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溯及力名詞解釋

刑法溯及力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4-04-17 17:16:23

刑法溯及力名詞解釋

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

⑵ 溯及力是什麼意思在法律上

一、 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從新原則是什麼意思?

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從新原則的意思是: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即新法具有溯及力。這一原則強調新法,適應當前的社會情況,有利於預防犯罪。但是,對行為時法未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依新法按照犯罪進行處罰,違背罪刑法定原則,因而有失妥當。

二、刑法溯及力的規定

1.當時的《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現行《刑法》認為是犯罪的,只能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現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對此,不能以新《刑法》規定為犯罪為由而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

2.當時的《刑法》認為是犯罪,但現行《刑法》不認為是犯罪的,只要這種行為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則應適用現行《刑法》,即現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當時的《刑法》和現行《刑法》都認為是犯罪,並且按照現行《刑法》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原則上按當時的《刑法》追究刑事責任。此即從舊兼從輕原則所指的從舊。但是,如果當時的《刑法》處刑比現行刑法要重,則適用現行《刑法》。此即從輕原則的體現。

4.如果根據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了生效的判決的,該判決繼續有效。即使按現行《刑法》的規定,其行為不構成犯罪或者處刑較當時的刑法要輕,也不例外。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適用當時的《刑法》。對一種行為刑法的溯及適用,只限於未經審理或者雖經審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決的場合;已經生效的判決,不應根據刑法的規定加以改變,以維護人民法院生效判決的嚴肅性和穩定性。

從法律學來看,溯及力是指,國家的法律法規在其指定的范圍(時間與空間)內有對民事法律行為等行為的有無效力是否合法的決定力。

5.《立法法》第九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的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對於司法解釋的溯及力問題,是需要根據上述法律中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合法的辦理的,具體情況下可以由法院按照上述規定的程序和要求來進行處理,另外對於溯及的具體性質,還需要根據上述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認定。

⑶ 法律中溯及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刑法沒有溯及力,它主要用在那些法律中

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對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如果適用就具有專溯及力;如果不屬適用,就沒有溯及力。 新的民事法律頒布實施以後,對其生效之前發生而未依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關系同樣適用的效力。民法溯及既往,必須要由國家的法律作出明確規定,或者由有權解釋法律的機關作出解釋,這種法律規定或解釋,是不溯及既往原則下的例外規定。
刑法我國採用的是「從舊兼從輕」的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認為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新法。

⑷ 法的溯及力名詞解釋是什麼

法的溯及力,又稱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頒布後,對其生效前的事件和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則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則不具有溯及力。一般情況下,我國法律堅持「法不溯及既往」原則。

不溯既往是法的一般原則,因為法不能要求人們遵守尚未制定的法律規范。但是當法律的規定是減輕行為人的責任或者是有利於維護公民的權益,法律也可以溯及既往。

原則

對於刑法的溯及力,各國採取不同的原則,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1)從舊原則,即新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一律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具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具有溯及力,但舊法(行為時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時,依照舊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

上述諸種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適應實際的需要,為絕大多數國家刑法所采,我國刑法亦采此原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的溯及力

⑸ 法的溯及力名詞解釋

法的溯及力,是指新法可否適用於其生效以前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件和行為,並對這些事件和行為法律上的效果發生面向過去和未來的影響。
法的溯及力的相關內容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溯及力原則的規定是新增條文不得溯及既往;修改的條文應當從保護當事人利益的角度來適用新法規還是舊法規;出台的有關司法解釋應當根據實際的案件情況來適用;
2、狹義的溯及力僅指溯及既往,廣義的則還包括不溯及既往;
3、我國採取從舊兼從輕的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事項、范圍、期限以及被授權機關實施授權決定應當遵循的原則等。
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五年,但是授權決定另有規定的除外。
被授權機關應當在授權期限屆滿的六個月以前,向授權機關報告授權決定實施的情況,並提出是否需要制定有關法律的意見;需要繼續授權的,可以提出相關意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定。第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熱點內容
新聞導火線中的行政法 發布:2024-05-19 12:26:12 瀏覽:436
倫理提供道德 發布:2024-05-19 10:39:50 瀏覽:586
新勞動法社保 發布:2024-05-19 10:26:25 瀏覽:245
降薪是否違反勞動法 發布:2024-05-19 09:54:12 瀏覽:518
法院判決書和裁定書 發布:2024-05-19 09:25:36 瀏覽:944
省司法廳馬 發布:2024-05-19 09:08:13 瀏覽:799
貴陽白雲區律師事務所排名 發布:2024-05-19 04:16:28 瀏覽:833
日本書法學校 發布:2024-05-19 03:50:37 瀏覽:511
公司法47 發布:2024-05-19 03:40:58 瀏覽:939
企業法律顧問實務各章節考點指導 發布:2024-05-19 02:09:22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