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条例
『壹』 中国宠物管理条例
宠物行业还是属于农业部门监管的.象宠物医疗这一块是属于农业局下属的兽医监督科管的.有些比较落后的地方也属于兽医站管. 以后会慢慢规范起来.实行执业兽医才有行医资格.
『贰』 中国养宠物法规
国家对养宠物没抄有什么具体的规袭定,但有几点要注意:一,不要伤人,如果伤人了,饲养人负责承担责任,二,不要饲养违禁饲养的动物,比如说老虎、鳄鱼等。
然后,就要看你们那个地方对养宠物有什么规定了。每个地方会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一些这些方面的具体规定,不属于国家法律法规,但也要遵照执行。
『叁』 关于养宠物狗的法律法规,急!!
城市居民养宠物 取消低保!
2005-11-14 13:50:06 广州日报
--------------------------------------------------------------------------------
养宠物深受市民喜爱。
南方网讯 昨天(13日),记者从珠海民政部门获悉,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将于2006年1月1日实施。
“此前,我们已经出台了《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规定了低保人如果出现家中养宠物、有小汽车、高档非生活必需品等情形,均不得进低保。两项法规将规范低保申请条件,更好地杜绝骗保!”
案例展示
开麻将馆领低保
家住香洲区的张先生一直领取低保金,但他的邻居近日向民政部门举报,张先生家里开了麻将馆,每天都有很多人前去打麻将,收入很不错。而且,他的老婆好像也有工作,每月收入上千元。
民政部门根据这一情况,立即进行调查,果然该低保户每月家庭收入都有2000多元,远远超过了珠海900多元低保标准,“开麻将馆自己当老板,也要申请低保,我们感觉不可思议。”
民政部门当即决定,对该户家庭停止低保,不再发放低保金。
养宠物狗申请低保
还有更离谱的,今年,一名开着私家车的女子来到民政部门,怀中抱着一条宠物狗。女子声称自己是失业贫困人士,需要领取低保金,否则就无法生活。
民政部门询问她,既然不能生活,怎么还开车养狗。该名女子竟然回答,车子是她买的二手便宜货,小狗实在太可怜了,舍不得丢弃,“过去自己有工作,所以能够开车养狗,现在没工作所以需要申请低保。”
结果,该名女子当然也被民政部门拒于门外。民政部门给她讲了低保政策,该名女子最终表示,自己确实不符合低保条件。
相关规定
养宠物买高档电器均不得申请低保
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记者从珠海市民政部门获悉,在香洲区申请低保户的队伍中,每月均有几户并不属于低保行列,“最出格的月份,21户申请低保者中,就有17户存在嫌疑,仅4户真正符合条件办理。因此,我们决定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低保申请条件,杜绝骗保。”
《珠海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规定“家中购买高档非生活必需品;有小汽车或其他非经营性机动车辆的;连续三个月所产生的月通信、用电费用总额超过当地家庭月低保标准15%的……”
“此外,无正当理由两次经介绍拒不就业、连续三次拒不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性劳动、城市居民家庭中饲养宠物的,也都将取消低保资格。”
半年三次不工作视其收入高于低保
而新出台的《珠海市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办法》主要规定了低保户家庭收入如何核算,其中很多规定都属全省首创,“如从事个体经营及其他有劳动报酬工作的,其收入无法界定或本人提供不出相关证明的,按户籍所在地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150%计算。”
“同时,在法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未就业的低保对象,如在半年内累计三次不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劳动就业介绍,视其家庭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自下月起停止其低保待遇。”
“而对因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领取生活补助费或一次性经济补偿的职工,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除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义务教育期间的学杂费等六项合理开支。”
“此外,对在校学生获得的奖学金、助学金、生活津贴、困难补助等,转业士官及退伍义务兵的转业、退伍安置费等收入,一律不计入家庭收入。”
各方说法
市民:大多表示赞同
针对上述规定,昨天记者采访了解了市民意见。大多数市民都对上述规定没有异议,一些市民表示,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是保障市民生活,如果出现骗保,实际上就等于占用了别人的最低生存资源,极其不道德。
但也有市民对个别条款提出完善意见,针对养宠物取消低保,珠海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负责人吴俊提出,应当进一步明确宠物究竟指哪些动物,除了狗以外,猫、鸟、鱼、小松鼠、信鸽算不算宠物?同样是狗,穷人养的土狗、菜狗,当然和昂贵的宠物狗应当区别开。
吴俊表示,饲养宠物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调节身心、缓解压力的作用。低保户本来就生活在社会的低层,心理上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想法,养宠物能够让他们舒缓自卑情绪。
专家:养宠物属消费行为
珠海市民政局专家表示,宠物是指采用特殊饲养方式喂养的动物,养宠物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在城市主要为饲养宠物狗、宠物猫,“在对低保户的审核中,家庭成员的隐性收入往往无法核实,这就需要看其家庭的生活状况,包括有没有养宠物,每个月用多少电话费等等。”
“如果一个家庭养得起宠物,前提首先应该是能养得起自己,这样的人就不应享受低保;该条规定实施后,还没有发生过低保户因为饲养宠物而被取消低保,事实上,我们也没有接到任何群众举报,反映低保户饲养宠物
『肆』 宠物扰民的相关法律法规
《治安管理处罚法》把对他人造成危害和对他人正常生活造成干扰的行为规定为违反治安版管理权的行为,可以给予相应的处罚。
宠物扰民和噪声扰民在过去并不是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但不少人的行为侵犯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从2006年3月起开始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伍』 有没有关于宠物的法律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一百零六条(动物使用之禁止),禁止使用以下动物进行展示、表演、体育竞技或者其他工作:
(一)妊娠期、哺乳期的母兽,孵卵期、育雏期的鸟类,产卵期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
(二)身体患病或受伤的动物、精神萎靡不振的动物。
第一百零七条(动物虐待之禁止):
(一)禁止采用踢打、鞭抽等致动物伤害的暴力手段或者虐待的方式驱使动物表演或者竞技。
(二)禁止电击动物,但动物可能对公共安全造成紧急危害的情形除外。
(三)禁止以禁食、禁水等方式虐待动物,禁止强迫动物超越其自然能力的工作或者表演。
(四)禁止驱使动物进行可能伤害动物的表演项目。
(五)禁止以观赏或者经营为目的挑逗动物之间的互相厮杀和伤害。
(六)禁止以观赏或者经营为目的将小型动物当众投食给食肉类动物,造成对动物惊吓、恐慌、伤害和死亡。
(七)禁止以观赏、拍照为目的以伤害的方式改变动物的面貌,如拔指甲、拔牙等。
(八)禁止纵容游客、公众惊吓、伤害动物。禁止把活体动物作为靶子,纵容游客用枪支、弓箭、棍棒等捕杀、调戏、伤害动物。
(5)宠物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范饲养),国家实行规范养犬、猫的政策。为了保护城镇区域和农村区域的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市、县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每户养犬、猫的最多数量。
各级人民政府在城镇范围内划定禁止或限制饲养猫、犬的区域及禁止或限制猫、犬户外活动的区域时,应当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应当吸收动物保护组织代表、宠物动物所有人代表参加。
第六十五条(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城镇划定养犬、猫的重点管理区和一般管理区。
在重点管理区内的居民,不得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禁养犬的具体品名和体高、体长标准,由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向社会公布。
重点管理区内的机关、单位、团体或组织等因特殊工作需要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的,须经公安机关批准,并办理养犬登记。重点管理区内禁止销售、繁殖、展览烈性犬。
第六十六条(社区参与),国家鼓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开展宠物动物保护和管理方面的宣传、教育和调解工作,增强宠物所有人的责任心,保护和救助流浪猫、犬,兼顾未养宠物者的利益,减少社会争端。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可以召集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会议,就本居住地区有关养犬、猫管理规定事项依法制定公约,规定行为要求和违约责任,并组织监督实施。居民、村民、业主应当遵守该公约。
『陆』 对宠物管理的管理和规定是什么
《侵权责任法》抄第十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中的相关规定:
第七十八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十九条 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条 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一条 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八十二条 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八十四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柒』 宠物饲养规定
住宅小区来饲养家畜、家禽自宠物的管理规定
为美化住宅居住环境,防止病疫传播,保障小区居民权益不受侵犯,特制订本规定。
一、禁止饲养鸡、鹅、猪、猫、肉鸽等以食肉或观赏为目的的家畜、家禽。
二、饲养观赏鸟、信鸽,不得占用楼道、楼梯间、天台等共用的地方,不得在外墙和防盗网外部挂入鸟笼,不得妨碍他人休息和生活,不污染环境。
三、养犬须严格按照《养犬规定》办理“养犬许可证”、“犬类免疫证”及号牌,严禁无证无牌及违反规定养犬,无证无牌犬不得出入本小区。
四、个人携带犬只到户外活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为犬佩带市城管部门制作的号牌。
2、为犬带防护口罩。
3、佩束犬链并由成人牵领、看管。
4、限时清除犬只排出的粪便。
『捌』 养狗有什么法律
针对养狗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八条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一般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十九条 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的侵权责任: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条 禁止饲养的危险动物的致害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 遗弃、逃逸动物的致害责任: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三条 因第三人过错导致的动物致害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四条 动物饲养人的行为规范: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8)宠物条例扩展阅读:
近年来,各地频发恶狗咬人事件,为此,有专家表示:烈性犬伤人现象暴露法律短板,建议应当入刑。
其实,我国长期以来并不缺乏恶狗伤人入刑的思路与表述。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及多次修改后的刑法,对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造成受害人死亡严重后果的动物伤人事件中的饲养人,提出了必须承担侵权或过失致人死亡刑事责任的要求。
但由于缺乏制度设计的相互衔接,尤其是没有刑罚措施的相应跟进,所谓“追究刑事责任”不过是用来唬人的一句空话。
如果说制度管狗重在对恶狗咬人现象的防患未然,那么,追究饲养者的刑事责任就是对漠视制度者咎由自取的严厉问责。只有升级对恶狗咬人结果的处罚力度,才能倒逼饲养者毫无懈怠地加强管狗的过程监管。毕竟制度管狗不如法律管人。
应当立法明确养犬者对疏于管理造成他人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是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并赋予公民猎杀烈性宠物的免责权。人们期待恶犬伤人入刑早日成为真正“狼来了”的司法现实。
『玖』 《物权法》中有关于宠物的规定么
我国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专物的归属,发挥物属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而制定的,其中并没有一条是针对宠物而言。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针对宠物而立法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但是,在各地方法规中,都或多或少有所规定,比如深圳市法律规定:社区不能遛狗。
『拾』 中国政府对养宠物狗规定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对养宠物狗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各个城市针对养宠物狗有具体的规定,以攀枝花市仁和区为例,养宠物狗的规定如下:
1、建立和完善宠物狗管理机制,由区人民政府发文规定,城市小区全面禁止养大型猛犬(春天花园小区有居民养有罗威纳大型猛犬);
2、全面清理登记宠物狗,定期接种疫苗,全面消除无主人的野狗;大型犬必须在相关部门、社区登记,圈养或必须用绳子牵养(不得超过2-3米)。从而彻底消除卫生、安全隐患。
3、由城管等部门牵头,城市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签订养狗人与社区管理组织的卫生、安全协议,明确养狗人的责任追究内容,确保为广大市民、外来旅游者提供必要的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4、开展文明劝导,对遛狗产生的大小便不及时清理的进行劝导批评,对屡教不改者进行必要的处罚。
(10)宠物条例扩展阅读
多个地方曾经出台“最严养犬令”:
1、厦门:个人携带犬只到户外活动的,应携带养犬登记证、犬类免疫证,佩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看管,且约束犬只不得惊吓、伤害他人。
2、成都:养犬人携犬出户,应将犬只装入犬笼、犬袋或者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犬绳牵领,为犬只佩戴标识牌,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及其他行人。
3、西安:重点限养区内每户限养一只,一般限养区内每户养犬不得超过两只。
4、济南:市民在养狗过程中,有扰民、遛狗不栓绳等违规行为,犬主的养犬登记证就会被扣分,总分12分,全部扣完,犬主需要补考文明养犬相关法规,合格后才能取回狗和养犬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