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民法典
1. 民法與民法典的區別與聯系
2019年12月23日,「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現場,一本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擺放在與會人員面前,提請會議審議。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民法總則「合體」,成為過去一年來國家立法工作中耀眼的一道印記。
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到 「兩步走」:第一步出台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民法典立法之路蹄疾步穩。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密集進行。明確禁止高利放貸、進一步完善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合理確定無效婚姻的情形、完善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規則……努力傾聽人民心聲、聚焦社會熱點問題,積極回應社會訴求、滿足新時代人民法治需求、全方位保護人民民事權利,讓立法的每一個環節都凝聚社會生活規則的最大共識。
民法典草案公開徵求意見期間,13718位網民提出114574條意見。社會公眾普遍認為,編纂民法典,以法典化方式確認、鞏固和發展改革開放取得的法治成果,充分彰顯、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優勢。
隨著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臨近,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幾代人熱切期盼的中國民法典,即將迎來歷史性時刻。
2. 下列哪個機關對民法典
您好!在我國,法律需要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表決程序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性質上屬於法律,因此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具體而言,《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3. 民法典有哪些
1.第一編物 權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二節動產交付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三章物權的保護
第四章所有權一般規定
第五章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章相鄰關系第八章 共 有
第九章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第十章 用益物權一般規定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經營權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五章地役 權
第十六章擔保物權一般規定第十七章 抵押 權
第一節一般抵押權 第二節 最高額抵押權
第十八章質 權 第一節 動產質權第二節 權利質權
第十九章留置 權第二十章 占 有
第二編合 同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第七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九章買賣合同
第十章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第十一章 贈與合同
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第十三章 保證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 保證責任
第十四章租賃合同
第十五章融資租賃合同第十六章 承攬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 客運合同第三節 貨運合同
第四節多式聯運合同第十九章 技術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技術開發合同第三節 技術轉讓合同
第四節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第二十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一章倉儲合同
第二十二章委託合同
第二十三章物業服務合同第二十四章 行紀合同
第三編人格 權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第三章 姓名權和名稱權
第四章肖像權6
第五章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第四編婚姻家庭
第一章一般規定第 二 章 結 婚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一節夫妻關系
第二節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近親屬關系第四章 離 婚
第五 章 收 養
第三節收養關系的解除第五編 繼 承
第六編侵權責任
第一章一般規定第二章 責任承擔
第三章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第四章 產品責任
第七章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第八章 高度危險責任
第九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章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
二、民法總則誕生,民法典時代即將到來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編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總則作為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立法機關目前考慮分編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
民法總則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等;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加強對民事權利的保護,進一步明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為民法典各分編和民商事特別法律具體規定民事權利提供依據。
民法總則表決通過,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第一步已經完成。第二步將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並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4. 要發揮民法典的作用,國家行政機關應該怎麼做
要發揮。民法典的作用,從國家行政機關的角度來說,應該依法履行職能,依法決策,依法接受監督依法行政。
5. 發揮民法典的作用,國家行政機關應該怎麼做
發揮民法典的作用,國家行政機關應該堅持依法行政,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
6. 民法典的內容。
一、民法典包括什麼內容(《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別是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二、公民民事權利內容
1、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2、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於支配權。
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抗辯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3、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絕對權,又稱對世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都為絕對權。
相對權,又稱對人權,是指其效力及於特定人的權利,即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債權為典型的相對權。
4、根據兩項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主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5、根據相互間是否有派生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原權利與救濟權。
原權利為基礎權利,是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實危險而發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6、根據權利有無移轉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專屬權,是指無移轉性,權利人一般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的權利。人身權就屬於專屬權。
非專屬權,是指具有轉移性,權利人可以轉讓,也可依繼承程序移轉的權利。財產權多為非專屬權。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依據什麼制定的
民法典的立法依據是「依據憲法,制定本法」,表明其立法依據,確立了民法的憲法基礎。
一部法律的制定應當以憲法為依據,其原則和內容都應當淵源於憲法,體現憲法的基本精神。
這一立法依據(1)表明民法典受憲法約束,依據憲法制定法律,並遵守憲法,以維護憲法的最高權威,維護國家法制統一。(2)表明民法典制定機關是憲法賦予立法權的立法機關。(3)表明民法典的法律地位是保護民事主體人身、財產等方面合法權益的民事權利基本法。
原《民法通則》的立法依據中有「我國的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這次在總則制定時刪除了。並不是說「我國的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在立法工作中不重要,而是這是立法過程的事情,不必要重復寫入立法依據中去。立法依據主要還是法律淵源。
8. 民法典規定機關是非營利法人嗎
民法典規定機關不是非營利法人,是特別法人。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八十七條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第九十六條本節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注《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9. 民法典規定非營利法人包括機關法人嗎
民法典規定非營利法人不包括機關法人。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八十七條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營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資人、設立人或者會員分配所取得利潤的法人,為非營利法人。非營利法人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等。
第九十六條本節規定的機關法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
注《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