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俄罗斯720法规

俄罗斯720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12 20:00:20

1. 有懂俄罗斯海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人吗

俄罗抄斯清关(Customs Clearance)即俄罗袭斯结关,是指到俄罗斯进口货物,俄罗斯出口货物和在俄罗斯转运货物进入俄罗斯或出口俄罗斯海关关境或国境必须向俄罗斯海关申报,办理俄罗斯海关规定的各项手续,履行各项法规规定的义务;只有在履行各项义务,为办理俄罗斯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货主或申报人才能提货。
我们有着近十年与俄罗斯海关打交道的经验,拥有专业法务人员可供咨询
---淘普达 中国&俄罗斯贸易 如有需要请关注一下我们:)

2.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俄罗斯的复政治制度是总统共和制制的民主联邦制。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进行了复杂而深刻的变革,确立了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内阁对议会负责、三权分立、地方自治的政治制度,形成了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1993年12月12日经全民投票通过俄罗斯的《宪法》,同年12月25日正式生效。该宪法是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俄罗斯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法制国家,确立了总统制的国家领导体制。
总统共和制,是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的一种政体形式。总统共和制下,总统和议会分别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又称之为组阁),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
联邦制是一种复合制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实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权,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划分,由宪法明文规定,除非通过修宪,不能任意变更。双方在宪法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权力,不受对方干预。在双方法律发生冲突时,联邦宪法及法律高于地方宪法及法律。概而言之,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

3. 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是总统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国家。1990年6月12日被认为是后苏联时期俄罗斯当代史的开始。在这一天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票数通过了俄罗斯国家主权宣言。过了一年后举行了俄罗斯第一任总统的选举。在1994年俄罗斯国家主权宣言通过日被定为国家节日,并于1998年正式改为现在的俄罗斯日。 俄罗斯联邦的官方语言是俄语。俄罗斯联邦的各民族有权利保留自己民族的语言。 俄罗斯国家元首是总统,总统由公民按照平等、直接的原则,以不记名的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任期为4年。 总统同时也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 总统和政府是国家执行权力机关。 政府主席(总理)经过俄罗斯下议院国家杜马协商后由总统任命。 俄罗斯联邦会议是国家的立法权力机关。它由上议院联邦委员会和下议院国家杜马组成。 俄罗斯宪法、民法、行政管理条例刑法是俄罗斯司法机构的执法依据。俄罗斯的司法机构包括俄联邦宪法法院、俄联邦最高法院、俄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和各级地方司法机关,(联邦主体、州、地区和市级的司法机构)和仲裁法庭系统。俄联邦宪法法院根据总统提名由联邦委员会任命的19名大法官组成。宪法法庭的司法管辖权包括: ——裁决是否符合联邦法和宪法法规 ——没有正式生效的国际条约 ——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发生的纠纷 ——联邦主体和地区权力机关之间关于权限上的纠纷 ——联邦主体最高权力机关之间的纠纷。 除此之外,宪法法院有权力解释俄联邦宪法和检验法律条款是否符合宪法。 俄联邦最高法院是裁决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在法庭(包括民事和军事法庭)管辖权下的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对所有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所有下级法庭作出的判决的合法性和论据充足与否进行检验。其司法管辖范围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专门的法庭裁决特殊的法律纠纷案件,例如军人之间或者雇主和雇员之间的纠纷。 俄联邦最高仲裁法庭是对经济纠纷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俄联邦最高仲裁法庭审理法人之间(企业、组织和机构)的财产及其涉及到的非财产纠纷案件。 根据俄罗斯联邦法律规定,在特殊情况下法庭审判可以有陪审团的参加(1993年7月16日关于对《俄罗斯联邦的公诉制度》的补充与修订、《俄联邦刑事诉讼法》和《行政处罚管理条例》) 在加入欧洲理事会(1996年)之后,俄罗斯也在欧洲法院的司法管辖下。所以目前欧洲法院对俄罗斯联邦及俄罗斯公民来讲是最高的司法机构。 俄联邦总检察院的职责是监督俄罗斯法律的执行、人权保障、进行刑事追究和协调执法机关工作。俄联邦的检察院系统是下级机关服从上一级及俄联邦总检察院的集中统一体制。(俄联邦宪法第129条、1992年1月17日颁布的《俄联邦检察院法》的1995年修改本) 俄罗斯检察院系统包括俄联邦总检察院、俄联邦各主体检察院和各个城市和区级的检察院。 俄联邦总检察长根据总统提名由联邦委员会任免。而副总检察长由联邦委员会任命。俄联邦各主体的检察长是与各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协商后由俄联邦总检察长任免的。各个城市和市区等地方的检察长直接由俄联邦总检察长任命。检察长任期为5年。 俄罗斯的政治党派 在俄罗斯联邦实行多党制。该体制始于1993年。正是在这个时期,依据俄罗斯新宪法半数以上的俄罗斯下议院国家杜马议员是按照党派名单通过选举进入议会的。今天俄罗斯多党制在不断地发展。 在2001年6月根据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通过了《政党法》。该法律生效后,只有各党派和有政党参与的选举团体才有权力推荐候选人参加各级选举。而对于单席位选区的选举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政党法》同时还制定了其他一系列的规定: 1. 政治党派必须在总统,议会、州长和其他选举中推举自己的候选人。长时间忽视选举对政党的利益没有好处。这样会对该政党成员带来各种不愉快事件,包括取消注册资格。 2. 联邦党派必须拥有不少于1万名成员和在至少一半以上联邦主体内建有人员不少于100名的党派分部。 3. 每年各党派必须提交给司法部年度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文件可以公开发表。 所有这些措施使联邦级政党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更具透明性。

4. 俄罗斯矿产资源主要法律法规关系研究

(一)《矿产资源法草案》与《矿产资源法》关系研究

1.两者的关系

《矿产资源法》与《矿产资源法草案》的关系较复杂。首先,矿产法是现行法律,草案是矿产法的尚未实施的全面修改版,两者有继承关系;其次,草案在2005年经俄罗斯联邦杜马一读后公开,其后矿产法又进行了6次修改,草案的部分条款被补充进矿产法,因此2008年新版矿产法中又含有草案的内容。

2.两者的主要差异

1)矿产法规定国家矿产资源三级管理,即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主体机关,以及地方自治政府机关;草案规定国家矿产资源二级管理,即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俄罗斯联邦主体机关。

2)矿产法第2条中明确规定了联邦矿区包括的4种类型(2008年4月29日第58号联邦法),草案中未对联邦矿区做明确规定。

3)草案的第9条第2款规定了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法人和国际组织不能成为俄罗斯矿产资源的使用者,而原矿产法则无类似规定。

4)草案列出了一般矿产名单、对矿产资源区块按用途进行分类;规定依据合同设立矿产资源区块使用权及其合同相关要求,突出了合同的地位;对招标与拍卖、矿产资源区块的提供与使用、使用权的转让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5)草案还规定了固体矿产矿床的开采、烃类原料的开采和开采地下水、开发建设地下设施、环境保护与土地恢复等的相关要求。

6)草案还对使用矿产资源的费用种类及额度、计费办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现行的《矿产资源法》与其他专门法律法规关系研究

1.《矿产资源法》与《产品分成协议法》的关系研究

(1)两者关系

《矿产资源法》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主体法律,是该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产品分成协议法》的上位法与基本法;《产品分成协议法》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专门法律,是该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位法与具体法,是在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矿产资源法》的法律原则的具体化。

《矿产资源法》体现了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形势在矿产资源领域俄罗斯联邦的基本思路与原则,体现了俄罗斯联邦的国家主体意志与国家战略;《产品分成协议法》体现了在矿产资源领域、在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俄罗斯联邦的基本国家政策,体现了俄罗斯联邦的管理策略。

《矿产资源法》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在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原则与政策;《产品分成协议法》规定了在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俄罗斯联邦简化的管理程序及改进的管理机制。

(2)《矿产资源法》与《产品分成协议法》之间有关的规定

在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俄罗斯矿产资源使用关系由《产品分成协议法》规定;政府可将用于勘查、开发矿产的地块以矿区的形式提供给使用者;根据共同经营合同建立的(普通公司合同)法人以及不具备法人地位、依据产品分成协议具有连带责任义务的联合公司参股人,可以成为矿产资源的使用者;矿产使用期限由相关协议确定;依据《产品分成协议法》签署并已生效的产品分成协议是矿区使用权产生的依据之一。

根据产品分成协议提供使用的矿区,需办理矿产使用许可证,该许可证持有者有权依据协议开发使用提供的矿区,而该协议需根据《产品分成协议法》和《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矿产资源使用的所有必需条件。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提供给企业经营者的矿产资源使用权的转让、重新办理许可证均按《产品分成协议法》执行。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的,其矿产使用权的终止、停止或限制根据该产品分成协议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使用矿产时,矿产使用权提前终止的条件和程序由该产品分成协议确定。

享用自己经营活动的成果,包括享用根据许可证或产品分成协议和现行法律开采的矿物原料。

在提供给其使用的矿区内限制修建其他采矿场地;在许可证或产品分成协议授权使用的矿区内,无须有关部门的补充许可,可自费进行该矿区的地质研究。

执行许可证或产品分成协议所确定的条件,同时按规定支付矿产使用费。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使用的矿产,在封存和清除矿山坑道及其与矿产开发工作有关的其他设施时所发生的费用,由投资者建立的企业关闭基金支付,该费用的额度、办理程序及经费使用等均由产品分成协议按俄罗斯联邦法律来确定。

在根据俄罗斯联邦法律,按产品分成协议使用矿产资源的情况下,缔结协议的各方使用者都是相关税费的纳税人。

根据产品分成协议法,在签署产品分成协议时,俄罗斯联邦政府和矿产使用者之间要按产品分成协议法对将开采的矿物原料做预先的分配,矿产使用者作为产品分成协议的一方,按照产品分成协议法和俄罗斯联邦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免交某些税费和其他应交的费用,这些免征的税费,根据由按产品分成协议法签订的产品协议条款所分配的矿物原料产品来代替。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俄罗斯联邦从矿产使用者那里分获的矿产品或其等价物,要在俄罗斯联邦和矿区所在地的俄罗斯联邦主体之间,按俄罗斯联邦权力执行机关和相应的联邦主体权力执行机关签署的合同进行再分配。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矿产资源使用费的交纳程序、额度及征收条件,由根据当时有效的俄罗斯联邦法律签署的产品分成协议中的规定来确定。

在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使用矿产时,如果这类协议是在产品分成协议法生效之前签订的话,那么,其矿产资源使用费的计算和支付条件就采用当时签署的产品分成协议所确立的相应条款进行。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矿产使用的一次性费用的额度由产品分成协议确定。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矿产的地质信息使用费的额度和征收程序由该产品分成协议确立。

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使用矿产资源固定费用的额度、征收条件及程序在本条款范围内按该产品分成协议确定。

在执行产品分成协议法生效前签署的产品分成协议的情况下,矿产资源使用的定期费用的计算和支付采用这类协议确定的条款。

在执行产品分成协议法生效后及本条款生效前签署的产品分成协议的情况下,矿产使用的固定费用的支付、征收条件及规则,由这类产品分成协议根据它们签署前的俄罗斯联邦法律来确立。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法》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主体法,产品分成协议法是在产品分成协议条件下,矿产资源管理的细化与具体化。产品分成协议法简化了《矿产资源法》对资源管理的程序,提高了矿业管理效率。

总体上,由于产品分成协议法出台后,俄罗斯联邦根据产品分成协议法的具体内容对《矿产资源法》进行了全面修改,因此,两者在相关条款的内容上衔接好,法律条文吻合较好。

2.《矿产资源法》与《贵金属与宝石法》的关系研究

《矿产资源法》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主体法律,是该法律体系的核心,是《贵金属与宝石法》的上位法与基本法;《贵金属与宝石法》是俄罗斯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的专门法律,是该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下位法与具体法,是关于贵金属与宝石的专门法,是《矿产资源法》的法律原则在贵金属与宝石这些特定矿种的具体化。

《矿产资源法》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在矿产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贵金属与宝石法》规定了对贵金属与宝石特定矿种在地质研究与勘查及其开采、生产、利用和流通(民事流转)领域内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基础。

两者适用范围不同:《矿产资源法》适用于俄罗斯具有管辖权的所有矿产资源;而《贵金属与宝石法》仅适用于俄罗斯具有管辖权的贵金属与宝石。

3.《矿产资源法》与《许可证条例》的关系研究

《许可证条例》是依据《矿产资源法》制定的有关矿产资源使用许可证方面的具体管理条例,是《矿产资源法》的有关矿产资源管理原则的细化与落实。

由于《矿产资源法》的十多次修改,而《许可证条例》只在2007年进行了一次不完全的修改,致使两者存在较多矛盾,主要原因是由于《许可证条例》修改之后与不完善造成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管部门已变更而条例未作相应更改。如1996年8月14日,俄罗斯联邦总统发布1177号总统令,决定撤销“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部、俄罗斯联邦地质与矿产资源利用委员会、俄罗斯联邦水利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部,而该条例仍沿用“俄罗斯联邦地质与矿产资源利用委员会”的名称。“俄罗斯联邦各共和国、边疆区、州和自治体”已改为“俄罗斯联邦所属各联邦主体”,而该条例仍沿用“俄罗斯联邦各共和国、边疆区、州和自治体”的名称。

2)《矿产资源法》已修改而本条例未随之修改。如:本条例5.1中,第1段“按照现行法律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的决议,矿产资源使用者要交纳使用费,包括矿产资源使用权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提成,水域和海底使用费。”中的“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提成,水域和海底使用费”已从《矿产资源法》中删除;而该条例仍未修改。

综上所述,包括《矿产资源法》、《产品分成协议法》、《贵金属与宝石法》、《许可证条例》,以及《大陆架法》、《俄罗斯联邦外资对保障国防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经营公司进行投资之程序法》构成了较完整的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法律体系,是在俄罗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核心法律系统,对其进行跟踪收集、翻译、研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5. 720万美元买走俄罗斯170万平方公里领土,明明是血赚的“生意”为何美国人却感觉亏了

在当今看来美国人却是赚钱了,可在当初那个时候美国人真心觉得自己亏了,价钱再便宜也只是买了一座冰山而已。当初由于俄罗斯的错误选择,把而最好资源的阿拉斯加低价卖给了美国,曾经美国却是很后悔觉得亏了,现在美国绝对是笑得最开心。

曾经的美国确实觉得自己买阿拉斯加是亏了,可心在却是笑着说“值得”。

6. 俄罗斯莫斯科旅游注意事项需知

  1. 在莫斯科晚上不要单独出来活动,当地治安较差,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不要单独离开房间,也不要相信不认识的人,附近的赌场酒吧尽量避免不要去

  2. 俄罗斯电压220V,插头是双孔圆柱形的插头,一般有较粗和较细两种,游客要带上转换器。3. 俄罗斯人忌讳13这个数字,认为不吉利,尽量避免说这个数字,当地人喜欢单数,送东西送一个、三个、五个,最好不要出现双数

  3. 莫斯科酒店通常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也不提供饮用开水,习惯喝热水的人要自带电热水壶

  4. 到境外旅游,到酒店后那一张酒店的名片,到前台领取,如发生迷路可以询问当地人,或者给司机看,能化险为夷,为自己省掉不必要的麻烦

  5. 俄罗斯使用货币为卢布,汇率1人民币=5.5309俄罗斯卢布,1俄罗斯卢布=0.1808人民币。在俄罗斯兑换地点很多,银行、邮局、商场、车站、机场、旅游场所等。境内兑换地点收取汇率不同,手续费有高有低,一般用美元换汇比较划算。机场大厅有自助换汇机能换到卢布,或者在俄罗斯使用ATM机从信用卡和储蓄卡换汇,信用卡要收取一定的利息,标语是俄语。中国海关规定每人最多携带20000元人民币出关,俄罗斯海关规定游客最多携带30000美元等值外币,否则要向海关申报

  6. 公共场所不允许吸烟、吐痰,当地公德意识很强

  7. 吃西餐请左手持叉右手持刀,面包可以手拿,举杯饮酒用右手

7. 俄罗斯行人保护法规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世界各国的交通也越来越发达,当然随之而来的各种交通问题内也容引起人们的重视,交通法也必须要能越来越保护人们安全。据俄媒报道,俄罗斯内务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总局法律监管部门负责人尤里·沙基罗夫周一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记者们表示,自2015年7月1日起生效的新版交通法规,要求所有俄罗斯行人夜间行走在郊外道路两旁时佩戴能反光的徽章或手环。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此前,交通法规中已作出了类似规定,然而此项条款仅为建议性规定。新版法规中则将其改为硬性规定。俄内务部代表解释道:“建议黑天横穿马路、在道路两旁或行车道边缘行走的路人佩戴可反光的物件。在非居民区行走的路人必须佩戴此类物件,并保证车辆驾驶员能够看到这些物件。”

据他介绍,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总局专家对该措施的有效性很有信心。此前进行的调查显示, 驾驶员可在30-50米的距离内看到普通行人,而在车辆开启远光灯的情况下,”发光”的行人能在400米的距离内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8. 中国公民在俄罗斯享有何种法律权力

实际点,看两国协议和国际公约吧

9. 俄罗斯的政治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月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实行法国式的半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总统是国家元首,任期4年。2008年修宪改为6年,由人民直选产生。总统拥有相当大的行政权力,有权任命包括了总理在内的高级官员,但必须经议会批准。总统同时也是武装部队的首领以及国家安全会议的主席,并可以不经议会通过直接颁布法令。总统不可以连任超过2届。 俄议会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联邦会议。根据俄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采用两院制,上议院称联邦委员会(Federal Council),下议院称国家杜马(State Duma)。
联邦委员会(上议院)由俄罗斯联邦诸联邦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的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国家杜马(下议院)的职权是同意总统对总理的任命;决定对总统的信任问题;任免审计院主席及半数检查员;实行大赦;提出罢免俄罗斯联邦总统的指控;通过联邦法律。 司法机关主要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仲裁法院及联邦总检察院。不允许设立特别法庭。
联邦宪法法院对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的法律、决定,联邦总统的命令,其他联邦机构的文件,各共和国的宪法,联邦主体的法律、章程和其他法规,联邦内部条约和国际条约是否符合联邦宪法,以及社会团体的成立和活动是否符合宪法的案件作出裁决。联邦宪法法院还对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之间、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和联邦主体国家权力机关之间以及联邦各主体国家机关之间的权限纠纷作出裁决。
联邦最高法院是民事、刑事、行政和其他案件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是对经济纠纷和仲裁法院审理的其他案件进行裁决的最高司法机关。根据联邦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对仲裁法院的活动实行司法监督,并对审判实践问题作出解释。
联邦总检察院对犯罪案件侦查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支持在法院的公诉,为维护国家利益、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向法院提起诉讼,就国家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和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向法院提出异议。检察院系统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体制。联邦委员会根据总统提名任命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和联邦最高仲裁法院法官以及联邦总检察长。 总统: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2012年5月7日就职,第三次当选总统)
总理:德米特里·阿纳托利耶维奇·梅德韦杰夫(2012年5月8日获得任命)
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瓦莲京娜·马特维延科(2011年9月就职)
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2011年12月就职)

10. 俄罗斯每年发生重大政治事件的列表 有追加分

公元1——2世纪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在《日耳曼尼亚志》一书中首次提到斯拉夫�维涅德人。
公元6世纪
斯拉夫人已经不断被拜占庭和叙利亚作家所提及。他们居住在多瑙河和维斯瓦河之间。其东部分支称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的祖先。
公元862年
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兄弟应诺夫哥罗德贵族邀请,帮助平息叛乱,在诺夫哥罗德自称王公,建立了瓦良格人的留里克王朝。
公元862�879年
留里克在位。
公元882年
留里克亲属奥列格南下夺取基辅及其周围地区,定都基辅。
公元882�912年
奥列格在位。
公元907年
罗斯军队进攻君士坦丁堡,罗斯与拜占庭签定了第一个关于友好关系、国际贸易和航海准则的条约。
公元911年
罗斯军队再次远征君士坦丁堡。
公元912——945年
伊戈尔在位。
公元941年
伊戈尔第一次远征拜占庭,被“希腊火”打败。
公元944年
伊戈尔第二次远征拜占庭,迫使拜占庭接受新的商约。两国还签订了反对共同敌人的军事同盟。
公元945——969年
伊戈尔的妻子奥丽加在位。
公元957年左右
女大公奥丽加出访君士坦丁堡,接受了基督教。
公元965——972年
斯维雅托斯拉夫在位。
公元980——1015年
弗拉基米尔在位。
公元988年
弗拉基米尔通过同拜占庭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加入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并把基督教定为罗斯的国教。
1015——1019年
斯维雅托波尔克在位。
1019——1054年
智者雅罗斯拉夫在位。
1037——1041年
兴建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是保存至今的最古老的东正教建筑的精品。
1045——1050年
兴建诺夫哥罗德的索菲亚大教堂。
1051年
“智者”雅罗斯拉夫任命《教条和神恩讲话》的作者伊拉里翁为基辅的都主教。这是担任都主教一职的第一位俄罗斯人。
1113——1125年
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在位。
1147年
编年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
1240年
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
1243年
拔都建立金帐汗国,定都萨莱(现在的阿斯特拉罕)。
1345——1341年
伊凡•卡里达为莫斯科王公
1328年
伊凡•卡里达获得弗拉基米尔大公称号。
1380年9月
罗斯军队与马麦的蒙古军队在库里科沃旷野会战,大败鞑靼人。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因领导这次会战功绩卓著,获得了“顿斯科伊”的尊号,意为顿河王。
1382年
在罗斯第一次提到火器。
1389——1425年
瓦西里一世在位。
1425——1462年
失明大公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在位。
1462——1505年
伊凡三世在位。
1478年
诺夫哥罗德并入莫斯科公国。
1480年
俄国人民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1485年
特维尔并入莫斯科公国。
1489年
维亚特卡合并于莫斯科公国。
1497年
伊凡三世颁布全国统一的法典,第一次用法律形式限制农民的出走权。
1500�1503年
伊凡三世发动对立陶宛的战争,将杰斯纳河和奥卡河之间的地区并入莫斯科公国。
1505——1533年
瓦西里三世在位。
1510年
莫斯科兼并普斯科夫。
1514年
从立陶宛手中夺取斯摩棱斯克。
1521年
兼并梁赞公国。
1533——1584年
伊凡四世在位。
1547年1月19日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俄国第一个沙皇。俄国沙皇的历史从此开始。
1549年
召开了统治阶级各等级的“协商会议”。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缙绅会议,缙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俄国等级君主制的确立。
1550年
颁布伊凡四世法典。
1551年1月�5月
召开了宗教界代表和世俗封建主代表参加的“百章会议”,讨论了教会改革和国家改革等问题,通过了1550年的法典。
1551年夏
楚瓦什并入莫斯科。
1552年
莫斯科征服喀山汗国。
1555——1560年
兴建瓦西里•勃拉任内大教堂。
1556年
莫斯科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
1558——1583年
立沃尼亚战争。
1565——1572年
实行沙皇特辖制。
1581年
颁布“禁年”法令,暂时取消农民在尤里耶夫节离开主人的权利。
俄国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侵入西伯利亚,击败失必儿汗国。
1584——1598年
沙皇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在位。
1589年
在俄国建立独立的牧首区,大主教约夫当选为俄国东正教会的第一任牧首,俄国东正教会彻底摆脱了对君士坦丁堡的依附。
1598年1月6日
费多尔•伊凡诺维奇去世,留里克王朝终结。
1598——1605年
鲍里斯•戈都诺夫在位。
1601——1603年
俄国发生大灾荒,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饿死。
1605——1606年
伪季米特里一世为沙皇。
1606——1610年
瓦西里•叔伊斯基在位。
1606——1607年
伊凡•鲍洛特尼科夫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
1610——1613年
以姆斯季斯拉夫斯基为首的“七波雅尔执政”时期。
1611年1——3月
普罗科比•梁普诺夫领导的第一民军建立。
1611年9——10月
商人米宁和帕扎尔斯基公爵领导的第二民军建立。
1612年10月
民军将波兰武装干涉者驱逐出莫斯科。
1613年
莫斯科召开缙绅会议,推举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从此开始。
1613——1645年
米哈伊尔•费多罗维奇•罗曼诺夫在位。
1617年
俄国同瑞典签订《斯托尔鲍沃永久和约》。
1618年
同波兰签订了为期14年的德乌林诺协定。
1628年
兴建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1632——1634年
俄国同波兰争夺斯摩棱斯克的战争。
1643——1646年
瓦•波雅尔科夫率军侵入中国黑龙江地区。
1645——1676年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在位。
1647年
鄂霍次克市奠基。
1649年
由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主持召开的缙绅会议通过《会议法典》,取消了农民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确立了农奴在土地、人身和司法上对地主��农奴主的依附关系。这标志着农奴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最后形成。
1654——1667年
俄波争夺乌克兰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于1667年签订了《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把乌克兰划分为两个部分:第聂伯河左岸(即东乌克兰)归俄国,第聂伯河右岸(即西乌克兰)归波兰。第聂伯河右岸的基辅及其附近地区由俄军占领两年,但实际上被俄国永远占有。俄国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契尔尼哥夫、谢维尔斯克和斯塔罗杜勃等地。
1655年
尼康进行教会改革。
1656——1658年
俄瑞战争。
1661年
伊尔库斯克奠基。
1667——1671年
斯捷潘•拉辛领导农民起义。
1676——1682年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位。
1682年
纳里什金家族和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间的争权斗争。莫斯科的射击军叛乱。
1682�1696年
伊凡五世和彼得一世同时被宣布为沙皇,索菲娅摄政。
1682——1725年
彼得一世在位。
1686年
彼得一世建立“少年兵团”。
1686年
俄波缔结“永久和约”。
1687年
由著名诗人西梅昂•波洛茨基倡议,建立了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这是莫斯科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学校。
1687和1689年
戈利津公爵两次远征克里木,均以失败而告终。
1689年
中俄缔结《尼布楚条约》,这是俄中两国签订的第一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条约。
1695和1696年
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夫,最后夺取了亚速夫,获得了亚速海的出海口。
1696�1725年
彼得一世在位。
1697�1698年
彼得一世随大使团到西欧考察。
1698年
莫斯科发生射击军叛乱。
1700年
采用新的立法��儒略历。
1700——1721年
俄国与瑞典进行的北方战争。
1703年
在莫斯科出版了《新闻报》,这是俄国第一份正式印刷的报纸。
开始兴建圣彼得堡。
1713年
彼得一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彼得堡。
1718——1721年
废除衙门代之以新的中央机关,委员会。
1719年
将全国划分为50个州。
1721年
俄瑞签订《尼什塔特和约》,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归属俄国。从此俄国打开了通往西欧的窗户,由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了一个濒海的强国。俄国从此开始称为俄罗斯帝国。
彼得一世接受了皇帝的封号,俄国沙皇从此开始称皇帝。
设立东正教事务管理局(正教院),结束了教会和世俗政权之间的权力之争,使教会权力从属于世俗政权。
开始修建叶卡捷林堡要塞。
1722年
颁布“官秩表”,把全部文武官员分为14级,破除了门第观念,论功取仕。
1725年
俄国科学院成立,下设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三大部。它不但是一个研究机构,而且还是一个教学机构,附设了大学和中学。
1725——1727年
叶卡捷林娜一世在位。
1725——1730年
白令的第一勘察加探险。
1727——1730年
彼得一世的孙子彼得二世在位。
1730——1740
伊凡五世的女儿安娜•伊凡诺夫娜在位。
1733——1743年
白令第二次勘察加探险,最终证实了欧亚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存在着海峡。
1735——1739年
俄土战争。
1740年
安娜病死,其侄女的刚生下三个月的婴儿伊凡•安东诺维奇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称伊凡六世。
1741——1761年
彼得一世的女儿叶丽萨维塔•彼得罗夫娜在位。
1755年
罗蒙诺索夫创办俄国的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该校当时设哲学、法律和医学三个系。
1756——1763年
俄国参加七年战争。
1761——1762年
彼得三世在位。
1762——1796年
叶卡捷林娜二世在位。
1764年
废除修道院和教会土地所有制,将其农民划归经济院管理,此类农民称“经济农”。
1767年
召开新法典编纂委员会会议。
1771年
俄国军队占领了整个克里木半岛。
1772年
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俄国占领了西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里夫兰省、波洛茨克省的北部、维贴布斯克省、姆什切斯拉夫省和明斯克省的东南部)和拉脱维亚的一部分,共92000平方公里。
1773�1775年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
1779年
黑海舰队建立。
1783年
沙皇政府宣布克里木汗国合并于俄国。
1784年
谢里霍夫在阿拉斯加建起了俄国的第一批居民点,宣布这些地方归俄国所有。
1793年
俄国和普鲁士第二次瓜分波兰。俄国得到了白俄罗斯的一部分,立陶宛的一部分和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共25万平方公里。
1795年
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俄国吞并了立陶宛、库尔兰、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把边界推进到涅曼河�布格河一线,共12万平方公里。
1796�1801年
保罗一世在位。
1799年
俄美公司成立。
1801年
宣布把从1783年开始受俄国保护的格鲁吉亚并入俄国。
1801�1825年
亚历山大一世在位。
1803年
颁布《自由农民法令》,允许地主自由解放农奴,但农奴必需缴付巨额赎金。
1804年
政府允许大学自治。校长、院长可由教授会议推选,教授会议世大学的主管机关。
1809年
斯佩兰斯基拟订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改革计划,主张采纳君主立宪的外壳在俄国实行特殊的议会制度��国家杜马。
1810年
成立具有咨询性质的国务会议。
1811年
创办了皇村高等专科学校,专门培养国家高级官员。
1812年
反对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
1815年
俄普奥三国缔结神圣同盟。
华沙大公国并入俄国。
1819年
彼得堡大学建立。
1825�1855年
尼古拉一世在位。
1825年12月14日
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6年
在1812年建立的“皇帝陛下办公厅”下设第三厅,掌管高级警察事务,其执行机关是宪兵团。
1832年
国民教育大臣乌瓦洛夫提出“东正教、专制制度、国民性”三位一体的官方国民性理论。
1834年
基辅大学建立。
1834�1859年
达格斯坦和车臣沙米尔领导的山民起义。
1835年
颁布了第一个工厂法。
颁布了新的大学条例,取消了大学自治。
1836年
《现代人》杂志创刊。
1837年
俄国的第一条客运铁路(彼得堡到皇村)通车。
1837�1841年
基谢廖夫对国有农民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839�1843年
财政大臣康克林进行财政和货币改革,以银卢布作为货币流通的基础。
1839年
阿•斯•霍米亚科夫的《论新与旧》一文发表。从此开始了俄国思想史上的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争论。
1848年
沙皇尼古拉一世发表宣言,号召扑灭欧洲革命。
1849年
尼古拉一世派大军镇压匈牙利革命。
1851年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铁路通车。
1853�1856年
克里木战争。
1855�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在位。
1856年
签订《巴黎条约》,结束了克里木战争。
大赦流放的十二月党人。
1857年
赫尔岑和奥格廖夫的《钟声》杂志创刊于伦敦。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1859年
俄国军队占领了车臣和纳戈尔诺达格斯坦,沙米尔被俘。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
国家银行建立。
1861年2月19日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地位的总法令》。
1862�1874年
米留金的军事改革。
1863年
废除酒类专卖,征收消费税。废除体罚。
1863年6月
颁布了新的大学条例,恢复大学自治。
1864年
进行地方自治改革,设立地方自治局;
进行司法改革,实行陪审员制度;
进行中等教育改革,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在中学实行各个等级和信仰平等的原则。
1864�1885年
征服中亚细亚。
1865年
通过了《临时出版章程》,放松了书报检查,规定在出版前不受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只限于彼得堡和莫斯科。
1867年
沙皇政府将阿拉斯加以720万美元卖给美国。俄美公司关闭。
1870年4月22日(新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诞生于辛比尔斯克。
1870年
进行城市改革,在俄国城市中建立无等级的城市自治机关��城市杜马。
1870年10月
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通知《巴黎条约》的签字国,表示要放弃限制它在黑海主权的相关条款。
1871年3月
《巴黎条约》的参加国签订了所谓的《伦敦公约》,俄国重新获得在黑海的权利。
1872年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俄译本出版。
1873年
“三皇同盟”形成。
1874年
民粹派发起“到民间去”运动。
1875年
“南俄工人协会”在敖德萨成立。
1876年
民粹派秘密组织“土地和自由”社建立。
1877�1878年
俄土战争。
1878年
“俄国北方工人协会”在彼得堡创立。
1879年8月
“土地和自由”社分裂为民意党和黑分社。
1880年2月
洛里斯�梅利柯夫领导的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最高治安委员会成立。
1880年8月
撤销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安全的最高治安委员会和第三厅,其职权转归由洛里斯�梅利柯夫领导的内务部。
1881年3月1日
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
1881�1894年
亚历山大三世在位。
1881年5月
亚历山大三世发布了《专制制度不可动摇》的宣言。
1881年8月
颁布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条例》。
1882�1886年
通过了一系列工厂法。
1882年
成立农民土地银行。
颁布了限制使用童工的法律。
成立工厂检查机关,监督工厂法的执行情况。
废除了欧俄部分的人头税(从1899年起,西伯利亚的人头税也废除了)。
颁布了新的《临时出版条例》,加强了出版审查。
1883年
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建立第一个俄国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
1884年
新的大学条例,取消了大学自治,把大学置于当局和督学的严密监视之下。
1885年
莫罗佐夫工厂工人罢工。
成立贵族土地银行。
颁布禁止工业企业中的妇女和未成年人夜间工作的法令。
1886年
颁布限制农民分家的法令。
颁布农业雇工条例。
1889�1892年
米•伊•勃鲁斯涅夫领导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在彼得堡活动。
1890年6月
颁布新的地方自治机构条例。
1891年
开始兴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黑土地带的20个省发生饥荒。
1893年
颁布限制农民村社土地重分的法律。
1894年
实行酒类专卖。
1894�1917年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
1895年
列宁在彼得堡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1897年
第一次全俄人口普查。
谢•尤•维特进行货币改革,实行金本位制。
1897�1901年
修建中东铁路。
1898年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在明斯克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祖旅大25年。
1899�1903年
工业危机。
1900年
《火星报》创刊。
1901�1902年
社会革命党成立。
1902年
自由派的《解放》杂志创刊。
1902年6月
莫斯科地方自治局代表会议,通过了温和的自由主义改革纲领。
1903年
南俄工人总罢工。
1903年7�8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布鲁塞尔、伦敦召开。在代表大会上党分裂为`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两派。
1903年8月
谢•尤•维特辞去财政大臣之职,被任命为大臣委员会主席。
1904�1905年
俄日战争。
1904年1月
俄国自由派组织“解放联盟”成立。
1905年1月3日
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厂大罢工。
1905年1月9日
“流血的星期日”。第一次俄国革命开始。
1905年10月12�18日
俄国最大的自由派政党��立宪民主党成立大会。
1905年10月17日
尼古拉二世颁布《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即《十月十七日宣言》,赐予公民自由,赋予国家杜马以立法职能。俄国开始向立宪君主制过渡。
1905年10月19日
成立了以维特为首的大臣会议。
1905年10月
极右翼政党��俄国人民联盟成立。
1905年11月
颁布了缩减农民赎金的诏书。
1905年11月10日
右翼自由派政党��“十月十七日联盟”(也称“十月党”)成立。
1906年2月20日
将国务会议改组成与国家杜马并列的上院。
1906年4月16日
维特辞职,任命戈列梅金为大臣会议主席。
1906年4月23日
颁布了新版的《俄罗斯帝国国家根本法》,规定了沙皇、国家杜马和国务会议的权限,沙皇的权力开始受到法律的限制。
1906年4月27日
第一届国家杜马开幕。
1906年7月8日
戈列梅金辞职,内务大臣斯托雷平被任命为大臣会议主席。
1906年7月9日
第一届国家杜马被解散。
1906年7月10日
182名国家杜马代表在芬兰的维堡发表了《维堡宣言》,号召居民不纳税,不服兵役。
1906年8月12日
刺杀斯托雷平未遂。
1906年8月19日
成立战地军事法庭。
1906年11月9日
沙皇政府颁布法令,允许农民带着份地推出村社。斯托雷平农业改革从此开始。
1907年2月20日
第二届国家杜马开幕。
1907年6月3日
解散第二届国家杜马,颁布新的选举法。
1907年11月1日�1912年6月9日
第三届国家杜马。
1909年
萨拉托夫大学建立。
1910年6月14日
国家杜马通过了斯托雷平的农业改革方案。
1911年9月1日
斯托雷平在基辅遇刺,后因抢救无效于9月5日去世。
1911年9月11日
任命科科夫策夫为大臣会议主席。
1912年1月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在布拉格召开,取消派被开除出党。
1912年4月
勒拿惨案。
1912年11月5日
第四届国家杜马开幕。
1913年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年1月30日
科科夫策夫辞职,戈列梅金被任命为大臣会议主席。
1914年
俄国参加第一世界大战。
彼得堡改称彼得格勒。
1916年1月20日
戈列梅金辞职,施蒂梅尔被任命为大臣会议主席。
1916年11月10日
施蒂梅尔辞职,特列波夫任大臣会议主席。
1916年12月27日
特列波夫辞职,戈利岑任大臣会议主席。
1917年2月23日
彼得格勒女工举行示威游行。
1917年2月25日
彼得格勒总罢工。
1917年2月27日
“进步联盟”的成员组成了由罗将科领导的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
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组成了由孟什维克杜马党团领袖齐赫择领导的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苏维埃。
1917年3月2日
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组成了以Г•Е•李沃夫公爵为首的临时政府。
尼古拉二世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米哈伊尔•亚历山德洛维奇。
1917年3月3日
米哈伊尔宣布放弃皇位。
1917年3月8日
沙皇全家被逮捕。
1918年7月16日
在叶卡捷林堡处决了尼古拉二世全家。
当代史:
http://www.vechina.com/html/article/200712/16604.shtml

热点内容
魔法学院之黑夜王女 发布:2025-08-17 00:12:54 浏览:786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经济法 发布:2025-08-17 00:02:53 浏览:845
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发布:2025-08-17 00:00:55 浏览:549
安徽高级人民法院是 发布:2025-08-16 23:37:57 浏览:269
劳动法关于员工离职工资结算的规定 发布:2025-08-16 23:34:56 浏览:80
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 发布:2025-08-16 23:29:51 浏览:92
输变电分包管理条例 发布:2025-08-16 23:23:51 浏览:98
深圳市2017年劳动法年假 发布:2025-08-16 23:12:22 浏览:185
保险责任的法律意义在于确定保险人 发布:2025-08-16 23:10:47 浏览:138
城市建设条例小区 发布:2025-08-16 23:08:17 浏览: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