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写法规
㈠ 交通法规礼让三先是
凡是机动车驾驶员都应该懂得要“安全行车,礼让三先”。礼让三先:先让、先慢、先停。
1、先慢、先让、先停,绝对不可抢行争路,互不相让,以致形成僵持局面。根据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及《道路通行规定 》,一般情况下的会车,须遵守下列规则:
空车让重车,单车让拖挂货车,大车让小车,货车让客车,教练车让其他车辆,普通车让执行任务的特种车,下坡车让上坡车;机动车让非机动车,非机动车让行人。
2、礼让:《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规定的“不按规定让行”,主要包括准备进入环形路口不让已在路口内机动车先行的、转弯机动车未让直行的车辆和行人先行的、相对方向行驶的右转弯车不让左转弯车辆先行的;
机动车通过无灯控或交警指挥路口不按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让优先通行一方先行的或不让右方来车先行的等,不少驾驶员对以上规定理解不到位,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1)礼让写法规扩展阅读:
礼让三先危害:“礼让三先”的反面是争道抢行,有许多人开车就喜欢争道抢行;有时自行车和行人也是如此,或者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位交警如是说:“不遵守交通规则,彼此不相让的结果就是影响通行速度,有时甚至堵得谁也动弹不得,白白耽误很多时间。”遇到交叉路口,要注意礼让三先;在别的路段,有时也要注意礼让三先。
遇到路比较窄的时候,就慢点,有情况,就主动停下来让别人先走。礼让三先,有时还要特别注意一个“先”字,“先让”“先慢”“先停”,“先”提前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行车环境。
开车无非就是处理路面情况,观察到前方有情况,就想法让开这个危险情况,不要造成三点一线,大家挤到一起,如果简单的“让”一下还不行,那就应该马上减速慢下来,马上主动停下来。
㈡ 谁帮我写一份"平安出行,礼让交通”的演讲稿
交通活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交通文明的程度取决于市民的交通行为素质。共建文明的交通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职责。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学生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意识,配合“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交通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交通文明礼让,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争做文明小市民。
一、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在上学路上或放学路上,要自觉靠右沿人行道行走,不追逐打闹。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二、在乘车时,要自觉排队。在车上不争抢座位,主动为老人、孕妇、残疾人、病人和比自己年龄小的等乘车有困难的人让座。下车时,按顺序依次下车,不争、不抢,并帮助有困难的人下车。
三、在行走的路上,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法规,还要以雷锋叔叔为榜样,主动帮助行走有困难的老人、病残人和幼儿等,做到助人为乐。
四、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驾骑电动自行车。自觉执行学校规定,校园内不骑车、不滑车。
同时,我们要“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一起走”,与我们的家长、亲友、熟人共同摒弃不文明行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文明礼让,做文明使者,共同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北京。
交通中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共同参与;交通文明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共同营造。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北京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做出自己的贡献
㈢ 关于礼让的名言
关于礼让的名言
1】 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论语
4】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6】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8】 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卢梭
9】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10】 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11】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12】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13】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4】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15】 客套话如隔着面纱接吻。——法国
16】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7】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马南
18】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礼记
19】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洛克
20】 德必报,怨不仇。——赵谦
21】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22】 存在着一种出自内心的礼貌。它是变换了形式的爱心。由此产生出一种外部表现出来的最适宜的礼貌。——歌德
23】 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埃里克【美】
24】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25】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6】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7】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28】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孔子
29】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30】 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吴兢
31】 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西班牙
32】 礼貌之于人性如同热量之于蜡烛。——叔本华
33】 礼貌之风为每一个人带来文明温暖和愉快。——诺·文·皮尔
34】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35】 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洛克
36】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叔本华
37】 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美洲
38】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39】 礼貌是聪明的事,无礼是愚蠢的的。——德国
㈣ 交通法规,礼让行人
先解释一下法规的情况:《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内,应当减速行容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又根据公安部123号令:“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记3分;对于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将处10元罚款,对于翻越道路隔离设施的处10元罚款~机动车辆行经斑马线应主动礼让行人。以下三种情况都是违法行为:
第一种:行人正从斑马线过马路时,驾驶员驾车鸣笛示意行人让行并快速通过斑马线;
第二种:机动车在行经斑马线时,强行冲散过马路的队伍,比如学生放学排队从斑马线上过马路时,仍然有驾驶员强行通过,切断过马路行人的队伍;
第三种:在斑马线前的导向车内,前车已经停车让行,而后车却变道强行通过斑马线的行为。
结合上述规定,请自行回忆一下,在发现A柱盲区有两个对面过来的行人时,你虽然停车让行,但你有无存在鸣笛示意的行为。如果有,则符合一条违规行为,无需提起复议了。如果没有,你是可以提出复议申请的。
供你参考吧
㈤ 交通安全法规中有关于文明礼让的条文吗
每天看看交通事故的视频和报道。。。那些真实的交通事故会让你深切体会到现实意外的残酷和可怕。。。了解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标识应该了然于胸。。。
㈥ 上海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非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规定吗
那要看具体当地的条例,每个地方不一样,深圳来说的话是禁止电动车运行的,除开一些特殊行业像物流可以,自行车可以自由驾驶,但是不能载人,否则也是罚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㈦ 用(礼貌,礼仪,礼让)这三礼写一篇超过100字的文章
小学生仪表礼仪三字歌
新时代,讲文明,好少年,树新风。懂礼仪,在言行,好习惯,贵养成。
坐立走,要规范,古有训,记心间。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喻意明。
要做到,有技巧,眼平视,面含笑。身立正,精神好,挺起胸,要记牢。
重仪表,讲身份,穿和戴,有学问。首整洁,次美观,要大方,要自然。
按校规,穿校服,不攀比,宜朴素。仪容美,贵洁净,勤洗手,衣冠整。
背容直,头容正,胸容宽,肩容平。爱清洁,保健康,讲卫生,促成长。
小学生交谈礼仪三字歌
文明语,记心间;十四字,挂嘴边。请和您,最常用;字虽少,意无穷。
致歉意,贵心诚;表谢意,话先行。谈话时,身端正,话诚恳,意简明。
听人言,要专注;不插话,获友情。手势语,含义广;宜含蓄,用恰当。
笑甜美,挂脸上;人见爱,心宽广。肢体语,流传广;宜优雅,重大方。
小学生校园礼仪三字歌
入校门、衣冠整;情绪昂、步履正。见师长,问您好;遵校纪,护校风。
铃声响,进课堂;互致礼,起勿响。坐姿正,勿摇晃;专心听,细心想。
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答,声洪亮。写作业,贵独立;老师见,心欢喜。
课间时,要活动;文明玩,会放松。遇老师,要让路;与师谈,要谦恭。
花儿美,草青青;爱校园,护环境。班集体,是个家;同学们,爱护它。
同学间,互关心;善理解,乐助人。要诚实,懂谦让;团结紧,有力量。
敬人者,人恒敬;集体荣,我才荣。食堂里,有规矩;勿喧哗,食不语。
爱公物,惜粮米;讲卫生,防病疾。节水电,当仔细;好习惯,在自己。
宿舍里,建友谊;室清洁,物整齐。寝有规,按时起;会生活,能自理。
有集会,守时间;明纪律,姿态端。入有序,位有方;好风格,要发扬。
升国旗,要庄重;身肃立,情感浓。降国旗,止步行;爱祖国,记心中。
少先队,是先锋;红领巾,飘在胸。手高举,把礼敬;红火炬,伴我行。
小学生家庭礼仪三字歌
父母恩,比海深;对父母,要称您。晨和晚,要问安;若进门,举止稳。
父母出,递把手;父母回,要问候。学自理,助父母;是生日,要记住。
亲有疾,侍身旁;吃和用,知礼让。敬祖辈,放心上;懂关爱,乐洋洋。
亲和弟,手足情;兄爱弟,弟敬兄。家餐饮,手要勤;帮做活,表孝心。
先长辈,坐端祥,食勿喧,嚼勿响。双手递,稳端放;心愉悦,食饭香。
待客人,要热情,去做客,仪态恭。打电话,意专注;先问好,再称呼。
声清晰,语简短;话说完,道再见。邻里间,常见面;互尊重,心相连。
敬老人,如家亲;爱幼小,如自身。乐交往,情趣融;虽近邻,胜远亲。这个
㈧ 以礼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
在生活上以及社会上礼让是十分重要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矛盾,很多纠纷,往往都是没有去礼让,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后果。所以我觉得在人人都应学会礼让,俗话说,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呀。
先看看交通方面的不礼让吧,根据调查统计,我国的交通事故每天都不低于一千起。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呢?尽管这其中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但是不会礼让,应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比如强行超车,就是不礼让的一种表现,就不能等一等让一让吗?干吗要拿身家性命开玩笑;还有堵车事件,这也是不礼让的特例,如果大家礼让一点,有秩序一点,很多几小时的甚至更长时间的堵车事件就不会发生;还有闯红灯,这也是不礼让的一种表现,为什么不让绿灯一方顺利地通行呢?干吗因贪一时的快而拿生命做赌注呢?——从大家熟知的交通方面的事故,我相信大家已能了解礼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吧。
再看看我们学生方面的事吧,有不少中小学生往往会因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吵架,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有的甚至造成极大的伤亡。想想看,如果双方都能礼让一点,那么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可顺利解决。学会礼让,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了;而不学会礼让,就有可能使小事情化大,大事情化得无法收拾。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有一天我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那个人生气地骂着我。当时我心里想,你干吗这么凶,我也不是好欺的,于是我也骂了他一句。于是矛盾激化起来了,后来竟然打起来了,我把他打得鼻青脸肿,他把我打得头破血流。结果我们两人不仅赔了对方的上百元的医疗费,而且还在全校大会上挨了批评。——看,就是一件不小心踩到对方的脚这样小小的事情,由于不礼让,结果就酿成了这样的结果,假如当时只要一方能礼让一点,之后的严重后果就不会出现。
我记得有一句这样的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事都得忍耐一点,心胸得开阔一点,不要那样小肚鸡肠。从现在开始,我们都应该去试着学习去礼让对方,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还可以增添不少友谊。最后我想对着社会上的人们说:“凡事都要学会去忍一步,退一步。不要去斤斤计较。”
简评:这篇考场竞赛作文能紧扣“要学会礼让”这个中心论点论述,能以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交通方面的例子为论据,还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由较为充足。
㈨ 如何正确礼让行人,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吗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又根据公安部123号令:“对机动车行经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处罚款200元,记3分;对于行人闯红灯等行为将处10元罚款,对于翻越道路隔离设施的处10元罚款~机动车辆行经斑马线应主动礼让行人。
以下三种情况都是违法行为:
1、路上的行人在进行通过斑马线过马路的时候,汽车驾驶员鸣笛并且以很快的速度驶过斑马线。
2、汽车司机在斑马线人流较多的情况下,鸣笛示意,意图冲散斑马线人群的行为。
3、前一辆车辆在斑马线之前进行礼让行为,后车强行变车道通过斑马线。
(9)礼让写法规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2015年5月19日上午,交警部门当庭播放了一段监控视频,画面显示一辆银色的轿车由东向西行驶至斑马线,而行人由南向北横穿斑马线,银色车辆通过时,行人站停,车辆通过后,行人继续往前走,但这段监控视频看不清该车的车牌号码;另一段视频是执法人员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显示了这辆车的行进过程。
这一处罚是不是合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贝某和交警在庭上展开辩论,问题的焦点是:在斑马线上遇到行人,机动车究竟该怎么过。
贝某认为,法律规定“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但视频显示,行人已在避让车辆,停了下来,“正在”应该是连续的动作,这个行人也不是车辆逼迫之后才避让,所以自己减速通过的做法,一点也没错。
“不能对法条做机械理解。”贝某说,规定机动车让行人先行没错,但前提是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如果行人已经停下主动让车辆先行,车辆可以先行通过。
交警方则认为,法律规定是“停车让行”,而不是减速让行,当行人在斑马线上时,机动车必须停下来让行人优先通过,以保护行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在庭上,交警还出示了数据:2013年至2014年,全国因未礼让斑马线行人导致交通事故共4907起,共造成1145人死亡,死亡率超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