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架电梯法规
① 容纳担架的电梯井道多大尺寸是多少,那个建筑规范有规定!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编写组答复:
1、不能盲目选用医用电梯,医用电梯的设计针对的是病床,尺寸较大,需要配套较大的走道净空及转弯半径,往往是担架能进电梯但是进不了家门;
2、正在协调工程建设标准与产品标准的矛盾;
3、从改造担架和利用住宅电梯轿厢对角线入手,提出“容纳担架电梯”的设计参数;
4、支持各地采用论证会议,形成实施细则,选用1500X1600轿厢基本可行,目前是1000KG,今后800KG的就能满足要求。
综合分析:
《上海住宅设计标准-2011》5.2.2条中规定的“轿厢长边不小于1.60m”,应该是针对容纳担架考虑的,但没明确轿厢短边尺寸,1500X1600轿厢可满足身长不大于1.90m规格担架顺利进入及容纳(利用轿厢对角线方向有效净空),基本满足绝大多数住户需要。
结论:
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轿厢长边应不小于1.60m,轿厢尺寸应不小于1500X1600。电梯井道布置及尺寸,应先由甲方确定具体电梯品牌厂家,按不小于上述轿厢尺寸要求结合厂家具体产品样本选用电梯型号确定。
② 电梯国家标准是什么
通过采取适当的减振吸隔声降噪措施,通过递减设计降低及阻隔了电梯的低频振专动影响,可以使住属户室内电梯噪声A声级值≤35dB以下。
拓展资料:
电梯国标是指中国国内电梯安全执行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于1998年2月1日实施。有专家质疑,国内电梯重载标准不一,如广州地铁扶梯的重载标准就是北京地铁公布标准的两倍。
并且,国内多家电梯企业对重载扶梯的“国标”同样存疑,而国内重载电梯的国标已经落后欧洲标准十余年。
“标准低”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因素,但大量的“标准低”问题,却是“人为”的因素。就电梯而言,既然沿用了欧洲国家1997年的标准,人家“与时俱进”了,为什么中国不跟进?“人为”让标准落后,有“惰性”因素,但更大的原因还在于没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从这个角度上说,电梯标准“落后十余年”,不过是无视科学、忽略公众利益的一个侧影。 电梯对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百姓出行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提醒相关部门,电梯国标绝不能一劳永逸。
否则,“电梯惊魂”甚至“电梯夺命”事故,就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③ 请问,新《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十二层以上住宅必须安装一台可容纳担架车的电梯,应该选哪家公司的电梯
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86—2005
中没有看到关于十二层以上必须安装可容纳回担架车的答要求 如果必须安装 那么电梯井道要扩大 轿厢及曳引机估计也有很大变化
先不管这个公司的产品 我的意思是你明确了没有关于这个规范的问题 希望你提问时也有理有据!
如果你是开发商 你可以多咨询几家电梯厂家 让对方多做些方案给你作为参考
④ 电梯标准gb7588 担架电梯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015修改单1),规定了乘客电梯、病床电梯及载货电梯制造与安装应遵守的安全准则,以防电梯运行时发生伤害乘客和损坏货物的事故。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病床电梯及载货电梯。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
网上有免费下载
⑤ 四川规定11层及以下住宅设可容纳担架电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11层及以下来住宅电梯增设及改造源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12月2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下称《规程》)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
“11层及以下住宅电梯增设及改造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12月2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四川省既有建筑电梯增设及改造技术规程》(下称《规程》)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据悉,《规程》在全国范围尚属首创,旨在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完善既有建筑的使用功能。
业内人士表示,《规程》有三大创新:针对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情况,提出11层及以下住宅电梯增设及改造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针对目前结构加固改造中的一些质量通病,对加固材料的使用提出更严格要求,并细化了对排水坑与电梯基坑的布置情况;在设备专业方面总结出对电梯井道采取通风措施的必要性,并针对不同使用情况,规定了通风设计要求,填补了电梯井道通风系统设置具体做法的空白。
⑥ 山东省关于执行新编 住宅设计规范 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条款规定的通知
你说的是不是去年出的那个12层及以上的住宅要有2台电梯,其中一台是可已容纳急救担架车的?
⑦ 国家规定必须多少楼层以上设电梯
七层及七层以上。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1、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2、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3、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4、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7)担架电梯法规扩展阅读:
《住宅设计规范》:
6.4.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4.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6.4.4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
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6.4.5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6.4.6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
⑧ 囯家规定高层电梯必须达到什么标准
根据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
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1、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2、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3、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
4、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6.4.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4.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6.4.4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由二个及二个以上的住宅单元组成。且其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住宅单元未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时,应从第十二层起设置与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6.4.5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6.4.6 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应小于1.50m。
6.4.7 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受条件限制,电梯不得不紧邻兼起居的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
(8)担架电梯法规扩展阅读:
高层建筑规定: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5.5.3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厅)时,至少有1/2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5.5.4 厨房、卫生间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20m。
5.5.5 厨房、卫生间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面、地面净距不得低于1.90m,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5.6 阳台:
5.6.1 每套住宅宜设阳台或平台。
5.6.2 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5.6.3 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
5.6.4 封闭阳台栏板或栏杆也应满足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要求。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和寒冷、严寒地区住宅宜采用实体栏板。
5.6.5 顶层阳台应设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5.6.6 阳台、雨罩均应采取有组织排水措施,雨罩及开敞阳台应采取防水措施。
⑨ 新住宅规范中说要用到的担架电梯,在供电上和普通电梯有区别吗对于这种改变在供电上又什么变化
按标准图集的1960X2600就可满足要求。<住宅设计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这是工程技术标准与产品标准的区别。目前,我国没有“容纳担架电梯”这种产品和相应的产品
⑩ 容纳担架的电梯井道多大尺寸是多少哪一个建筑规范有规定
铃木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专利产品,住宅地轿厢带尾箱能容纳急救担架车。尺寸如下:
800KG井道尺寸1900*2150
900KG井道尺寸2000*2150
1000KG井道尺寸2150*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