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高考法律法规

高考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2021-02-21 07:37:12

A. 关于高考的法律法规

外省学生注意在川参加异地高考者需符合这些条件:

根据我省出台的《四川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实施方案》规定,随迁子女可在四川省内就读地参加高考。该《方案》适用于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本地户籍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初、高中毕业后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

进城务工人员包括有用人单位的进城务工人员,从事个体、私营或灵活就业的其他进城务工人员。“异地高考”报考条件方面,

1、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

2、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学生,可在就读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方案》要求,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四川省规定的普通高考报名时间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办申请并提供父母的证明材料包括:

1、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暂(居)住证明;

2、有关单位出具的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就业登记、劳动用工备案证明、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以及就读地认可的其他就业证明等任何一种证明)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

经审查,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经初审可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随迁子女名单,须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办以及就读学校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1)高考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及细则

自2013年起,凡进城务工人员持有有效北京市居住证明,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3年,其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的,可以参加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学习涉农专业等符合相关规定的学生享有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学生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后,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录取。

B. 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哪些

是指由法律设立的国家考试,比如执业医师法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注版会法规定权,国家实行注会统一考试,这一类即是由法律设定的考试。国务院下属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中设立的考试,有的虽然也是全国统一考试,但并不是由法律设立的,不属于这一范围。

C. 国家规定满足什么条件可以参加高考呢(比如学历和身份方面的要求。)

社会考来生报名条件
1、符自合下列条件且户籍在报考省(市、自治区)的人员,可以报名: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身体健康。
2.外国侨民符合上述条件,持《外侨居留证》,可在省招考办指定地点报名。

D. 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法律规定

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教育考试由国务院教育行内政部门确定种类,容并由国家批准的实施教育考试的机构承办。国家教育考试主要包括:一是入学考试,如高考、中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二是水平考试,如高中会考、汉语水平考试、外语水平考试等;还有文凭方面的考试,如自学考试、学历文凭考试等。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E. 关于高考的法律法规是什么法怎么找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考试违规处罚条例》等等。

F. 擅自泄露高考生作文触犯了法律法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法律法规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考试,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是不容置疑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考试的公正性,在考试中作弊不仅仅是停留在道德层面上的问题了,更是上升到了法律层面,考试作弊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G. 请问一下高考方面的规定

1、加分项目再次缩减

今年起奥赛、省优秀学生等一些“硬奖”在高考中也不能获得加内分了,但是这些奖容在特殊招生如:高校自主招生、保送等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烈士子女、退役士兵等等一些加分项依然保留。加分缩减是一个趋势这几年高考每年都在不断减少加分项。

2、招生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中西部地区是中国教育资源比较贫乏的地区,高校数目不多重点高校更是少之又少。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东部省份的重点高校将会增大在西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同时一些人口大省也会提高招收比例。

H. 高考舞弊 违法什么法律

高考舞弊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8)高考法律法规扩展阅读: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九条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同时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一)组织团伙作弊的;

(二)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试题信息的;

(三)使用相关设备接收信息实施作弊的;

(四)伪造、变造身份证、准考证及其他证明材料,由他人代替或者代替考生参加考试的。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有前款严重作弊行为的,也可以给予延迟毕业时间1至3年的处理,延迟期间考试成绩无效。

I. 最新高考政策具体是什么内容

高考资格需要复查 在前期资格审查的基础上,要对所有考生报名资格进行复查。重点对考生的户籍情况、学籍情况、报名材料、特殊考生材料和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违纪作弊行为等进行全面复查。复查工作须于4月20日前完成,复查工作结束后将形成书面材料并于4月底前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此外今年增加了2类考生不得报名的规定: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全国统考)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全国统考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不能取得报名资格。 2、全部网上阅卷 今年高考评卷点设在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济南大学。外语和文综也采取网上阅卷,这样一来所有科目的评卷工作均采取网上阅卷的方式。评卷教师实行聘任制。有关高校和市教育局负责对推荐的评卷教师进行严格把关,推荐的教师经评卷点审查合格后由省招生委员会签发聘书。考生的文化课统考成绩于6月25日前公布。 3、录取分六批次进行 今年高考录取分六批进行: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高职)一批、专科(高职)二批。6月27日-29日,填报提前批、本科一批、二批、三批的文理院校及专业志愿。8月1日-2日,填报专科(高职)一批、二批的文理院校及专业志愿。与去年相比,本科一批、二批及专科(高职)一批的是否可调剂志愿由去年的两个减少为一个。艺术专业、体育专业、高水平运动员、实践生、高等职业教育对口招生等类别本、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与普通文理科一致。其中,艺术专业本科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7日。在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高等学校一般可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确定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 4、民办高校要发录取确认表 高等学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统考、保送、单独考试拟录取的考生等)标注录取类型后,报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核准,并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增补或调整相应计划。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核准后形成录取考生数据库,并据此打印相应录取考生名册,对民办高等学校已录取考生还须打印《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加盖省招生委员会普通高校录取专用章,作为考生被高等学校正式录取的依据,予以备案,并于院校批次录取结束后三日之内将录取考生名册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寄给有关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并负责将考生录取通知书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民办高等学校还须附加有关省级招办出具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5、作弊处理规定较往年更细 今年对考生和老师的作弊处理规定更加细致,对考生违规的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对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违规参加全国统考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同时给予其应届毕业当年不得报名参加全国统考的处理。对违规参加全国统考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取消其当年全国统考各科成绩,并由其所在高等学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严肃处理;对代替他人参加全国统考、在全国统考中组织作弊或使用通讯工具作弊的高等学校在校生,高等学校可以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须将考生在全国统考中的违规事实客观记入其《考生电子档案》,作为考生考试诚信记录的重要内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教育系统工作人员,由违规行为人员所在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取消考试工作人员资格、撤销招生工作职务并给予调离现工作岗位、开除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出具、审定考生的报名资格证件、证明、体检、档案等材料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考移民”活动,为考生伪造或违规办理户籍迁移、中学学籍档案;指使、组织或参与组织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或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参加全国统考,或指使、组织、参与组织群体性考试舞弊;盗窃或泄露在保密期限内的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含评分细则)、答卷;在招生考试中偷换、涂改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其他有关材料(包括计算机记载的考生信息),指使、纵容、协助、伙同他人舞弊;在招生考试中行贿受贿、敲诈勒索;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不按录取规定招收学生,或擅自招收不符合录取标准的学生;参与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非法招生活动;以任何名义和理由,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费用等

J. 高三老师不准学生参加高考是否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没有法律规定他有资格不准学生参加高考。

热点内容
维护司法保障 发布:2025-08-25 03:21:46 浏览:49
中国古代最为完备的行政法典是 发布:2025-08-25 03:21:44 浏览:959
刘宇律师 发布:2025-08-25 03:19:27 浏览:662
法院说起立 发布:2025-08-25 03:05:27 浏览:915
民法总论知识点 发布:2025-08-25 02:56:00 浏览:785
法律知识点笑话 发布:2025-08-25 02:52:05 浏览:173
同江市人民法院稿件 发布:2025-08-25 02:46:17 浏览:826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之规定 发布:2025-08-25 02:45:14 浏览:355
诽谤在法律责任 发布:2025-08-25 02:35:21 浏览:394
失忆能不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8-25 02:35:17 浏览: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