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汉字规范条例

汉字规范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2-10 19:23:57

『壹』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字表性质

规范性是字表的首要特点,也是字表的本质属性。字表给出了确定的字量、字级,实内现了字形容与用字的标准化。表中规定了三个等级的字集,各级字集所收的字,字头都经过严格选取,并根据规则进行了字形整理,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社会通用领域汉字的正字,在字形上具有唯一标准的作用。
现代性是字表的第二个特点。字表的分级、收字都是从现代应用出发的,充分考虑到现代语言文字生活的需要,所收的字也主要从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选出。现代文本中的文言文引文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是当今文化传承和文化学习所必需的,而且需要用简化字印刷,其用字属于现代用字的范畴,这些字也已纳入了字表。
通用性是字表的第三个特点。在现代一般社会用字领域,没有必要对一些罕用字或生僻字进行标准化处理,经过规范整理的8300字,都是现代社会需要的通用字。字表按通用程度分级:一级字表的通用性最高,二级次之,三级字表虽然取自专业领域,但这些字都与国计民生的信息传播息息相关,在计算机存储和阅读上也有通用性。

『贰』 汉字的规范

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35631
目前,从我国社会用字的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如出版用字,印刷用字,影视用字,计算机用字,城镇街头用字,及课堂教学用字等,基本上是合乎规范的。但也不是没有问题,有些问题也比较严重,我们学习这一讲,对指导同学正确使用汉字很有现实意义。

什么是汉字的规范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不规范。比如:滥简字“ (慢) (建) (镶) (凰) (禽) (藤) (楼)”等;错别字“ (饺) (瓶) (啤) (酒)”等。还有以象形代字的如“ (饼) (峰)”等和使用繁体字如“爱国主义(义),发(发)廊,慈禧太后(后)”等。

由此看来,当前使用汉字的不规范现象有三:一是使用自己的简体字(包括已经废止的二简字);二是滥用繁体字(包括已淘汰的异体字);三是使用错别字。对这种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我们决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这与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是极不相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是否规范,往往反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尤其是现代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向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社会用字没有统一的形体标准,任人乱写滥用,不仅破坏了汉字本身的交际职能,而且势必给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普及,文化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因此,当前的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已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

那么到底什么是汉字的规范呢?所谓汉字的规范就是统一汉字的形体标准,每一种文字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这就是正字法。正字法就是指汉字的形体标准的使用规范,即使用文字的规范,也是汉字规范化的结果。

那么,汉字规范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以正式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为依据。要知道,推行规范汉字是国家的一项语言文字政策。有关汉字的各项规范,标准都是由政府部门批准发布的,因而,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应遵照使用,为使我们在使用汉字上合乎规范标准,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一、使用简化字

1、汉字为什么要简化呢?这是针对汉字难写,难记的缺点而进行的改革。

首先,是汉字的笔划结构复杂,书写困难。据统计,简化以前的2000个常用字,笔画平均为11、2笔,有的多达几十笔,如“衅(衅)”是26画,“郁(郁)”是29画,而“吁(吁)”有32画,这样的汉字不简化是不行的。

其次,汉字存在许多音同义同而字形不同的异体字。汉字数量达5万,存在大量异体字是原因之一。原来有某字,由于变更偏旁,如“咏(咏)”“溪(溪)”“诉(诉)”;偏旁移位,如“群( )”“阔( )”等原因,又出现了一个读音,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新旧并存。

而异体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

① 变更偏旁后,偏旁不同的字并存如:辉( )简( )裤( )

② 偏旁移位后,部位不同的字并存如:够( )峰( )棋( )略( )

③ 增加形旁或声旁的繁体字与原字并存如:豆( )胡( )巨()采( )

④ 笔画多的字被简化后繁简并存如:胆(胆)仙( )

⑤ 造字法不同的字并存如:野(形声)— (会意)磊(会意)— (形声)

⑥ 几种不同的写法并存如:叫( )凡( )朵( )

但要注意的是,偏旁相同,但部位不同的也不一定就是一个字,如“呆—杏”“杲—杳”“帛—帕”“含—吟”

这种一字多形的现象,更增加学习和使用的困难,成了不轻的负担,如:欢(欢)— 、 ;暖— 、 、 ;窗— 、 、 、 ,如果不进行整理,精简是不行的。

2、怎么样简化汉字呢?实际上,简化汉字的工作,包括简化笔画(形体的简化)和精简字数(异体字整理)两方面的问题。

⑴ 简化笔画

汉字的简化是汉字形体发展的主要趋势。实际上,秦汉以来,官府,特别是广大群众,一直不断的实行简化。但历代统治者往往把繁体字,古体字作为规范的标准,而把人民群众团体使用的简化字称为俗体,破体,不能登大雅之堂。如1934年1月上海有15个群众团体200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提倡“手写字”(即一般人常用的简化字),建议国民党当局采用,在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国民党政府教育部不得不公布采用“手写字”324个。但立即遭到顽固派的攻击,在国民党中央政府会议上,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当众跪下,为汉字请命,要求当局禁止使用简体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字简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从1950年起开始,收集研究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制了《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初选出了500多个常用简化字。1952年2月中国文字改革研究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前身)收集群众中流行的简体字进行研究,并开始草拟简化字笔画和精简文字方案。1954年底编成了《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全国各地,提出786个汉字简化意见,供各方面人士讨论(当时参加讨论的有文学家、语文教师和其他语文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约20万人以上),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作了修正,后经国务院设立的汉字简化方案委员会审订,于1955年10月提交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讨论通过。1956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两批(1月28日公布从2月份起正式使用第一批简化字260个;6月1日公布了第二批推行为95个)。1958年公布两批(5月15日公布第三批推行370个:6月29日公布第四批推行92个)。四批共517个。经几年的试用,到1964年5 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编印的《简化字总表》作为使用简化字的规范。1986年10月为纠正社会用字的混乱,便于群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了《简化字总表》,并对原来表中的个别字(不够合理的)做了调整。

《简化字总表》共分三个表:一表有350个不作偏旁的简化字(只能单独简化);二表有132个可以作偏旁的简化字(既可以单独简化,也可以作简化偏旁)和14个简化偏旁(只作偏旁不单独简化);三表有1753个字,是应用第二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类推出的简化字。总表一共2238个字,一共简化了2264个字。这比原来的繁体字在笔画上减少了几近一半。如第二表所列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笔,简化后每字8笔;而第三表所列繁体字平均每字19笔,简化偏旁后每字平均12笔。

那么,这些简化字是怎么样被简化的呢?下面介绍六种主要的简化方法,这些方法是千百年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群众创造的。

① 更换偏旁,主要是以简代繁,就是更换一个笔画简单的偏旁或符号代替繁难的偏旁,如:

刘(刘) 适(适) 环(环) 独(独) 赵(赵) 区(区)

汉(汉) 难(难) 观(观) 欢(欢) 鸡(鸡) 戏(戏)

邓(邓) 优(优) 远(远) 忆(忆) 牺(牺) 垄(垄)

另外,简化偏旁另推《简化字总笔》中第二表和第三表的关系,也属于这种方法,如:

轩(轩) 诠(诠) 绢(绢) 镜(镜)

② 保留局部,把整体字中繁难的部分删除,只留下表示这个字的局部特征或轮廓部分,如:

丰(丰) 灭(灭) 声(声) 医(医) 开(开) 习(习)

丽(丽) 飞(飞) 处(处) 号(号) 妇(妇) 亏(亏)

标(标) 齿(齿) 夺(夺) 杂(杂) 务(务) 杀(杀)

① 全部改造,抛弃繁体字原形,另造一个新字,如:

头(头) 万(万) 圣(圣) 灵(灵) 龟(龟) 衅(衅)

备(备) 忧(忧) 丛(丛) 归(归) 异(异) 众(众)

护(护) 惊(惊) 响(响) 灶(灶)

② 草书楷化,把群众比较熟悉的草书的笔形加以楷书化,就可以达到减少笔画要求,

如:

东(东) 车(车) 学(学) 为(为) 书(书) 乐(乐)

长(长) 兴(兴) 专(专) 当(当) 尧(尧) 仓(仓)

会(会) 办(办) 团(团) 伟(伟)

③ 同音代替,在意义不混淆的条件下,用形体简单的同音字代替繁体字,使一个字兼有原两个字的意义,不仅简化了笔画也精简了一部分汉字,如:

干(干) 板( ) 向( ) 尸(尸) 丑(丑) 克( )

了( ) 曲( ) 郁(郁) 谷(谷)

④ 用古体字,直接采用古体字代替后造出的繁体字,如:

云(云) 从(从) 网(网)

至此,什么是规范字呢?不能简单的说就是“简化字”,更不能说成是“简体字”因为规范汉字是不包括现在在群众中流行的尚未形成的规范的简体字。再说,我们所说的规范汉字,不单是“简化字”,它应是由“简化字”和“传承字”两部分组成。“传承字”是指没有简化或不必简化但经过整理的规范字。

(2)精简字数

精简字数即汉字整理。汉字整理就是在几个异体字中确定一个做标准字,而废除,淘汰其它字,做到一字一形,字有定形,从而使字数得到精简。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讨论了这个表的草案,12月22日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共同颁布,从1956年2月1日起实施。这个表列出异体字共810组,每组至少2字,最多6字,共计1865字,淘汰了异体字1055个。另外,在《汉字简化方案》中采用了同音代替方法,简化笔画,如以“斗”代替“ ”,以“板”代替“ ”,也精简了一部分字数。

整理汉字的原则,也是从俗从简相结合,而以从俗为主,同时照顾书写方便。从俗,选用通用较广的,废除生僻罕见的,如:

村( ) 乃( ) 因( ) 梅( ) 皂( ) 焉( ) 同( ) 草( ) 裤( ) 冰( ) 吊( ) 哲( ) 筒( ) 各( ) 冗( ) 凡( ) 叫( ) 泛( ) 劫( ) 抵( ) 辉( ) 盏( ) 粳( ) 并( )

从简,是在通用前提下,选用笔画少的废除笔画多的,如:

泄( ) 栖( ) 凄( ) 岳( ) 厨( ) 矩( ) 巨( ) 沾( ) 炝( ) 决( ) 咏( ) 叙( ) 采( ) 迹( )

同时,还要考虑左右结构书写比较方便,如:

群( ) 略( ) 鹅( )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照顾群众的习惯,如:

岸( ) 拿( ) 蟹( )

此外,1955—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以常用字代替生僻地名字,更改了35个地名用字,如:陕西省的 县改为周至县,江西省的雩都县改为于都县,贵州省的 水县改为习水县,四川省的 都县改为丰都县等。

1971年,又淘汰了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中的一些特造的汉字,如:英制计量单位“哩、 、 ”都读成双音节,这违反了一字一音的规律,废除后,用双音节的“英里、英尺、英寸”来表示。而公用计量单位的旧用字“ 、 ”也被废除,改用了“厘米、千瓦”。

上述各项合起来,共精简了1100多个汉字。

由此看来,汉字通过简化,易写易记易读了,减轻了人们记忆上的负担,能更快的掌握汉字,使用起来也更方便了。

二、限制繁体字的使用

我们坚持以简化字为规范,并不是要废除繁体字,也不是说使用繁体字非法。我们的原则是严格限制繁体字(包括异体字)的使用范围,反对滥用。

当前,滥用繁体字的现象,相当严重,用错的不说,就是用对的影视字幕,城镇街头牌匾,商品包装,广告等随处可见。繁简混用这个问题如此突出,是与港台文化的冲击,语言文字政策淡化有关。很多人产生了一种以使用繁体字为时髦,为高雅的心态,某些领导人,文化名人,书法家的题词用繁体字,也影响了部分群众。为此,我们需要划清正确使用和滥用繁体字的界限。

1、出版用字方面

整理出版古籍,繁体字(包括异体字)还是要用的,此外,各种出版物(包括现代人评价古代人著作的出版物)就不能用繁体字排印了。

对外出版物,该用简体,还是繁体,这要看使用汉字的实际。现行简化字,不仅在国内,是有规范字的法定地位,而且在联合国组织中也承认我们的简化字是中国的正式文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规定,在中国以外的国家教授汉语的必须用简化字。日本保留的汉字已经简化,其中85个简化字与我们的简化相同,或基本相同。南朝鲜目前仍用汉字,他们规定的《汉字略写方案》,也收了简化字524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华人社会全部采用我们公布的简化字,在我国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在国外学习汉语的人学的大多也是简化字。

目前,使用繁体字的只有台湾和港澳地区。台湾地区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不是就文字改革本身的发展趋势而制定政策的,实际上,台湾也有人提倡写简化字,在日常书写时也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与大陆相同的简化字。最近台湾公布了“标准行书范本”4010字中大半是简化字,据统计,其中383个简化字跟大陆相同。现在台湾使用汉字是印繁写简,香港也已推出了“繁简由之”的口号。所以,我国对外发行书籍,报刊是不是该用繁体字印刷,很值得考虑。《人民日报》海外版用繁体字,是特殊需要,不能随意仿效。

2、书法用字方面

要划清书法艺术作品中供欣赏用的和写作交际工具用的界限。书法家写的条幅,对联,扇面等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作品,主要看它的用笔,结构,章法。用繁体还是用简体,可根据艺术的需要,自由选择,不受任何限制。由于商店的招牌字,报头,刊名,影视片名及演职员表用字,写出来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即使是著名书法家写的,也应该写规范的简化字。郭沫若在1950年简化汉字公布以后写的牌子和刊名,都用的是简化字。最近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写牌子,给正式刊物题刊头,一定要写规范的汉字”。

3、姓氏用字方面

姓氏用字该用简化字,也不能滥用繁体字,如“ 、 ”都已简化为“钟”,前者是姓应简化。但美籍华人女作家於(yū)犁华中就不能废除“於”,否则就与“于”同姓了。这就是说有异体字用作名字用字时,就另当别论了。如“朱镕基”的“镕”字是个异体字。1988年3 月14日各报公布第七届人大名单时《人民日报》印的是“熔”(规范字);《光明日报》印的是“镕”;《文化报》印的是“鎔”;可是现在泛用的是“镕”字。《简化字总表》规定,也算是个特例吧,所以象“ 喆 (哲) (升)”就不应该再用了。

因此要纠正社会用字中的滥用繁体字现象,要坚持原则,不能爱社会的各种影响。至于个人书信,已不属于社会用字范围,使用哪种字体,完全凭个人爱好。

另外,大学生要学点繁体字,目的是广泛涉猎的需要。据说,有位教授让他的学生从书架上找一本《后汉书》,因书脊上是繁体字,这个学生竟然找不到这本书。但这绝不是要大学生滥用繁体字,至于教师板书用字,就更不能用繁体字了。

三、注意新旧字形的差异

现在通用汉字印刷体字形,也曾经存在过分歧现象。如“丑( )”“真( )”“三( )”等,字形不规范使部首,笔画数目,四角号码检字等都产生了困难。1965年1月,文化部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出统一汉字字形的通知,公布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整理后的字形,笔画的结构与手写楷书基本一致,为印刷用字,美工设计和社会用字树立了楷书字形的规范。《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前面都有《新旧字形对照表》,基本上概括了印刷体新旧字形的调整情况。我们用字时,由于常常受旧字形的影响,仍书写的不规范,下面将新旧字形的主要区别概括如下:

① 笔画省简,删去可有可无的笔画,如:吕( )宽( )蚤( )奥( )郎( )即( )道( )

② 笔画连接,省减笔画,便于书写,如:象( )免( )敢( )牙( )片( )花( )鬼( )卑()着( )巨( )比( )鼠( )

③ 笔画延伸,便于掌握书写,如:空( )黾( )角( )炭( )

④ 折笔改直笔,如:吴( )普( )俞( )直( )真( )

⑤ 平撇改短横,如:呈( )屯( )丰( )吞( )

⑥ 长笔收敛,便于整齐,如:雪( )非( )丑( )冉( )

⑦ 变笔画方向,如:冬( )爰( )青( )平( )尚( )

⑧ 调整部位,如:默( )惑( )感( )鼬( )

⑨ 其他情况,录( )滚( )并( )

综上,要想做到用字的规范,必须学习三个表,不滥用已限制使用的繁体字和废除的异体字,不用旧字形,不使用自造和废止的简体字,此外,还有一个纠正错别字的问题这是用字规范的另一方面。

四、纠正错别字

错字,指写的不成字。一般的说字典里查不到,别字指把甲字写成乙字,字典里一般可以查到。前者是写错了字形的字,后者是用错了地方的字。但总的说来,错别字可简称错字,因为“别”的也是用错的。

错别字的产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汉字结构太复杂,字数太多,而且大量存在笔画繁多,形体相近,读音相同,偏旁相似的字,稍一疏忽,就会写错用错,这是客观原因。但主观上学习汉字不认真,对正字法缺乏正确认识,也是重要原因。作为教师写错字总是不光荣的事,为了纠正错别字,必须从字的形音义三方面掌握每个汉字,才不至于错用误用。

①注意字形,有些错字是受类似偏旁的影响写出来的,因而应注意分辨形近偏旁的不同结构字,如: — :临 归 天—夭:蚕添 养笑

圣— :茎 怪 东— :栋 炼 市— :柿闹 肺沛

仑—仓:抡 抢 未—末:抹 妹

有的错别字是因增写或减写造成的,应注意记准字形,如多一点的有:

富饶( )紧凑( )昂扬( )步伐( );而少一点的有:隆重( )

蒙族( )勤勉( )缠绕( )面具( )

②注意字义,有些字使用时易混,必须记住它们各有的字义,才不至于误写,如:

提(题)纲 贡(供)献 蔓(漫)延 穿(串)插

勇(永)往直前 一筹(愁)莫展 变本加厉(利)

披(劈)荆斩棘 置若罔(枉)闻 原形毕(必)露

异(一)口同声 破釜(斧)沉舟 颗(棵)粒归仓

象—像:“象”有形状,样子之义,“景象,气象,象征”这些不会用错;“像”有多种图像之义,“画像,塑像,照像”也不会用错。但像还有相似比照之义, “好像,共产党像太阳,她很像我母亲”, “像这样的事是值得注意的”,就容易弄错了。

复—覆:“复”有回去,回答,重复,再等义,“循环往复,复函,复原,复习”不会用错;“覆”有遮盖,翻过来之义,“覆盖,天翻地覆,颠覆,覆辙”就易写成“复”了。

迭—叠:“迭”有交换,轮流之义,“更迭,迭次,叫苦不迭”;“叠”有重复的堆,重复之义,“重叠,叠床架屋,层见叠出,折叠,叠衣服”就易写成“迭”。

③注意字音,有些字由于字音相同,相近,也易写错,如:绝(决)对 烦恼(脑) 安详(祥) 圆(园)圈 即(既)使 部(布)署 惋(婉)惜 就绪(序)

有些字容易受上下偏旁的同化而写错,如:

编辑(缉) 辉煌( ) 枢纽( ) 清晰(淅)

跋涉( ) 九(丸)染 (母)贯 (小)恭

(商)滴 ( )啄 刀(刃)契 (臣)熙

( )脚 享(亨)烹 刃( )梁 小(少)隙

士(土) 氏( )旅 ( )仰

『叁』 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具体调整

严格异体字的定义应当是:音义全同、记词职能完全一样、仅仅字形不同,它们在任何语境下都能互相替代而不影响表达的意义的一组字。可以看出,从功能来看,异体字是汉字的冗余,徒增记忆的负担,需要加以规范。1955年12月22日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的说明中指出:“从实施日起,全国出版的报纸、杂志、图书一律停止使用表中括号内的异体字。但翻印古书须用原文原字的,可作例外。”这个说明明确了异体字属于“不规范的字”的范围,异体字在通用层面上书写现代汉语文本时,不能使用。但是,在该异体字整理表中确定的“异体字”,有些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异体字。把这些字都列入“不规范的字”的范围而取消,有时不利于意义的精确表达。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进行整理时,采用了科学的原则、稳定的原则和求实的原则,形音义并重,对各组字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定,并规定今后对这类字,不再采用简单的“取消”“废除”而要采取“认同”和“辨析”的处理方法。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在1955年12月发布后,有些相关的文件曾对其进行过改动,主要是:(1)1956年3月发布的《修正〈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内“阪”“挫”二字的通知》;(2)《简化字总表》(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和《关于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1988年3月25日发布)中重新认定了26个字;(3)1993年《关于“镕”字使用问题的批复》。上述3个文件总共恢复了29字,分别是:阪、挫、欣、讌、晔、詟、诃、鰌、紬、刬、鲙、诓、雠、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熏、黏、桉、愣、晖、凋、镕。此次制定《新订异体字整理表》时,根据现有原则对这29个字重新审核,审核后的处理结果为:“ 讌、鰌、紬、刬”4字仍按异体字处理,其余25字收入《通用规范汉字表》。此外,根据群众的意见,《通用规范汉字表》还将51个异体字恢复为规范字,并在各级字表中相应的字下增加注释,说明这些字恢复为规范字后的使用范围:
恢复到二级字表中共6字,其中只恢复其部分音项的1字,即“袷”;完全恢复不再作为异体字的5字,分别是“噘、栗、蹚、皙、瞋”。
恢复到三级字表中共45字,其中只恢复其部分音项的5字,分别是氾、勑、叚、絜、釐;恢复其部分义项的36字,分别是仝、邨、吒、飏、升、并、迳、乃、钜、秘、升、勣、桠、赀、(钅卢=鑪)、脩、砦、堃、喆、蒐、椀、甦、淼、犇、肴、頫、甯、缐、札、賸、麹、溪、瓌、驩、龢;完全恢复不再作为异体字的4字,分别是凓、勠、菉、曏。 《通用规范汉字表》对类推简化采用了尊重现实和严格限制的原则。所谓尊重现实,是对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范围内已经有限类推的字仍然保留。由于姓氏人名、科技用字和用简化字印刷的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用字多数也已经类推,因此,三级字表也采用有限类推的办法,实行类推简化,与一、二级字表保持一致。其具体细则是:(1)按《简化字总表》第二表规定的132字与14个偏旁的范围类推,不扩大范围。(2)尽量只在第一层次构字时类推,以保持原字的结构不受影响。(3)采用以上原则产生难以识别的怪异字或产生同形字时,为保持字与字的区别,作个别变通处理。不予类推简化。
《通用规范汉字表》以外的字,根据国务院1986年“今后,对汉字的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指示精神,不再类推简化;个别领域确需类推简化的,需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主管部门批准。

『肆』 汉字字形规范标准是()

C.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伍』 汉字国标GB2312-80的规定,二级次常用汉字个数是…

按照使用的频率分为:一级常用汉字3755个,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次常用汉字3008个,按部首排列。所以汉字国标GB2312-80的规定,二级次常用汉字个数是3008个

『陆』 汉字书写是否有规范

汉字书写,既有规范,又有规则。

汉字书写规范,有国家新闻出版总局2005年回8月北京会议纪要答规定的有关规定。
如:数字用法的规定,就有:年份不能简写。示例:1990年不能简作“九0年”或“90年”等。

汉字书写规则又叫笔顺规则,包括一般(基本)规则、补充规则等。
一、基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中间后两边:小、水
二、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一般来说,遵循以下规则: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先中间,后两边
先进人,后关门

汉字书写(或计算机输入),应参照“汉字形体结构类型表”规定的顺序。

『柒』 我国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方面公布了哪些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

5、《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7)汉字规范条例扩展阅读:

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历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时间主题宣传口号:

1、第一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无。

时间:1998年9月13日-19日。

2、第二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迎接新世纪”。

时间:1999年9月12日-18日。

3、第三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推广普通话,迈向新世纪”。

时间:2000年9月10日-16日。

4、第四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时间:2001年9月9日-15日。

5、第五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

时间:2002年9月15日-21日。

6、第六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大力推广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时间:2003年9月14日-20日。

7、第七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时间:2004年9月12日-18日。

8、第八届全国推普周主题:“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05年9月11日-17日。

9、第九届全国推普周主题:“普通话——五十年推广,新世纪普及”。

时间:2006年9月10日-16日。

『捌』 为什么要制定《通用规范汉字表》

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相继发布了多项重要的汉字规范,这些重要文件体现了新中国汉字改革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时代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标准已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

(2)2000年10月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在宪法的基础上首次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切实保证了国家语言文字的统一,并为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政策依据。但是“普通话”较为明确,而“规范汉字”却不明晰,因此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和依法行政。《通用规范汉字表》将“规范汉字”这一法律概念落到实处,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应有的配套规范。它的公布实施,为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依法管理社会语言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政策依据。

(3)社会通用层面字量需要尽快扩充。
随着文化、教育、科技的普及,社会用字量有所扩大,原来字表的收字量明显不足。以前的社会用字以手写为主,今天汉字已基本由手写发展为计算机处理,社会管理也更多依赖计算机。为保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医疗卫生、户籍管理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必须为计算机字库提供更大字量的规范汉字。

(4)常用字需要重新遴选。
过去一些常用字现在不常用了,一些不常用的字现在常用了。义务教育、扫盲教育的识字标准需要调整,常用字需要根据社会实际进行优选。

(5)网络用字亟需规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自造字、古汉字、日本汉字、港台字形等纷纷涌进网络,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所发展,影响了国家通用文字的规范性,增加了网络安全的保障难度。

(6)为汉语走向世界提供方便。
海外华人社区和国际组织在学习和使用汉字时,多数采用我国大陆的语言文字规范来学习和使用简化字,为方便汉语的国际教育和国际应用,十分需要建立切合时代发展的汉字规范。

『玖』 国务院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

国务院2013年6月5日发布《通用规范汉字表》

『拾』 关于“规范语言文字”内容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文信息处理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先决条件,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效益和水平。师生员工只有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
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是国家一项重要的语言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是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标兵的任务。因此,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刻不容缓!
为了响应国家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号召,营造一个活泼文明的校园气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学校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倡议 :
一、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文字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首先要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二、大学生应成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典范。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本民族语言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升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凝聚力,大学生也要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树立 “ 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 ” 的形象,形成说普通话和用规范字的良好风气,使普通话和规范字成为校园语言,共同为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二十一世纪,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尤其在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具有新视野、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的群体。在学习交流中、工作、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接触中,都离不开讲普通话和运用规范字。因此,运用规范字,已成为教育教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个中国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作为承担着培养祖国接班人重任的学校,校园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推广普通话、运用规范字的重要场所。教师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先行者。使用普通话也是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使用规范字,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需要;是体现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使用规范字,也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途径。
使用规范字,是国家法律的规定,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不仅要通过教学,教会学生使用规范字,还应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书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书写一手漂亮的规范字,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为学生书写规范字起到表率作用。美观规范的字体还能满足学生的欣赏欲望。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能自觉养成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学校还要求教师,坚持粉笔、钢笔规范字的练习,进行板报、规范字的比赛,并进行评比、打分、相互学习。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教师们书写规范字的水平大大提高,写规范字已在教学中习惯成自然。在学生的评语上、作业批语上,板报、专栏上教师们漂亮、规范的字体都受到了学生、家长和上级领导的好评和称赞。教学中教师们规范字体的板书,也为同学们坚持写规范字作出了榜样。
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是国家语言文字发展的必然,是中华厚重文化发展的呈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又一重任。作为中华子孙,我们必须肩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让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字的使用为新时代、新经济的发展铸造新的辉煌!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热点内容
砸手机需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12 00:07:32 浏览:635
律师保险费 发布:2025-08-12 00:05:52 浏览:285
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发布:2025-08-12 00:03:35 浏览:88
关于拆迁安置房法规 发布:2025-08-11 23:53:47 浏览:642
劳动法保护法 发布:2025-08-11 23:49:23 浏览:827
海南省计生条例 发布:2025-08-11 23:46:11 浏览:223
合同法签合同可以用法人私章吗 发布:2025-08-11 23:45:54 浏览:673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发布:2025-08-11 23:37:52 浏览:432
台州路桥区法院 发布:2025-08-11 23:35:39 浏览:362
经济法和税法那个简单 发布:2025-08-11 23:08:49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