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税收计算题
1. 会计财经法规计算题
问怎么算的是吧
2010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100万-国债利息收入10万+在建工程内计入当期费用容60万+罚款10万=160万
2010年度应纳所得税=160万*25%=40万元。
补交=40-25=15万元
所以选B
2. 关于财经法规税务的计算题 1。某生产企业年销售额45万元,5月购进货物价款5万元,销售货物价款20
"生产企业年销售额45万元",表明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超过50万都属小规模),增值税征收率3%,不能专抵扣属进项税(直接算销项税额),因此应交增值税为=20.6/(1+3%)*3%=0.6万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应交增值税=200*17%-100*17%-2=15万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纳税人将销售货物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合并定价,成为含税销售额,这时候需要记住先用"含税的销售算出不含税的销售额"再算增值税。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3. 会计从业资格证财经法规税法计算题。
14040/(1+17%)X20%+4000*0.5=4400元。
4. 会计从业新大纲考试,财经法规中的税会出多少分的计算题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财经法规中的税会出20分的计算题,题目基本版都在考纲中,您权仔细看看考纲。相信凭借你优秀的才能,一定可一顺利通过考试。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财经网络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5. 财经法规计算题
(1)缴纳营业税(就是建安税),税率3%,应缴3万。同时还得缴纳城建税、教专育附加,税率分属别是1-7%(城市7%;县城、建制镇5%;不在城市、县城、建制镇的1%)、3%(不同地方可能有差异),其计税基础是缴纳的营业税即3万元。(2)“不含税销售客为80万元,建材支付不含税价款30万元”的意思是购入价是30万吗?假定建材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那么应缴纳增值税(80-30)*17%=8.5万。同样还有缴纳城建税、教育附加,计税基础是8.5万。(3)缴纳营业税,税率5%,应缴20*5%=1万,同样要缴纳城建税、教育附加,计税基础是1万。(4)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20%,由于一次性获得不足4000元,应纳税额要减800,应缴(3000-800)*20%=480元。
6. 财经法规 增值税消费税 计算题
1 A B CD 运费复进制项税率7%
2 B 90000*17%=15300
3 D 40*315.9/(1+17%)*17%=1836
4 A C 15300+1836+5100+850-350=22736 90000*30%+40*315.9/(1+17%)*30%= 30240
5 D
7. 会计财经法规税收考试时候的一些计算题问题
一般发票的金额是含税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是价款和税款分开的。
对于免税产品,由于没有进项税,所以要人为的拨出一部分作为进项税,所以用13%去算。
8. 会计 财经法规 计算题
2011年赢利30万元不需再弥补往年亏损
所以,2011年应纳所得税税额=30万元*25%=7.5万元。
9. 财经法规计算题
1、55 0.85
10.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企业所得税计算分析例题及详细答案
最新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采取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激的办法。预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按本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数计算缴纳。二、以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计算缴纳。下面以第一种按季度方法举例说明:你公司2005年1-3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28000元,则本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18%=5040元4-6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56000元,则第二季度应预缴的所得税额为:(28000+56000-30000)*27%+30000*18%-5040=14940元。7-9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600元,则不要预缴。10-12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为84000元,则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是:28000+56000-8600+84000=159400元,本年应纳所得税额:30000*18%+70000*27%+(159400-100000)*33%=43902元。前三季度已预缴:19980元,则第四季度应交所得税:43902-19980=23922元。年度终了的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还少补。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并不是业务收入,所以年收入20万元无所计算出应纳多少的所得税。注: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税率18%、3万-10万元(含)的税率27%、10万元以上的税率33%,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补充: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率(33%,27%,深圳现在是15%)
补充:所得税=应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你企业今年200000元*33%就是利润
补充: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与节税步骤
根据《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应纳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款=应纳税所得额?3%
根据《细则》规定:企业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的l/2或l/4或者按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所得税。据此,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月(季)预缴所得税款=月(季)应纳税所得额?3%或:
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或1/4)?3%
企业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都应在月(季)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
汇算应补(退)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税额一各月(季)预缴所得税税额合计
纳税人不能提供完整的、准确的收入及成本、费用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