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的法规
① 法官篡改法律如何追责
涉嫌徇私枉法罪可以向检察机关报案。
法官执行职务中违纪行为的责任,是内指法官违容反法律、职业道德准则和工作纪律应当承受的纪律处分。法官法、《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和《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纪律处分办法(试行)》对法官纪律责任的内容、形式、适用及追究作了全面具体的规定。
根据我国法官法第32条、第33条的规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为,否则应当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
(2)贪污受贿;
(3)徇私枉法;
(4)刑讯逼供;
(5)隐瞒证据或者伪造证据;
(6)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审判工作秘密;
(7)滥用职权,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8)玩忽职守,造成错案或者给当事人造成严重损失;
(9)拖延办案,贻误工作;
(10)利用职权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11)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12)私自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13)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② 私自编造篡改法律什么罪
这要看具体使用环境和造成影响的后果来判断,情况严重的可以构成造谣罪回、诽谤罪、敲诈勒答索罪等,可以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剥夺政治权利,有的还涉及民事赔偿等。一般情况构成违法行为,由公安部门治安处罚。
③ 数据防篡改触犯什么法律
如果你的数据是受法律保护的那就是侵权!
④ 擅自篡改资料。 是否属于违法。
并不违法,合同一般是一式数份,对其中一份的涂改并不能改变合同的内容,如版果有争议,权可以对合同进行鉴定,非常容易查出是否被涂改。
《合同法》
第七十七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第七十八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⑤ 随意更改生产日期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1、《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第五十四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2、《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该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注生产日期。第八十六条第二项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
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给予行政处罚。
3、《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九条第一项之规定,禁止伪造或者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或保质期。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5)篡改的法规扩展阅读:
工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退市和销毁管理制度,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腐败变质的食品下架退市,依法有效处理、销毁。
强化食品质量抽检工作和快速检测工作,制定抽检计划,突出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重点品种,加大抽检力度,增加抽检频次。
对抽检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依法查处,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抽检结果综合分析利用,涉及生产环节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相关监管部门,促进源头治理。
中国工商将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经营者信用分类监管和食品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分级标准,结合市场巡查和动态监管,健全食品经营者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
对守信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和激励惩戒机制;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完善市场惩处和退出机制。
⑥ 私自篡改证据 法律法规
私自篡改证据是违法的,而且会导致证据失去法律效力。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望采纳。
⑦ 律师篡改法律文书够不够成犯罪
需要看篡改的是什么文书,判决书、答辩状还是其他的什么。主要构成的是刑法专中妨碍司法秩序一属节的罪名。
第三百零六条【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第三百零七条【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⑧ 有关合同被篡改的法律问题
这并不能简单判断,因为合同原则上双方各持一份,如果改的只是一回份,那并没有太大意义,但答如果是在签署合同的时候乘不注意改掉合同条款,而又签署了,除非能证明偷改的事实,否则你只能根据所签署的合同去确定权利义务。
当然,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如果合同条款确实不公平,可以根据合同法第54-56条的相关规定去主张合同条款的变更或撤销:
第54条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第55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56条 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⑨ 有没有什么理论可以解释法律的篡改
一般在某些人篡改法律的时候,会灵活地“引用”和“发现”一些公认内容,而这些内容本是专被默认忽视属的——
一、国际法:某些国家修改根本法律,谋求野心时常用,以国际法为掩体,跳出其他公约或宪法的禁锢
二、罗马法:这是以前欧洲十七八世纪以及更早修改法律的掩体,将奴隶制之下的旧法律理论套用,来掩护自身篡改法律的荒谬行径
三、“追加条款”——这个在一些实在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有用,例如一些敏感问题。在一个国家急切准备修改法律却没有理论依据时,就会搬出限制他们的国际条例,拿出所谓的“追加项”、“秘密项”、“独立项”等没有公开过的内容,很多都是伪造的,但在一些微妙的环境下,被伪造者也会保持缄默(例如琉球问题,日本搬出旧金山和会没有合法性的附加项,美国、中华民国故意不加责问以刁难某党)
四、民愿——这种修改法律的理由也只有某些政党或者个别民主国家干得出来了,完完全全就是无赖行径,找借口,谁知道民愿是什么玩意(难道民众愿望真的会希望封杀外国消息,听个别政党的专 制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