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和规章
⑴ 有哪些属于部门规章
在税收方面,部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
细则实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的实施细则的资源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税收暂行规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
”实施细则的土地增值税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契税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印花税暂行规定》“临时措施的建设费用管理文化事业”
行政规章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部门及其委员会发布的在其职权范围内调整行政事项的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通常简称“规章”,由国务院直属各部委、委员会、部门、局制定。它们通常被称为“措施”和“条款”,而不是发布的命令。
(1)部门和规章扩展阅读:
在现行税法中有9个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吨位税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销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规定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的适用范围:
其效果体现在处理不同层次的税法之间的关系上。如果低效力的税法与高效力的税法相冲突,那么低效力的税法就是无效的。
⑵ 怎么区别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部门规章是以财政部长令的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是。前者的效力略大于后者。前者多有办法二字(后者也有,但少),准则是基本准则,后者是具体准则。注意区别不同的地方。
⑶ 部门规章是什么意思
来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源、各委员会、审计署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务院的决定,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调整本部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并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章等。如国家科委制定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劳动部发布的《技工学校招生规定》等,都属部门规章。
宪法第90条第二款规定:“各部、各委员会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命令、指示和规章。”
⑷ 行政规章和部门规章是一个概念吗
行政规章和部门规章不是一个概念。
行政规章:指国务版院各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权、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设区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称为部门行政规章,其余的称为地方行政规章。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六条 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
部门规章的解释: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调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
⑸ 规定和规章有什么区别
规章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管理,规范工作、活动和有关人员行为,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性文书的总称。
规章按其性质、内容,可分为行政规章、组织规章、业务规章和一般规章。
1.行政规章。按作者及其权限,可分两类:
(1)国务院部门规章。是由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制定、发布的规章。
(2)地方政府规章。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和自治区政府所在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行政规章常用规定、办法、细则等文种。
2.组织规章。是指对一个组织或团体的性质、宗旨、任务、组织原则、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机构及职权、活动及纪律等做出系统规定的规章。组织规章的常用文种是章程。
3.业务规章。是指对专项业务的性质、内容、范围及其运作规范等做出系统规定的规章。业务规章的常用文种为章程。
4.一般规章。一般规章是各级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管理、规范工作和活动,在其职权内制发的规章。这类规章便是通常所说的规章制度。一般规章的常用文种有规定、办法、准则、细则、制度、规程、守则、规则等。
【词语】:规定
【拼音】:guī dìng
【词义】: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
【近义词】:限定
(1) [stipulate]∶法律用词。预先制定规则,以作为行为的标准(如在合同、条约、契约、遗嘱、法律中)
他在遗嘱里规定,他的儿子们都得学手艺
(2)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权威性地确定为一种指导、指示或行动规则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装在套子里的人》
(3)[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预先制定的规则
关于奖金如何发放,上级最近有新的规定
规定是用于特定规范内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写作应用)
(5)部门和规章扩展阅读:
根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制定规章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应当遵循《立法法》确定的立法原则,符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上位法的规定。
其二,应当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规定其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同时,应当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保障权利实现的途径。应当体现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赋予有关行政机关必要的职权的同时,应当规定其行使职权的条件、程序和应承担的责任。
其三,应当体现改革精神,科学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应当符合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应当规定由一个行政机关承担,简化行政管理手续。
其四,规章的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得称“条例”。
其五,规章用语应当准确、简洁,条文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规章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除内容复杂的外,规章一般不分章、节。
其六,涉及国务院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制定行政法规条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规章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联合制定规章。有这种情形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单独制定的规章无效。
⑹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何异同
部门规章抄是国务院各部、委袭,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政府规章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⑺ 属于部门规章的有哪些
关于税务方面的,部门规章主要有: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文化事业建设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调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习惯上也称规章,是国务院下属的各个部、委员会、直属厅、局、属制定的,一般没有公布令,名称一般都叫做“办法”、“规定”。
(7)部门和规章扩展阅读:
现行税法中属于法律的有9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吨税法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法》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
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范围
作用体现在处理不同等级税法的关系上,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⑻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
1、范围不同
法律抄法规、行政法规和袭部门规章这三个的范围不一样,法律法规范围最大,包含了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是单独的。
2、制定人不同
法律法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则是国务院制定,而部门规章是适用于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等这些部门自己发布的。
3、适用对象不同
法律法规适用于所有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民众;行政法规是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制定的,不适用普通民众;部门规章同样不适用普通民众,是国务院各部门、各委员会、审计署自己调整内部范围内的行政管理关系的。
(8)部门和规章扩展阅读
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
部门规章是国务院所属的各部、委员会,主要形式是命令、指示、规定等,也是经济法的来源。
⑼ 部委规章的定义是什么和部门规章的区别是什么
通俗的概念理解,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专发布的调属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称为部委规章。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也包括国务院委员会规章。所以严格讲,部委规章的外延大,部门规章外延小。部委规章包括部门规章。但从两个概念的实际使用情况,现实中无论是一些官方法律性文件还是日常使用,都没有严格有意地区分。通常,我们提到的“部门规章”都是区别于其他法律渊源(比如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地方规章等)的,这中情况下使用“部门规章”概念实际上是等同于“部委规章”这个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