名也可能會有所調整,而這一切都要等司法考試大綱出來之後才能見分曉。過早地復習,極有可能「誤入歧途」:不考的東西還在看,看的東西很多都不考,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再次,與其他科目一樣,刑法也存在著困擾眾多考生的「遺忘規律」這一問題。復習得過早,到後面可能已經全忘光了,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最後,過早地開始復習,「戰線」拉得太長,容易「疲勞」,最終導致「沖刺無力」。據我多年的觀察,很多復習的比較早的考生,到了7月和8月這個最關鍵的沖刺階段,往往會遭遇「聽什麼都懂,看什麼都會,但就是什麼題都做不對」的境地。須知,司考備戰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長跑」,切忌「前緊後松」。獨角獸老師曾說過,司法考試的復習計劃因人而異,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我那時候是在朋友的推薦下聯系了獨角獸司考網校,老師針對我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十分符合我的學習方案,在老師們的指點下學習,學得更快,理解更深,效果不錯,助我順利通過司法考試,大家不妨也去試試看吧!
與過早地開始復習刑法這一做法相反,有一些考生心存僥幸,認為刑法可以憑突擊「搞定」,持「一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拿下刑法」這一想法的考生大有人在。這其實是另外一種極端的做法。客觀地講,就整個司法考試來說,任何科目都不是單單靠突擊就可以「搞定」的,這種不踏實、投機取巧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杜絕。推薦大家每天看一看獨角獸獨家2016出版的司考地圖,它用思維導圖方式涵蓋了15個部門法,涵蓋了司法考試核心考點,我把它掛在牆上,每天臨睡前都瞅一瞅,忘記哪個考點時,立刻去司考地圖上視察。
⑹ 在司法考試中怎樣學習刑法
建議看劉鳳科的視頻和書籍……如果你看不進去的,及時換其他老師
⑺ 你知道司法考試如何復習刑法得到高分嗎
刑法有抄著非常精妙的體襲系構建,在司法考試復習中,我們應盡量掌握兩階層的理論,兩階層理論確實對於分析問題有幫助。對於共同犯罪、財產犯罪、因果關系、正當防衛、不作為犯罪等問題,這些內容對於刑法非常重要。
我們應該盡量學會老師所教授的分析方法,重新建構我們的體系。對於分則第三章和第六章尤其是第六章的一些不太重要的普通罪名(關於那些是一般罪名那些是重點罪名,官方大綱上會有標注,老師書上也會註明),不用太在意,那些罪名這么多年很少考到。
刑法卷四現在會考察學說爭議,就是對於一個問題,理論界有幾種學說,每個都要求答出來。其實,對於這種問題,不要太擔心,每年考到的都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點,比如偶然防衛、事前故意、死者佔有等。在復習過程中,對於重點問題掌握學說爭議就可以了。
⑻ 怎麼自學司法考試
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復習心得,相互借鑒見,好好准備。
這里是復習的詳細內容,包括時間的安排以及各時期所用的資料:
一、預熱准備階段(2011年3月---6月)
這個階段是自己一開始接觸司考的階段,很散,時間持續的很長,但效率很低,真正在看的可能也沒多少日子。這個階段我是買了眾合的司考《專題講座》我當時買的時候2011版的還沒出,我就買了套2010版的(也就是針對07屆復慣用的)。買的是盜版(以下沒有特殊說明,買的資料均為盜版。因為盜版跟正版除了價格感覺差別真的不大)。我是年後2月才買的,那時盜版也漲價了,好像是75元一套,有個室友是在年前買的48包郵。因為之前大一大二基礎不是很扎實,所以最初看這套的時候會感覺很累,一天能看個30頁真的已經是極限了,而且也不是天天看,一天基本上是9點左右到圖書館看到下午4點多,中間還要上課,看兩天休息一天這樣子,所以一個月一本都看不完。最後到了6月,總共是看完了《民法》《刑法》《民訴和刑訴》《三國》,不過在這個階段看完這些並沒有明顯的效果,看完的基本都忘了(據了解這是普遍現象),但是我覺得這個階段看這些主要是形成一個對司考的觀念認識吧。因此,到時候如果09屆的看這個時感到很累都記不住,千萬別浮躁,因為大家都一樣,這個階段別把自己弄的很累,想休息的時候就休息,因為大量的精力還是集中花在七八月吧。
因為看完都記不住,所以當時我在看專題講座的時候還配套有做題目,萬國的《單元強化自測》這套我是用圖書館的,是2010版的,覺得這套的好處就是題量不大,當天的任務可以當天完成。很多專題講座沒有講到的東西都會有做到,基本就是專題講座看了哪幾個單元的,這個再做一遍。我個人覺得,司考是看得多不如做的多,所以做題訓練真的很重要。這套練習我也是沒全做完的,基本就做了民法刑法三國和商法吧。
二、系統復習階段(211年7月----8月)
這兩個月真的非常關鍵,必須百分百投入,建議不報班的同學結伴在學校一起復習,在家單獨復習肯定不會太自覺的。這段時間,基本是早上八點看到晚上九點,再後來會稍微提早點看然後稍微延遲點時間回寢室,這個作息時間也因人而異吧。無論先前你的專題講座看了多少,都扔在一邊吧,這個階段還是以聽錄音看講義為主。
1、第一輪復習(7月13日---7月31)
我是起步遲了,建議大家從7月1日就可以開始了,之後九月的做題時間會更充裕點吧。在這個階段你要准備的就是各科錄音、MP3、一套練習題和法條。我買的是《司考白皮書》25元一套(題量非常大,其中包含了歷年真題和大量的錯題。如果你碰到很多令你費解的題目就別深究了,八成是白皮書錯了,但是大題量的訓練對聽完錄音的鞏固效果真的非常好)。法條用的是飛躍的《法律法規匯編》這本是我唯一的一本正版,99元,別人送的,法規很全面,找法條也挺容易的。身邊很多人在用《指南針法條》的,具體不是很清楚那本質量如何。這個階段很機械,基本是白天聽錄音(8點到17點),晚飯後開始做題。
民法(7月13日--17日)民法我聽的是眾合的李建偉和蔣學躍的組合,他們每人各講民法一半的內容,大概總共40個音頻,每個音頻40分鍾左右,其實就跟上40節課差不多吧。網上下載的錄音包里會有一份PDF格式的講義,基本就是他們講的內容,邊聽變看講義就OK了,我當時找了計量那邊的一家列印店,1毛一張列印的,所有的講義資料列印了大概一百多塊左右(包括之後的第二輪復習),現在列印店好像都不給1毛列印了,你們就組團打一份復印幾份,那樣也不會太貴的。 我基本就是白天聽8--10個錄音,然後晚上做相應的題目。但是別妄想把所有題目都做完,時間到了也就別做了,因為白皮書題量真是太大了(之後會有段時間專門做題的,那時可以集中做白皮書剩餘的題目)。千萬按著自己計劃的時間完成錄音!計劃五天就五天
民訴(7月18--20日)民訴第一輪聽的是眾合鄭其斌的,聽的時候覺得不錯,但是一旦運用到做題上,就覺得簡直是個垃圾,所以你們可以咨詢下別人還有誰的民訴講的不錯。訴訟法很機械,沒有民法刑法的理論性強,可能更需要記憶。我之後再復習民訴是用眾合向高甲(這人是講刑訴的)的一份民訴記憶表格,效果不錯。關注他的微博就能找到這份表格。
刑法(7月21--25日)刑法分為總則和分則,總則我聽的是眾合袁登明的,分則是聽萬國韓友誼的,之後在第二輪復習里發現我的選擇挺正確的。袁登明的總則講的規規矩矩的,很好理解,韓友誼的分則講的不是一般的好(但是韓友誼講課廢話很多,各種知識面都擴充了,他的錄音多是多了點,但耐心地聽下去,提醒一下,萬國的錄音是一個半小時一個的,眾合是四十分鍾左右。)之後在八月我聽過韓友誼的總則,講的聽不懂(下文會講到),所以還是建議總則聽袁登明的,至於袁登明的分則怎麼樣我不是很清楚。
刑訴(7月26日--27日)眾合的向高甲,講義是表格式的,很好背,講的也很好!
三國(7月28日--29日)眾合的楊帆(女),講的真的很不錯,聲音也好聽,雖然講的很簡略,但是一聽完做題,基本上她講的內容可以涵蓋白皮書題目上的知識點,而且國際私法有塊很蛋疼的內容,被她講了之後就超級簡單了,(之後第二輪有聽段慶喜的三國,真不是一個級別的)。
商經法(7月30日--8月3日)張海峽,不屬於哪個機構,很多機構都有請他,公司法講的很不錯。這里提一下經濟法的內容,分值不是很多,但是內容很雜很分散很暈,尤其是是銀行監管的那種法,而且每年都不會重復考,這個就先把錄音的內容給掌握了吧。
行政法(8月4日--5日)眾合的林鴻潮,我在最初的預熱階段里看過半天的行政法專題講座,看得幾乎眼淚要掛來了,完全不懂,然後就沒看過。建議還是直接聽林鴻潮的錄音吧,能輕松很多。但是光聽錄音完全不夠,因為聽完錄音你做題的時候就會有發現,很多都是老師沒有講到的內容,這個就在做題的時候好好補充吧。
第一輪時間分配上大致如此,中間幾乎每個星期都有休息一天的,所以我真正第一輪結束應該是10號左右吧。再第一輪復習里憲法、法理、法制史和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我是完全沒有涉及的,包括在最開始的預熱階段也從沒看過,因為時間安排上可能真的不夠,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從7月1日放假的時候就開始。
2、第二輪復習(8月10日---18日)
這個時間各大教育機構分分推出法條串講班(輔導班一般分為系統強化、法條串講和沖刺、押題階段),法條串講其實就是第一輪的縮減,老師講課更加突出重點。我在這段時間沒有急著去聽法條串講的錄音,而是先開始為期一周的做題訓練。之前我有說,白皮書的題量很大,光靠晚上三個小時根本不可能把白天聽的內容都做完的。所以這一周就主要是集中做白皮書。
我先會把每個法的講義都過一遍,比如我這兩天要做民法練習,一開始就先把民法講義和聽錄音做下的筆記過一遍,這一般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因為之前聽完第一輪錄音,其實很多東西已經忘了,過一遍講義再做題效果會好點)。時間安排上基本是民法2天,民訴1天,刑法2天,刑訴1天,三國1天,商經真的很難,要做完一本很困難,我是沒做完的,基本把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勞動法、保險法的題給做了,什麼環保、證券、監管、稅法我都沒力氣做下去。
之前有些題是在第一輪做過的,我會把答案蓋了再做一遍,之前第一輪就有做錯做上記號的,這一次看到就更注意了。
3、第三輪復習(8月19日--8月29日)
其實這輪就是聽很多輔導機構所謂的法條串講階段的錄音。這個階段的錄音基本會比第一輪的少一半,內容更簡略,但是如果是同個老師的話,第一輪和法條串講的內容不會有差。聽這個階段的錄音主要是為了鞏固記憶。但是這一階段我開始復習之前從沒看的法制史啊憲法之類的。
民法(2天),眾合李建偉,內容跟第一輪幾乎一樣,還是只有講了民法一半的內容。因為民法的理論在第一輪掌握的比較透徹還有做題基本都正確,之後其實還有2天的音頻我就沒有聽(因為我時間安排上真來不及了)。
民訴(1天),眾合徐繼軍,總共12個音頻,講的是非常好,而且他的口音真的非常好聽,非常系統,比鄭其斌講的有條理很多。
刑法(2天),萬國韓友誼,這次總分則都是他的,分則內容跟之前第一輪差不多,就是有些次要的罪名他不說了,總則講的很學術化,好是好,但是對做題用處不大,不過聽聽還是會有點好處的吧,畢竟袁登明在總則里有好幾處說錯了,我就是通過聽韓友誼的總則做對比,然後在查了其他資料才發現的。
刑訴(1天),眾合向高甲,講的內容跟第一輪一模一樣,講義也是一模一樣,所以刑訴法條串講的講義不用再列印了。我沒有都聽完,一天能聽多少是多少了,因為通過前面兩輪,訴訟法掌握的還可以,而且訴訟法還是靠自己背的比較好。
商經(1天半)眾合李小龍,慷慨激昂,跟張海峽完全不是一個風格的,聽過張海峽的再這輪聽李小龍的,商經會通很多很多的。
三國(1天半)眾合段慶喜,講的比楊帆全面,但個人覺得他講的東西我做題都用不上,聽他的只是為了給楊帆沒講的做個補充。至於有些被他講的很復雜的東西,直接跳過,按著楊帆的來就OK了。
法理憲法法制史(1天)眾合王鍇,法理還是要聽一聽的,理論性很強,憲法聽了一個小時人就差不多掛了,所以建議憲法法制史就別聽了,要聽就聽下最開始的一個音頻有關於怎麼學習和分值比例之類的,然後就每天抽點時間背下吧。我當時是從8月30日開始,每天晚上15分鍾背法制史的。憲法之後是抽出一天的時間把扔在一邊的專題講座給翻了一遍。
知識產權(半天)眾合曹新川,這個好像是第一輪里沒有專門知識產權的,但是有10分吧。7個音頻,10分絕對搞定。一聽完他講的知識產權,什麼著作商標專利法就全懂了,所以這個我是強烈建議要聽的!
基本這一輪就是這樣,還是遵循第一輪的規則,白天聽晚上做題,做的還是白皮書,更具體應該是過一遍,把之前做的題目再看一遍,碰到同類問題不再犯錯誤。
4、第四輪復習(8月30日--9月15日)
全面模擬階段,就是開始整套整套地做卷子,我是做題速度算快的,但是對答案答案解析很費時,一般一個白天只能做兩卷,晚上再做一卷會很累,所以我晚上基本是看講義,看之前第一輪的講義,一科一科地看。
這一輪用到了以下資料:眾合《模擬考場》總共有四套題,
眾合《紅腰帶》總共2套,紅腰帶標榜著什麼押題啊什麼的,其實都是吹的,因為都是眾合出的,所以裡面大多數題目都跟上面那套《模擬考場》是一樣的,所以個人建議最後押題的套題可以買三校或者萬國的,這樣題目不會太多重復。
這兩套題目的前三卷,我都是完完整整做了而且很仔細的對了答案,當時做這六套的時候,最低的有一卷得過95左右,最高的得過130左右,大多數還是115左右,所以到9月整個心態都比較好。
關於卷四,這段時間網上關於卷四答題技巧會出來,我當時抽出一天時間聽了眾合鄒建章和萬國陳璐瓊的錄音,陳璐瓊還有一個關於法律職業道德的錄音,都可以聽一下,兩個小時左右。還有,卷四一定要平時都看一下,別在最後來突擊,我是再第一輪第二輪時候,白皮書的每單元後都有案例分析的題目,我是每道都看的,不是光做選擇題就可以的。
關於歷年真題,很多人都說歷年真題都要做三遍以上,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我就是整套的真題一卷也沒做的。因為我們在做白皮書還有模擬考場的時候裡面都有真題,在看專題講座還有錄音講義老師都有講真題,其實腦子里真題印象已經很深,再做整套的真題也沒什麼意思,並且法每年都會變,08年的題目可能再我們現在看來就是錯的,在那邊糾結很久為什麼會是這個答案,後面才猛然發現其實是法變了。。。這種都是很浪費時間的。
還有著最後十多天里請每天花時間看憲法法制史,順帶循環地看看經濟法的內容。我是在這個階段偶爾隔天就抽點時間把專題講座的經濟法部分都看了看了背的,什麼土地房地產環保每天能看一個專題也好。
關於考前,前兩天一定要把白皮書、模擬考場還有之前自己做的題目的錯題都仔細看一遍,今年我考試的時候有四五道題目是模擬考場上幾乎一樣的題目,當時我是做錯的,考試時我還是做錯的,我現在就後悔如果當時考前一晚我稍微翻下的話可能這分就能得的。
關於背法條,很多人建議最後要抽出一兩周的時間背法條,我是沒有專門抽出時間來背法條的,因為我到9月時間已經不允許我背法條了,但是我在每輪聽錄音的時候都是把法條翻在邊上,做題目有關於法條解析的時候我也是去看一遍法條的,所以之前就有把背法條的工作做好的。假如自己對法條不熟,建議抽出時間專門弄一輪背法條的,每個法一兩天的也很快的。
祝你順利通過司法考試!
⑼ 司法考試刑法怎麼學
我給你一些建議,根據我的經驗(我非法律專業的),開始看一下基回礎的書,例如三大本答,聽一下基礎講座,例如韓友誼、劉鳳科、陳永生的講座都很好,給你點播一下,很多法條就會應用(法條書一本通不錯),然後做題最好做歷年真題,最近5年的,多次演練、比較,看看出題人的最愛,總之吧刑法不難學,盡管民法常識,但是不易得分,刑法掌握了相對比民法好得分。祝你成功!
⑽ 司法考試正確的學習方法
1,科學安排時間。一般才開始學的時候,以民法和刑法為主;
2,不斷重復。回司法考試知識點多內答容復雜,容易忘記,要不斷地回顧以前學過的東西,不斷重復;
3,講義、真題和法條結合。關於講義,要理清思路;做真題的時候,不要糾結於正確率,重在掌握知識和分析問題的技巧,做題時學會准確把握分析問題的切入點。
4,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當然也可以適當聽一下其它老師的講解,因為每個老師都有優缺點。當然要有主次,以自己喜歡的老師為主。
5,持之以恆。知識點記不住、做題總是錯,都是正常的現象,只要你每天堅持,時間久了就會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