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媒体条例7条

媒体条例7条

发布时间: 2021-02-10 15:09:13

『壹』 如果我在课堂上骂老师,我是做对做错(我非常讨厌那位老师,而且在变相体罚的7条条例中,她就违反了6

对又何妨,错又何妨,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贰』 电影 、电视剧要在媒体上播放的都有预先审查制度, 那在剧院演出的话剧、戏剧有同理的制度吗

有啊,不管是文艺团体还是个人要想公开的演出,必须事先先去申领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然后持许可证依法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和办理其它审批手续。否则演出活动就是非法的,视同无证经营,不但会禁止演出活动,还要没收演出收入或接受其它形式处罚。演出活动要遵守《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 该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营业性演出不得有下列情形:(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违反宗教政策的;(四)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五)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六)宣扬淫秽、色情、邪教、迷信或者渲染暴力的;(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八)表演方式恐怖、残忍,摧残演员身心健康的;(九)利用人体缺陷或者以展示人体变异等方式招徕观众的;(十)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这些其实和广电总局进行的影视剧的剧本审查中的相关内容条例一样,违反的是不可以演出的。出于利益考量,话剧舞剧戏曲相声……任何演出的投资方演出方甚至是场地提供方都会很严格的遵守,违反的成本是很高滴后果是很严重滴。 按下来的第二十七条规定: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演出举办单位发现营业性演出有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情形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同时向演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报告。 这和未经审查就上映的影视剧会被叫停播映也是一样的。

『叁』 根据法第99条,省条例第7条第56条11项是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回,自受理之日起不答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肆』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的第7条承办者该出什么样的方案

建议:1、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应急预案(应急预算中必须有相关后勤保障和总的组专织构架属),并向相关的安监机构进行备案;2、承办人必须制定相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制,并签订相关文件;我相信这些对于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后勤有保障万事都OK了。

『伍』 我国颁布了几部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了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四部。

国家和网络安全职能部门下发的有关网络安全的政策及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介绍: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介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最初由2005年9月25日实施,由于个别组织和个人在通过新媒体方式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时,存在肆意篡改、嫁接、虚构新闻信息等情况,2017年5月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外公布新版本,正式实施时间是2017年6月1日。

《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

介绍:2018年11月1日,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网络安全防范需要和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具体情况,对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联网使用单位开展监督检查。

《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介绍:2017年11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部应急办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

(5)媒体条例7条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为规范互联网法院诉讼活动,保护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确保公正高效审理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就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相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互联网法院采取在线方式审理案件,案件的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前准备、庭审、宣判等诉讼环节一般应当在线上完成。

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案件审理需要,互联网法院可以决定在线下完成部分诉讼环节。第五条 互联网法院应当建设互联网诉讼平台(以下简称诉讼平台),作为法院办理案件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诉讼行为的专用平台。通过诉讼平台作出的诉讼行为,具有法律效力

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所需涉案数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网络服务提供商、相关国家机关应当提供,并有序接入诉讼平台,由互联网法院在线核实、实时固定、安全管理。诉讼平台对涉案数据的存储和使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六条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使用诉讼平台实施诉讼行为的,应当通过证件证照比对、生物特征识别或者国家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认证等在线方式完成身份认证,并取得登录诉讼平台的专用账号。

使用专用账号登录诉讼平台所作出的行为,视为被认证人本人行为,但因诉讼平台技术原因导致系统错误,或者被认证人能够证明诉讼平台账号被盗用的除外

『陆』 世界各国有什么法律是管媒体等舆论的

1 英国对媒介内容的管理,报业和广电媒体截然不同。由于英国没有《出版法》和《新闻法》,所以对于报纸内容没有专门法律规章的制约,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监管,只要不违反基本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政府不会横加干涉。
而英国对广电媒体的管理较报业而言严格很多,政府按照国会的条令来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独立电视委员会(ITC)、无线管理局(RA)、BBC理事会、通信管理局(OFCOM)等,同时还颁布广播电视法案、通信法案,对从广播执照、责任、节目内容、广告到媒介所有权等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条文约束。除此以外,广电媒体也必须遵守基本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法系国家,其宪法(consititution)框架是不成文法,也就是说没有一部专门的宪法法律文件。但是,在这一宪法框架下有许多来源可以作为依据,只不过,有些来源被记录下来,而另一部分则没有被记录下来。这些来源都是在日常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出现的紧迫问题作出的反应,决不是根据某些理论而先验地制订出的广泛而又全面的法律条文,所以这些法律来源也经常会有修改和补充。
英国有法律明确保护公民名誉不受无理恶意的诋毁与诬蔑,这些诽谤包括文字形式的诽谤(libel)和口头形式的诽谤(slander)。任何制造和散布诽言的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于媒体而言,损伤他人利益、品格和名誉的内容一旦发表,就被认定为诽谤,而这其中直接或间接传播诽谤的人,也可以被起诉责偿。法律责难的重点不在于书写,而是在于“公布”,法律课责的也只是事实,而不问意思。 法庭上原告只要向陪审员和法官证明 :被告的言论损害了原告的名誉、被告的言论确确实实是针对原告的、被告的这些言论已经被发表了,那么,媒体就当被判诽谤罪。不过,到目前为止,英国还是没有专门的《隐私权法》。只是在一些普通的法律条款中有所论及: 比如,《数据保护法》禁止为某一目的收集的数据被用于其他用途。依据本法, 数据拥有人有权了解记者用了自己哪些材料。不过,1998 年通过的《数据保护法》规定了某些例外情况, 即数据的某些特殊用途可以不受此法限制, 新闻调查便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用途, 因而是一种例外。
另外,《信息法》禁止泄露机密, 例如雇主的某些机密

2 美国立国之初,就通过宪法第一修正案(也称人权法案)确立了"国会不得废止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或限制人民集会请愿、诉愿之自由。"美国新闻界把宪法第一修正案看作是美国第一部的新闻法,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早期的政治家把争取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视作美国政治观念中"人权"的一个核心内容。
由于当时美国政党报纸林立,一些报纸经常相互攻击漫骂,179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诽谤法》,约束报纸败坏政府官员名誉而制造恶意的言论。《诽谤法》1801年在失效。
行业协会自律是美国媒体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美国媒体经常性管理的一种方式。现在美国媒体的各种协会很多,制定了详细的自律条款,约束媒体从业人员的行为。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1887年成立,主要是维护报纸所有者的利益,同时自律协会内部成员的新闻道德行为。1992年该协会与其他五个协会合并,是美国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的行业自律组织。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1923年首届年会上就提出了关于新闻道德准则的《新闻规则》。1929年全国广播业者协会通过了《全国广播业者协会道德准则》、《全国广播业者协会商业行为准则》,以后又有《全国广播业主协会电台准则》、《全国广播业主电视准则》,美国所有的商业电台和电视台中,一半以上加入了这个协会。
美国现代媒体运作方式成熟,各个不同媒体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工作程序,其中也包括了媒体内部工作管理机制,保障媒体可以实现报道目的。
这种管理机制更注重的是如何提高报道的质量,着眼点不仅仅是控制记者,但是确有一些限制性的条例和观念。所以记者的报道一般并不是随意的,更多的时候是根据整个报道计划完成报道任务。
更重要的是,美国媒体从业者遵从着WASP(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文化传统精神,追求自由平等和个人的权利,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加之美国媒体的高度垄断化,他们与管理者并没有根本观念的冲突,在很多的时候,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很多媒体从业者自愿遵守这些条例法规。这在9.11事件中体现的十分明显,这一期间美国舆论的高度一致,在他们看来很正常

其他讲起来就太多了 还有法律根源 也非常多 多的可以写好几本书 你要是真想了解 去买些相关的法律书籍看下 我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

热点内容
香港伪造证据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1 19:02:29 浏览:322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认识举例 发布:2025-08-11 19:01:42 浏览:109
法院序列流转 发布:2025-08-11 19:00:53 浏览:482
ppp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发布:2025-08-11 18:59:17 浏览:788
法律责任包括赔偿吗 发布:2025-08-11 18:48:29 浏览:147
用法治治水 发布:2025-08-11 18:48:27 浏览:828
2014年黄韦博行政法系统强化讲义 发布:2025-08-11 18:43:26 浏览:912
行政法中的驳回诉讼请求 发布:2025-08-11 18:36:12 浏览:455
全椒法律援助中心 发布:2025-08-11 18:34:39 浏览:919
海南大学法律硕士学制 发布:2025-08-11 18:03:41 浏览: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