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教學大綱
1. 刑事訴訟法——試述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與方式,提起的理由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
即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機關,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採用抗訴的方式,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採用重新審理決定、提審決定和再審指令的方式。
審判監督程序中的「抗訴」,是指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在發現確有錯誤時,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予以審判該案的訴訟活動。它是人民檢察檢察院行使法律監督權的一種形式。原刑事訴訟法就最高人民檢察院、上級人民檢察院向誰提出抗訴的案件由誰受理互相扯皮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新刑事訴訟法為充分發揮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對於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審判監督作用,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按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即哪一級檢察院抗訴、哪一級法院受理。為了保證人民檢察院有效地行使抗訴權,使抗訴及時得到審理,新刑事訴訟法還在第205條中增加規定:「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這表明,人民法院接到人民檢察院依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抗訴,必須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不能未經審理就直接發回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在審理中對於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不發回下級人民法院而自行作出判決;對於原判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應當直接作出判決,不應發回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新刑事訴訟法的有關修改和增加條款,解決了原來法律規定不明確的問題,為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抗訴和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抗訴案件提供了可操作性法律依據,確保了人民檢察院對已生效判決、裁定的法律監督權的實現和按審判監督程序進行抗訴的方式的順利行使。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抗訴與按照第二審提起抗訴這兩種方式,都是行使法律監督的職權,但兩者在提起主體、抗訴對象和受理機關等方面還是有許多區別的。第一,抗訴的主體不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抗訴的主體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與原審人民法院同級的人民檢察院無權抗訴,如果發現同級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它只能向上級人民檢察院反映意見;按照第二審程序提起抗訴的主體是與原審人民法院同級的人民檢察院,其抗訴後要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第二,抗訴的對象不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抗訴的對象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按照第二審程序提起抗訴的對象是沒有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第三,受理的法律不同。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起抗訴,由與抗訴人民檢察院同級的人民法院受理;按照第二審提起的抗訴,由抗訴檢察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受理。弄清這兩種抗訴的聯系與區別,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方式。
採用重新審理決定、提審決定和指令再審則是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三種方式。具體來說:
1.重新審理決定,又稱再審決定,是指各級人民法院對本院已經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經本院提請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由本案對該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決定。它是各級人民法院對本院已經生效裁判案件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所採取的方式。
2.提審決定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和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依法作出的將該案提上來由自己進行重新的決定。它是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上級人民法院針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案件,向本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
3.再審指令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依法作出的要求原審法院依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進行重新審理的指示或命令。它是最高人民法院針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法院已經生效裁判確有錯誤的案件,實行審判監督的一種方式。
決定提審和指令再審都是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的生效裁判有錯誤的案件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究竟在何種情況下「決定提審」,何種情況下「指令再審」,法律無此明文規定。我們認為,為減少上級法院的工作量,一般情況下應指令原審法院事實不清楚、證據不足的案件更應「指令再審」;如果案件屬於重大、復雜、疑難的刑事案件,糾正起來難度大,致使原審法院不能糾正或者因其他原因不便糾正的案件,上級法院才可以「決定提審」。
無論是採用審判決定、提審決定還是再審指令的方式提起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法院都要製作再審裁定書或重新審判裁定書。再審裁定書的作出,意味著審判監督程序中重新審判的真正開始。
審判監督程序提起的理由:
提起生效判決再審的理由與上訴理由不同的是,各國的法律均規定對生效判決再審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理由方被接受,這是由對生效判決再審的慎重性、嚴肅性決定的法。商為保障生效判決再審機制順利運行,各國對生效判決再審的理由均作了嚴格的限制,明確規定了作為生效判決再審理由的情況法。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05條對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理由作了原則性規定,即只有對各種再審材料進行認真審查後,發現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上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才能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法。商在司法實踐中,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主要指以下幾種情況:
(一)在認定事實上確有錯誤
在認定事實上確有錯誤,主要是指原判決、裁定認定的案件主要事實或重大情節,包括定罪和量刑的事實或重大情節不清,或者與客觀實際不符;案內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不足以證明主要犯罪事實或重大情節,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發現新的事實或證據,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法。
(二)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
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包括適用實體法上的錯誤和適用程序法上的錯誤法。商適用實體法上的錯誤,主要是指應當適用法律條款沒有適用或不正確適用,不應當適用的法律條款卻適用了,從而導致定性上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相混淆,或者量刑上的輕罪重判或者重罪輕判的錯誤法。商同時,由於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是保證實體法正確實施的必要條件,因此,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如應當迴避而沒有迴避,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貪污受賄、徇私枉法等,從而導致判決、裁定發生錯誤情形,也屬於原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方面確有錯誤的一種表現形式法。
不知道回答是否滿意~
2. 宜春軍隊文職公共知識考什麼
軍隊文職公共科目考試科目一般為公共知識和崗位能力兩部分:
公共知識考什麼:
1、政治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政治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意理論體系、公民道德修養的掌握程度。
2、經濟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掌握情況,以及理論與現實問題相結合的能力現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3、法律
主要測查應試者相關法律基礎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主要涉及法學理論、憲法、民法、刑法等。
4、人文與社會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文化常識、歷史常識、國情社情、國內國際時事等人文常識與社會常識的了解程度。
5、科學技術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科學技術基礎知識、科學常識以及現代高新技術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6、國防和軍隊知識
主要測查應試者國防知識、文職人員制度、軍隊安全保密等國防和軍隊基本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
崗位能力考什麼:
1、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
2、數量關系
主要是考查對數量關系的理解計算、判斷和推理的能力。數量關系主要有兩種題型:數字推理和數字運算。
3、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4、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者對文字、圖表等資料綜合理解與分析處理能力。增長率、倍數、百分點等概念考查頻率較高。
3. 馬克昌的代表著作
《刑法學》(高等學校法學試用教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年版)
《法學知識手冊》,參與編寫(中州書畫出版社1983年版)
《刑法學》(高等學校法學試用教材),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罰論》(上編),副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關於刑法的若干問題》,參加編寫(河南省法學會印1984年版)
《刑法》,合著(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刑法學教學大綱》(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大綱),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論共同犯罪》,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刑法學》,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刑事法學大辭書》,主編之一(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犯罪通論》,主編(武漢大學1991年版、1999年修訂版)
《中國刑事政策學》,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刑法學全書》,第一主編(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刑法的修訂與完善》,第一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
《刑法理論探索》,獨著(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刑罰通論》,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1999年修訂版)
《近代西方刑法學說史略》,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1996年版、2004年再版)
《經濟犯罪新論》,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刑法學》,第二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刑法學》,第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刑法熱點疑難問題探討》,第二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刑法學》,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日共同犯罪比較研究》,第一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馬克昌文集》,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 刑法殺人問題
繼母總是家暴孩子,失手將妹妹殺死,屬於故意傷害致人死亡,公安機關立案後,通過偵查、調查取證,會正確認定案件的。
涉嫌故意傷害罪,應當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5. 國家法定考試包括哪些
主要有四類:
1、教育考試。包括各種入學考試,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等各類考試。
(5)刑法教學大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將其適用范圍限定為「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此刑法條款中的「法律」應當是狹義的概念,僅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規與規章等廣義上的規范性法律文件。
根據考試的目的及內容,我國現行的考試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國家教育考試,包括入學考試和水平考試,入學考試包括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水平考試意在測評應試者在某方面的知識、能力是否達到一定水平,包括外語水平考試等。
二是國家工作人員選拔考試,主要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
三是資格類考試,意在測評應試人員是否具備從事某一職業的資格或條件。上述考試分別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或相關行政部門的規范性文件設立並作出詳細規定。
上述考試不能全部納入「代替考試罪」的規制范圍,只有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規定的考試才適用此條款。
理由如下:首先,增加本罪主要是從維護社會誠信及考試的公平性的角度,懲治失信背信行為,如果將所有依據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設立的考試都適用此條款,打擊面過寬,難以實現良好的社會效果。
其次,國務院正在持續推進行政審批項目清理,要逐步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准入類職業資格,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准入類資格,如果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並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採取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將按程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後予以取消。
由此可以看出,國務院正在逐步清理、減少不必要的准入資格類考試,其改革趨勢為只保留有法律法規依據且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密切的考試,因而合理限定代替考試罪中「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范圍與這種改革趨勢更為相符。
再次,刑罰作為調整社會關系的最後手段,應減少不必要的犯罪認定,相比於刑法規定的其他犯罪行為如暴力犯罪、經濟犯罪等,代替考試的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小,無論是法律還是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對考試作弊行為的處罰都作出了相關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懲罰目的。
因此,只有當此類行為的危害性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應由刑法對其進行規制。在衡量代替考試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小時,應綜合考慮考試涉及的地域范圍、是否涉及特殊行業人員從業資質等資格認定等因素,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涉及全國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問題,這類考試的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大、涉及面廣,如《執業醫師法》,涉及醫療職業工作者的從業資格的認定,與醫療質量、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此類考試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大,在這類考試中作弊,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也更大。
另一方面,對於這類全國性的、涉及重要行業人員的從業資質認定的考試,通常都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進行規定,包括《高等教育法》、《公務員法》、《執業醫師法》、《法官法》等近二十部法律。
因此,將此條款的「法律」做狹義解釋,即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既可以保證具有較大社會危害性的行為得到懲治,也符合刑法的謙抑性原則,充分發揮刑法的教育功能,實現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的教育考試
我國的國家教育考試主要包括:入學考試,如高考、中考、研究生入學考試等;水平考試,如漢語水平考試、外語水平考試等;還有文憑方面的考試,如自學考試、學歷文憑考試等。
在水平類考試中,多為以部門規章、文件為依據設立的考試,如全國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教委在批轉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兩份《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通知中規定:對結束四、六級學習的學生進行統一的標准考試。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就是根據這一規定而設計的。對於此類考試,非依據法律設定,不應納入「代替考試罪」的規制范圍。對於入學考試及文憑方面的考試,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判定其是否屬於「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
入學考試,主要包括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研究生招生考試,《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
國家教育部出台的《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教育考試包括普通和成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根據上述規定,這三類考試都應屬於「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的范疇。
文憑方面的考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申請學士學位外語水平考試等。《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實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經考試合格的,發給相應的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
根據該規定,高等教育應屬於「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對於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申請學士學位外語水平考試等測評結果作為國家承認學歷、學位依據的考試。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第二條中規定,國家教育考試是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實施,由經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面向社會公開、統一舉行,其結果作為招收學歷教育學生或者取得國家承認學歷、學位證書依據的測試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統一舉行」並不要求是「統一由國家一級組織」,有些「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也可以由地方根據法律規定組織實施,如高考,既有全國統一考試,也有各省依照法律規定組織的考試,但在上述規定中未明文規定本案涉及該項考試是否為國家教育考試。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實施哪8種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6)刑法教學大綱擴展閱讀
《勿讓青少年心中種下輕視法律的種子》
5月7日,山東省泰安市肥城發生一起殺人案。「就我們目前了解的情況,這是一起非常惡劣的案件。」山東省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處處長欒馭說。
據警方調查通報:5月7日凌晨,犯罪嫌疑人辛某某(男,2002年1月出生)、李某某(男,1999年11月出生)酒後將宋某某(1946年4月出生)毆打致死。目前,兩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故意殺人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據媒體報道,來自各地檢察系統統計,近幾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總體犯罪率逐年下降,但低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在校未成年人占很大比重,毒品犯罪、性侵害案件中涉案未成年人開始有所增多,不少未成年人犯罪手段暴力兇殘,共同犯罪居多且犯罪後果嚴重。
回看那些令人心驚的案例,多數青少年並不知道自己的行為究竟觸犯了哪條法律,或者即使明白自己涉嫌犯罪,也不以為然,認為不過是批評教育一下,不用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於是,我們看見,一名高三學生僅僅因為不滿教師約談家長,當著母親的面將班主任捅死,還笑著說,「我從來沒有把他的生命放在心上「;我們看見,三名中小學生僅僅因為入室搶劫被發現,殘忍弒師,事後,涉嫌犯罪的少年滿不在乎:「我們不滿14歲殺人不坐牢」。
是因為現行法律對青少年犯罪處罰太輕嗎?的確有這方面因素。對未成年人犯罪,我國《刑法》規定了「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原則。
但重教育挽救、改造,並不意味著就沒有處罰,為什麼在不少未成年人眼裡,「從輕處罰」就變成了「網開一面」,以為自己不受法律約束呢?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讀懂、甚至沒有接近過「法律」這個兩個字,他們年輕的生命所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學校家庭的威權。
再說法律規定14、16、18歲不同年齡負不同法律責任,且那麼多青少年惡性傷人、殺人都「從輕處罰」「教育了之」,他們還有什麼可敬畏的;何況他們目力所及,是各種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執法效率低下,是法律對權力的屈從。
對法律不知不想敬畏,何來遵從? 法律是不是該結合社會實情相應地把負完全刑事責任的年齡往下降?加重對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刑事處罰?
另一方面,撒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種什麼苗長什麼樹,要讓青少年樹立法治觀念,並養成守法行為、習慣,需要在他們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種子,用法治滋養青少年的成長。這並不是在教學大綱中增添一堂普法課那麼簡單,形式主義的灌輸說教,不如來自家庭言傳身教和社會耳濡目染。
當前,最令人擔憂的還不僅僅是青少年犯罪中的低齡化和暴力化,而是今天社會存在的對法律輕視的現象,在一代青少年心中種下的罪惡種子,若干年後,它們會不會開出惡之花?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知法守法則法彰。增強全民法治觀念,讓尊法、守法、用法成為全體人民的生活方式,迫切需要從青少年群體入手。
7. 求《法律基礎知識》的教案
法律基礎知識教學大綱(試行)
一、課程性質與任務
法律基礎知識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德育課程,旨在對學生進行有關法律基礎知識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學牛了解和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基本知識,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僅做到自覺守法、依法辦事,而且還能積極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依法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成為具有較高法律素質的公民。
二、課程教學總體目標
1.教育學生了解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與學生關系密切的有關基礎知識,初步做到知法、懂法。
2.指導學生提高對有關法律問題的理解能力,對是與非的分析判斷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問違法行為作斗爭的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樹立法制觀念,增強適應依法治國所必需的法律意識,提高思想政治素質。
三、教學內容及具體教學目標和要求
法律基礎知識課介紹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法律基礎知識課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懂得學習法律基礎知識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熱情。
(一)憲法 。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憲法的特徵,了解我國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努力做到維護憲法尊嚴,保障憲法實施。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政權組織形式;人權的涵義;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體系。
2.識記:我國憲法關於治國方略的規定;我國的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
3.理解: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國家保障我國公民的基本人權.
運用
1.舉例說明:列舉實例表明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廣泛性。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分析判斷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憲政原則。
教學內容
1.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
(1)規定國家根本制度與基本國策
(2)規定和保障墓本人權
我國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
我國憲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
(3)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
行使國家權力的國家機構體系。
國家機關的相互關系。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治國方式的重大轉變。
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核心。
(二)行政法
教學日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行政機關的構成及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基本方式;明確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掌握行政處罰的有關知識,提高遵守行政法規、依法監督行政的自覺性。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行政主體的范圍,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墓本方式;行政許可的涵義;行政處罰的基本程序;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
2.識記:行政處罰的設定權;行政違法的特徵。
3.理解: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使行政權。
運用
1.舉例說明:通過實例區分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分析判斷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
教學內容
1.行政機關是國家實施行政管理的機關
(1)行政與行政法
(2)我國的行政機關體系
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
(3)行政法律關系及其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行政管理關系和行政監督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的要素:主體、客體、內容。
2.行政機關管理國家的基本方式
(1)通過抽象行政行為規范和調整社會事務
抽象行政行為的插義。
抽象行政行為的形式。
(2)通過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維護行政管理秩序
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徵。
具體行政行為的種類。
(3)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行政許可的涵義和種類。
行政處罰的種類、設定權、處罰程序。
3.制裁行政違法,維護社會秩序
(1)行政地違法及其特徵
行政違法的涵義。
行政違法的特徵。
(2).行政違法的制裁
行政違法制裁的涵義。
行政法律責任。
(三1民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內容,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明確民事主體所享有的主要民事權利;自覺依法進行民事活動,提高保護自身民事合法權益的能力.
教學要求
認識
1.了解:民法調整的對象;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2.識記:法人應當具備的條件;民事權利的主要內容;合同的訂立程序;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
3.理解:我國民法的摹本原則;民事行為能力分類的意義;合同擔保的形式和作用.
運用
1.舉例說明:現實生活中違反平等原則的現象;結合生活實際,指出侵犯公民、法人人身權利的行為主要有哪些,怎樣運用民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合同擔保的運用。
2.分析判斷:根據實例,區分承擔民事責任的具體方式。
3.實踐體驗: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模擬合同簽訂;收集有關資料,結合個人學習體會,說明公民合法財產受到侵犯如何尋求民事司法救濟。
教學內容
1.民法的墓本原則
(1)民法的涵義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2)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
平等原則
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
保護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權益的原則。
遵守法律和國家政策原則。
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2.民事主體
(1)自然人
自然人的涵義,
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監護。
(2)法人
法人應具備的條件。
法人的分類。
法定代表人。
3.民事權利
(1)民事權利的主要內容
物權及其種類。
債權及其種類;合同的訂立、履行、擔保。
知識產權及其種類。
人身權及其種類。
(2)取得民事權利的途徑
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
4.民事責任
(1)民事責任的種類
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侵權的民事責任。
(2)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和方式
承擔民事責任的原則。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3)免除民事責任的情形
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過錯,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
(四)經濟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我國的企業法律制度、產品質量法律制度、稅收法律制度以及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明確企業設立的條件、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勞動合同的內容和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依法從事經濟活動。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企業的分類;產品質量的監督方式;稅收的種類;訂立勞動合同的基本程序;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
2.識記:企業設立的條件;構成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條件;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勞動合同的基本內容。
3.理解: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承扒法律責任;依法納稅的重要意義;訂立勞動合同的重要性;違反勞動法應承擔法律責任。
運用
1.舉例說明:企業與其他法人的主要區別;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主體和征稅對象;發生勞動爭議的解決途徑主要有哪些。
2.分析判斷:結合有關資料或者個人生活經歷,分析產品質量對人們生產、學習、生活的重要性;在什麼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列舉事例,說明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人實行特殊勞動保護的重要意義。
3.實踐體驗:根據個人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模擬一份個人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
教學內容
1.規范市場主體 依法設立企業
(1)企業設立的條件
企業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
設立企業的必備條件。
設立企業的禁止條件。
(2)企業的法律責任
企業法律責任的主體。
企業法律責任的實現方式。
2.加強質量監督 保證產品質量
(1)產品質量法概說
產品質量法的制定。
產品質量法的基本原則。
(2)產品質量的監督
監督主體。
監督形式。
(3)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生產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銷售者的產品質量責任和義務。
(4)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
構成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條件。
產品質量法律責任的范圍。
3.加強稅務管理 自覺依法納稅
(1)稅收與稅法
稅收的種類。、稅收法律關系。
(2)稅收徵收法
流轉稅法。
所得稅法。
(3)稅收徵收管理法
稅務管理。
稅款徵收。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法律責任。
4.履行勞動合同 強化社會保障
(1)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勞動法的制定。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
(2)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勞動者的基本權利。
勞動者的基本義務。
(3)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訂立。
勞動合同的內容。
(4)勞動爭議的解決
協商解決;申請調解;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5)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社會保障的內容。
社會保障的立法。
(五)刑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犯罪的特徵和構成要件,明確罪與非罪的界限;理解刑罰在打擊犯罪中的作用;認識幾種常見犯罪的危害發生性,提高同犯罪作斗爭的自覺性。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分類;累犯、自首和立功的構成條件;常見的幾種犯罪。
2.識記:犯罪的特徵;刑罰的種類;刑事責任年齡。
3.理解:犯罪的構成要件;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刑事責任能力。
運用
1.舉例說明:聯系具體犯罪案例,指出犯罪嫌疑人所觸犯的罪名。
2.實踐體驗:收集案例,體會打擊經濟犯罪的意義。
教學內容
1.犯罪
(1)犯罪的構成要件
犯罪及其特徵。
犯罪的構成要件。
區分罪與非罪的原則界限。
(2)犯罪的分類
根據犯罪客體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犯罪主體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犯罪主觀方面不同進行分類。
2.刑罰
(1)刑罰的種類
主刑和附加刑。
(2)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
(3)累犯、自首、立功
3.與犯罪行為作斗爭
(1)打擊與職務有關的犯罪
(2)打擊與生產經營有關的犯罪
(六)專業法規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與自己所學專業有關的專業法規的主要內容;樹立忠於職守、嚴格依法辦事的觀念;提高依法從事職業活動的能力。
(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由各校根據相關行業特點自行確定。)
(七)訴訟法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訴訟途徑的種類及其各自的管轄范圍,知道非訴訟途徑的特徵及法律服務機構的種類;掌握幾種主要非訴訟途徑的運行過程;培養學生自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教學要求
認知
1.了解:訴訟的種類;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行政沂訟的受案范圍。
2.識記:非訴訟途徑的種類;法律服務的機構。
運用
1.舉例說明: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具體糾紛,選擇恰當的解決途徑。
2.分析判斷:結合訴訟案例材料,分析判斷應適用的訴訟程序及確定應管轄的具體機關。
3.實踐體驗:通過開展模擬法庭、旁聽審判、實地參觀等活動,體驗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教學內容
1.訴訟途徑
(1)訴訟的種類
(2)受案范圍和管轄
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刑事訴訟的受案范圍和管轄。
(3)審判程序和舉證責任
2.非訴訟途徑,
(1)非訴訟途徑概說
非訴訟途徑的涵義。
非訴訟途徑的特徵。
(2)非訴訟途徑的種類
投訴、調解、裁決、仲裁、復議、申訴。
3.法律幫助
(1)法律服務
法律服務的涵義。
法律服務的機構: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
(2)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條件、法律援助的機構、法律援助的程序。
四、教學原則和方式方法
1.教學原則
(1)方向性原則。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教學中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與解釋問題,確保理論觀點的正確性。
(2)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向學生普及法律基礎知識是法制教育的基本任務,應當努力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憲法和一些主要的法律、法規的基本內容。同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法制觀念教育,讓學生在學法的基礎上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法制觀念,做到自覺遵紀守法。
(3)學科性與綜合性相結合的原則。與其他德育課程相比,法律基礎知識足由多門法學分支組成的專業性很強的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在教學內容上不能過分強調學科的專業性、完整性、系統性,而應強調和體現它作為德育課的綜合性。要從德育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出教學要求,把學科性和綜合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4)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與公民日常活動的聯系非常緊密。法律基礎知識的教學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同時,應注意教育和指導學生用法,做到學以致用。
要多選用典型事例和案例進行教學,適度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旁聽審判、模擬法庭、參觀考察、社會調查等活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自主地學習,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依法做事、依法維權、依法問違法犯罪作斗爭等實踐能力。
2.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的選擇。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水平及思想狀況的差異情況,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2)教學方法的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採用學生主體參與的啟發式、直觀式、討論式及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特別要注意採用以例說法的方法,有條件的應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
(3)教學方法的評價。評價教學方法要以實現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目標為依據。鼓勵有所創新並取得實效的教學方法。
3.活動建議
配合教學內容,教師應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或社會實踐活動時間,有計劃地舉辦各種法制講座,組織學生開展旁聽審判、模擬法庭、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等實踐活動,並通過安排學生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及總結等形式考核成績。
4.教學用具
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本及教學參考提供的資料開展教學活動,並恰當使用電影、幻燈、照片、錄音、錄像及計算機教學軟體和校園網等進行輔助教學。
5.課時計劃及分配建議
┌———┬—————————┬———┐
│序 號│ 課 程 內 容│學 時│
├———┼—————————┼———┤
│ │法律基礎知識課介紹│ 2 │
├———┼—————————┼———┤
│ (一)│憲法 │ 2 │
├———┼—————————┼———┤
│ (二)│行政法 │ 3 │
├———┼—————————┼———┤
│ (三)│民法 │ 6 │
├———┼—————————┼———┤
│ (四)│經濟法5 │ │
├———┼—————————┼———┤
│ (五)│刑法 │ 5 │
├———┼—————————┼———┤
│ (六)│專業法 │ 3 │
├———┼—————————┼———┤
│ (七)│訴訟法 │ 6 │
├———┴—————————┼———┤
│ 復習考試 │ 2 │
├—————————————┼———┤
│ 機動 │ 2 │
├—————————————┼———┤
│ 合 計 │ 36│
└—————————————┴———┘
法律基礎知識一般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36課時,其叫J教學時間32學時,復習考試2學時,機動2學時。
五、教材編寫和選用
1.教材的編寫、審查和選用
法律基礎知識課教材,由教育部統—組織編寫,在部分職業學校試用後由教育部組織審定。
各中等職業學校應選用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未經批准,任何單位、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組織編寫和推薦教材
2.教材的范圍
教材包括:課本、教學參考書、教學掛圖、音像教材、多媒體教學軟體、多媒體教學資料。
3.課本的規格
課本作為實施教學大綱的基本工具,必須按照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目標,反映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課本作為教與學的基本工具,應該圖文並茂,既有正文也有輔文、事例,應採用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敘述方式,提供新穎活潑的版式設計,文中穿插思考題、判斷題,力求有利於教師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便於學生學習理解。
六、學習評價與考核
1.評價目的
學習評價是通過確認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水平、行為轉變的情況,以考查教學效果,為調節和控制教學過程提供決策依據。
2.評價原則
學習評價應遵循知識、能力和覺悟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評價的范圍應包括學生對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識記、理解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評價途徑
評價應採用書畫測評考試與日常觀察相結合的途徑進行。具體方式包括筆試、口試、具體案例分析、法律文書撰寫和實踐活動考查等。
4.評價標准
學習評價標准分為認知水平評價和運用能力評價。
認知水平評價分為「了解」、「識記」和「理解」三個層次,「了解」指知道有關知識和原理;「識記」指對有關的知識和原理能正確認識和表述;「理解」指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知識和原理能較全面、深入地把握。
運用能力分為「舉列說明」、「分析判斷」和「實踐體驗」三個層次。其要求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能恰當地舉出事例說明所學的知識和原理,並能在實踐活動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原理分析、解決所接觸到的實際問題。
8. 求網易公開課<公正該如何是好>教學大綱中文版
閱讀書目 :
1、《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作者:(英)傑里米•邊沁
【作者簡介】傑里米•邊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是英國的法理學家、功利主義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改革者。他是一個政治上的激進分子,亦是英國法律改革運動的先驅和領袖,並以功利主義哲學的創立者、一位動物權利的宣揚者及自然權利的反對者而聞名於世。他還對社會福利制度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內容簡介】《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於1789年初次發表,它同邊沁的許多著作一樣,成書艱難,問世遲緩。最終出版時,它仍如邊沁在那坦率直陳、言之有物的前言里所承認的那樣,既非完整無缺,亦非盡善盡美。該書早在1780年即已付梓,但被邊沁扣壓了9年才出版,因為他在最後一章開始說明刑法與民法之間區別,或如他所稱兩者之間「界限」的地方,發現有預想不到的困難。他最終感到,要解決這些疑難,就必須另寫一書來詳細闡釋法律和立法制度的邏輯結構。
2、《功利主義》 作者:(英)約翰•穆勒
【作者簡介】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經濟學家、政治理論家,西方近代自由主義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因其對個人自由的熱情辯護並以清晰的邏輯對自由主義原理作出了傑出闡釋,而被尊稱為「自由主義之聖」。
【內容簡介】功利主義是一種在西方影響巨大的倫理學說,其原則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以行為的實際功效或利益為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標准。本書系統地闡述了這一學說,分緒論、何謂功利主義、論功利主義最後制裁力、功利主義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證明、論公道與功利主義之關系。
3、《論自由》 作者:(英)約翰•穆勒
【內容簡介】約翰•穆勒的《論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學乃至人文思想領域內享譽至高的作品,雖然篇幅不大,卻是一部劃時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啟蒙運動以來關於個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論述,集古典自由主義理論體系之大成,成為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本書清晰地闡明了自由主義的核心思想:個人只要在不傷害他人的范圍內,就應該擁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論自由和個性自由(行動自由),而這一原則的實施,有賴於對政府及社會權力的界定和限制。
4、《政府論》 作者:(英)約翰•洛克
【作者簡介】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英國哲學家、經驗主義的開創人,同時也是第一個全面闡述憲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權利」的人,在哲學以及政治領域都有重要影響,他主張要捍衛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權。他的政治理念也深遠地影響了美國、法國、英國等西方國家。
【內容簡介】《政府論》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是針對英國當時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菲爾默所持「君權神授論」的論戰,帶有很強的針砭時弊之意味,可歸之為「破」;洛克在下篇的重點是「立」,闡釋了他主要的政治思想。歷來人們在探討洛克政治思想時,主要是針對《政府論》的下篇。洛克在《政府論》下篇提出統治者的權力應來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建立國家的唯一目的,乃是為了保障社會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權利。當政府的所作所為與這一目的相違背的時候,人民就有權利採取行動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將權力收回。
洛克在試圖解決政治權力的產生以及來源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是從人的「自然狀態」出發,圍繞「自然法」,「自然權利」,「契約」等范疇展開論述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和霍布斯並無二致。然而,洛克在論證伊始,即在對於「自然狀態」描述中,便和霍布斯產生了比較大的分歧.洛克所描述的自然狀態是一種「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在自然法的范圍內,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辦法,決定他們的行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無需聽命於任何其他人的意志。盡管這種狀態並非美好的世外桃源,但相對於霍布斯所描述的「人對人就像是狼對狼一樣」,「一切人對於一切人的戰爭」這一陰森恐怖的景象而言,卻是「一個和平,善意,互助和保全的狀態」。
5、《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作者 :(德)伊曼努爾•康德
【作者簡介】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他被認為是對現代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啟蒙運動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康德的「三大批判」構成了他的偉大哲學體系,它們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內容簡介】本書是康德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一本經典著作。雖然它的篇幅不長,但集中論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是康德德性論的代表作,對西方的倫理思想產生過極其深刻的影響。
6、《正義論》 作者 :(美)約翰•羅爾斯
【作者簡介】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美國當代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1921年生於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就學於普林斯頓大學,1950年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後相繼在普林斯頓大學(1950-1952)、康奈爾大學(1953-1962)、哈佛大學(1962-)任教,現任哈佛大學教授。羅爾斯自五十年代起便潛心於社會正義問題的研究。先後發表了《作為公平的正義》(1958)、《憲法自由和正義觀念》(1963)、《正義感》(1963)、《非暴力反抗》(1966)、《分配的正義》(1967-1968)等論文。《正義論》是他集這些論文之精粹並經過重新思考而形成的一部完整而一貫的理論著作。
【內容簡介】自由主義中的保守派只能接受形式上的平等,也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自由平等主義者則表現出對於實質平等的強烈關懷。羅爾斯在《正義論》當中提出了關於正義的兩條原則:第一條是所謂平等的自由原則,即每個人應該在社會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權利;第二條原則包括差別原則與機會平等原則。前者要求在進行分配的時候,如果不得不產生某種不平等的話,這種不平等應該有利於境遇最差的人們的最大利益,就是說,利益分配應該像處於不利地位的人們傾斜;後者要求將機會平等的原則應用於社會經濟的不平等,使具有同等能力、技術與動機的人們享有平等的獲得職位的機會。煌煌50萬言的文字,便是圍繞這兩個原則展開的。
7、《政治學》 作者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作者簡介】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臘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辦了一所叫呂克昂的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亞里士多德一生勤奮治學,從事的學術研究涉及到邏輯學、修辭學、物理學、生物學、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美學、博物學等,寫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網路全書,據說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論》、《形而上學》、《物理學》、《倫理學》、《政治學》、《詩學》等。他的思想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創立了形式邏輯學,豐富和發展了哲學的各個分支學科,對科學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最早論證地球是球形的人。
【內容簡介】本書是作者亞里士多德的「關於政體研究的專著」,具有多方面的學術價值,對於了解當時希臘社會的狀況,了解古希臘人的政治、法律、倫理、教育思想,研究亞里士多德的學說,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這是一部論述政治問題的專著,但亞里士多德在探討和闡釋奴隸制各種政體及其統治形式的過程中也從教育與政治關系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教育的主張。
9. 西北工業大學2010研究生入學參考書目
科目代碼 考試科目 參考書 出版社 作者
242 俄語(一外) 《大學俄語》(1—2冊全部)
《大學俄語》(3冊語法部分)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北京外國語大學與莫斯科普希金俄語學院合編
243 日語(一外) 《中日交流標准日本語》(初級上、下,中級上1---10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44 德語(一外) 《大學德語教學大綱》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學德語》(1—3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書良主編
245 法語(一外) 《法語》(1—3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馬曉宏等編
《簡明法語教程》(1—42課) 商務印書館出版 孫輝編
《大學法語》(1—3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志清主編
《大學法語簡明教程》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薛建成主編
246 英語(一外)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考試大綱(非英語專業)》
大學英語教材
《考碩詞彙高效速記》 王新國等
360 數學(理學) 《高等數學》 科學出版社,2005 西北工業大學高等數學教材編寫組編
《線性代數》 科學出版社,2006 西北工業大學線性代數編寫組編
《高等數學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陸全主編
《線性代數輔導講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7 徐仲、張凱院主編
361 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 科學出版社,1999 李成章等
數學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陳記修等
數學分析(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
735 英語水平測試(含詞彙、閱讀、翻譯、寫作) 《英漢翻譯教程》 上外教社,2003.1 (40) 張培基編
《實用英漢翻譯教程》 外語教研社,2002.2 (1) 申雨平編
《英語寫作手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丁往道編
《英語高級寫作教程》 國防工業出版社 庾鮮海編
736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西工大人文與經法學院自編教材
738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 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5 蘇克和、胡小玲主編
《物理化學》上、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傅獻彩等編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印永嘉等編
740 藝術史 《美的歷程》 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李澤厚著
《中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
《外國美術簡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編
741 設計理論 《設計學概論》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尹定邦編
《工業設計概論》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 程能林主編
《工業設計方法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1 簡召全編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 張立群
《設計數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講義 余隋懷等
742 建築歷史及城市建設史 《中國建築史》(第五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潘谷西著
《外國建築史(十九世紀末以前)》(第三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陳志華著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第二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羅小未著
《外國城市建築史》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沈玉麟編
《中國城市建設史》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董鑒泓編
743 法學綜合 《法理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文顯主編
《憲法學概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肖蔚雲主編
《民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魏振瀛主編
《刑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
745 行政管理學 《行政管理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8 夏書章主編
《行政管理學概論》(第二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 張國慶主編
746 生物綜合 《生理學》(第6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姚泰 主編
《生物化學》(第6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 周愛儒 主編
《醫學分子生物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年 馮作化 主編
《細胞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翟中和 主編
《現代遺傳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趙壽元,喬守怡 主編
《微生物學教程》(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周德慶 主編
748 物理化學(醫學) 《物理化學》上、下冊(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傅獻彩
《物理化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天津大學物理化學教研室編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印永嘉、奚正楷等
《物理化學》上、下冊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 何玉萼, 袁永明, 薛英編
相關的《物理化學》習題解析
749 德語水平考試 《德語語法專題》 旅遊教育出版社 韓萬衡
《ABC der schwachen/starken Verben》 Hueber Verlag Mei,Klare u.a.
《德漢同義詞》 外研社 庄慧麗
《德漢翻譯基礎教程》 外研社 張建琪
《漢譯德理論與實踐》 外研社 錢文彩
德語專業3-4年級教材
802 水聲學原理 《水聲學原理》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出版社,1993 劉伯勝,雷家煜主編
《水聲學基礎》 國防工業大學出版社,1981 顧金海,葉學千編著
803 設施規劃與設計 《設施規劃與設計》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5 王家善、吳清一、周佳平編
《現代生產物流及模擬》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張曉萍、顏永年、吳耀華、荊明編
804 電磁場與電磁波 《電磁場與電磁波》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主編丁君
805 環境化學 《環境化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戴樹桂主編
《環境化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王曉蓉編著
806 工業設計 《機械產品藝術造型基礎》 學術書刊出版社,1989.10 高敏編
《工業設計概論》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 程能林編
《工業設計方法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1 簡召全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 張立群
《設計數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講義 余隋懷等
807 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 《電工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4,9 史儀凱主編
《電子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5,1 史儀凱主編
《電工電子應用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5,1 史儀凱主編
808 電氣工程基礎 《電力電子技術》(第四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王兆安、黃俊編
《電力電子技術》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林輝、王輝編
《電力電子技術典型題解析及自測試題》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吳小華、李玉忍等編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1 Jai P.Agrawal
電機與拖動基礎(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發海 王岩 編著
航空電機學 國防工業出版 劉迪吉
電機學(第二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辜承林
電機學(第三版) 科學出版社 朱東起 李發海
809 政治學原理 《政治學原理》(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版 王惠岩主編
《政治學基礎》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王浦劬主編
810 交通工程導論 《交通工程總論》 人民交通出版社 徐吉謙編
《交通工程學》 人民交通出版社 李作敏、杜穎主編
《道路交通控制工程》 人民交通出版社 荊便順主編
811 管理學 《管理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張德,徐國華,趙平編
《管理學教程》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 戴淑芬編
812 現代西方經濟學 《西方經濟學》(第三版)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高鴻業
813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 中華書局1994年 李侃,李時岳等編
《20世紀中國史》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雲峰,陳舜卿主編
814 運籌學 《運籌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運籌學教材編寫組
815 醫學圖像處理 《計算機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王耀南、李樹濤、毛建旭
《數字圖像處理導論》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趙榮椿
《數字圖像處理》 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 Kenneth.R.Castleman
816 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第二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俞卞章編
《數字信號處理》(第二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丁玉美、高西全編
《數字信號處理》(第二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程佩青編
817 理論力學 《理論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8 西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
《理論力學》(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哈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編,
《理論力學習題集》 西北工業大學2007 西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編
《理論力學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第3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支希哲
818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7 徐志宏、秦宣主編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主編
819 動力裝置原理 《魚雷活塞發動機原理》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1 趙連鋒編
820 藝術專業綜合理論 《設計學概論》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尹定邦主編
《美學與藝術鑒賞》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凌繼堯 張燕
821 自動控制原理 《自動控制原理》(第3版) 國防工業出版社 胡壽松主編
824 計算機輔助製造 《計算機輔助製造》 科學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卜昆等
《數控加工理論與編程技術》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劉雄偉等編
825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 樊昌信等編
《信息傳輸基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5 歐陽長月等編
《通信系統原理》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 沈振元等編
826 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周世勛編
《量子力學教程》 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曾謹言
827 信號與系統 《信號與系統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第二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5 范世貴等編
《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0 吳大正主編
《信號與系統》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7 段哲民等編
828 光學 《光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建林編
《光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趙凱華編
《光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永康編
《光學》 山東大學出版社 蔡履中等
829 電子技術基礎 《電子技術》 科學出版社,2005 史儀凱主編
《電工學》下冊 電子技術(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秦曾煌主編
《電子基礎(模擬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康華光主編
《電子基礎(數字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康華光主編
830
結構力學(土建) 《結構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龍馭球(清華大學)編
《結構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弗康(湖南大學)編
《結構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楊天祥(天津大學)編
831 雜訊與振動控制 《振動與雜訊控制技術基礎》 科學出版社,2001 盛美萍等編著
832 材料科學基礎 《材料科學基礎》(第二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劉智恩
《材料科學基礎》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胡庚祥,蔡珣
《材料科學基礎》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0 石德珂
《材料科學基礎》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潘金生,仝健民
833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 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5 蘇克和,胡小玲主編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印永嘉等編
《物理化學》(第四版)上、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傅獻彩等編
834 飛機總體設計原理 《現代飛機總體設計》(中英對照)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王和平編
「Aircraft Design: A Conceptual Approach」
《現代飛機設計》 AIAA Ecation Series,1992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2 D.P.Raymer,
中譯本:[美]雷曼爾著、鍾定逵等譯
《飛機總體設計》 航空工業出版社,1991 楊景佐等編
《現代飛機總體綜合設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李為吉等編
835 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導論》 天津大學出版社,1992 高鴻賓主編
《有機化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高鴻賓主編
《有機化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 王芹珠編
《有機化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邢其毅,徐瑞秋,周政編
《有機化學簡明教程》 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高鴻賓主編
836 航天器與導彈控制原理 《航天器控制原理》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10 周軍編
《導彈控制系統原理》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10 楊軍編
837 氣體動力學 《氣體動力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王新月
《流體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 張兆源、毛根旺編
《氣體動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何洪慶、毛根旺編
838 經濟法 《經濟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紫煊主編
《商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 范健主編
《勞動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郭婕等主編
839 飛行器飛行力學 《戰術導彈軌跡與姿態動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曾穎超、呂學富等編
《飛行器飛行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6 呂學富編
《有翼導彈飛行力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83 周慧鍾、李忠應、王瑾編
《有翼導彈飛行動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 李新國,方群
840 機械振動基礎 《機械振動學》(線性系統) 浙江大學出版社,1988 程耀東編
《機械振動學》(測試與分析) 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 孫月明編
《航空發動機振動與測試系統》 西工大講義,2002 賀爾銘編
841 材料力學 《材料力學》(I)、(II)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苟文選主編
《材料力學》,上 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劉鴻文主編
《材料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單輝祖主編
842 飛行力學與結構力學 《有翼導彈飛行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1 李新國、方群
《戰術導彈軌跡與姿態動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曾穎超、呂學富等,
飛行器飛行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6 呂學富
《有翼導彈飛行力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3 周彗鍾、李忠應、王瑾
《飛行器結構力學》 中國宇航出版社,2002 梁立學、劉石泉、齊輝
《有限元法基礎》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李人憲
843 火箭發動機原理 《固體火箭發動機原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1 李宜敏等編
《火箭發動機原理》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講義 狄聯順等編
《液體火箭發動機原理》 宇航出版社(導彈與航天叢書),1993 劉國球主編
844 自動化檢測技術 《智能檢測與控制技術》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2 王仲生主編
《自動檢測技術》 冶金工業出版社,1985 王紹純主編
《微機檢測與轉換技術》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王煜東主編
845 電路基礎 《電路》(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邱關源主編
《電路基礎》(第二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8 范世貴等編
《電路基礎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第2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10 王淑敏等編
846 機電控制元件與系統 《機電控制工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高鍾毓,王永梁編
847 計算機原理及網路 《計算機網路》(第二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蔡皖東編
《計算機區域網》 清華大學出版社 胡道元編
《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介面技術及其應用》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史新福、金翊等主編
《IBM-PC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劉甘娜,馬瑞芳,馮剛主編
《 80X86微型計算機組成、原理及介面》 機械工業出版社 顧濱 編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USA, PRENTICE HALL William Stallings
848 慣性導航原理 《慣性導航原理》 航空工業出版社,1987 以光衢等編
《慣性導航系統》 國防工業出版社,1982 崔中興編
849 腐蝕防護 《金屬腐蝕理論及應用》 化學工業出版社,1984 魏寶明編
《金屬腐蝕學原理》 航空工業出版社,1993 劉永輝、張佩芬編
《材料腐蝕與防護》 冶金工業出版社,2001 張秋霞編
《金屬腐蝕學導論》 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梁成浩編
《金屬腐蝕學》 冶金工業出版社,1989 朱日彰等編
《材料的腐蝕與防護》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劉道新主編
850 模擬電子技術 《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康華光主編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孫肖子等編
851 微機原理及其應用 《32位微型計算機原理、介面技術及其應用》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年出版
史新福,馮萍等編
《微型計算機原理、介面技術及其應用 導教.導學.導考》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年出版
史新福、秦曉紅等編
852 武器運籌學 《航空武器系統分析導論》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張安編
《運籌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0 錢頌迪編
853 電機學 《電機與拖動基礎》(第二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李發海、王岩編
《航空電機學》 國防工業出版社 劉迪吉編
《電機學》(第二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許實章編
《電機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 汪國梁編
《電機學》(第三版) 科學出版社 朱東起、李發海編
854 電動力學 《電動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碩鴻
《電動力學》 西安交大出版社 羅春榮等
855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化學》(第三版)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潘祖仁
《高分子化學》 科學出版社,1998 林尚安等
《高分子化學》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 周其鳳等
《高分子化學》 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7 潘才元
856 綜合知識測試 《現代漢語》 商務印書館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
《語言學教程》(第七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3 胡壯麟主編
《英美文化基礎教程》(第十版)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8 朱永濤編
《英國文學史及選讀》一 、二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 吳偉仁編
《美國文學史及選讀》一 、二冊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88 吳偉仁編
857 生物醫學工程綜合 力
學 《材料力學I ,材料力學 II》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苟文選
《材料力學,上 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劉鴻文
《材料力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單輝祖
材料科學與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劉智恩
《金屬學原理》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5 胡德林
《金屬學原理》 航空工業出版社,1989 謝希文,路若英
《物理冶金基礎》 冶金工業出版社,1985 曹明盛
機電與計算機科學 《數據結構(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嚴蔚敏,吳偉民
《數據結構¬¬習題集(C語言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嚴蔚敏,吳偉民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電子工業出版社 徐福培主編
《C程序設計(第二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譚浩強著
《C程序設計教程》(美) 機械工業出版社 H.M.Deitel/P.J.Deitel著,薛萬鵬等譯
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簡明教程》(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印永嘉等編
《物理化學》(第四版)上、下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傅獻彩等編
858 信號檢測與估計 《信號檢測與估值》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0 田婉逸,張效民編
《隨機信號處理》 國防工業出版社,1996 陳炳和編
《信號檢測與估計》 人民郵電出版社,1989 劉有恆編
859 道面工程 《機場道面設計》 人民交通出版社 冷培義等編
《道面設計原理與方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 鄧學鈞、黃曉明等編
860 分子生物學 《分子生物學》 浙江大學出版社 楊歧生編
《現代分子生物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玉賢、李毅編
《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 高等教育出版社 魏群主編
861
工程流體力學 《流體力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2 邢宗文主編
《氣體動力學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王新月主編
《流體力學》(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張也影主編
862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物理》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藍立文編
《高聚物結構、性能與測試》 化學工業出版社 焦劍,雷渭媛
863 機械加工工藝學 《機械製造工藝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 荊長生主編
《現代製造工藝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年 閻光明主編
864 高等代數 《高等代數》 科學出版社,2008 西北工業大學高等代數編寫組編
《高等代數考研教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6 徐仲等編
《高等代數導教、導學、導考》(第3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6 徐仲等編
865 空氣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基礎》 國防工業出版社 徐華舫編
《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 John D. Anderson
《Foundations of Aerodynamics》 A.M.Kuethe, Chuen_Yen Chow
866 鋼結構 《混凝土結構》(上、中冊)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年2月 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合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2年3月
867 工程熱力學 《工程熱力學(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第三版 華自強等編
《工程熱力學(修訂本)》, 國防工業出版社,1989,第二版 歐陽鞭等編
《工程熱力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7,第一版 朱明善等編
《工程熱力學》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第一版 馮青等編
869 空中交通管理基礎 《新航行系統概論》 中國民航出版社,1998 新航行系統概論委員會編
《國際空中交通管制-世界空域管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0 李春錦等譯
《中國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規則》 民航總局令第86號,第99號,2001
870 城市規劃原理 《城市規劃原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第三版 李德華
《城市住宅區規劃原理》 同濟大學出版社,1999年 周儉
《城市設計》 東南大學出版社 王建國
871 建築設計原理及城市規劃原理 《公共建築設計原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張文忠編
《住宅建築設計原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朱昌廉編
《城市規劃原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同濟大學主編
《建築空間組合論》 建工出版社 彭一剛,天津大學等編
《建築初步》 建工出版社 田學哲編
《生態與可持續建築》 建工出版社 夏葵、施燕編
872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第三版), 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王志魁編
《化工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柴城敬主編
《化工原理》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蔣維鈞,戴猷元,顧惠君編
873 結構有限元分析基礎 《結構分析中有限元素法》 西北工業大學教科書,1994.12 劉新順、葛守廉編
《有限元結構分析基礎》 西北工業大學教科書,1999.9 趙美英編
874 電路與模擬電子學 《電路基礎》(第2版) 西北工業出版社,2001.8 范世貴等編
電路基礎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第2版) 西北工業出版社,2000.10[1] 王淑敏等編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1 孫肖子等編
《模擬電子線路常見題型解析及模擬題》(第2版)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10 張疇先等編
875 流體力學 《流體力學》(修訂本) 國防工業出版社 許維德編
《流體力學》(上冊)(第一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江宏俊編
《流體力學》(上冊)(第一版) 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望一編
《流體力學》(第一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錢汝鼎編
《流體力學》(第一版)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景思睿編
876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學》(第五版1-3冊)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程守洙、江之永主編
《大學物理學》(上、中、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吳百詩主編
《新編大學物理》(上、下) 科學出版社,2004 王濟民,羅春榮,陳長樂主編
《工科物理教程》(第三版上、下) 國防工業出版社,2005 宋士賢,文喜星,吳平主編
《大學物理學》(第二版1-5冊)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張三慧主編
《大學物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盧德磬編著
877 《德語綜合考試》 Tatschen ueber Deutschland, 1993 Kappler, Arno u.a.
Einfuehrung in die Linguistik, 1987 Buenting, Karl-Diet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德國文學簡史》 外研社1998 Wurst, Karl-Heinz
《普通語言學基礎》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王鋼
《德語簡史》(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Sprache) 外研社 陳杭柱
《戰後德國簡史》 外研社 楊蔭思
《20世紀德國文學史》 青島出版社 高中莆等
878 機械設計 機械設計考生參考書目 《機械設計》(第八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濮良貴、紀名剛主編
《機械設計作業集》(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李育錫主編
《機械設計學習指南》(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濮良貴、紀名剛主編
工業設計考生參考書目 《機械產品藝術造型基礎》 學術書刊出版社,1989.10 高敏編著
《工業設計概論》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2 程能林主編
《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 張立群
《工業設計方法學》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1 簡召全主編
《設計數學基礎》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6.1 余隋懷等編
夠詳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