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的民法典
1.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民法典相當於處理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本網路全書,其中包含了各種各類回的民事糾紛處理答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關於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1)想了解的民法典擴展閱讀: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2. 民法典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回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3. 《民法典》開始實施,關於民法典你了解多少
法是社會生活的行為准則,有人就法,有人就需要法,有社會就需要法!
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專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從《民法總則》的修訂,我們開啟了民法典時代,到民法典分編的確定,再到民法典草案的形成以及三次審議,歷史整整三年,並最終頒布了這部有著深遠意義的《民法典》!
4. 中國民法典主要內容和意義
我國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進、體例科學、結構嚴謹、內容完整的法典。總計1260條,專包括總則編和物權、合同、人屬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6個分編。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領導人、立法工作者、專家學者的夙願。」張文顯介紹,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我國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吸收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和最大亮點之一。」王利明認為,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這既是民法典回應時代需求的集中體現,也更好地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5. 西方主要的民法典有哪些
《拿破崙法典》《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1838年的《丹麥民法典》是依據該回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答《希臘民法典》也是以該法典為範本的 。最後,還有很多國家的民法典在編纂時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該法典的影響,如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1907年的《瑞士民法典》、1867年的《葡萄牙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916年的《巴西民法典》等
6. 民法典的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
1、在國家政治生活上內
2、在社容會治理能力現代化上
3、保障民生上
4、在文化凝聚上
二、重大法條及原則詳細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民法典的94個要點如下。
(1)總則編
第一編「總則」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第一編基本保持現行民法總則的結構和內容不變,根據法典編纂體系化要求對個別條款作了文字修改,並將「附則」部分移到民法典草案的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