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法律司法解釋

法律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1-10 23:40:58

A. 法律解釋的種類

二、根據解釋方法的不同

1、歷史解釋:歷史解釋是對某一法律規范產生、修改或廢止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歷史條件的研究作出說明,同時將新的法律規范同以往同類法律進行對照、比較,以闡明法律的意義。強調依據立法史料,探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所依據的事實、情勢、目的等來探知立法者意思

2、目的解釋:目的解釋是指從法律的目的解釋對法律所作的說明。根據立法意圖,解釋法律條款

3、當然解釋:當然解釋是指在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根據現有的法律規定,某一行為當然應該納入該規定的適用范圍時,對適用該規定的說明

4、社會學的解釋:社會學的解釋是指以社會效果、社會目的為根據,對法律進行闡釋和說明

5、合憲性解釋:合憲性解釋是指依憲法及位階較高的法律規范解釋位階較低的法律規范的一種方法

三、根據解釋的尺度不同

1、字面解釋:字面解釋是指根據法律條文字面意義作出的解釋,既不允許擴大,也不允許縮小文字本身所表達的內

2、擴大解釋:擴大解釋又稱擴充解釋,是指對法律規范所作的廣於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以充分實現立法原意,包括對象擴張、行為方式擴張、主體擴張等

3、限制解釋:限制解釋是指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比立法原意為廣時,作出比字面含義為窄的說明

四、根據解釋的自由度不同

1、狹義解釋:狹義解釋,又稱嚴格解釋,強調法律條文字面上的含義,嚴格地理解與把握整個法律的精神,較少解釋的自由度。普通法系國家,特別是英國,傾向於狹義解釋

2、廣義解釋:廣義解釋稱較自由的解釋,強調不拘泥於文字的、比較自由的解釋。一般法官尊重立法者原意,不願違背法律條文規定,但在一些特殊社會條件下(如社會矛盾激化、發生危機、對外戰爭等)會作出改變法律字面含義,甚至改變立法原意的解釋。民法法系國家較傾向於廣義解釋

文理解釋:文理解釋又稱語法解釋或文義解釋,即依照文法規則分析法律的語法結構、文字排列和標點符號等,以便准確理解法律條文的基本含義。這種解釋要防止脫離法律的精神實質而斷章取義或陷於形式主義。

邏輯解釋:邏輯解釋是運用邏輯的方法,分析法律規范的結構內容、適用范圍和概念之間的聯系,以求對法律規范的含義作出確定的解釋

系統解釋:系統解釋是從某一法律規范與其他法律規范的聯系,以及它在整個法律體系或某一法律部門中的地位與作用,同時聯系其他規范來說明規范的內容和含義

B. 法律解釋什麼意思

法律解釋是指一定的人或組織對法律規定涵義的說明。
法律解釋,是有關國家機關、組織或個人,根據法定許可權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標准和原則,對法律、法規或法律條文的內容、含義以及所使用的概念、術語等所作的說明、理解的活動。
一、法律解釋的特點
1、法律解釋的對象是法律規定和它的附隨情況。其任務是通過研究法律規定及其附隨情況,探求它們所表現出的法律意旨。
2、法律的解釋往往是由待處理的案件引起的,並確需要將條文與案件事實結合起來進行解釋,與具體案件密切相關。。
3、法律解釋具有一定的價值取向性。法律解釋是一個價值判斷、價值選擇的過程。
4、法律解釋受解釋學循環的制約。解釋學循環是解釋學中的一個中心問題,它是指整體只有通過理解它的部分才能得到理解,而對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過對整體的理解。
二、法律解釋的種類

1、按效力分類

法律解釋由於解釋主體和解釋的效力不同可以分為正式解釋與非正式解釋兩種。
(1)正式解釋
正式解釋,通常也叫法定解釋,是指由特定的國家機關、官員或其他有解釋權的人對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上約束力的解釋。根據解釋的國家機關的不同;法定解釋又可以分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種解釋。
(2)非正式解釋
非正式解釋,通常也叫學理解釋,一般是指由學者或其他個人及組織對法律規定所作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解釋。
2、按尺度分類

(1)限制解釋。這是指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顯然比立法原意廣時,作出比字面含義窄的解釋。
(2)擴充解釋。這是指在法律條文的字面含義顯然比立法原意窄時,作出比字面含義廣的解釋。
(3)字面解釋。這是指嚴格按照法律條文字面的通常含義解釋法律,既不縮小,也不擴大。
三、法律解釋的意義
1、通過法律解釋,普及法律知識,開展法律教育。
2、通過法律解釋,普及法律知識,開展法律教育。
3、由於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點,需要通過法律解釋,化抽象為具體,變概括為特定。
4、由於人們的認識能力、認識水平、利益和動機的差異,需要通過法律解釋,說明法律規定的具體含義。
5、由於立法的缺憾,需要通過法律解釋,改正、彌補法律規定的不足,使其更加完善。
四、我國法律正式解釋現狀

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我國法律正式解釋分為立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
1、立法解釋
立法解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區別在於對於立法解釋的主體即立法機關和立法解釋的對象即法律的不同理解。
在我國立法解釋權屬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大各部門委員會以及省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解釋的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2、行政解釋
行政解釋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對於不屬於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體應用問題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規進行的解釋。
3、司法解釋
司法解釋是國家最高司法機關對司法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做的解釋。司法解釋分為最高人民法院的審判解釋、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解釋和這兩個機關聯合作出的解釋。審判解釋和檢察解釋有原則性分歧時,應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或決定。

C. 法律條文與司法解釋有什麼區別

法律是由國家立法機關即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制定的。而司法解釋一般是由最高法作出的。
縱橫法律網 蒙萬強律師

D. 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兩高解釋比法律本身對審判的影響還要大,因為法律常常是原則性的,司法解釋確是具體的,是對法律的詮釋。行政法規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效力在審判案件中效力遠沒有兩高司法解釋大。

E. 法律與司法解釋哪個效力大

廣義的司法解釋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司法工作人員在司法工作和訴訟程序中對法律的闡釋,狹義的司法解釋是指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根據法律賦予的職權就具體應用法律問題所製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另外還有立法解釋,學理解釋,任意解釋。
立法解釋同被解釋的法律一樣,具有普遍約束力.因為作出立法解釋的是立法機關,也是法律的制定機關,因此他們的效力是等同的.
司法解釋是司法機關是適用法律的時候,結合客觀實際作出的解釋,其運用於審判/檢察等司法活動的實踐中.在我們實際操作中,他的效力也是很高的,但是從法理上來說,司法解釋效力低於法律.
學理解釋是專家學者從法律理論/各家學說的角度對法律所作出的解釋,沒有法律強制力,不是法官審判案件的依據,不具法律約束力,但是從法律的淵源及將來的發展來看,學理解釋是一個很重要的法學發展的推動力量.
任意解釋是任意人員作出的解釋,不具備法律強制力,不是法官審判案件的依據,不具法律效力,沒有約束力.

F. 司法解釋是法律嗎

兩高解釋比法律本身對審判的影響還要大,因為法律常常是原則性的,司法解內釋確容是具體的,是對法律的詮釋。行政法規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效力在審判案件中效力遠沒有兩高司法解釋大。

司法解釋在司法實踐中可以說是很大程度上比某些具體法條還靠得住,所以司法解釋必然是有法律效力的,因為司法解釋本身就是最高院對於各級法院判案的一個規定,所以各級法院在審判案件是當然會依照其解釋進行。

G. 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是什麼意思

1、法律文件中的「應當」,其含義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必須、一定要的意思。回
例如:刑法第16條第一款規定,已答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當中的「應當」就是必須、一定要的意思,也就是說滿16周歲的人觸犯刑律的必須、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
2、法律文件中的「可以」才是有選擇性的意思。
如刑法第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當中的「可以」是有選擇性的意思,即當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時法官可以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可以不適用,具體是適用還是不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根據案件的性質、情節等因素來決定。
3、你說的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執行」的意思,應該是人們口頭上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這樣表述: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的意思,雖然不準確,不嚴謹,但也稍微有點接近其含義。

H. 法律解釋與司法解釋的區別

司法解釋僅指司法機關在法律使用過程中對法律所作出的解釋。法律解釋回是一個大的概念,法答律解釋指由一定的國家機關、組織或個人,為適用和遵守法律,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政策、公平正義觀念、法學理論和慣例對現行的法律規范、法律條文的含義、內容、概念、術語以及適用的條件等所做的說明。法律解釋由於解釋主體和解釋的效力不同可以分為正式解釋與非正式解釋兩種。 我國的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權為核心和主體的各機關分工配合的法律解釋體制的基本含義是,在法律解釋的許可權上,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立法解釋權,其目的和任務是對「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以及「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法律規范進行解釋,行政解釋、司法解釋的目的和任務在於解決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在三種解釋的關繫上,立法解釋是行政解釋和司法解釋的基礎;在法律解釋的效力上,立法解釋的效力最高,其他國家機關對法律的解釋效力低於立法解釋。 法解釋就屬於正式解釋的一種。

I. 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是什麼意思

1、法律文件中的「應當」,其含義類似於我們通常所說的必須、一定要的意思。
例如:版刑法第16條第一權款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當中的「應當」就是必須、一定要的意思,也就是說滿16周歲的人觸犯刑律的必須、一定要承擔刑事責任。
2、法律文件中的「可以」才是有選擇性的意思。
如刑法第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當中的「可以」是有選擇性的意思,即當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時法官可以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可以不適用,具體是適用還是不適用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根據案件的性質、情節等因素來決定。
3、你說的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執行」的意思,應該是人們口頭上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如果這樣表述:法律文件中的「應當」的司法解釋就是「強制」的意思,雖然不準確,不嚴謹,但也稍微有點接近其含義。

J. 司法解釋和法律是什麼關系

前者來法律條文及對自法律條款的解釋權歸法律的制定部門,而司法解釋則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對某個或某些特定問題如何適用司法條款而專門做的適用性解釋。前者是立法機構的權力,而後者是司法部門的權力。

熱點內容
經濟法的四大宗旨 發布:2025-10-11 00:21:59 瀏覽:684
南通法院脫 發布:2025-10-11 00:16:16 瀏覽:245
佛山怎樣申請法律援助律 發布:2025-10-11 00:15:36 瀏覽:98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學 發布:2025-10-10 23:54:44 瀏覽:244
14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10-10 23:45:38 瀏覽:332
酒店起火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0 23:41:07 瀏覽:111
以行政法規分為 發布:2025-10-10 23:03:03 瀏覽:499
唐帥律師 發布:2025-10-10 22:54:18 瀏覽:82
2018輕二經濟法誰 發布:2025-10-10 22:50:38 瀏覽:571
勞動法周末休息 發布:2025-10-10 22:10:51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