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314條

刑法314條

發布時間: 2022-01-16 05:18:09

❶ 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的刑法條文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非法處置查封、扣押、財產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了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處罰。在民事訴訟中,查封是一種臨時性的執行措施,是將作為執行對象的財產貼上法院的封條不準任何人擅自處理和移動。查封的目的在於促使被執行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以實現申請人的權利。查封的財產,可以由義務人自行保管或異地保管。
扣押也是一種臨時性的執行措施,是把被執行人的財產運到一定的場所,不準被執行人對該財產使用和處分。扣押的財產一般是便於移動的物品。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一般應妥善保管所扣押的財產,也可以勻由有關單位或個人保管。
凍結主要是針對被執行人的存款而採取的一項執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的存款所採取的不取和轉移的強制措施。凍結的目的,在於確保執行文書所確定的權利的實現,督促義務人及時履行執行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對已由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或其他限制處分權的執行措施的財產所為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勢必妨害生效裁判的執行。因此,應依法給予民事制裁,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國家安全機關的偵查人員、人民檢察院辦理自偵案件的偵查人員可以採用扣押措施。與民事訴訟不同,在勘驗和搜查中,扣押的目的在於保全證據,以免證據消失或者毀滅。扣押的財產是那些可以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品和文件。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行使查封、扣押、凍結權的只能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採用扣押、查封、凍結措施,但此時採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調查核實證據進行的庭外調查。對於司法機關已經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任何人和單位不得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這方面表現為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的對象只能是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所謂「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是指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而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根據本法總則的規定,這里的財產既包括財物也包括款項。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是在司法機關內部還是在行為人控制的或者其他場所,對構成本罪沒有影響。在這里,所謂隱藏,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隱蔽、藏匿起來,意圖不使司法機關發現的行為。所謂轉移,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改換位置,從一處移至另一處,意圖使司法機關允於查找、查找不到或者使其失去本應具有的證明效力的行為。所謂變賣,是指違反規定,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出賣以換取現金或其他等價物的行為。所謂毀損,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 的財產進行損傷、損毀,使之失去財物或者證據價值的行為。只有情節嚴重的才構成本罪。
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可依行為人實際所實施的行為認定罪名。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單位也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這方面表現為故意,即具有明知犯罪而為之的心理。對於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財產,司法機關已向被執行人發放了通知書,被執行人已喪失了部分處分權,這是被執行人明知的,但仍採取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的手段處分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明顯的故意,但是過失不構成本罪。

❷ 刑事訴訟法314條司法解釋

暈,你想問的是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的解釋吧哥們
第三百一十四條 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解釋】本條是關於非法處置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的犯罪和刑罰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犯罪對象是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查封」,是指司法機關簽封,這種簽封應載明查封日期、查封單位並蓋章,物品一經司法機關查封,未經查封機關批准不得私自開封、使用,更不得變賣、轉移。「扣押」,是指司法機關因辦案需要將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暫時扣留。這種扣押,一般是將物品扣在司法機關,但一些大宗物品也可扣押在倉庫等地。「凍結」,主要是指凍結與案件相關的資金帳戶,一旦凍結,不經依法解凍,該項資金不得私自使用,更不得轉移。本條共規定了四種行為:1.隱藏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2.轉移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主要是指將已被查封、扣押的物品轉移到他處,脫離司法機關的掌握,或者將已被凍結的資金私自取出或轉移到其他帳戶。3.變賣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即將已被查封、扣押的物品以各種形式賣給他人。4.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這種「毀損」包括採用打碎、拆卸、塗抹等破壞性手段使物品失去原貌,失去原來具有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述四種行為,只要具有其中之一,情節嚴重的就可構成本罪。「情節嚴重」,主要是指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嚴重妨害了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或者使國家、集體、公民的利益遭受了重大損失。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需要指出的是,本條規定的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行為不僅限於刑事訴訟,也包括在民事、行政、訴訟中的行為。

❸ 我國刑法第314條第一項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 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❹ 刑法341條什麼時候制定的

《刑法》314條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版瀕危野生權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❺ 刑法314條中規定的隱藏、轉移、變賣、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數量是多少時被認定為刑事案

個人認為,對這一罪名的犯罪情節輕重考量並不僅僅限於財產的具體數量,可以參考一下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4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七日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為正確適用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保證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執行,現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第二條 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第三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一)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三)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四)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困、扣押、毆打執行人員,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五)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造成嚴重後果的;(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第四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實施本解釋第三條所列行為之一,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對該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第五條 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本解釋第三條第(三)、(四)、(五)、(六)項規定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條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執行判決、裁定,殺害、重傷執行人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七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第八條 人民法院在執行判決、裁定過程中,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人民法院依法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應當折抵刑期。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1998年04月17日 實施日期:1998年04月17日 (中央法規)

❻ 刑法314條中規定的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數量是多少時被認定為情

個人認為,對這一罪名的犯罪情節輕重考量並不僅僅限於財產的具體數量,可以參考一下這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4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七日
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
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1998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

為正確適用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保證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執行,現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第二條 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第三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
(一)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
(三)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四)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困、扣押、毆打執行人員,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
(五)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造成嚴重後果的;
(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
第四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實施本解釋第三條所列行為之一,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對該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
第五條 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本解釋第三條第(三)、(四)、(五)、(六)項規定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條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執行判決、裁定,殺害、重傷執行人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七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八條 人民法院在執行判決、裁定過程中,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
人民法院依法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應當折抵刑期。
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1998年04月17日 實施日期:1998年04月17日 (中央法規)

❼ 觸犯刑法314條已經過去半年了,為什麼不立案

我國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 總共就一款。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 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解釋】本條是關於非法處置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的犯罪和刑罰的規定。 本條規定的犯罪對象是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查封」,是指司法機關簽封,這種簽封應載明查封日期、查封單位並蓋章,物品一經司法機關查封,未經查封機關批准不得私自開封、使用,更不得變賣、轉移。「扣押」,是指司法機關因辦案需要將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暫時扣留。這種扣押,一般是將物品扣在司法機關,但一些大宗物品也可扣押在倉庫等地。「凍結」,主要是指凍結與案件相關的資金帳戶,一旦凍結,不經依法解凍,該項資金不得私自使用,更不得轉移。本條共規定了四種行為: 1.隱藏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 2.轉移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主要是指將已被查封、扣押的物品轉移到他處,脫離司法機關的掌握,或者將已被凍結的資金私自取出或轉移到其他帳戶。 3.變賣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即將已被查封、扣押的物品以各種形式賣給他人。 4.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的物品。這種「毀損」包括採用打碎、拆卸、塗抹等破壞性手段使物品失去原貌,失去原來具有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上述四種行為,只要具有其中之一,情節嚴重的就可構成本罪。「情節嚴重」,主要是指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嚴重妨害了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或者使國家、集體、公民的利益遭受了重大損失。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需要指出的是,本條規定的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行為不僅限於刑事訴訟,也包括在民事、行政、訴訟中的行為

❽ 誰來解釋下 刑事訴訟法解釋(2013)第313 314條。。高手進

第313條講的刑事訴訟上訴全面審查原則涉及到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用。
第314條講專的刑事訴訟中附屬帶民事部分上訴後,刑事判決的生效時間及羈押規定。
相關法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三百一十三條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經審查,第一審判決的刑事部分並無不當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只需就附帶民事部分作出處理;第一審判決的附帶民事部分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應當以刑事附帶民事裁定維持原判,駁回上訴。

第三百一十四條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只有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上訴的,第一審刑事部分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後即發生法律效力。
應當送監執行的第一審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在第二審附帶民事訴訟案件審結前,可以暫緩送監執行。

熱點內容
2014年法規真題與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26 17:05:06 瀏覽:303
物業居住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6 17:04:25 瀏覽:159
行政法的管理論使用 發布:2025-07-26 16:48:21 瀏覽:680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 發布:2025-07-26 16:37:51 瀏覽:196
分家契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26 16:23:47 瀏覽:1000
機會聘禮退會法律援助 發布:2025-07-26 16:23:43 瀏覽:924
大連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7-26 16:22:57 瀏覽:912
車送到法院 發布:2025-07-26 16:17:15 瀏覽:879
安徽太和法院 發布:2025-07-26 16:16:30 瀏覽:541
山東菏澤法律援助電話是多少 發布:2025-07-26 16:11:36 瀏覽: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