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全民健身条例自施行

全民健身条例自施行

发布时间: 2021-02-21 06:36:05

Ⅰ 《全民健身条例》已于2009年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什么时候

全民健身条例是指为了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由国务院制定,于2009年8月30日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法规

Ⅱ 全民健身日的条例出台

2009年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民健身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酝酿已久的《全民健身条例》即将出台,届时全民健身将有法可依,得以长效化。自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但全民健身缺乏法律规范。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有关部委就制定《全民健身条例》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文字部分已经基本成熟。该条例的制定、颁布将为为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奠定法律、法规基础。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其中第十三条明确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健身宣传、教育和活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结合自身条件积极参与。”这一征求意见稿还表示“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并免费提供健身指导服务。鼓励其他体育设施在全民健身日向公众免费或优惠开放。”
刘鹏表示,在《条列》的指引下,总局将继续加大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继续加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工作力度,将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规范管理,将之纳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范畴;将继续结合各地区特点,加强群众身边体育活动的组织。

Ⅲ 《全民健身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

解:(1)60人(2)126°(3)①篮球21人, “其他”的有12人,补全图形②如:乒乓球部分所对内应的圆心容角是36(正确的都给分)

Ⅳ 全民健身条例的内容全文

(200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60号公布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第四十条本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Ⅳ 《全民健身条例》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指出,学校应当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

解:(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6人,所占比例为:版10%,
∴七年级(1)班总共有:权6÷10%=60人,
故答案为:60;
(2)∵篮球占总体的百分比为:1-10%-20%-15%-20%=35%,
∴篮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35%×360°=126°;
故答案为:126°;
(3)①篮球21人,“其他”的有12人,
②如:乒乓球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是36°.

Ⅵ 内蒙古全民健身条例

1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体育局召开。该条例规定,新建、改建或者扩建城镇住宅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规定,规划、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同时明确维护资金的来源和管理单位。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案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规划部门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硬性规定体育设施不达标不准进行住宅区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这是内蒙古首部针对全民健身事业制定的专门性地方法规,对全民健身的组织领导、健身活动、健身设施、健身指导以及服务保障各方面做出了全面规定。截至目前,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已经先后颁布了5部有关体育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之高和速度之快在全国少见,其规范与调节范围之广、衔接与配套性之强在全国也居首位。
自治区体育局局长石梅说:“《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施行,不仅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规保障,而且对培养健康、科学、文明、时尚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加快依法治体进程等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牛天甲)

Ⅶ 全民健身条例的主要思路

在立法思路上,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在组织方面,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支持、全民积极参与,组织公众从日常工作中抽出部分时间投身全民健身运动。二是在管理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明确管理责任,扩大现有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范围,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三是在安全方面,加强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活动的监管,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确保公众参加健身活动的安全。

Ⅷ 试分析《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应该重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人力资源、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全民健身条例》在高校得以全面的实施。
一、《全民健身条例》对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求
《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发与实施,就是要从制度上规范全民健身的开展,保障全民健身的基本权利。全民健身的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努力提高青少年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将来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条例》赋予高校体育工作的新的历史使命。高校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他们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在体育锻炼的热潮中,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的全面实施,达到全民健身,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二、高校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条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在高校里,大家看到的是充满活力的青年人,对体育知识的渴望和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使得学校体育以促进青年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因此加快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顺应《全民健身条例》的发展势在必行。大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和体育能力的强弱等,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在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掌握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体育文化成为将来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全民健身条例》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1、加强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建立适用的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属于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保障。它直接影响学生参加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致使现有的体育设施满足不了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所以,加快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建立高效、合理的体育场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迎合《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发与实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必须结合高校学生规模庞大的实际,要体现以人为本的高校办学宗旨,建立起能够满足多种层次要求的舒适、安全、现代、充足的运动场馆和器械, 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 并对社会体育活动起到吸引和推动的作用。
2、注重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
人力资源开发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重视以体育教师为核心的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因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全民健身条例》对高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加大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使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通过职后培训使体育教师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职后培训,严格要求自己,本着通过培训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培训中来。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要坚持校本培训和院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历教育和素质提高并举的原则。校本培训可以解决青年教师的提高,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院校培训相对更具系统性和完善性,可以开阔视野,引进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在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过程中,既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也要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
3、加强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是《全民健身条例》实施的根本要求和目的,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是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所以,建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机制,加强各部门的组织管理,保障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宏观调控下进行势在必行。首先,学校各级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体育领导小组与相应的基层组织,层层抓落实,积极组织、开展、管理本单位的体育文化活动,保证体育文化活动顺利、富有成效地开展。其次,要出台有关体育文化活动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实现体育文化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学生会体育干部、学生体育积极分子是一支强大的主力军,在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基层组织,吸引广大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实行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促进体育文化活动的民主化管理,为《全民健身条例》在高校的深入实施起到保障。
4、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
《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需要把人们的体育精神意识放在首位,高校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大学生的体育精神、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在为《全民健身条例》的目标实现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可产生各种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在大学校园里,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广播电台及校报等媒体,宣传运动健儿奋力拼搏、挑战自我的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风尚。
四、结语
《全民健身条例》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具有良好的教化作用,因此,在《全民健身条例》颁发与实施的今天,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Ⅸ 全民健身条例 已经什么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

国务院令
第560号
《全民健身条例》已经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 家 宝
二〇〇九年八月三十日

热点内容
公司打印机实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8-22 19:15:33 浏览:788
建立农村法律顾问 发布:2025-08-22 19:08:08 浏览:432
2017四川大学法律硕士 发布:2025-08-22 18:52:05 浏览:800
村委会有关法律法规 发布:2025-08-22 18:50:32 浏览:184
房产纠纷律师案例 发布:2025-08-22 18:49:13 浏览:400
法院变卖车辆 发布:2025-08-22 18:48:26 浏览:558
一个道德败坏 发布:2025-08-22 18:42:28 浏览:364
道德建设月手抄报 发布:2025-08-22 18:40:10 浏览:51
合同法考试题目 发布:2025-08-22 18:39:32 浏览:741
中国海洋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学费 发布:2025-08-22 18:32:42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