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船舶抵押權案例
❶ 海商法船舶物權案例分析
1.該船舶上存在的船舶擔保物權有:
(1)船舶優先權:船員享有的對50萬元人民幣工資的支付請求權;和該船因碰撞按過失比例應當向對方承擔12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責任,對方享有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2)船舶留置權:船廠對基於修理而產生的對200萬元人民幣修理費的支付請求權。
(3)船舶抵押權:銀行享有的對1000萬元人民幣抵押貸款的債權請求權。
【注意】bschoolk答案基本沒錯,但是忽略了一項船舶優先權,即碰撞產生的責任也屬於船舶優先權,屬於海商法第22條規定的「(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2.價款的支付順序,按照先拍賣費用等、再船舶優先權、再船舶留置權,再船舶抵押權的順序是沒有錯的,bschoolk分析正確,同時要在船舶優先權裡面加上他遺漏的那個,排在船員工資之後,因為船舶優先權是有順序的,船員工資是第一順序。同時要注意,並不是說船舶優先權同一順序的就不分先後,海商法第22條對第(四)項及救助報酬請求權是有特別規定的(當然,這里沒有涉及),也就是海商法第23條「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所列各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四)項海事請求,後於第(一)項至第(三)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一)項至第(三)項受償」,所以補充回答一下。
此類題目其實只要看看《海商法》的法條就可以解答了。
❷ 船舶抵押權的具體案例
案例:
2008年3月22日,東莞安然公司用「閩燃供2」油輪擔保自己對深圳卡迪夫公司版的5000萬元債務,雙方簽訂抵押合同,權但沒有去海事部門辦理相關登記手續,2008年5月5日東莞安然公司將「閩燃供2」油輪賣給台州東海海運有限公司,2008年8月5日深圳卡迪夫公司主張行使抵押權。此時深圳卡迪夫公司不得向台州東海海運有限公司主張,因為抵押權沒有登記。
❸ 船舶抵押權的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第九條 船舶所有權的取得、轉讓和消滅,應當向版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權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十條 船舶由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個人共有的,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十三條第一款 設定船舶抵押權,由抵押權人和抵押人共同向船舶登記機關辦理抵押權登記;未經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第十四條 建造中的船舶可以設定船舶抵押權。建造中的船舶辦理抵押權登記,還應當向船舶登記機關提交船舶建造合同。
第二百七十一條 船舶抵押權適用船旗國法律。船舶在光船租賃以前或者光船租賃期間,設立船舶抵押的,適用原船舶登記過的法律。
❹ 急解海商法案例
1、該船舶上有三種擔保物權。A公司的船舶抵押權;海難事故、船員工資的船舶優版先權;修船廠的船舶留置權權。2、對於拍賣的800萬元價款,如何分配?《海商法》第25條規定:「船舶優先權先 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 償。」《海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享有優先權的內容是: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四、海難救助費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所以800萬元要先賠償優先權部分:船員工資50;海難費用120萬元;然後是留置權的200萬元;剩餘的才是A公司的抵押權。
❺ 海商法案例,急求!!!!
法律依據是《海商法》第22和23條,內容如下
第二十二條 下列各項海事情求具有船舶優先權: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載運2000噸以上的散裝貨油的船舶,持有有效的證書,證明已經進行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具有相應的財務保證的,對其造成的油污損害的賠償請求,不屬於前款第(五)項規定的范圍。
第二十三條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所列各項海事請求,依照順序受償。但是,第(四)項海事請求,後於第(一)項至第(三)項發生的,應當先於第(一)項至第(三)項受償。
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第(一)、(二)、(三)、(五)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不分先後,同時受償;不足受償的,按照比例受償。第(四)項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後發生的先受償。
根據上述條文規定,(1)(2)(3)項偉船舶優先權,清償順序為(3)(2)(1);同時還剩下的是(4)和(5),其中(4)為船舶抵押權,(5)為一般債權,所以順序是(3)(2)(1)(4)(5)。
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