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温州民间融资法规

温州民间融资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21 03:44:02

⑴ 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参照合同法及其司法解释
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版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权利息的合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6.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⑵ 11年温州民间借贷崩盘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不是说温州那些放老高的,崩盘后大都逃路了?温州政府所能采取的措施,就是把他们统统给抓回来。

⑶ 温州民间借贷是合法的吗

2012年5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宣布,从 2012年5月开始,正式对社会公布温专州市民间借贷属监测利率。4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平均水平为21.58%(折合 月息一分八),同比下降3.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开展民间金融市场的监测分析、风险预警和规范管理是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多年来进行金融监管系统工作的子工程。2003年以来,该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系统的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体系,该项监测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资金余缺、分析金融市场秩序的晴雨表,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温州资金价(1538.70,-18.40,-1.18%)格”信息。

⑷ 民间的做会是受法律保护吗有追加分的

中国西南部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民间地下融资方法。

具体操作为:一定数量的自然人(多位10人以上)支出一定数目的现金组成“会金”。然后共同约定一段时间内该“会金”属于某人支配,间隔一定时间后(比如半年),支配“会金”的人必须将“会金”转交给自愿接受的下一人。

至于是否想支配“会金”由个人自主决定,不具有强制性。

做会的优势:段时间内能够得到大量资金,而只需要保证在长时间内付出一小部分,并且到期支付总数。

劣势:完全依靠各会员的个人信誉。不受法律保护。

在法律上,“做会”具有个人借贷的性质

“只要拿出3万元以上资金,投资者就能获得年收益16%的回报,无风险,不亏损。”一家名为内蒙古万鼎兴业民间借贷代理有限公司,打着“要打造中国民间借贷第一品牌”的幌子,在温州市以高息为诱饵涉嫌非法“吸储”。

昨日,从中国银监会温州银监分局获悉,该局查处了这起外地公司以设立办事处的名义在温州市进行非法融资宣传的活动。这是温州市出台《关于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意见》后,查处的第一起涉嫌非法融资事件。

温州银监分局的调查显示,内蒙古万鼎兴业民间借贷代理有限公司,今年4月份才在内蒙古注册登记,公司地址在呼和浩特市东库西街139号(中国海关东侧)将军花园写字楼315室。五月份派两位工作人员,在温州市设立了办事处。

记者获得了该公司的宣传资料。该资料显示:内蒙古万鼎兴业民间借贷代理有限公司可以“让闲置资金获得年6%~24%的高额收益;3万元起步,低准入门槛;3个月~2年期限。”

温州银监分局监管二科在接到群众的举报后,派出两位工作人员进行暗访。结果发现,这家公司虽然说自己仅是中介,但其实从投资者拿到钱都用于同一法人的关联公司——内蒙古金港房地产公司投资上面。因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内蒙古金港房地产公司属同一人。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这种宣传明显存在误导公众、非法进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宣传之嫌。内蒙古万鼎兴业民间借贷代理有限公司温州办事处负责人表示,目前尚未在温州开展业务。

温州银监分局目前还仅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宣传,假如发现实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动作,将立即予以取缔。

浙江温州的地下钱庄已经生存了二十多年,形态也非常复杂,有个人借贷、债权性或股本性的企业集资、各种形式的“做会”和民间的票据融资及企业间借贷等多种形式。

上月,温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意见》规定,民间个人借贷利率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4倍以上的高利借贷行为,其超过的高息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温州市政府首次

对地下钱庄的“未来”提出规划。《意见》提出“连堵带疏”的措施。在“堵”的措施上,温州相关部门将继续对金融“三乱”进行打压,禁止任何人开办地下钱庄。对于地下钱庄,“一经发现,立即予以取缔,并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控制互助会规模,“坚决打击‘抬会’等诈骗活动”。

温州银监分局监管二科负责人表示:“非法集资手段多样,依托的经营项目、商品价值以及收益往往被无限夸大,以骗取或吸收社会公众资金。当吸收的资金数额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或以各种借口不履行承诺,或携款潜逃,所以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⑸ 民间借贷违法吗

一般来说,民间借贷是合法的,但必须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否则不受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由于民间借贷多属私人交易行为,往往与冒险、投机、隐秘、暗箱如影随形,且中间环节多,形成了或长或短的资金链。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

所以,如果要进行民间借贷,为了资金安全,一定要注意合理规避风险。规避风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借款人的相关背景,选择信用良好的个人或者企业。对于借钱用于经营高风险项目的借款人,要细思量是否与他发生借贷关系,有把握赢利时在选择出借资金。

2、注意审查借款人的借款用途,用于从事非法经营或活动的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3、非金融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或向社会非法集资、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借贷不合法。

(5)温州民间融资法规扩展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2、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4、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5、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⑹ 温州《关于开展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的实施意见》(暂行)

对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试点的性质和原则、试点内容、风险控制、监督管理和政策扶持方面提出了整体思路:初期在市区和瑞安、乐清两市先行试点;中心为民间借贷机构和相关配套服务机构提供场地、综合信息汇总和发布、借贷登记等综合服务;并通过相应的进驻机构为个人、机构、企业提供资金供需撮合以及融资信息、第三方鉴证、资信评价、信用管理、金融产品经纪代理、融资担保等专项服务。

《实施意见》规定该中心服务流程为:建立资金供求信息库,提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和提供民间资金的供给信息,通过信息服务系统实体和虚拟平台进行信息配对和对接,安排资金供需双方面谈,协助其办理手续并登记备案,最后整理借贷资料归档,并向主管部门备案。

但这只是总体原则,并不是具体实施细则,参与该中心组建工作人士表示,该平台更像是一个实体市场或者交易所,由政府出面“招商引资”,将大批相关机构引驻到该大楼内。

上述参与组建工作人士表示,由于温州此举是中国民间的首次尝试,并无参照,各方建议始终难统一。他透露,组建工作在市政府催促下艰难推进,但目前各方可以明确的是,先由鹿城区政府主导并搭建平台,剩余细节和争议部分,随后再逐步协商解决。

改造民间借贷模式

作为温州地区已经运营的民间借贷融资的电子信息网站,温州民间借贷网为借贷双方牵线搭桥,促成资金需求双方完成交易,为急需资金者寻找合法的资金来源。

该网站发起人温州攀远律师事务所主任颜贻潘看来,温州民间借贷网是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的雏形,初步具备该中心功能。温州民间借贷网自2010年5月运营
据了解,温州民间借贷网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完成撮合交易借贷额单笔最低为30万元。从资金供需双方信息发布到最终完成撮合交易,最快需七天,前提是借款利率能直接匹配,且有足额的抵押品,否则时间会更长。

颜贻潘认为,中心的成立,可以解决兄弟亲友间难以启齿的借款利息、还款拖拉、手续不到位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效率和手续上将更加繁琐,原本快捷、灵活、广泛、具有人情味的民间借贷行为面临模式上的转变。

多年的实践表明,民间借贷最大的特点是快捷,数额较小的资金数小时内可以完成,借贷关系大多数只需口头承诺或者出具借条。快捷的特征适应了中小企业使用资金通常没有缜密计划所造成的资金临时缺口。

民间借贷通常在固定的范围和地域内、在亲缘网络和熟人圈子中进行,具有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综合功能。借贷双方所在的以亲缘、地缘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民间经济活动最根本的信用基础,虽然没有任何成文规定,但是参与各方都遵守约定俗成的惯例。民间借贷具有很浓厚的人情味,借贷期限较短的或者关系较亲密的,甚至可免息。

倘若按照温州市政府的设想和规划,将参与各方逐步引入到公开的操作平台,交易完成后备案登记,这将改变传统的民间借贷非公开的服务模式。上述直接参与组建工作的人士表示,中心并无强制职能,为自愿参与,成立后有多少资金供需方会通过此渠道融资,连政府部门也没有十足把握。

更为关键的规定和争议是对利率水平的限制,《实施意见》要求中介机构必须严格执行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及借贷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借贷利率的4倍,职能部门将监控资金交易利率和场内交易中违规行为,并及时处理。

但对于逐利热情高涨的民间资金,依靠中心撮合发放贷款,并非最优选择,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利差。据人民银行温州支行官方统计,2011年9月,当时温州地区的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在40%左右,此利率水平相当于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6倍多。

而熟悉温州情况的金融界人士则认为,上述统计可能仍然存在误差,他们所感受到的温州地区实际民间利率远高于40%的水平。对这些可以获较高利益的放贷人而言,是否主动纳入官方的协调管理体系,事实上有不少难度。

此外,一些可能涉及资金来源存疑的灰色民间借贷关系,更不会轻易浮出水面。

细则仍待完善

政府试图整顿金融秩序的良好愿望,还面临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尤其是在指导意见的执行过程中,许多操作细节可能导致政策设计的初衷走偏。

多位直接参与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规则和组建工作的人士均表示,在政策层面,政府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本框架,但在操作层面,涉及到该中心组建内容的细节、运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细则仍不明晰,还在商讨过程中。

最核心的问题是哪些机构入驻该平台,尚未确定,而相关的选择标准,有可能陷入争议之中。

根据《实施意见》要求,试点初期,从事民间借贷撮合的投资(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先行入驻,其次引导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寄售行、旧物调剂行等中介机构进入,随后逐步引导从事民间借贷的一般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进场登记管理。

据了解,目前人人贷、宜信等网络借贷中介都在考虑进入该平台,浙江当地全球网、温州民间借贷网也计划与该中心接口。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2011年底曾透露,2012年将引入三家到五家P2P(Peer to Peer 简称“人人贷”)企业入驻该中心。但据了解,在温州政府该中心的实施细则尚不明晰的情况下,此类机构还在观望。

《实施意见》规定,市场相关各方进场后自愿达成交易,如借贷发生违约,该中心不承担任何责任。对此杭州全球网执行董事高红冰认为, 1对1的借贷交易,中介机构撮合即可完成,如果出现违约,中心可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但如果是1对多的交易,中心的角色不再局限于1对1交易中的简单撮合,这种情况下,违约发生后的法律责任如何界定,还需讨论。

其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中心由国有公司主导或者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发起组建,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以向会员和进场机构收取一定的服务手续费为赢利模式。

既然中心的发起人股东往往带有利益诉求,如何平衡该中心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商业赢利要求。参与组建工作的人士表示,应该提前出台相关政策,确定收费标准。而目前温州相关部门尚未明确具体标准。

此外,接近温州市金融办人士透露,中心业务服务范围界定也未明晰,是服务温州地区,还是面向更大地域,各方还存在争议。

该中心能否像设计者期望的那样发挥强化监管的作用,业界部分人士对此仍存疑虑。

温州市提出成立该中心的最终目的是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给民间资本提供合法、阳光的平台,打击非法高利贷行为。为此,《实施意见》规定,资金供给方所出资金必须为自有资金并提供相关证明,严禁银行资金流入、非法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

但是2011年温州借贷危机的动因之一便是,大量银行资金流入高利贷市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一位国有大行温州分行人士表示,银行往往只能监控信贷资金流出的第一账户。据该行统计,该行温州地区中小企业贷款95%的信贷资金流入非实体经济领域。

参与组建该中心的人士也坦言,在辨别放款人资金来源、防止银行信贷资金流出方面,中心的作用可能非常有限。对相关资金的深入核查,事实上涉及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多个部门的监管职能,绝非一个新成立的中心可以承担。

温州攀远律师事务所主任颜贻潘则认为,伴随着民间借贷阳光化,个人财产信息也将公开化,而很大一部分民间资金持有者,并不愿意公开个人财产信息。这带来一个挑战就是,中心如何保障放款人个人隐私,消除放款人的疑虑。因此他们提醒,中心的设立也可能就是一个阶段性的尝试,意在恢复和重构当地金融秩序,而并非一定要替代民间借贷机构。

⑺ 我国民营企业民间融资法律法规有哪些

只知道企业间不能借贷,可以向公民个人借款。

⑻ 民间借贷是否合法

合法,民间借贷年息36%内受国家法律保护,超过36%无效。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版组织之间及权其相互之间,而非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民间借贷具有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民间借贷关系都受法律保护。如果违约,可以协商,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高利转贷、洗钱、金融传销、暴力催收导致的人身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严厉打击和惩治。

(8)温州民间融资法规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民间借贷中常说的几分利一般是指月利率,比如一分利就是指月利率1%,由此计算出的年利率为12%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但最高不得超过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括利率本数)。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3、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4、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在此期间,你必须向借款人主张债权,2年之后,法院对你的债权不予保护;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日期,适用最长诉讼时效20年。

热点内容
法院强执通告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8-22 19:23:45 浏览:715
公司打印机实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9:15:33 浏览:788
建立农村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2 19:08:08 浏览:432
2017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2 18:52:05 浏览:800
村委会有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2 18:50:32 浏览:184
房产纠纷律师案例 发布:2025-08-22 18:49:13 浏览:400
法院变卖车辆 发布:2025-08-22 18:48:26 浏览:558
一个道德败坏 发布:2025-08-22 18:42:28 浏览:364
道德建设月手抄报 发布:2025-08-22 18:40:10 浏览:51
合同法考试题目 发布:2025-08-22 18:39:32 浏览: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