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法律法规
㈠ 我想要一份生猪屠宰场车间工作规章制度
屠宰场工作人员职责
1、严格遵守有关生猪定点屠宰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内,在屠宰场场容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2、肉品品质检验检疫人员认真做好肉品品质检验检疫工作,认真检疫和值班,不检人情疫,不缺岗脱班,不得使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检疫的病害猪及病害猪肉流入市场及社会,发现有疫情的病害生猪及生猪肉品应及时报告县畜牧动物检疫部门;并在县畜牧动物检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消毁和处理;
3、为各单位代征税费人员认真做好税费代征工作,认真开票、收款和值班,不开人情票,不擅自减免税费,不缺岗脱班,不得使未开票收款的生猪肉品流入市场及社会,造成税费流失,造成税费流失的,当日开票收款人员追缴或弥补;代收的各项税费现金,应时解入银行代缴专户,不得挪用,因挪用各项税费款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直至开除或辞退。
4、各工作人员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发现屠工或屠商故意抵制或逃避检验检疫、抵制或逃避缴纳税费处理不下故意闹事的,应及时报告县相关部门。
芷江县生猪定点屠宰场
㈡ 家附近有一家屠宰场,每天都听见猪的惨叫,想问,现在有没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屠宰场必须使用电击屠宰
如果我住在那得话,我会得神经病的.天天听这么恐怖的声音,我现在回复你手都在抖..
㈢ 养猪场与屠宰场的法律规定
涉及到哪方面的法律规定呢,说清楚点啊,是环保上吗
㈣ 禽类屠宰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禽类屠宰相关的国家级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12种,另外各地方也制定有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我不知道你是哪个地方的,所以我只能提供这些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商业部1959年联合发文
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1997年12月19日 国务院令第238号发布
4.《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令第4号1998年2月13日国内贸易部1998年第3次部长办公会议通过
5.《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4号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6.《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3号经2002年5月24日农业部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7.《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
8.《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
9.《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8—1996
10.《生猪屠宰操作规程》 GB/T 17236—1998
11.《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GB/T 17237—1998
12.《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 》GB/T 17996—1999
㈤ 哪部法律规定,屠宰场的进场生猪抽检率是5%
1997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8号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后经2007年12月19日国回务院第201次常务会答议修订通过该条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以及该条例的实施办法.
这部法规以及它的实施办法中对生猪屠宰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但是没有5%的规定.
另外,各个省也出台了相关生猪屠宰的相关条例以及其实施办法,如《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和《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但是其中也没没有相关的5%的规定.
我想这可能是一个行政机关具体执行进采用的一个方法或者是一个小的地区内部执行的一个标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另外,具体情况你也可向当地的动物检疫部门咨询.
㈥ 有规定一个县能开设几个屠宰场的相关文件吗
符合《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要求。要求中提到:取得畜禽定点屠宰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迁建畜禽屠宰厂,应当符合畜禽屠宰厂设置规划。
畜禽屠宰厂设置规划由市商务行政部门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畜牧、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按照合理布局、方便群众、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则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畜禽屠宰厂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以及环境保护和卫生、防疫要求,并不得妨碍或者影响所地居民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活动。
有符合国家《肉类加工厂卫生规范》要求的待宰间、屠宰间、病畜禽隔离间、急宰间以及畜禽屠宰设备、冷藏设备和运载工具等;(三)从事屠宰加工和肉品品质检验的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和相关培训合格证书;
(四)有必要的检疫、检验设备和场所,有消毒设施和消毒药品及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物、污水处理设施;
(五)有畜禽及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设施;
(六)有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环保、卫生、防疫等其他条件。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从事畜禽定点屠宰的,应当通过当地县级商务行政部门向市商务行政部门提出,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准文件,县级商务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受申请后五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并将申请材料报送市商务行政部门,市商务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不能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
㈦ 农业部规定的屠宰场11项管理制度是哪些
生猪屠宰厂(场)监督检查规范
为加强生猪屠宰管理,规范生猪屠宰监督检查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范。
1.适用范围
1.1本规范规定了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生猪屠宰厂(场)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1.2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职能,适用本规范对生猪屠宰厂(场)进行监督检查。
2.监督检查事项
2.1屠宰资质
2.1.1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证书、生猪屠宰标志牌情况。
2.1.2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情况。
2.2布局及设施设备
2.2.1布局
2.2.1.1厂区是否分为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是否分为清洁区与非清洁区。
2.2.1.2生产区是否设置生猪与废弃物的出入口,是否设置人员和生猪产品出入口。
2.2.1.3是否在场内设置生猪产品与生猪、废弃物通道。
2.2.2设施设备
2.2.2.1屠宰设施设备能否正常运行。
2.2.2.2检验检疫设施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2.2.2.3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能否正常运转。
2.2.2.4是否配备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种类相适应的冷库,是否配备符合要求的运输车辆,且正常使用。
2.2.2.5是否配备与屠宰生产相适应的供排水、照明等设备。
2.2.2.6是否有充足的冷、热水源。
2.2.2.7是否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2.3进场
2.3.1是否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3.2是否对进场生猪进行临床健康检查、畜禽标识佩戴情况检查。
2.4 待宰
2.4.1是否按要求分圈编号。
2.4.2是否及时对生猪体表进行清洁。
2.4.3是否达到宰前停食静养的要求。
2.4.4是否对临床健康检查状况异常生猪进行隔离观察或者按检验规程急宰。
2.4.5是否按规定进行检疫申报。
2.4.6是否如实记录待宰生猪数量、临床健康检查情况、隔离观察情况、停食静养情况,以及货主等信息。
2.5 生猪屠宰
2.5.1屠宰生产
2.5.1.1 是否按淋浴、致昏、放血、浸烫、脱毛、编号、去头、去蹄、去尾、雕圈、开膛、净膛、劈半(锯半)、整修复验、整理副产品、预冷等工艺流程进行屠宰操作。
2.5.1.2是否回收畜禽标识,并按规定保存、销毁。
2.5.2肉品品质检验
2.5.2.1是否按照检验规程对头、体表、内脏、胴体进行检验。
2.5.2.2是否摘除肾上腺、甲状腺、病变淋巴结,是否对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进行修割。
2.5.2.3 是否对待宰生猪或者在屠宰过程中进行“瘦肉精”等检验。
2.5.2.4是否对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在胴体上加盖检验合格印章。
2.5.2.5是否如实完整记录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等检验结果。
2.6 无害化处理
2.6.1是否对待宰死亡生猪、检验检疫不合格生猪或者生猪产品,以及召回生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2.6.2是否采用密闭容器运输病害生猪或生猪产品。
2.6.3是否如实记录无害化处理病害生猪或生猪产品数量,以及处理时间、处理人员等。
2.7出场生猪产品
2.7.1出场生猪产品是否附有《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7.2胴体外表面是否加盖检验合格章、动物检疫验讫印章,经包装生猪产品是否附具检验合格标志、加施检疫标志。
2.7.3是否如实记录出场生猪产品规格、数量、肉品品质检验证号、动物检疫证明号、屠宰日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2.8 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屠宰技术人员条件要求
2.8.1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是否经考核合格。
2.8.2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和屠宰技术人员是否持有依法取得的健康证明。
2.9 消毒
2.9.1是否在运输动物车辆出入口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2.9.2入场动物卸载区域是否有固定的车辆消毒场地,并配有车辆清洗、消毒设备。
2.9.3屠宰间出入口是否设置人员更衣消毒室。
2.9.4加工原毛、生皮、绒、骨、角的,是否设置封闭式熏蒸消毒间。
2.9.5是否对屠宰车间、屠宰设备、器械及时清洗、消毒。
2.10管理制度
是否建立生猪进场检查登记制度、待宰巡查制度、生猪屠宰和肉品品质检验制度、肉品品质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生猪屠宰场证(章、标志牌)使用管理制度、生猪屠宰统计报表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消毒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保养制度等。
2.11信息报送
2.11.1是否按要求报告动物疫情信息。
2.11.2是否按照国家《生猪等畜禽屠宰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及时报送屠宰相关信息。
2.11.3是否按要求报告安全生产信息。
2.12档案管理
是否及时将进场查证验物登记记录、分圈编号记录、待宰记录、肉品品质检验记录、“瘦肉精”等检验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消毒记录、生猪来源和产品流向记录、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保养记录等归档,并保存两年以上。
3.监督检查要求
3.1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认真填写《生猪屠宰厂(场)年度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1)或者《生猪屠宰厂(场)日常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2),经生猪屠宰厂(场)负责人或者指定人员签字后将监督检查记录现场交给生猪屠宰厂(场)。
3.2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
3.3 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的,应当进行调查取证,依法处理。
3.4 对涉嫌犯罪的,应当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
3.5对发现违法行为不属于职能范围内的,应当移送给有关部门。
4.监督检查频次
4.1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对生猪屠宰厂(场)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全面监督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4.2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本规范,对生猪屠宰厂(场)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检查人员应当从执法人员库中随机抽调。
4.3在动物疫情排查、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指派或者存在生猪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特定条件下,应当增加对生猪屠宰厂(场)监督检查的频次。
5.监督检查档案管理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建立生猪屠宰厂(场)监督检查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一厂(场)一档,全面记录监督检查、问题整改落实和违法行为查处情况,做到痕迹化管理,并分年归档。
㈧ 生猪屠宰场离居民区的距离的相关法律
新建生猪定点屠宰场和小型生猪屠宰点的选址应该“距离居民住宅区500米以外,并不得妨碍或者影响所在地居民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活动”。
㈨ 屠宰场生猪存拦过夜违反哪条法规
生猪屠宰前必须经过畜牧专业医生检测 检验后 方可屠宰 屠宰后还要进行复检 方可出售
㈩ 生猪屠宰应遵守哪些规定
1.生猪在从购买点运回屠宰场的时候,应该静养八个小时,生猪静养的地方每头猪的空间要开阔一些,让猪得到充分静养,其好处是生猪在运送的过程当中受到的颠簸及疲劳以及来到新环境的不适应都会影响到猪体内排出的霉素,如果不进行静养屠宰的话,猪肉的质量与进行静养的猪肉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差别。
2.生猪在进行屠宰前进行淋浴工序,从待宰圈内出来的时候,人工赶猪,用比较软的工具拍打猪体,这里要注意的是(赶猪道一定要宽一些让猪都能看到对方,主要是为了让猪不要过度害怕),在屠宰前一定要进行麻电,在这里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生猪在麻电过程当中断尾骨,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我这里就不解释了,请到本站内(产品知识)当中查看其原因及解决方案。麻电过程是必须要进行的,这一点主要为了让不能出现过激反应。过激反应的猪,体内会分泌一种霉(毒素)会影响到猪肉的质量。在这个环节麻电过程当中,主要提到一点的是,有很多人用到三点麻,但是出现的问题是,猪屠宰完后,猪胴本发紫并有出水现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到(产品知识)当中查询,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3.生猪进行刨毛前,烫池的温度要实行控制,不能过高。现在很多屠宰企业为了节省时间,把水温调的比规定水温要高,这样屠宰完后,猪肉发红,并且预冷效果也不是很好。
4.同步卫生检疫,这一点在屠宰中保证肉品品质的不出现重大问题的关键,这里进行猪的内脏检疫,有病的生猪会经过流水线滑到病体间,屠宰企业应该进行细致的人工检疫,确保不出现病体猪流入排酸间,这样会影响到其他排酸的生猪。
5.这里谈到排酸,在这里也说一下,一些小型屠宰企业如果没有安装急速预冷间的情况下,如果按规定要达到12小时。急速预冷情况下只需4小时左右。
主要方面就是这些,关于以后的冷藏等,这里就不首急说明了。这是笔者在一些大的屠宰场发现的问题,在这里说明一下,食品方面的安全健康,人身才会得到健康。放心肉工程需每一位公民监督,打击劣质肉品,打击非法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