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A.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工作
一、新起点 新征程
2011年10月27日9:30, 2011年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新起点、新征程”大学生基本技能大赛启动仪式在天山堂B503举行。出席本次启动仪式的有院党委副书记杨宏庭老师、团委副书记魏敏老师、学生团委副书记强浩桐、学生团委常委刘允、学生会代理主席付仲波、学生会代理副主席孙雯、学生会代理常委丁伟梁、季秋实、于晓倩及2011级全体新生。本次启动仪式由靳念主持。
启动仪式上,杨宏庭书记简要介绍了本次大赛的基本情况。杨书记通过列举水均益、李阳等从兰州大学走出的名人事例,告诉我们在兰州大学新百年的起点上,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注重锻炼我们的基本技能,培养我们的基本素质,以便将来更好地对工作支撑,对走向社会有所帮助。他希望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在竞争中磨练自我。最后,主持人介绍了应用文写作、英语主题演讲、硬笔书法、定向越野、综合技能、计算机应用等六项赛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宣布启动仪式圆满结束。
启动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踊跃报名,并称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此也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个人的大学生活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自己添彩,为学院争光!
二、“至善”抗争 荣誉而归
2011年11月13日18:30兰州大学第十届“至善杯”人文知识竞赛在天山堂C301火热开展,参加本次活动的有经济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育学院、文学院、化学化工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共六个学院代表队。竞赛分为“忆乡愁 诉衷情”、“庄梦蝶 玉生香”、“西北望 豪情壮”、“术专攻 业精守”、“弋瀚海 归拾贝”五个部分。在比赛过程中各个队伍争锋相对,你争我赶,比分领先队伍不时替换。我院在比赛中尽显风采,虽然我院代表队在第一部分比赛过程中表现不佳,但在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我院代表队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赶超比分,最终以220分的优秀成绩获得本次竞赛的团体第二名,同时我院李逸同学获得个人“最佳表现”奖。比赛过程中穿插了一些互动环节,在场同学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因此也一直处于十分欢快的节奏中。每轮比赛后的老师点评也独具特色,不仅指出了存在错误的地方,而且还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人文知识竞赛不仅让同学们学到很多人文地理知识,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希望我院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参与活动,锻炼头脑,增长经验,丰富大学。最后,祝贺本次“至善杯”人文知识竞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B. 兰州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如何
这个专业无论兰州复的制哪个学校,都开的比较晚(兰商的可能要早点,但教学质量就不敢恭维了),而且目前从就业来看,西部地区(不包含陕西)对此专业的认识还很肤浅,也许就业方向在南方为宜。大家的基本认识就是:招聘、谈话、培训和处理离职!老总们根本看不上这个,或者说根本没这个整体意识,他们更重视的是培训吧。
————以上是我在西部地区5年人力工作的经验。其实,感想很多,但不想写那么多。
C. 本科生想报考兰州大学财务管理专业
按照你所说的情况,应该是可以的,
你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
与财务管理专业是相关专业的。
D. 怎么办学生证 兰州大学
学生证属于学生处教育管理科办理
在榆中校区16号楼(车队后面的那个楼)一楼
直接过去就行啦
E. 兰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的第三部分 休学和复学
第二十条 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因病或其他原因而不能正常学习或需暂停学业者,可申请休学,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二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休学:
(一)学生因伤、病经医院诊断,须停课治疗、休养超过六周者;
(二)因特殊原因需请假超过该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上者,应予休学;
(三)其他特殊原因学校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二十二条 学生休学须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因伤、病休学者须附校医院诊断证明), 由所在学院同意后报学校审批。休学学生必须办理休学手续离校,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二十三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二十四条 学生休学时间以一年为单位, 学生修业和休学年限累计不能超过其具有学籍的年限即八年(应征入伍除外)。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每次休学起止日期以学校发文为准。
第二十五条 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生待遇,其户口不变更。学校收回其学生证、医疗证、借书证等。在休学期间,学校不承担医疗费用。学校不对学生休学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
第二十六条 休学者复学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学生休学期满,应于学期前向所在学院提交复学申请。
(二)因伤、因病休学的学生,申请复学时必须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诊断书,证明已恢复健康,可以正常学习,经学院同意学校审批,方可复学。
(三)在休学期间因触犯法律或因患病导致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复学,作退学处理。
(四)因其他原因休学的学生复学时,需提供休学期间主要活动情况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材料。
(五)学生复学时,按照其课程修读情况编入相应年级学习,学费按照所在年级标准缴纳。休学期满未按时办理复学手续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第二十七条 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或休学期间,如要报考其他高校,须先到校办理取消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手续,否则,不予办理户口关系等其它相关手续。
F. 兰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的第四部分 转 学
第二十八条 学生一般应在本校完成学业。如因患病或特殊困难无法在本校继续学习内需要转学者容,可以由本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予以转学。
第二十九条 学生转学,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 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学生家长签署同意意见,经学生所在学院研究同意,由校主管领导审批,经同意后向转入学校发函联系。转入甘肃省内其它院校者,征得对方同意后报甘肃省教育厅审批;跨省区转学者,由我校发函征得拟转入学校同意后报甘肃省教育厅审批,经同意后由甘肃省教育厅发函向拟转入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
(二)学生转学的手续.一般应在拟转入学期开学前办理。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转学:
(一)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由招生时所在地的下一批次录取学校转入上一批次学校;
(三)由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四)毕业年级者;
(五)应作退学处理者;
(六)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者;
(七)无正当理由者。
G. 兰州大学学生户籍管理中心联系方式
兰州市城关区渭源路,因为我们的户口都是转到这里的,我重新办身份证也是去了这里的。0931-8275249
H. 兰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的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八条 学生必须参加教学计划规定课程的修读与考核。考核成绩、学分以及学分绩一并记入学生成绩表,归入本人档案。
第九条 考核分为考试、考查两种。考试方式分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等,并可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考试。考查主要是对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具体采用何种考核方式,由任课教师提出,开课学院根据专业、年级以及课程的性质、特点决定。除体育课、实验课、社会调查、实习和毕业论文外,若一学期开设课程不超过5门,则每门课程都要进行考试;若开设课程多于5门,则考试门数不得少于5门。考试门数的计算不包括学生任选的其它年级和专业的课程。
第十条 考试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考查课程一般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百分制成绩均按整数记载。
百分制、五级分制对照表: 百分制 100-90 89-80 79-70 69-60 59-0 五级分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第十一条 为了区分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更好地评价学生修读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实行学分绩点制。每门课程的“学分绩”等于“该课程的学分数”乘以“该课程的绩点”。学生学期或学年所修各门课程的“总学分绩”,等于该学期或该学年教学计划内全部考核课程学分绩之和。“平均学分绩”等于“总学分绩”除以“总学分”。
“百分制分数”与“绩点”的对应表: 分数 100~90 89~80 79~70 69~60 59~0 绩点 5.0~4.0 3.9~3.0 2.9~2.0 1.9~1.0 0 “五级分制”与“百分制”、“绩点”的对应表: 五级分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百分制 95 85 75 65 50 绩点 4.5 3.5 2.5 1.5 0 “学分绩点”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的学分绩点 = 该课程的绩点 × 该课程的学分数
平均学分绩点 =总学分绩/总学分
第十二条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完某门课程,考核及格,即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第十三条 考试课程评分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可适当参考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该课程成绩的比例由开课学院确定,一般不高于30%。期末考试试题,由主讲教师命题或学院统一命题,按教学大纲要求出A、B两套试卷。一套试卷用于考试,另一套用于补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平时测验成绩等学习情况认真记载,以供期末总评成绩时参考。
第十四条 考查成绩依据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实习、调查、课堂讨论、作业、论文等情况以及平时测验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五条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以及单独进行考核的学年论文(设计)、实习或社会调查报告的成绩,按五级分制评定,同时附简要评语。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评定必须通过公开形式的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由学科(或专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评议组确定。评定学生集体完成的毕业论文,以个人承担部分或发挥作用的大小作为评定成绩的根据。
第十六条 政治理论课、德育课、体育、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都是必修科目。德育课的考核采取对课程基本知识的考核与考察学生平时思想品德表现相结合的原则。
对因身体原因不能上正常体育课者,经校医院证明且所在学院和体育教研部批准,可转修保健体育课,其体育课成绩须注明为“保健体育课”。
生产劳动考核应根据学生出勤、劳动表现及劳动效果等,由劳动指导人员及班主任评定,采用合格与不合格记载。
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课考核成绩,应根据军事训练考核和军事理论课成绩综合评定。
第十七条 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学生在学期间应修满必修或选修共16学分的外语课程。
学生可直接报名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全国大学外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次数不限。
第十八条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及学分由我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九条 选课后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退选手续而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考核者,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
凡擅自缺考或违反考试纪律者,该课程成绩记“0”分一次。
I.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制度
兰大的研究生奖学金分为两个等级:
一等奖学金额度为学费全额,覆盖率为50%;二等奖学金额度为学费额度的一半,覆盖率为30%左右。
另外,兰大还有研究生助学金,也分为两个等级:
一等助学金为6000年;二等助学金为4000年。每年分10个月发放。
研究生第一年入学奖助金等级依据考研成绩而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可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学金,其他的同学则获得根据考研入学成绩获得相应不同等级的奖助学金。
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综合素质高。
3、学风端正,学术品德良好。
4、学习努力刻苦,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各科必修课成绩合格,外语水平高;学
业成绩优异。
5、符合上述四条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优先考虑评选:
(1)研究生学习阶段,勤勉努力,勇于创新,科研成果突出,在本学科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具有创新性学术研究论文、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出版学术专著等;
(2)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市级以上学科竞赛、竞技比赛、以及专业相关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并为学校和社会争得崇高荣誉;
(3)研究生学习阶段,获校级以上优秀学生标兵,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或其它省级以上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J. 兰州大学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的第五部分 补考、重修与缓考
第三十一条 课程考核不及格者,须参加补考,补考成绩据实记载;计算学分绩时按合格计算。补考一般安排在开学后两周内。
第三十二条 补考不及格者须向所在学院提出重修申请,报教务处核准注册。
重修人数较多的公共基础课(如公共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可组织重修学生单独编班进行授课,随下一年级考核。
第三十三条 重修课程遇到时间冲突等原因,学生可申请自修,得到任课教师同意后由学生所在学院批准,届时参加考核。
下列课程重修时不得申请自修: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军事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劳动课等必修课程;调查、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必修的教学环节;因违纪、作弊、无故缺考或缺课1/3以上必须重修的课程。
第三十四条 学生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活动。除重修课程经学院批准自修者外,学生上课、实习、军训等应实行考勤。无论何种原因,一学期缺课达到一门课程的1/3学时者,不得参加考核,该门课程必须重修,并不得申请自修。
第三十五条 申请重修的学生,在开课学期开学第一周到所在学院领取重修申请表,办理重修注册手续。重修学生名单经所在学院汇总后,一份报开课学院,一份报教务处,未经注册者考试成绩无效。开课学院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重修。
第三十六条 优秀学生修完高年级的课程,可向学院申请随高年级参加考试,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学院领导审批,报教务处备案。考核合格者,承认其成绩和学分,计入学生成绩表;考核不合格,不作记载。
第三十七条 学生确因病不能参加考试,须持医院相关证明,经所在学院主管教学领导批准,允许缓考;因事一般不准缓考;缓考课程随补考进行,成绩据实记载。
第三十八条 学生无故旷考,成绩表中注明“旷考”,不准参加正常补考,按重修的规定办理,不得自
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