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一级防护条例

一级防护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2-11 16:56:54

㈠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法律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 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珍贵、濒危的水生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
第三条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台湾猴 第四条 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 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第七条 国务院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主管全国陆生、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自治州、县和市政府陆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工作。
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
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九条 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环境影响对野生动物造成危害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对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同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三条 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自然灾害威胁时,当地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拯救措施。
第十四条 因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政府给予补偿,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
第三章 野生动物管理
第十五条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建立野生动物资源档案。
第十六条 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第十七条 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持有许可证。许可证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取得狩猎证,并且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第十九条 猎捕者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猎捕。
第二十条 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禁猎区和禁猎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和方法,由县级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 禁止使用军用武器、毒药、炸药进行猎捕。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猎枪及弹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第二十二条 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等特殊情况,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需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
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凭驯养繁殖许可证向政府指定的收购单位,按照规定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进入市场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应当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运输、携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出县境的。
第二十四条 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场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涉及科学技术保密的野生动物物种的出口,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五条 禁止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和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第二十六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野外考察或者在野外拍摄电影、录像,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批准。
建立对外国人开放的捕猎场所,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应当缴纳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管理费。收费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八条 因猎捕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猎捕者负责赔偿。
第二十九条 有关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控制野生动物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畜安全和农业、林业生产。
第三十条 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狩猎证或者未按狩猎证规定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并可以没收猎捕工具,吊销狩猎证。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持枪证持枪猎捕野生动物的,由公安机关比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破坏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生息繁衍场所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破坏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处以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运输、携带国家或者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实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情节严重、构成投机倒把罪、走私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没收的实物,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按照规定处理。
第三十六条 非法进出口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由海关依照海关法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走私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第三十七条 伪造、倒卖、转让特许猎捕证、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证件,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伪造、倒卖特许猎捕证或者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15 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上一级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 15 日内,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 15 日内,直接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对海关处罚或者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海关法或者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与保护野生动物有关的国际条约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法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二条 本法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㈡ 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定义

一级水源保抄护区的定义:在饮用袭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定义: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划定一定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2)一级防护条例扩展阅读:

我国水源保护区等级的划分依据为对取水水源水质影响程度大小,将水源保护区划分为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

一级水源保护区和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原则

1、必须保证在污染物达到取水口时浓度降到水质标准以内;

2、为意外污染事故提供足够的清除时间;

3、保护地下水补给源不受污染。

㈢ 明文规定建筑物离一级保护物多么米

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执行。
根据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应当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事先由城乡建设规划部门会同文物行政部门商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措施,并纳入规划。

第十七条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但是,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第十八条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规划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

第二十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㈣ 有没有明确规定地下室一级防水同道设防

人为定几年保质期,太唯心,不客观。防水不能违背自然,人可以改变自然环境,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唯心设防,不如顺其自然。

㈤ 一级水源保护区规定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一级保护区内有如下规定:

1.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除;

3.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舶;

4.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废弃物;

5.禁止设置油库;

6.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

7.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5)一级防护条例扩展阅读:

水源保护区的划定以取水点来划分。

一级保护区:以取水点起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2500米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止溯5000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若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为单一功能的饮用水功能区,将饮用水功能区全部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

若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是以饮用为主导功能的多功能型水功能区,将取水口上游2~3km至下游100m的河道水域划为水源保护区,但不超过水源地所在水功能区的上边界;

河网地区和感潮河段的水源地,其下游保护区范围可根据水流状况适当扩大;

有堤防河道保护区宽度为河道堤防之间的区域;

无堤防河道保护区宽度为河道设防洪水位所能淹没的陆域,未定设防洪水位的河道可按河流5年或10年一遇洪水位划定;

如水功能区未划及对岸,则保护区水域宽度以水功能区在河流中的边界为准。

㈥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个级别:

① 第一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回、法人和其答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② 第二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③ 第三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④ 第四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⑤ 第五级,等级保护对象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

证书案例

㈦ 国家一级风险防护标准是什么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防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571—1996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0—23批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要求,是设计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技术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文物系统博物馆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所和其他收集文物标本的场所。工艺美术、档案馆。等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0408.1—89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2663—90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A 25—92 防盗安全门
GA 27—92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一级防护目标G19s one Protection object
确定为一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一级防护目标,用F1表示。
3.2 二级防护目标 cIasstwo protection object
确定为二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二级防护目标,用52表示。
3.3 三级防护目标 c1ass three protection obJect
确定为三级风险的文物和部位为三级防护目标,用F3表示。
3.4监视区surveiHance area
室外周界报警或周界栅栏所组成的警戒线与防护区边界之间所覆盖的区域。
3.5防护区tection area
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地域。
3.6禁区
贮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他不允许公众出入的区域。
3.7纵深防护体系
设有监视区、防护区和禁区的防护体系。
4现场勘察
4.1 勘察内容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a)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条款,根据用户对房屋的使用安排和藏品情况,确定一级防护目标、二级防护目标和三级防护目标的具体区域和位置;
b)在防护区域内,一般以房屋建筑的分隔作为分防护区域的边界。分防护区域内含有几种不同级别的防护目标时,应按照GA27第3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其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也可在分防护区域内,针对不同级别的防护目标设立不同级别的防护段;
c)勘察确定禁区的边界,库房内部要按照防护要求,勘察实体防护屏障安装位置;
d)勘察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监视区边界,测量周界长度,确定周界大门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根据实际地形、地物提出周界警戒线的基本防护形式,以作为周界报警设、计的依据之一。
e)勘察确定防护区域的边界,防护区域的边界应与室外警戒周界保持一定距离,所有分防护区域都应划在防护区域边界内。防护边界需要设置周界报警或周界实体屏障时,要对设置置进行实地勘察,作为周界报警或周界屏障的设计依据;.
f)勘察确定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的所有出入口的位置、门洞尺寸、用途、数量、重要程度并要进行记录,以此作为选择:出入口控制方式的基本依据;
g)勘察防护区域内的所有窗户,包括天窗,并标注其外形尺寸,作为防盗窗栅的设计依据;
h)勘察确定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要进行现场模拟试验;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可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要进行记录,监视范围和图像质量应符合9.3.6条要求,方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
2)对防护目标部位,应测量其附近产生的有规律性的电磁波辐射强度,对无线电干扰强度高的区域要进行记录,以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时的参考;
j)调查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准),以作为室外入侵探测监视系统设计时的依据之一
k)各种探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要进行实地勘测,进行现场模拟试验,符合探测范围要求,方可作为预定安装位置,对安装高度、出线口的基本位置应标记在平面图上
i)勘察确定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及其他热源的分布情况。
4.2勘察记录
4.2.1勘察后,要按比例绘制以下工程图表(图上标明有关尺寸):
a) 周界监视区域、防护区域和禁区划分平面图
b) 出入口、窗的位置行下通道的走向平面图。
C)摄像机、探测器、报警照明灯等各种器材的拟安装位置平面图
D)管线走向、出线口平面图
E)中心控制室平面布置图以及控制室管线进出位置图
F)防护区域内展柜位置或陈列位置平面布置图
G)光照度变化、电磁波辐射强度数据表
H)总体平面图。
4.2.2勘察后应填写表1
4.2.3 勘察记录应作为正式技术文件存档,并有甲、乙方技术负责人签字。
5工程设计原则
5.1 防护体系
文物安全防范工程应优先选择纵深防护体系,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和资金限制不能采用纵深防护措施时,F1应为局部纵深防护体系。
5.2 防范功能
文物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应具备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功能,其防范能力应与设计任务书的约定相一致。
5.3 传输
传输系统一般宜自敷专线传输报警信息,并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形成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报警传输系统。
5.4冗余性
系统设计要有用户认可的冗余性,以利于系统扩展时对功能和容量的要求,区域探测技术应不少于2~3种。
5.5盲区要求
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5.6 灯光照度
监视区应设置周界装置,警戒线需要灯光照明时,两灯之间距地面高度1m处的最低灯光照度,应在20~401x范围内。
5.7 禁区
禁区—般没置出入口控制装置,中心控制室一般设在禁区内。
5.8 抗雷电
室外探测、传输系统应考虑有适应当地具体条件的抗雷电干扰措施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
5.9 布线
5.9.1 系统布线时,一般应采用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塑料线槽进行保护。
5.9.2 导线敷设后,应认证对线,并加上识别标记,每个回路导线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MΩ。
5.9.3塑料导管和线缆均应阻燃。
5.10 接地
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中心控制室设专用接地干线,与防雷地线的距离不小于5m。专用接地干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接地电阻小于或等于4Ω。
5.11 安全性
工程选用的器材应符合GBl0408.1中5.8和GBl2663中6.8要求。
5.12 防护措施
以下所列的各种方式,均可视为一种安全防范措施,也可看作是一道防线。
周界报警栅栏;
玻璃破碎报警装置组成的窗警戒系统;
封闭的房间内安装次声波或超声波探测系统;
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系统;
对目标进行监控的电视监控系统;
视频报警系统;
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入侵移动探测系统;
埋人式地音探测系统;
埋入式泄漏电缆探测系统;
室内报警照相联动系统;
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系统;
自动拨号电话传输报警系统;
防弹、防盗玻璃展柜;
组合式文物保险柜、防盗保险柜;
防盗安全门、栅窗;
隔离水泥砖墙;
可移动实体防护屏障;
强光照明系统;
警戒器械;
哨兵、警卫;
其他措施。
6 一级风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6.1 一级风险大型工程
确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组成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个L1控制室设在禁区内;
b)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报警信息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人口、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c)具有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
d)具有电视图像复核为主,现场声音复核为辅的报警信息复核系统;
e)设有出入口控制系统;
f)具有周界报警系统;
g)设置实体屏障保护装置;
h)用户终端和上一级报警接收中心,可实施双向通信,并有现场处警指挥系统;
i)一级文物展柜应处于24小时设防状态;
j)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
k)设置不间断电源。
6.2一级风险中型工程
确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 其设计规范如下:
a)建立由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控制中‘L\,中心控制室 或防护区域内;
b)建立以专用传输线或公共电话网组成的有线传输系统, 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c)三种以上不同探测技术组成的交叉入侵探测系统。
d)以声音为主电视为辅点信息复核系统;
e)重点位置设有出入口控制装置,设置监控摄像机;
f)设置室内周界报警;
g)一级文物设置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
h)与上一级报警指挥中心有双向通信、配置无线通信基地台和持通信机;
i)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
j)设置不间断电源。
6.3—级风险小型工程
定为一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安全防范其设计规范如下:
a)报警值班室设有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多路报警控制器,报警值班室设在防护区域内;
b)建立与声音探测器相复核的人侵探测系统,探测技术不少于三种;
c)设置实体防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有报警装置;
d)重点目标实施电视监控;
e)与上一级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
f)具有自动切换备用电源;
g)文物修复室、库房设出入口控制装置。
7 二级风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7.1 二级风险大型工程
确定为二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组成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中心控制室设在禁区或防护区内;
b)建立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报警信息传输系统;
c)重要通道实施电视监控,重点防范区域实施声音复核;
d)设置室外或室内周界报警系统;
e)三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人侵探测系统;
f)一级文物设置专用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
g)与上一级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配置无线通信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机,控制中心与各通道、出入口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h)库房配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
i)设置不间断电源。
7.2二级风险中型工程
确定为二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组成由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设在防护区域内;
b)三种不同探测技术组成人侵探测系统;
c)重要通道和重点防范区域建立声音复核为主、电视图像复核为辅的报警信息复核系统;
d)一级文物设置专用实体保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应安装报警装置;
e)与上一级报警中心有双向通信,配置无线基地台和手持通信机,控制中心与各通道、出入口、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f)库房配置防盗保险柜3
g)设置不间断电源。
7.3二级风险小型工程
确定为二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配置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报警控制器,值班室设在防护区域内;
b)文物保护单位内存放一级文物的区域,要按照一级风险小型工程设计规范处理;
c)把出入通道作为入侵探测和监控的重点区域;
d)有与上一级报警中心电话通讯联络设备;
e)建立具有声音复核的入侵探测系统,探测技术不少于三种;
f)配有可自动切换的备用电源;
g)设置现场警号报警装置和警灯报警装置。
8 三级风险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8.1 三级风险大型工程
确定为三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建立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设在禁区或防护区域内;
b)建立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报警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所有通道、出入口、各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3
c)重点目标、重要通道实施电视监控;
d)室内设置周界报警;
e)建立声音复核的入侵探测系统,探测技术不少于两种:
f)三级文物均有通用实体防护装置,一级文物设有专用实体防护装置,一级文物展柜配置报警装置;
g)与上级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有处警指挥措施;
h)库房应配置防盗保险柜
配置不间断电源。
8.2 三级风险中型工程
确定为三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上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o)建立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报警控制中心,中心控制室设在防护区域内;
b)建立有线传输为主的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与各主要通道、出人口、各展厅建立有线对讲系统;
c)重要通道实施电视监控;
d)建立有声音复核的入侵探测系统,探测技术不少于两种;
e)一级文物设有专用实体防护装置,其展柜配置报警装置;
f)与上级报警中心实施双向通信;
g)配置不间断电源。
8.3 三级风险小型工程 ’
确定为三级风险且工程投资规模在30万元以下的安全防范工程,其设计规范如下:
a)具有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报警控制器,报警值班室设在非营业、。非参观区内;
b)建立专用线为主的报警传输网络;
c)设置本地发声、发光的警号和警灯报警系统;
d)必须安装高安全级别的防盗安全门和防盗窗;
e)文物店房、修复室的一级文物应存放在保险柜内;
f)探测技术不少于两种的入侵探测系统;
8)与上级报警中心有电话通讯。
9工程设计技术
9.1报警控制中心
9.1.1一、二级风险大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应是一个专用房间,宜设置两道防盗安全门,两门之间的通道距离不小于3m,中心控制室的宙户要安装采用防弹材料制作的防盗宙,防盗安全门上要安装出入控制身份识别装置,通道安装摄像机。中心控制室设有卫生间和专用空调设备。
9.1.2 一、二级风险中型工程和三级风险大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应是一个专用房间,安装防盗安全门、防盗窗和防盗锁,出入口设置报警装置和自动照明装置。
9.1.3 一、二级风险小型工程和三级风险中、小型工程的中心控制室可设在值班室内,要安装防盗安全门、防盗宙和防盗锁,出人口处设置报警装置。
9.2 中心接收设备功能
9.2.1 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功能;
a)中心接收机应能自动接收用户终端设备发来的所有信息, 并能实时传送给留情管理计算机;
d)中心接收机、计算机屏幕上可实时显示用户报警信息,并发出声、光报警;
c)警情管理计算机应有足够的容量和相关数据库,用以贮存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所有用户资料及警情处理预案;
d)留情管理计算机通过中心接收机能对用户状态进行巡检和定时检测,能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监控编程;
e)中心接收机应有多个数据输入、输出接n3
f)中心接收机设备具有对现场进行声音复核和处警通信功能,具有有线、无线通信转接功能;
g)接人公共电话线路的中心设备应满足邮电部入网要求;
h)用户报警信息资料包括:用户代码、地址、姓名、电话、单位名称、日期和时间、警情类别;
5)系统软件应汉化处理,有较强的容错能力,有在线帮助功能。
9.2.2报警控制器
a)应符合GBl2663中5.2章的有关性能要求;
b)报警控制器有可编程功能;
c)设有用户密码,可对用户密码进行编程;
d)电话报警器应满足邮电部入网技术要求。
9.3 电视监控
9.3.1 室外周界警戒线设置的电视监控系统,应对沿警戒线5m宽的警戒范围实现无盲区监控,一般情况下摄像机采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装方式,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室外防护罩。大范围监控区域宜选用带有转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
9.3.2 室外周界警戒区域的电视图像显示系统应能同时显示全部周界走向5m宽警戒范围的现场情况,或设置由入侵探测器启动摄像机的电视监控手段,对多路报警图像信号具有实时传输、切换显示功能。
9.3.3 监视摄像机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的图像信号应24小时不间断录像或对现场报警图像监视信号进行实时录像。
9.3.4视频报警系统应具有画面定格、任意设定视频警戒区域和印象功能。
9.3.5 在夜间,防护目标平均光照度应在10—401x范围内,摄像机灵敏度应能适应防护目标光照度的变化。
图像等级 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
5 不觉察
4 可觉察但并不令人讨厌
3 有明显觉察令人感到讨厌
2 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1 较严重不能观看
9.5.2 室外周界报警系统在入侵报警发生时,信号显示应满足下列之一的要求:
a)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全部周界模拟地形图,并以声光显示报警具体地理位置,具体位置可进行局部地形放大,直到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b)通过控制装置在模拟地图板上以声、光信号显示周界报警的具体位置;
c)在控制设备上以声、光显示周界报警的方向和位置。
9.5.3应给出室外周界报警装置及系统适应室外工作环境的具体指标(其内容包括对风、雨、雪、雾、温度、湿度的适应程度),并说明抗雷电干扰的具体措施和安装方法。
9.6 出入口控制
9.6.1 需要进行防护和控制的位置包括:
a)周界栅栏、围墙的出人口;
b)展厅、库房的出入口3
c)进入防护目标区的地下通道和天窗;
d)防护区和禁区的通道。
9.6.2 仅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的出入口应配置磁卡或其他自动识别身份的出入控制装置。
9.6.3 自动识别身份的出入控制装置,其有效进入的证卡数量应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不同的入口,应持有不同的识别密码,以确定不同级别证卡的有效进入。每一次有效进入,都应可自动存贮进该人员的相关信息和进入时间,并每天进行有效统计和记录、存档。
9.6.4受识别装置控制的自动门应能有效阻挡一卡进多人或一卡出多人,识别装置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非有效进入应发出报警信号。有效操作应保证自动门的有效动作,一次有效操作自动门,只能产生一次有效动作。
9..6.5 有效证卡应有防止同类设备非法复制的密码系统,密码系统应能修改。
9.7人侵探测装置
9.7.1 入侵探测装置在其系统防范区域内,当有入侵发生时不应产生漏报留。
9.7.2 复合入侵探测器,只能视为是一种原理的探测装置。
9.7.3 入侵探测器装置组成系统后,其系统的抗辐射敏感度、抗电源瞬态敏感度的能力应符合GBl0408.1中4.6.1要求。
9.7.4探测器启动摄像机或是照相机的防范区域,应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
9.8无线传输装置
9.8.1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中,不适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的区域和部位,应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当探测器进入报警状态时发射机应立即发射报警信号,发射机应有间隔一设定周期的时问后,重复发射报警信号的功能,当探测器进入警戒状态后,发射机应停止发射报警信号,传输应停止。
9.8.2 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装置,应有电源欠压指示,欠压指示分以下两种方式:
a)发射机电源在欠压状态时,应发射一个故障信号给中心控制室的接收机,接收端应有专门的欠压报警显示信号或区别报警信号的灯光显示。接收机在收到欠压指示后,可对发射机发射一控制信号,终止欠压报警信号的发射,并应立即更换发射机电源;
b)发射机电源在欠压状态时,发出本地声、光报警信号,声级不低于85dB(A)。
9.8.3 固定安装的无线报警发射装置,应有防拆报警和防止人为破坏的实体保护壳体。
9.8.4 以无线报警组网方式为主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有对使用的信道进行监视的功能,当出现连续阻塞信号或干扰信号超过30e,足以妨碍正常接受报警信号时,接受端应有故障信号显不。
9.8.5 以无线报警组网方式为主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接收端应有接收处理多路同时报警的功能而不得产生漏报警。
9.8.6 发射机电源应保证有效使用时间不少于1印天,在发出欠压报警信号时,电源应还可支持发射机正常工作7天。
9.8。7 接收机安装位置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以保证接收到防范区域内任意发射机发来的报警信号。
9.9 实体防护
9.9.1 实体防护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措施,在防范工程中应优先采用。
9.9.2 文物安全实体防护主要有以下措施:
a)存放文物的展柜应是防盗玻璃或防弹玻璃及相关框架组合而成,展柜一律应安装防盗锁。普通玻璃展柜应安有报警装置对柜内文物进行监控3
b)存放文物的普通仓库内应设置组装式文物保险库或防盗保险柜,一级文物不得在普通库房内货架上堆放保管;
c)展出的文物字画,要附加实体防护装置;
d)文物库房的门和窗应分别安装防盗安全门和防盗窗,防盗安全门质量标准应达到GA 25中5.2规定的C级水平;
e)室外周界栅栏高度不得低于2.8m o
9.9.3 对文物建筑中易攀登、隐藏人员的部位,在不影响观瞻的前提下应设置障碍物。

㈧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项目建设有什么禁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五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印染、造纸、制革、电镀、化工、冶炼、炼油、酿造、化肥、染料、农药等生产项目或排放含国家规定的一类污染物的项目和设施;

(2)禁止设立剧毒物品的仓库或堆栈;

(3)禁止设立污染饮用水源的工业废物和其它废物回收、加工场;

(4)禁止堆放、填埋、倾倒危险废物;

(5)禁止饲养猪、牛、羊等家畜;

(6)禁止毁林开荒、毁林种果。

(7)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采石场、粘土、砖厂。

(8)一级防护条例扩展阅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

(二)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的;

(三)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建设项目增加排污量的。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或者组织进行旅游、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在水源保护区内,对未按规定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或达不到饮用水源保护要求的地区,由市、区人民政府下达限期建成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任务。在限期内环境保护部门和其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㈨ 设置保护动物的条例是好是坏,如:藏羚羊为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

近些年来,除了人为的捕猎以外,加上草场的退化,雪灾的频繁发生,致使藏羚羊的数量急剧下降,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如果不加以保护,一个美丽的青藏高原,将因为藏羚羊的绝迹,而失去它独有的魅力。自然界已向我们敲响了世纪的警钟。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而珍贵的野生动物物种,在藏北分布很广。它的数量是野牦牛和野驴数量的总和。1985年据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分布在青海、新疆、西藏所有藏羚羊的数量大约在5万只左右,由于乱捕乱猎和自然
灾害等原因,到现在为止,这三地的藏羚羊数量的总和已不足1万只,由于它的数量急剧下降,致使原来被定为二类保护动物的藏羚羊,现已划归为国家一类珍贵保护动物。

藏羚羊浑身是宝。它那佩刀似的长角被视为精美的艺术品,它的皮可制革,毛可用来制作妇女化妆用的刷子,因此,长期以来,对藏羚羊的偷猎非常严重,致使这一珍贵动物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过去在青藏线公路两侧,藏羚羊随处可见,可如今这独特的自然景观早已不复存在。

藏羚羊一年四季毛色变化很大,春季,它的毛色发红,到了夏季渐渐发白,而到了冬季,它的颜色又成了棕色。

每年的9月底10月初是藏羚羊的交配季节,羚羊的交配很特殊,从交配期来看,几乎可以说它是动物交配中最长的一种动物了。它要在二十一天之内才能完成交配。在交配前藏羚羊公母先分开七天,这便是第一个七天,在第二个七天中,公羊千方百计阻拦,不让母羊喝水,母羊由于喝不到水,不再到处跑动,这时公羊开始交配,交配期亦为七天,这样就有了三七二十一天的说法。

雄性的藏羚羊,体魄健壮,犹如公鹿一般大小,在交配之前雄性藏羚羊之间的角斗自然是少不了,胜利者妻妾成群,一般一只公羊要负责七至八只母羊的交配。交配期过后,公母藏羚羊在一起混居一段时间以后,待第二天春天,开始渐渐分群,公羊大部分留在原地,与此同时,母羊开始向北方遥远的产仔地迁移。

目前已发现的藏羚羊产仔地有两处比较确切;一处在双湖镜内的绒马北部的色务岗根与藏斯岗根两座雪山之间的草场上;另一处是近来来科学家经过多年对藏羚羊跟踪考察得证的在可可西里。这两处人烟稀少,常人难以到达,而到可可西里产仔的藏羚羊群规模宏大,藏羚羊的队伍浩浩荡荡。数千只藏羚羊产仔时,彼此交换着由卧到立,汇成一幅波浪起伏的壮美画卷。如果此时你骑马经过这里,产仔的藏羚羊还会波浪般给你让出一条通道。这时你会看到羚羊产仔的红色胎盘城蓝天白云的辉映下,一片红光灿烂。你会深深地为这奇妙的自然景观而倾倒。

刚刚降生的幼小羚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虽然是刚刚落地,就能摇摇晃晃地站立起来,几分钟后,就能活蹦乱跳了。在全部藏羚羊产仔结束后,藏羚羊便开始浩浩荡荡地向南方迁返,去寻找吐出新芽的草场。

返回途中,藏羚羊的处境真可谓危机四伏,它不但要摆脱狼群的跟踪追击,带着幼羚的藏羚羊队伍,最容易受到狼群的攻击,一旦受到攻击,受惊的羚羊群顿时大乱,一些老弱掉队的羚羊,多为野狼果腹。

由于藏羚羊产仔返回的季节,正为藏北的雨季,大小河流,洪水爆满,过河时尽管有大羚羊的保护,而小羚羊缺乏经验,受惊后乱跑,很多会被洪水卷走,丧失生命。

摆脱了狼群的追击,挣脱了洪水淹没的羚羊,这时又迎来了人类大规模的捕杀,藏羚羊的一生,真是多灾多难的一生,它没有固定家园,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千百年来,它一直保持传统的迁移路线,猎人们精确地计算着藏羚羊返回迁移的时间,在途中耐心地等待着,当它们浩浩荡荡到来时,一场大规模的猎杀也就开始了。

热点内容
袁国强外籍法官 发布:2025-08-12 11:11:34 浏览:266
百度沈阳法律援助 发布:2025-08-12 10:57:49 浏览:996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发布:2025-08-12 10:57:43 浏览:905
初级经济法竞业限制 发布:2025-08-12 10:55:28 浏览:969
2013年司法考试商法真题 发布:2025-08-12 10:50:32 浏览:996
经济法配股 发布:2025-08-12 10:42:07 浏览:484
徐州云龙区司法行政 发布:2025-08-12 10:37:45 浏览:652
法学行政法就业方向 发布:2025-08-12 10:35:58 浏览:437
郑州道德 发布:2025-08-12 10:34:34 浏览:554
保险合同法律效力变更例子 发布:2025-08-12 10:28:07 浏览: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