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发展工作条例
Ⅰ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九条。
2014年6月14日颁布复的细则词条内容为:(制您这个已经废止了)
第九条 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任务是:
(一)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
(二)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
(三)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
(四)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括号中应当填写的是:符合要求
Ⅱ 《中国共产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发展党员共分五个环节,分别是什么
一、入党申请人初步培养阶段:
1.递交入党申请书
2.党组织派人谈话
3.党组织初步培训
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阶段:
4.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5.确定入党培养联系人
6.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7.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三、确定发展对象阶段:
8.确定发展对象
9.确定介绍人
10.政治审查
11.进行公示
12.集中培训
四、接收预备党员阶段:
13.填写入党志愿书
1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
15.上级党委派专人谈话
16.党委审批预备党员
五、预备党员考察转正阶段:
17.支部向本人发出入党通知
18.入党宣誓
19.教育考察
20.转正申请
21.转正公示
22.召开转正支部会议
23.党委审批
24.党员档案归档整理
25.预备党员发生变动时
发展党员新增6个程序:
1、党组织接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在一个月内派人同入党申请人谈话。
2、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
3、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报上级党委备案。
4、确定发展对象报上级党委备案。
5、发展对象报具有审批权限的基层党委预审。
6、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后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共5个环节25个步骤,后面新增6个步骤
Ⅲ 十六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有五条细则:一是做事要了解事情的经过,二是要公私分明,三要把急事先办,四是工作热情有礼,五是提高工作效律。
Ⅳ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点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二内、发展党员的基本原则容 :1、入党自愿原则。2、个别吸收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三,入党程序:⒈个人申请;⒉组织培养(入党对象培养考察期为一年以上),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⒊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⒋支部审查,支部大会讨论作出决议,报党委;⒌上级党组织谈话了解、审批(预备期一年以上);⒍入党宣誓;⒎预备期;⒏支部考察预备期,提出能否转正意见,并报党委;⒐党委审查,合条件的转正,不合条件的延长预备期;⒑转正:个人申请;支部大会通过;报党委审批;⒒延长期:支部考察延长期,提出意见,并报党委审查,合条件的转正,不合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四、入党条件:1、年满18周岁以上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 分子;2、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3、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4、执行党的决议;5、按期交纳党费。
Ⅳ 党章中关于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规定
在党的历史上,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关于入党对象条件,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均可接受为党员。
党的二大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实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大的群众党”,既不是学会组织,也“不是少数人空想的革命团体”,其中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员条件、入党手续等作了详细规定。
党的三大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一个群众性政党的任务,强调“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具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这是党在组织建设方面的一个重大决策,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规定:“党员入党时,须有正式入党半年以上之党员二人之介绍,经小组会议之通过,地方委员会之审查,区委员会之批准,始得为本党候补党员。”后又强调发展产业工人入党的重要性,党的组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根据革命形势和党组织发展状况,1925年《组织问题决议案》,强调要“吸收无产阶级及先进的智识阶级中最革命的分子”。这时党不仅把革命的工人,而且把革命的学生、农民作为党的主体和基本力量,其他革命分子的外延也比较宽泛。党的五大强调,要努力扩大党员的数量,吸收产业工人、进步农民和革命的知识分子到党的队伍中来,加强党内教育,用各种方法训练党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及章程,服从党的决议,参加在党的一定组织中工作并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
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以后发展新党员的条件:(一)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二)忠实;(三)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四)没有发洋财的观念;(五)不吃鸦片、不赌博。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批判了长期存在着的狭隘的关门主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他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工人雇农入党,造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 “能否为党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党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社会成分是应该注意到的,但不是主要的标准。应该使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的大熔炉,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布尔什维克的战士。” 1938年中共中央作出 《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此后各地党组织在发展新党员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央决议的要求,注意在工人、农民、下级官兵和知识分子中吸收党员,同时也注意按照党员标准,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党的组织已从狭小的圈子里走了出来,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大党。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党还必须扩大自己的组织,向着真诚革命、信仰党的主义、拥护党的政策、愿意服从纪律、努力工作的广大工人、农民和青年积极分子开门,使党成为一个伟大的群众性的党,“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第一章“党员”中的第一条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党章,加入党的一个组织 并在其中工作,服从党的决议案,并缴纳党费者,均得为本党党员。”第四条对不同社会成分的人入党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其中规定除工人、农民、革命士兵、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以外的其他社会成份的人入党,“须有正式党员二人介绍”,这些规定比工人、农民等入党要严一些,但七大党章明确规定了“其他社会成份”中的优秀分子只要符合党章规定的条件也可以入党。
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对入党条件规定更为严格,增加了对入党人的出身和成份的要求。这与党执政后,对党员的考验减弱,要求入党的人数增多,党必须更加严格要求入党有关,但党从来没有要求入党人的出身和成份必须是工人。党的八大的党章第一章“党员”第一条规定:“任务从事劳动,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中国公民,承认党的纲须和党的章程,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并且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都可以成为本党党员。”这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一次,由党的章程作出明确规定“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才能申请入党,这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条件下,党对入党条件的重新认识。
1969年“文革”中党的九大通过的党章第二章“党员”第一条,对八大的上述规定作了修正,对申请入党的人有没有剥削问题,没有再作出特别的规定,之后,党的十大、十一大通过的党章对这一点基本沿用了九大的规定。
十二大党章把“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军人”并列排在一起,作为申请入党人的最基本的资格,同时把“其他革命分子”单列出来。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的十六大党章把十二大以来党章第一条中的“其他革命分子”修改为“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有利于在他们所处的经济、社会组织中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改变这些经济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薄弱状况,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从七大党章规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外的“其他社会成份的人”可以申请入党,到十二大以来党章规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外的“其他革命分子”也可以申请入党,再到十六大党章规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以外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也可以申请入党,体现了党在吸收新党员问题上的历史继承性。
Ⅵ 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政策是什么
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有新旧之分。
发展党员的新十六字方针:“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
发展党员的旧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