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法规定
法规是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法定文件的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批准后施行。法规也具有法律效力。
条例是国家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并发布的,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的某些具体事项而作出的,比较全面系统、具有长期执行效力的法规性公文。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条例是由国家制定或批准的规定某些事项或某一机关组织、职权等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团体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是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件,人人必须遵守,违反它就要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
办法是有关机关或部门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法规、规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问题提出具体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很多时候还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愿基础上来强烈指导别人的决定。
规定是强调预先(即在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中的决定。规定作动词指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比如说:~产品的质量标准 | 不得超过~的日期等。
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业组织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影响组织的决策与行动。
②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的标准级别分为什么
标准级别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
1、国家标准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其含义是"国标"两个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G"和"B"的组合。
2、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作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应自行废止。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归口部门审批、编号、发布,实施统一管理。行业标准的归口部门及其所管理的行业标准范围,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并公布该行业的行业标准代号。
3、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下列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1)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2)药品、兽药、食品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种子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3)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制计划、组织制定、审批、编号、发布。
4、企业标准
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向政府备案。
③ 规章、规程、规定、规范的区别
1:含义的区别
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设区市的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执行法律、法规,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程指是“规则+流程”。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
规定是指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强调预先(即在行为发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于法律条文中的决定。规定作动词指对事物的数量,质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约束力的决定,比如说:~产品的质量标准 | 不得超过~的日期等。
规范意指符合逻辑,客观、真实、全面、完整、准确、及时,达标。
2:使用对象的区别
规章:规章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管理,规范工作、活动和有关人员行为,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发布实施的、具有行政约束力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规范性文书的总称。规章分为行政规章,组织规章,业务规章,一般规章。
规程: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如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规程,技术管理规程。
规定:法律用词,预先制定规则,以作为行为的标准。或者权威性地确定为一种指导、指示或行动规则。泛指定出具体要求。
规范:榜样,标准,典范,示例;标准的例子;如坐姿规范。习俗或法规;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3:词语特性的区别
规章:作名词
规程:作名词
规定:作名词,动词等词性
规范:作名词,动词等词性
(3)标准法规定扩展阅读:
例句:
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关键是要保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内容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
《煤矿安全规程》是2011年2月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写。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我们对于这项工作是规定了这样的步骤的。”
老一辈的人说,这个人真本分,做事说话全凭良心,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说话诚实,现在的年轻人,露大腿。不规范。
④ 关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
应该没废除,但可能有更新
⑤ 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是如何区别和分类的
区别:
1、制定主体不同
2、制定程序不同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
法规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我国国务院制定和颁布的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规。
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其定义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5)标准法规定扩展阅读:
基本内涵
简述
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统治者统治被统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法学家们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法律,包括从法制史和哲学,或从如经济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的方面来探讨。
法律的研究来自于对何为平等、公正和正义等问题的讯问,这并不都总是简单的。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于1894年说:“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时禁止富人和穷人睡在桥下、在街上乞讨和偷一块面包。”
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中,创造和解释法律的核心机构为政府的三大部门: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负责的行政。
而官僚、军事和警力则是执行法律,并且让法律为人民服务时相当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个法律系统的运作,同时带动法律的进步,则独立自主的法律专业人员和充满生气的公民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⑥ 《标准化法》中对制定标准规定了哪些原则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来保障安全和人源民的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保护 环境。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并符合使用要求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
制定标准应当做到有关标准的协调配套。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促进对外经济技 术合作和对外贸 易。
制定标准应当发挥行业协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作用。制定标准的部 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 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 工作。
⑦ 如果标准中表述法律法规的规定怎么弄
1 标准在法律法规(技术法规)中的实施
WTO/TBT从贸易角度对标准给出的定义是:“由公认的机构核准、供共同和反复使用的、非强制性实施的文件。它为产品或有关的工艺过程或生产方法提供准则、指南或特性。当它用于某种产品、工艺过程或生产方法时,标准也可包括或仅仅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WTO/TBT协定对技术法规的定义是:“规定产品特性或与其有关的工艺过程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条款,并强制执行的文件。当它们用于产品、工艺过程或生产方法时,技术法规也可包括或仅仅涉及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WTO/TBT协定关于“标准”的定义强调了标准在实施中的自愿性,而关于“技术法规”的定义进一步强调了技术法规实施的强制性,换句话说,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区别主要在于与其符合的性质。与标准相符是自愿性的,与技术法规相符合是强制性的,因此,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是不同的。按照WTO/TBT的规定,凡是涉及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等正当目标时,可制定技术法规。
通常情况下,技术法规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按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旨在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标准通常情况下是由市场和技术相关方组织起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定的。因此,标准具有广泛的可接受性,而且标准凝聚了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反映了最新的技术水平,对于解决技术问题具有先进性和合理性。标准所具备的这些性质,也是法规制定者所追求的效果,这使得标准被法规引用成为可能。
在技术法规中引用标准通常有三种模式:(1)注明日期引用。以这种方式引用的标准通常列出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发布日期,并给出标准名称。(2)不注明日期的引用。对这种方式引用的标准通常仅列出标准代号和顺序号,并给出标准名称。(3)普遍性引用,在法规中指定特定机构或具体领域内所有标准(不逐个列举)作为引用标准的一种引用方式。
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制定的技术法规中直接写入或引用标准内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已经成为制定技术法规时惯用的一种模式。然而标准是否能被技术法规所采用也反映了标准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从理论上讲,标准的制定应反映最新技术水平,并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但如果不能达到最新的技术水平,并且不能消减危险,技术法规中一旦引用标准就会给国家的经济安全、人身健康、动植物的健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技术法规制定者对引用标准也是非常慎重的,是经过一定的审定程序后方可引用。由此可见,标准是否能得到法律的引用是由标准的先进性、合理性及其对最新技术现状的反映所决定的。技术法规是否引用已有的标准反映了标准的综合水平,标准通过被技术法规的引用实现了其在法律中的具体实施。
2 标准在我国法律法规中的实施情况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中常常引用标准,普遍性引用标准的法律有《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建筑法》等。
标准在我国法律中的实施突出表现在卫生行业、建筑行业、环保行业等。早在1983年卫生部就制定并颁布了我国的第一部卫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以后又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八部卫生法律。国务院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等28个卫生行政法规,卫生部发布了400多个部门规章。
这些卫生法律规范都离不开卫生标准和卫生技术规范的建设。这些法律法规分别在其效力范围内。规定了有关保障人体健康安全的各项法律要求及违反这些要求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但是,法律规定仅是原则性的要求,要公正、公平地严格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技术规范与卫生标准作为鉴别、判断是否合法的客观依据。所以,在以上卫生法律法规中都对卫生标准的实施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在《食品卫生法》的第三章“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第十一条中规定,“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食品添加剂,不得经营、使用”。第四章“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中第十二条规定,“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在环保方面,《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在如何判定产品缺陷属于“不合理”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指出:“产品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这就是说,如果有卜述标准,而产品又不符合该标准.则必然认定其为“不合理的危险”。在关于“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法律规定中指出,判定产品的是或非必须以标准为依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技术标准在建立和维护我国市场秩序中,一方面配合法律对市场进行调节,另一方面配合法治和行政手段进行必要的干预,以建立公平竞争、依法(合理)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在我国。法律只规定总的原则,而标准中规定技术指标,从而有利于法律的实施,并且通过法律的实施也推动了标准的实施。由此,标准与法律之间建立了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3 欧洲标准成为实施技术法规的主要方法
欧盟在技术法规中引用标准的现象很普遍,但技术法规中引用标准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这主要依赖于立法机关的政治愿望。然而欧盟“用协调标准支持技术法规”的做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创造。
欧盟理事会在其1985年发布的《技术协调与标准新方法决议》中明确规定了用标准支持技术法规(新方法指令)的基本原则,即技术法规中只提出保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基本要求,而要保证这些基本安全要求得以实施的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欧洲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这就使标准成为实施技术法规的一种新的方法。
现以实施关于“燃气器具的90/396/EEC”指令的标准《EN30-1-l1998家用燃气灶具第1-1部分:安全性 总则》为例说明欧洲标准是如何为实施燃气器具指令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
EN30-1-11998标准的前言指出:“本标准是按照欧盟委员会下达给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委托书编制的,本标准支持欧盟燃气器具指令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标准的前言部分还指出了指令与标准的关系:“请看资料性附录EA,它是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⑧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行业标准由( )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版门备案。
根据《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一条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标准法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五条制定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应当在立项时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消费者和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对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
在制定过程中,应当按照便捷有效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征求意见,组织对标准相关事项进行调查分析、实验、论证,并做到有关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
⑨ 标准化法规定了我国标准是以什么
338 《悯农》(其一) 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⑩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 )级。
正确答案:B
解析:选择B。我国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