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1-30 22:47:13

『壹』 、我国《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 ),保卫祖国。 A .执行急难险重

我国《兵役法》规定: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B),保卫祖国。A.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拜 B.参军参战 C.建设祖国 D执行战斗任务

『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什么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第十八条现役士兵包括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

第十九条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第二十条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改为士官。根据军队需要,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

士官实行分级服现役制度。士官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士官分级服现役的办法和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士官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2)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民 兵

第三十八条民兵是不脱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民兵的任务是:

(一)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执行战备勤务,参加防卫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三)为现役部队补充兵员;

(四)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参加抢险救灾。

第三十九条乡、民族乡、镇、街道和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民兵组织。凡十八周岁至三十五周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经所在地人民政府兵役机关确定编入民兵组织的,应当参加民兵组织。

根据需要,可以吸收十八周岁以上的女性公民、三十五周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参加民兵组织。

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动员范围内的民兵,不得脱离民兵组织;未经所在地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民兵组织所在地。

『叁』 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问题

兵役登记制度是国家兵役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规定,所有达到版规定年龄,并符权合兵役要求的公民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到户口所在地的兵役机关进行登记,兵役机关在记录登记人基本情况后,向登记人颁发兵役登记证,并赋予登记人相应的兵役登记号,登记人即成为适龄应征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只有少数的应征人员能够被征招入伍,成为现役军人,而更多的人则是编入相应的预备役和民兵组织,成为国家的后备兵役人员。
兵役登记制度是世界上众多国家普遍实行的制度,特别是西方美欧发达国家,无论其采取募兵制还是强制性普遍兵役制等任何兵役制度,都具有完备的兵役登记制度。兵役登记制度其更重要的意义是为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时,实行战争动员中的人力动员,扩充军队员额做准备的。以二战时美国陆军为例,战前的1939年,美国陆军现役人员才有18万余人,随着国家战争动员范围的不断扩大,到1941年,美国陆军人数为168万人,到战争结束时,美国陆军达到空前的829万人,在短短的数年内,美国陆军能够迅速扩充了数十倍,其前提就是有完备的兵役登记制度做基础。

『肆』 唐朝的军队制度

在唐玄宗以前是府兵制,在唐玄宗时由于府兵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均田制遭到破坏,唐玄宗就实行了募兵制

『伍』 《兵役法》对我国公民兵役义务的主要规定

答: 1.服现来役 这是公民履行兵役义源务的最主要形式。所谓服现役,就是依法应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1)现役士兵 现役士兵按兵役性质分为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

『陆』 唐代军队制度

唐朝初期恢复府兵制,较隋朝更为完备。府兵为基本的常备军,平时隶属於皇帝的12卫(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左右领军卫、左右屯卫、左右骁卫)和太子的东宫6率(太子左右率府,所领军士称超乘;太子左、右司御率府,所领军士称旅贲;太子左右清道率府,所领军士称直荡)。

每卫设大将军1人、将军2人;每率设率1人、副率2 人。平时负责管理府兵轮番宿卫诸事,战时经皇帝任命,率领从各府调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於府,将归於朝。”(《新唐书 兵志》)天授二年(691),又于十二卫中置中候,左右各三人,正七品下。与司阶、司戈、执戟合称“四色官”。

重要军机大事由政事堂举行的宰相会议辅佐皇帝商决。尚书省的兵部,主要负责武官的考核、任免,军队的编制、简点和轮番,以及图籍、厩牧、甲仗的管理等。

太宗时整顿府兵制度,12卫各领40~60府。鹰扬府恢复骠骑府、车骑府的旧名,不久又改为折冲府,“因地立称”,分别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为1200人,中府为1000人,下府为 800人。全国最多时共设a府,府兵约60万人,主要分布於政治中心地区的关内、河东、河南及邻近诸道,旨在“居重驭轻”(《陆宣公奏议》卷八),“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玉海 兵制》)。

折冲府为府兵的基本组织单位。每府置折冲都尉 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长史、兵曹、别将各1人,下辖4~6团。每团200人,设校尉,辖2旅。每旅设旅帅,辖2队。每队设队正,分为5火。每火10人,有火长。每队、每火的装备,如马、马具和锸、斧、钳、锯等,均有定数。府兵自用的武器、装具和征途所需粮食皆自备。马匹不足,由官府供给。平时训练在冬季进行,由折冲都尉率领本府兵马习战。

府兵的调遣、指挥权属於朝廷。凡发兵10人以上,除紧急情况外,都要有尚书省、门下省颁发的皇帝“敕书”和铜鱼符,州刺史与折冲都尉勘契乃发。府兵每年需轮流到京师宿卫,称上番。由兵部依各府离京师远近,确定上番的次数,每次1月,平均每年在役可达3月左右。部分府兵被派遣到冲要地区戍守,一般为1年一次。

府兵的来源,主要是从自耕农和地主中挑选,后来则渐以贫苦农民充役。按照规定,“三年一简”,即3年徵一次兵。凡20岁以上的健壮丁男,都是简点对象。简点标准,以资财、材力、丁口三者为据,“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议 擅兴》)。一般21岁入役,61岁出军,实为终身服役。后来,征战益多,勋赏不兑现,社会地位下降,地主也渐渐厌恶当兵,特别是“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逐步废坏,军资无所依靠,府兵乃纷纷“亡匿”、“耗散”。玄宗时,下令将服役期减少至15年,自25岁起服役,40岁乃止;又将“三年一简”改为“六年一简”(《新唐书 兵志》),但都未实现,以致折冲府无兵上番。天宝八年(749),被迫停止上番,折冲府从此名存实亡。

由於府兵制日趋败坏,唐初即存在的募兵制便逐渐兴盛。从开元十年(722)起,大规模召募壮士充宿卫。开元十二年,更名为 骑。次年, 骑达12万人,分隶於12卫,每卫1万人,又分为6番,轮流上番服役。平时近营为堋,教阅弓弩,免除赋役,资粮由官府供给。 骑多是被强迫入募和已逃亡再来应募的折冲府卫士,实际上是摊派兵役,其重要变化是由尽义务变为受雇佣。 骑自始就很衰弱,其召募亦无定制,前后只维持20余年。

唐初,驻防京城和宫廷的部队统称禁兵或“天子禁军”。从12卫府轮番调来宿卫京城的府兵,称南衙禁兵。单独组建、驻防宫城北门的禁兵,称北衙禁兵。他们最初是从跟随李渊起事的军人中简选3万人组成,称为“元从禁军”(《新唐书 兵志》),系父子相代,专事宫城宿卫。以后,太宗又从中选善骑者百人,供戍卫、田猎之用,号“百骑”。另置北衙 7营,选骁壮者,於玄武门左右屯营,号“飞骑”。高宗时,置左、右羽林军。武则天时,改“百骑”为“千骑”;中宗时,改“千骑”为“万骑”,分左、右营;玄宗时,增左、右龙武军;肃宗后,也多有更易。禁兵一般是召募来的,历来骄惰怯弱,后受宦官控制,更加腐败。但是,唐朝后期主要靠禁兵维持残局。

唐初,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称镇、戍。镇与戍均有上、中、下之分。上镇 500人、中镇300人、下镇300人以下,每镇设镇将、镇副各 1人。上戍50人、中戍30人、下戍30人以下,每戍设戍主、戍副各 1人。此外,在少数地方,大者设军,小者设守捉,各设使和副使统领,有的由州刺史兼任使职。地方兵中多为各地轮番到边境戍守的戍卒,称“防人”,3年一代,自备资粮;另有少数召募来的兵,称“防丁”或“丁防”。玄宗时,在戍卒中召募能更住 3年者,官给赐物;后又召募长期从军的健儿,称“长征健儿”,资粮等均由官给,称为“官健”,是由国家供养的职业军人。后期,地方藩镇的军人主要是这类“官健”。从武则天时期起,北边部分州还建立一些民众武装,称团结兵,其他地区也有土镇、土团、团练等。团结兵一般是“选丁户殷赡,身材强壮者充之”(《唐六典 尚书兵部》)。官府给予身粮、酱菜,免其徵赋。主要任务是配合军队防卫边疆。他们由州刺史或节度使统辖。

唐朝还制定了比较完备的军事法律,如《卫禁律》、《擅兴律》、《捕亡律》、《宫卫令》、《军防令》、《兵部式》、《兵部格》,对军人的职守、赏罚等有较详细的规定,凡违犯了“令”、“式”中的有关规定,就要依“律”、“格”给予惩处。

唐末,各节度使控制地方政权,凭藉其拥有的土地、人丁、财赋,豢养大批军队,与朝廷抗衡,改变了“内重外轻”的态势。安史之乱以后,割据日甚,以致“方镇相望於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自国门以外,皆分裂於方镇矣”(《新唐书 兵志》)。

『柒』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役法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解来放军兵役法规定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什么兵役

我国实行义务兵役制和志愿兵役制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以义务兵役制为主。

热点内容
从法律效力等级的角度 发布:2025-09-14 03:58:40 浏览:280
地区立法机关 发布:2025-09-14 03:49:20 浏览:935
2002年2013年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 发布:2025-09-14 03:39:05 浏览:111
法律顾问进出口公司 发布:2025-09-14 03:37:41 浏览:961
行政诉讼法撤销房产证 发布:2025-09-14 03:28:25 浏览:906
行政主体必须是行政法主体 发布:2025-09-14 03:28:25 浏览:319
禁毒禁赌条例全文 发布:2025-09-14 03:12:42 浏览:187
国际经济法的特点 发布:2025-09-14 02:48:01 浏览:183
立法现状分析 发布:2025-09-14 02:39:17 浏览:681
小区监控规章制度 发布:2025-09-14 02:38:01 浏览: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