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近親屬范圍

民法近親屬范圍

發布時間: 2022-01-10 22:34:36

1. 民法總則中近親屬包括哪些人

說到近親屬,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主要是指與自己血緣相近的一些人,主要包括自己的父母、回配偶、子女等答等。在我國不同的訴訟裡面,規定的近親屬范圍是不同的。一、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二、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三、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需要注意,在不同訴訟中,法律中規定的近親屬的范圍是不同的,有的時候將祖父母、外祖父等歸入了近親屬的范圍之內,但有的訴訟中卻不包括這些人。因此各位要具體分清楚究竟屬於怎樣的訴訟,才能明確近親屬的范圍。

2. 民法、刑法行政法中的近親屬范圍

民法中的近親屬是指: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刑法中的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行政法中的近親屬是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六點,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十四條,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託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近親屬起訴時無法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取得聯系,近親屬可以先行起訴,並在訴訟中補充提交委託證明。

(2)民法近親屬范圍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 民法刑法領域中的近親屬范圍有哪些不同

根據我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規定,民法領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法領域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由上述法律規定可知,民法領域中的近親屬范圍比刑法領域中的近親屬范圍廣。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4. 民法總則近親屬的范圍是指哪些

近親屬的范圍如下: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而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和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5. 近親屬的范圍 (婚姻法中)

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版條 本法下列用語權

一、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參考法條:《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 (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二、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參考法條:《民通意見》12.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三、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6. 近親屬范圍規定

法律分析:近親屬的范圍規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法律規定的近親屬。其中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親屬的范圍較大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7. 民法近親屬的范圍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規定,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八十五條: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7)民法近親屬范圍擴展閱讀

近親屬的范圍影響到民事訴訟中訴訟代理人的確認。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由於《意見》中已界定了「近親屬」的范圍,因此,這就意味著在民事訴訟中,能夠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有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本條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和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意見》中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范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的范圍是否一致,法律沒有進一步規定。

8. 近親屬法律范圍包括哪些人

您好,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行政訴訟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刑事訴訟法關於「近親屬」的規定(第82條)是:「近親屬」是指夫、妻、父、
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顯然,刑事法與民事法關於「近親屬」的規定不統一,刑法上的近親屬概念的范圍比民法上近親屬概念的范圍窄的多。與刑事法相比,民事法將近辛屬的范圍擴大到祖父母外祖母、外孫子女,兄弟姐妹的范圍也未限定於同胞兄弟姐妹。其實,近親屬不論在刑事法還是在民事法上,都有很重要的法定權利。在刑事法上,近親屬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他們享有的權利包括:申請取保候審的權利要求解除超過法定期限強制措施的權利;經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訴的權利;對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提出申訴的權利獲知判決結果的權利死刑犯被執行死刑前申請會見的權利司法工作人員是嫌疑人、被告人近親屬時,擔任辯護人的權利。二是被害人的近親屬,他們享有的法定權利是:是否同意為辯護律師提供證據的權利;委託訴訟代理人的權利;對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提出申訴的權利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權利;對檢察院的不起訴決定提出申訴或起訴的權利;對於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有權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民法典》
《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9. 近親屬的范圍是什麼

近親屬的范圍在不同訴訟程序中是有所區別的,具體如下:
1、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2、刑事訴訟法中的近親屬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
3、行政訴訟法中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親屬的種類有:
1、血親,包括自然血親和擬制血親。自然血親是指出於同一祖先具有血緣聯系的親屬,擬制血親是指彼此本無該種血親應當具有的血緣關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條件,確認其與該種血親具有同等權利和義務的親屬,如繼父母與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養父母與養子女之間就是擬制血親;
2、配偶是特殊的親屬關系,雖是親屬卻沒有血緣關系。配偶權是一種身份權,是基於配偶這一特殊的身份關系而產生的;
3、姻親,即除配偶外以婚姻關系為中介而產生的親屬,包括血親的配偶、配偶的血親、配偶的血親的配偶,姻親之間只有在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具有權利義務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條 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託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 本法下列用語的含意是: (一)「偵查」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於刑事案件,依照法律進行的收集證據、查明案情的工作和有關的強制性措施; (二)「當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 (四)「訴訟參與人」是指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 (五)「訴訟代理人」是指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託代為參加訴訟的人; (六)「近親屬」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

熱點內容
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7-29 21:49:52 瀏覽:124
產科相關法律責任與醫療糾紛課件 發布:2025-07-29 21:39:13 瀏覽:969
法律民法典法律常識 發布:2025-07-29 21:35:29 瀏覽:327
司法改革執行局 發布:2025-07-29 21:34:06 瀏覽:773
民法典請求權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發布:2025-07-29 21:33:26 瀏覽:858
考試國際經濟法概論 發布:2025-07-29 21:21:18 瀏覽:260
加拿大婚姻法和繼承法 發布:2025-07-29 21:18:57 瀏覽:402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 發布:2025-07-29 21:18:43 瀏覽:749
有道德之人 發布:2025-07-29 21:12:52 瀏覽:15
刑事訴訟法變更強制措施的條款 發布:2025-07-29 20:51:56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