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股份制公司法律法规

股份制公司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14 05:16:28

① 股份制公司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1、股权表现形式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2、股东人数限制

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3、设立方式及流程差异:

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募集。

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

有限责任公司

简称有限公司,中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的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企业

指三人或三人以上(至少三人)的利益主体,以集股经营的方式自愿结合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股份制企业的特征主要是:

①发行股票,作为股东入股的凭证,一方面借以取得股息,另一方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②建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股东代表大会是股份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的常设机构,总经理主持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具有风险承担责任,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收益分散化,经营风险也随之由众多的股东共同分担;

④具有较强的动力机制,众多的股东都从利益上去关心企业资产的运行状况,从而使企业的重大决策趋于优化,使企业发展能够建立在利益机制的基础上。

② 股份制改组的股份制改组的相关法规

企业股份制改组应当符合《公司法》中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的规定,如改版制目标是拟公权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则还必须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有关上市公司的特殊要求,以及《证券法》、交易所上市规则等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诸多法律规定。
上市公司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因此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对上市公司在业务竞争力上和内部治理、外部竞争的的规范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企业改组成拟发行上市的股份公司也必须从业务、治理规范、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几个方面着手,建立起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制度。

③ 处理股份合作制企业纠纷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治理结构的内生性缺陷,导致主张成员权益的纠纷增多
基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分配制度,忽视了共有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界定,使共有资产没有明确的出资人和管理规章,股东身份与股权份额难以确认;在公共积累资产等企业收益中,对离退休人员(动态的、不断增加的群体)的利益分享,没有明确的操作办法;对股权转让的具体操作以及企业不同时期净资产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定价、转让机制。在不动产大幅增值的情况下,一部分退休、离职股东主张要求按增值后的潜在利润计入企业净资产,作为股东退股价的定价标准,从而使原本正常经营的企业面临着“卖厂——分钱——停产、破产——走人”的严峻局面,给企业正常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稳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形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2.监管服务部门的缺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机构职能调整,目前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和职能部门牵头负责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政策制定、规范监管和服务机制。2001年下半年由市促进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牵头完成的对暂行办法的修改草案,曾按有关程序上报,至今尚无下文。在全市范围内,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监管指导、跟踪服务、问题协调等处于缺位状态,企业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在初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政策的滞后、法律法规的缺失使司法审判陷于困境
长期以来,国家和地方关于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政策法规未能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原有政策已经滞后甚至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关于发展城市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上海市股份合作制企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等政策法规,原则性强,操作性差,甚至是其中有注明将另行规定的,至今未有下文。国家体改委指导意见和市政府暂行办法不属于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法院的裁判文书中,不能作为裁判依据直接引用。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法官在审理相关案件时无从依据、参照,使法官的司法裁判、法律适用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本市现存的这些股份合作制企业生存能力强,职工就业、收入稳定。在资产价值增值的新形势下,由于其自身内生性缺陷所导致的司法纠纷,如果处理不当,极易产生“蝴蝶”效应,引发企业破产倒闭和大量在职人员下岗失业,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为了避免这一局面的出现,推动此类案件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促进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
1.解放思想,正确认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现实作用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合作经济,既坚持了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又引进了股份制的治理办法,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股分红,具有更大的兼容性。不能因为目前股份合作制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是制度性缺陷和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所致),而否定其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股份合作制的性质和特点,并赋予正常的发展空间。
2.尽快明确监管服务部门,完善政府服务
尽快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有效的市区联动协调监管和服务机制,维护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发展,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困难和诉求。推动工商登记方面的改革,简化手续,提高操作性和执行效率,适应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东、股份变动频繁的现实要求。
3.完善现有政策,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
由发改委牵头,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在原暂行办法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股份合作制的现有政策,明晰资产关系,明确产权主体,尽快出台适应新形式、新发展需要的新《股份合作制企业办法》,引导现有企业进一步规范运行或深化改革,并为国有、集体企业新一轮的改制提供一个有效载体,为司法审判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据。给予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融资、税收等方面同其他企业同等的国民待遇,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对国有和集体改制的企业,可以以职工上岗率60%为起点,多上岗人员的比例,按照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关税收政策执行,以鼓励企业减少对社会释放下岗人员。【启东律师】http://www.lawtime.cn/qidong

④ 股份合作制企业依据什么法律法规登记

一楼回答的真恶心,人家已经问了是工商登记了,你写那么多废话干吗?

⑤ 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一般都有哪些法律,法规要求

简单的来说,企业股份制改造优浩律师事务所提示应当符合《公司法》中对于股专份有限公司设立属条件的规定,如改制目标是拟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则还必须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有关上市公司的特殊要求,以及《证券法》、交易所上市规则等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诸多法律规定。

⑥ 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定有何不同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产最低限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并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
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五人以上为发起人,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五人,但应当采取募集设立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按照本法规定认购其应认购的股份,并承担公司筹办事务。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⑦ 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法规要求

1、第九条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变更前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公司承继。
2、第7条公司营业执照记载的事项发生变更的,公司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由公司登记机关换发营业执照。
3、第七十七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

(二)发起人认购和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

(四)发起人制订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

(五)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六)有公司住所。

第七十八条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

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

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

第七十九条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第八十条 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承担公司筹办事务。

发起人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十一条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公司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在缴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五百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
4、经营特许行业的还要进过有关部门批准

热点内容
健身房私教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18 19:55:35 浏览:713
劳动法出差补贴 发布:2025-08-18 19:49:53 浏览:10
刑事诉讼法中的侦查主义如何理解 发布:2025-08-18 19:47:25 浏览:273
行政诉讼法司法考试案例题 发布:2025-08-18 19:32:28 浏览:1000
上虞法律咨询在哪里 发布:2025-08-18 19:15:35 浏览:508
摆脱道德绑架 发布:2025-08-18 18:49:18 浏览:947
司法确认收费 发布:2025-08-18 18:36:38 浏览:385
劳动法开除员工标准 发布:2025-08-18 18:26:57 浏览:887
法律顾问助理实习报告 发布:2025-08-18 18:26:52 浏览:378
中国公民劳动法 发布:2025-08-18 18:22:35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