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工法规
⑴ 有关社区工作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
这个很难找.
我这里只有一篇这样的,估计能派一点点用场
社区社会工作案例13章1
案例分析
某城市小区的居民被附近一个建筑工地项目严重干扰。噪音下许多居民无法集中精力,工地的长明灯使许多无法入睡。还有的人甚至产生轻微的病症,如头痛和眩晕。社区工作站的工作者依据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搜集了噪音的具体数据资料,与居民一起到建筑公司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最终从建筑公司得到一定经济赔偿,并且成功阻止了建筑公司的扰民行为。
问题:简要描述社会工作者在该案中采用了哪些专业方法?
在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及小组工作方法是常用的三种大专业方法,一般会根据服务目标来选择具体的方法。
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问题与需求。了解居民的现实问题和需求,是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务效率的保障。而居民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可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问、召开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等科学方法才能准确了解,从而为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2、2、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和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体服务,会面临人群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挖掘、调配和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的基本能力。
3、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专业辅导服务。社区居民作为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需求,同时每一个居民在面对剧烈变动和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时,又有其个别化的需求,社区针对两种不同需求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方法往往被社区社工用来满足居民情感生活、心理安抚 、家庭调适、社交等方面的需求。
对照上述主要的社区工作方法,本案例描述的社区行动中,社区工作者几乎运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所有主要的方法:与居民进行个案访谈,以了解居民的困扰和需求;用小组工作的形式明确核心成员的分工;用社区组织的策略与相关部门商讨解决办法等。
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和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群体服务,会面临人群结构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发现、挖掘、调配和利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的基本能力。
但是我想,如果你是单位人员,那么可以请示去购买此书,今后也用的上的
社区工作法律法规及案例分析
价格:¥26.80
【作 者】刘晓梅 [同作者作品]
【丛 书 名】 现代社区管理丛书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书 号】 7111162137
【出版日期】 2005 年3月 【开 本】 32 【页 码】 303 【版 次】1-1
这里有个试读版本,可以在线阅读
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common/mianfeisd.asp?id=813298
⑵ 2014年社工是什么编制
社工的编制在于你所在单位是什么性质的。如果你在民政局当社工,那就是公务员编制专,如果在养老院属这些事业单位就是事业编制,如果是非盈利机构那就没有编制。
你要获得编制,就必须考有编制的社工岗位,也就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
⑶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第七章 我国特殊群体保障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点有哪些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第七章 我国特殊群体保障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点包含章专节导引,第一节 老年属人权益保障政策与法规,第二节 妇女权益保障政策与法规,第三节 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与法规,第四节 残疾人保障政策与法规。
⑷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总序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体系,推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进程,2007年,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五本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这套教材是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培训教材,也是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的普及读本。2008年和200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举办了两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国有22.2万人次报名参考,有27259人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8418人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大量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通过学习这套教材提高了社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大大促进了社会工作的普及程度,促进了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提高。两年来,我国以民生为基础的社会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和法规。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梳理和研究,我国社会工作知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充实。为更好地反映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民政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2007年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除了对原书稿的错讹之处进行订正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重要修改。第一,《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有较大篇幅重新编写;第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补充了新的内容或用新法规替代了过时的法规;第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有关章节也进行了重新编写。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力图使本教材所阐述的知识更加准确、完整,所讲述的方法更具实用性和操作性,使教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 .
⑸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程第四章 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业务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点有哪些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这门课第四章 我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业务政策与法规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概述,第二节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登记,第三节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
⑹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内容简介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考点精讲,共分为十一章,内主要内容容包括:社会政策的特点、目标及体系;社会政策的运行;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法规;我国特定人群的社会政策法规;我国婚姻家庭政策法规;我国社区矫正与人民调解政策法规;我国优抚安置政策法规;我国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与公益慈善事业促进政策法规;我国劳动就业与失业保险政策法规;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第二部分为模拟题库,该部分的章节设置与第一部分相同。第三部分为真题解析,主要是对近年的考题进行详细解析。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中级)》浓缩了考试复习重点,试题丰富,解答详细,可作为考生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辅导教材。
⑺ 社会工作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1,社会工作专业课中有一门《社会工作法律基础》或称为《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2,社会工作有一个专业方向:大陆叫司法社会工作;港台叫法律社会工作。
在内地,司法社工一般在政法委下属的司法局、禁毒办、青少年工作办工作。或者说是在司法体系内工作。
主要开展社区服刑人员矫正与预防犯罪工作。面临的对象是一些罪行较轻的违法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舒缓心理危机,使他们生活有着,不至于再次犯罪。
在欧美、港台,司法社工更多的是在民间组织里工作,工作范围更广泛,例如司法体系之历史与角色、诉讼体系之介绍;儿童作证、专家证人、法庭诉讼、法律与专业伦理之议题;儿童虐待、儿童收出养、监护与探视权、偏差行为少年、老人虐待,以及性侵害、婚姻暴力之专业评估与报告。
内地的法律社会工作尚未如此发达,不过很受重视——维稳需要
3,在内地,上海的司法社会工作最为发达,也最受重视,大家都知道,上海是国际大都市,非常注重社会稳定——形象。
4,据悉,上海司法局与上海政法学院2011年会开设一个新专业——社区矫正,由这所学校的刑事司法系与社会工作系共同主办、授课。是一门法学与社会工作交叉的专业。上海政法学院本身隶属于上海市政法委和司法局。
5,社会工作根本上是实行社会控制。社会工作是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服务,为他们争取资源,给他们提供帮助,如果弱势群体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社会当然就会稳定,所以说本质上是实行社会控制。当然,这是一种正向的、对弱势群体有好处的事业。
6,以上就是法律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如果从事司法社会工作,必须学习许多相关的法律,特别是刑法、民法以及所有与弱势群体紧密相关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⑻ 2014社会工作者初级考试多少分合格
根据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4年度社会工作者、土地登记代理人资格考试合格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4]98号)文件精神,现将2014年度社会工作者考试合格标准及领证事宜通知如下:
专业名称
科目名称
试卷满分
合格标准
社会工作者
助理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100分
60分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⑼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行为,提高社会工作者专业 能力,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 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 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国家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
第四条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另行制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英文分别译为:Junior Social Worker 、Social Worker
第五条 通过职业水平评价,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第六条 人事部、民政部共同负责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并按职责分工对该制度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考试
第七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第八条 民政部负责组织专家拟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组织命题,研究建立考试试题库,提出考试合格标准建议。 第九条 人事部负责组织专家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民政部确定考试合格标准,并对考试实施等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 ,并符合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第十一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2 年;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四)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五)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第十二条社会工作师考试报名条件:
(一)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 6 年;
(二)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4 年;
(三)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 3年;
(四)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 1 年;
(五)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六)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 2 年。
第十三 条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合格,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
第十四条 凡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由发证机关收回证书 ,2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第三章义务与职业能力
第十五条 社会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工作职业守则。
第十六条 社会工作者在社会服务工作中,应当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平等的沟通关系,维护服务对象权益,倾听服务对象诉求,尊重服务对象选择,保守服务对象隐私。
第十七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
(二)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服务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独立接案、结案并提供跟进服务;
(三)能够根据服务计划,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第十八条 社会工作师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
(一)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具备较丰富的社会工作专业经验
(二)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社会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处理各类复杂问题,并对所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估;
(三)能够指导助理社会工作师开展专业工作,帮助其提高专业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保证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 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本专业工作能力。
第四章登记
第二十条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实行登记服务制度。具体工作由民政部或其委托的机构负责。
第二十一条 民政部或其委托的机构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情况,并为用人单位提供查询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的信息服务。
第二十二条在社会工作职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职业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由登记机关取消登记,并由发证机关收回职业水平证书。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 通过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四条 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或学位证书、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证明。台湾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试的办法另行规定。外籍人员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有关机构,在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等工作中,因工作失误,使专业技术人员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赔偿,并向有关责任人追偿。
第二十六条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不履行工作职责、监督不力、借机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以及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 200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
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
第一条 人事部、民政部共同成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评价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部,负责研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相关政策和考试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考试考务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实施。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考试工作,由当地人事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共同负责,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第二条 民政部组织成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专家委员会,负责编写考试大纲、命题,研究建立考试试题库。
第三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第四条 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应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社会工作师考试成绩实行两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办法 ,参加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
第五条 报名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应符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中规定的相应报名条件。由本人提出申请,按规定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指定的考试管理机构报名。经考试管理机构审查合格后 ,向申请人核发准考证。申请人凭准考证及有关身份证明,在指定 时间、地点参加考试 。
第六条 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在报名时应提交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生证明。
第七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点设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大、中专院校或高考定点学校。如确需在其他城市设置考点,应经人事部、民政部 批准。
第八条 坚持考试与培训分开原则。凡参与考试工作(包括命题和组织管理等)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和参与或举办与考试内容有关的培训工作。应考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实行自愿原则。
第九条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有关项目的收费标准,应经当地价格主管部门核准,并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第十条 考试考务工作要严格执行考试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试卷命制、印刷、发送过程中的保密工作,遵守保密制度,严防泄密。
第十一条 考试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考试工作纪律,认真执行考试回避制度。对违反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