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
㈠ CLP-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是什么意思
欧盟CLP法规(EC)No1272/2008:
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的法规(EC)No1272/2008,通常称为CLP法规,于2009年1月20日生效。该法规使欧盟法规与联合国全球统一制度(GHS)保持一致。
必须对所有物质和混合物进行分类,任何危险物质都必须根据《关于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的规定》(CLP规定)进行标签和包装,然后才能投放市场。对于每天使用清洁产品或油漆等混合物的工人和消费者而言,这一点很重要。其中一些含有危险物质,需要小心处理,并远离儿童。
在将化学品投放市场之前,该行业必须确定此类物质和混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已识别的危害对其进行分类。危险化学品也必须按照标准化系统进行标签,以便工人和消费者在操作之前了解其影响。
由于这一过程,化学品的危害通过标签和安全数据表上的标准声明和象形图传达。例如,当供应商将某种物质标识为“急性毒性类别1(口服)”时,标签上将包括危险说明“吞咽致命”,“危险”一词以及带有骷髅和交叉骨的象形图。
(1)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扩展阅读:
使用强制性分类时的一些重要注意事项:
1、对于某些危险类别,包括急性毒性和STOT重复接触,附件中的分类应视为最低分类;
2、对于某些条目(由参考文献****表示),由于数据不足,协调分类未包括物理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试验确定物理危险的正确分类;
3、请仔细阅读每个条目的注释(即A,B,P,H),其中包含适用的统一分类条件;
㈡ 混合物的分类、
2007年9月1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制定了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识和包装的法规,并且修订指令67/548/EEC和法规(EC) No 1907/2006的提案。
该提案将在联合国层面已议定的分类标准和标签规则,即所谓的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GHS)编入欧盟法规。在考虑现行欧盟法规部分要素的同时,其将引入联合国(UN)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的分类标准、危险品标志(象形图)及标签惯用语。 2002年12月,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GHS)经联合国危险品运输和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专家委员会(CETDG/GHS)议定。其于2003年7月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UN ECOSOC)正式批准,并于2005年修订。2002年9月4日在约翰内斯堡表决通过的其执行计划中,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鼓励各国尽快的执行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并且不迟于2008年使该系统全面运作。 本法规提案要求公司在将其物质和混合物投放市场之前,适当的将它们分类、标识和包装。为达此目的,本提案采取了有五个部分的方法。首先,其基于化学品分类和标签全球协调系统,以及现行的欧盟制度,协调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识和包装规则。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其责成企业自己将其物质和混合物分类,并向欧洲化学品局(ECHA)通报该分类。第四部分,其在附件VI中制定了一份在共同体层面分类的协调的物质分类列表。第五部分,其参照上述和由欧洲化学品局保存的所有通报和协调的分类,制定了一份非约束性的分类和标识详细目录。 第二点是根据关于企业分类其物质和混合物的现行法规共同体法案、指令67/548/EEC(关于物质)和指令1999/45/EC(关于配制品)义务的延续部分。 第三点至第五点采纳了关于向欧洲化学品局(ECHA)通报分类的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ACH)法规(法规(EC) No 1907/2006)的相关规定,制定了一份协调的分类列表,并建立了分类和标识的详细目录,该目录应当为尽力使同一物质的共同分类达成一致意见的公司提供指南。 现行的法规共同体法案、指令67/548/EEC(关于物质)和指令1999/45/EC(关于配制品)应当从2015年6月1日起废止生效。 1、液体混合物。其中细分,浊液,溶液,胶体。 2、固体混合物 注:混合物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例如,空气、溶液属于均匀混合物,而泥浆则属于非均匀混合物。
㈢ 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检测依据是什么
《危险品规则》(IATA DGR)
《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
《危险货物品名表》内
《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化学品名录容》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系列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 内容和项目顺序》ISO 110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 1751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
㈣ 欧盟提出的《健康、营养标准及规定》有哪些
在《健康、复营养标准及规定制》中,欧盟国家对标明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标签实行严格管理。欧盟对食品标签的总体要求是食品标签不得令消费者对产品的属性产生误解,并规定标示必须按照成分重量的顺序列出所有成分,这包括按配料的名称或E编码或功能分类(如色素、抗氧化剂等)列出食品成分。香料可标示为“香料”或更准确的名称(如香兰素),同时要求特别注明转基因有机物配料、包装气体、甜味剂、阿斯巴甜和阿斯巴甜与安赛蜜混合物、糖醇、金鸡纳霜和咖啡因这些成分。目前,欧盟不仅在食品的通用标示方面已经立法进行管理,完成了全面协调。对特定食品还制定了附加的法规。如对食品营养成分的标注,欧盟也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必须标明食品的能量指标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糖、饱和物、纤维和钠的含量等等。淀粉、糖醇、单和多不饱和物、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达到一定量之上,也须提供其含量。
㈤ msds认证的法规要求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 ),简称GHS,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按照物质和混合物建立分类物质和混合物的协调准则,即危险分类,包含物质和混合物的物理危险、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二是建立协调的危险信息公示,包括标签和化学品数据说明书(MSDS/SDS)。该化学品数据说明书需要包括化学物质或混合物的综合安全信息,包括化学品危险性信息、作业场所暴露途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建议及有效识别和降低使用风险的信息等。欧盟在欧洲国家,材料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 SDS(Safety Data sheet)。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11014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术语。
REACH法规(1907/2006)
当产品满足下述条件之一时,产品供应商需编辑SDS,沿供应链往下向进口商、下游用户和分销商传递:
1、当物质或配制品根据67/548/EEC或1999/45/EC指令被分类为危险品,或者,配制品虽没有被分类为危险品,但是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关注度物质(SVHC*)或其他危险组分;
2、根据REACH法规附件13的标准,物质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物质(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物质(vPvB);
3、物质由于上述条件之外的原因,被确定为SVHC;
CLP法规(EC NO. 1272/2008)
CLP法规,中文名《欧盟化学品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生效。法规规定,2010年12月1日之后,物质必须按照CLP进行分类,那么产品是物质的SDS必须包含CLP的分类和标签,且保留67/548/EEC附件1中的分类信息(第2部分)。
·67/548/EEC附录Ⅲ
·指令2001/58/EC
·物质分类与标签管理的指令67/548/EEC(即DSD指令)
·混合物的分类标签指令1999/45/EEC(即DPD指令)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旨在对应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并对MSDS/SDS规范做出要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2000)
该规定于2000年1月1日发布,2000年6月1日实施,旨在使我们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SDS)编写格式和内容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一致,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
本标准是为对应《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和国际170号《作业场所规范化学品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要求的安全标签内容的表述和编写而制定。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及品名编号(GB 57-92)
·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944-8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 ·ANSI Z400.1-2004
中文名危险工业化学品.材料安全数据单的制定。是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制定的关于MSDS格式与编写内容的规定。
·有毒物质控制法案
英文简称,TSCA法案。与欧盟REACH法规相似,旨在对美国市场内流通的化学品进行监管。并对需要提供MSDS的化学品做出规定。
·危险物品运输法
·洁净空气法修正案
·联邦水污染控制法
·联邦环境污染控制法
·毒性物质包装及危险预防法
·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法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
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是日本唯一导入GHS的法规,并于2010年上追加了MSDS和分类标签有关规定,以规范日本国内MSDS编写及内容要求。
·毒物及剧物取缔法
对日本关于MSDS中物质归类做出规定
·化学物质排出把握管理促进法
英文简称PRTR法,是日本针对化学品MSDS的编写及使用所出台的法律条文。为日本化学品提供了MSDS与安全标签要求与依据。
·消防法
·化学物质审查规制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质污染防治法
㈥ MSDS报告需要多少钱,要什么资料,周期要多少久
MSDS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立讯检测BOB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版供的有关权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
目前,常见的MSDS需按照16项内容信息为规范编写,包括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MSDS报告流程:填写申请单,提供产品资料,寄样品过来,测试OK出证书/报告
周期5-7个工作日 立讯检测BOB
㈦ 关于出口欧州产品的包装标准要求。
您好!来 电器方面要是2类灯具那样,加CE检测源标准就可以。 CE认证即可,用EN60598(安规)+EN55015+EN61547+EN61000(EMC)标准检测
其它如GS认证,属於自愿性认证,客户自愿选择是否申请. 备注:您的产品需要做CE认证,有点类似于中国的3C认证。
CE认证是产品进入欧盟及欧洲贸易自由区国家市场的通行证,表示产品已经达到了欧盟指令规定的安 全要求。
通过CE认证并且加贴CE标记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程度,降低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风险。 (如果您对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请再次询问~)
㈧ MSDS货物运输检测依据有哪些
《危险来品规则》(IATA DGR)
《国源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IMDG Code)
《危险货物品名表》
《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
《危险化学品名录》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GB 30000系列
《化学品安全资料表 内容和项目顺序》ISO 110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GB/T 17519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
㈨ SDS的法规要求
根据 REACH法规,当产品满足下述条件之一时,产品供应商需编辑SDS,沿供应链内往下向进口商、容下游用户和分销商传递:
1、当物质或配制品根据67/548/EEC或1999/45/EC指令被分类为危险品,或者,配制品虽没有被分类为危险品,但是其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高关注度物质(SVHC)或其他危险组分;
2、根据REACH法规附件13的标准,物质为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毒性物质(PBT)或高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物质(vPvB);
3、物质由于上述条件之外的原因,被确定为SVHC;
此外,虽然不满足以上条件,但是在进口商主动要求提供,或者同行业对物质分类标签更加严格时,企业也需要在其供应链上传递SDS。 CLP法规(欧盟化学品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规定:2010年12月1日之后,物质必须按照CLP进行分类,那么产品是物质的SDS必须包含CLP的分类和标签,且保留67/548/EEC附件1中的分类信息(第2部分)。
㈩ 最新欧盟海关环保要求的图列
欧委会通过了推动欧盟海关体系现代化和一体化的实施细则,旨在进一步支持跨境贸易、提高各成员国海关合作水平。消息称,欧盟海关需处理全球16%的贸易,相当于每年处理价值约3.4万亿欧元、重量超过20亿吨的货物。近年来,欧委会一直在推动海关改革,于2013年通过了新版《欧盟海关法典》(Union Customs Code),拟于2016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出台的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简化进口货物通关程序;二是明确对欧盟经济实体同等待遇;三是确保海关决定和授权在欧盟全境内有效;四是为新的IT系统建立统一数据规范,确保各国数据无缝交换;五是加强风险管理,加强打击违法、违禁货物贸易、恐怖主义和其他犯罪行为。欧盟经济金融事务、税收和关税同盟委员莫斯科维奇表示,现代、高效的海关体系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对于保护欧盟公民安全和成员国利益也至关重要。
我国出口欧盟产品有可能再遇绿色壁垒。继WEEE、RoHS、EUP三大环保指令相继实施后,一波影响更大、涉及产品更广的“绿考”——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预计将于2007年6月在欧盟全面开始实施。这次,中国出口欧盟的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汽车、家电、制药、涂料等均在受控之列,广东十余类近万种优势产品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南方网记者今天(12月21日)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继WEEE、RoHS、EUP三大环保指令之后,欧盟的又一新绿色壁垒——《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制度》(以下简称“REACH法规”)已于本月投票通过。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表示,该法规将逐步取代现有的《危险物质分类、包装和标签指令》等40多项有关化学品的指令和法规,于2007年6月1日起在欧盟市场全面实施实施。届时,我国3万逾种化工产品,以及涉及使用化工产品的下游产品极有可能出口无门。
据专家介绍,被译为“欧盟最新化学品法”的REACH,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法令或法规,而是一个欧盟涵盖化学品生产、贸易和使用安全的综合性法规。它对出口到欧盟的化学品提出了更严格的环境保护、安全要求,主要包括注册、评估、许可及限制等主要内容。
新法规对环保要求苛刻
与WEEE、RoHS指令一样,REACH法规打着确保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旗号,将欧盟自产或出口到欧盟市场上约3万种化工产品,以及涉及所有使用化工产品的下游产品,如纺织、轻工、玩具、机电等产品分别纳入注册、评估、许可等几个管理监控系统,以规范欧盟市场上化学品的制造、使用和流通。而广东许多出口产品往往缺乏相关数据,达不到该制度的基本注册要求。
注册是指对现在广泛使用和新发明的化学品,只要是产量或一次进口量超过1吨的,其生产商或进口商均需向REACH中央数据库详细提交产品有关信息;评估是指由主管机构认真评价所有产量超过100吨化学品的注册信息,特殊情况下,也包括产量较少的化学品;许可是指对易引起极大关注的物质或其成分,如致癌、诱导基因突变或对生殖有害的化学物质,政府主管机构将对其按某一用途的使用方法给予具体授权。
法规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注册,提出了严格的时间期限。对于1吨以上的新物质,新法规生效12个月后,生产商或进口商在其商品投放市场之前必须进行注册。对于现有物质,法规规定:产量为1000吨以上的化学品和任何超过1吨的致癌物质或诱导基因突变的物质,必须于REACH生效3年内完成注册;产量100吨至1000吨的,于REACH生效后6年内完成注册;1至100吨的,应于11年内完成注册,未能按期纳入管理监控体系的产品一律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
广东1500多家企业出口受阻
有关专家指出,与之前的WEEE、RoHS和EUP指令相比,REACH法规影响的范围更广,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纺织、轻工、电子、汽车、家电、制药、涂料等十多类产业。我国3万逾种化工产品,以及涉及使用化工产品的下游产品极有可能出口无门。据了解,欧盟是广东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目前,广东输欧的拳头产品,如机电、纺织服装、塑料化纤等产品中所使用的原料或染色剂等都含有化学品成分,是化学品的下游产品。广东至少十余类上万种优势产品将受其影响,出口受阻。以机电产品为例,据统计,广东机电产品对欧出口贸易量约占全国的1/3。目前广东涉及欧盟出口业务企业有1500多家。去年,广东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265.2亿美元,占广东对欧盟外贸出口额的75.6%,而输欧机电产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属于REACH法规的下游产品,仅此一项影响就达百亿美元。并且对于近年来连受欧盟“绿考”袭击的广东机电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小企业将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检验检疫有关专家表示,新法规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致命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制造厂家的成本将大大增加。一些规模不大、经济实力不雄厚又达不到输欧要求的中小企业只能放弃欧盟市场,一场国内外化工行业的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REACH法规规定了严格的检测标准和高昂的检测费用,并且这些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约需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更是高达57万欧元。仅这一项,企业出口欧盟的成本就将普遍提高5%以上,一些检测项目多的产品甚至更高。一些中小型企业根本无法支付如此昂贵的检测费用,只能望而却步。另外,REACH法规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化学品的生产商,还囊括了进口商、下游产业等多个领域,一旦正式生效,欧盟化学品生产商或出口企业无疑会将巨额检测费转嫁给下游企业,增加中国化工进口企业的成本,成本的再度转嫁,直接受影响的将是我国机电、纺织、服装、家具等产品成本的上升,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广东企业如何应对激烈挑战根据广东检验检疫局近期对企业的一些调查了解,发现目前下游企业特别是机电、纺织服装等广东出口优势企业对欧盟这项新规定知之甚少,有些根本不知道有这个法规。
为此,广东检验检疫局紧急提醒相关企业要趁早积极应对。企业要树立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的观念;采用高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要及时研究、搜集欧盟各国技术限制法规和技术标准,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环保要求,增强产品的更新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密切关注上游化工企业应对REACH的情况,提早做好原料供应商的选择工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广东检验检疫局表示,将积极跟踪研究REACH制度,为广东企业应对REACH制度提供技术支持和知识储备。检验检疫部门将于近期将在全省举办大规模的REACH法规宣传活动,组织相关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检验检疫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另一方面,广东检验检疫局将加强相关实验室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检测商品、检测项目和方法体系的研究,开展REACH制度安全数据报告内容、报告方式的分析研究,争取把企业产品出口欧盟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