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考标语
『壹』 要纠正考风考纪的宣传标语 20个字以内!!
失去不应该得到的分数,得到不应该失去的人格
考出的是水平,留下的是诚信
宁失寥寥数专分,不失为人属品格
握诚实守信之笔,答真实自我之卷
树考试严肃之风,做合格文明考生
抄到的不一定是答案,失掉的一定是人格
做文明考生,展学子风范
孺雅学风,千年古训,诚信为本,无悔于己 认认真真考试,堂堂正正做人
树立人生道德标杆,从诚信考试做起
书山有路勤为径,作弊可耻莫要为
用智慧书写答案,用真诚点亮人格
八荣八耻铭记在心,考风考纪务必严紧
以诚信考试为荣,以作弊违纪为耻
『贰』 考试标语
、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振奋精神,考出水平。
2、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
3、刻苦学习、努力拼搏、迎接期中考试新挑战!
4、遵循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
5、考试,不仅是智力的竞争,更是意志、态度、精神的竞争。
6、放飞心灵,播撒希望。
7、刻苦勤奋有计划,走遍天下都不怕。
8、小事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 。
9、易题不丢失半分,难题不放弃努力。
10、用诚实谱写人生答卷,凭实力选择理想学校。
11、不放过一点疏漏,不放弃一分希望。
12、你易他也易,就看谁细心;你难他也难,就看谁专心。
13、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14、仔细审题,答题规范,书写工整。
15、现在决定未来,知识改变命运。
16、沉着冷静,周密思考,认真严谨,仔细答卷。
17、看清楚,想透彻,答准每道题。
18、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
19、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沉着是飞翔的翅膀。
20、怀轻松心情进考场,带胜利喜悦回家门。
21、冷静沉着,审慎思考。
22、与诚信携手同行,跟欺诈挥手道别。
23、胸有成竹进考场,先易后难答试题。
24、用心看卷,专心答题,细心复查。
25、细节决定成败,细心赢得未来。
26、我自信,我成功。
27、秉承求是校训,弘扬优良学风。
28、考前不慌不乱,考时沉着应对,考后杜绝议论。
29、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坚持是成功的保证。
30、让父母的期待变成现实,让自己的理想展翅飞翔。
31、勤奋学习会安排,好成绩就是干出来。
32、十年磨剑为一博,六月试锋现真我。
33、冷静应对中考,微笑面对人生。微笑迎考,成功在望。
34、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35、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
0 103
自考报名考试 2019年成人学历报考指..
自考报名考试 成人学历四大形式对比:自考,成考,网教,电大。报考..
e.estudy.tech广告
考试试题 距高考不足一年,要想高考..
考试试题 ,成绩不理想,高考学会这些套路,立即提分,屡试不爽!考..
zm.cqhhr3.com广告
2016高考报名 高中高考逆袭提分攻略_别等高考完你才..
2016高考报名 ,高中2019高考攻略:做到这4点建议,能保持高水平发挥,稳上985
『叁』 考场规则,考试考场标语,对联,短文(小升初
相关资料如下:一、考点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一)、考基本的对联常识。要求同学们必须掌握对联的基本常识。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等,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结构相应,平仄相对,内容相关。1、字数相等。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如果字数不相等,除特殊情况外,便不成为对联。2、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学问藏今古;文明播东西”,上下联都是“二一二”式。稍长的对联,半联不只一句,上下联句子字数和节奏形式都必须一致。3、词性相对。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4、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例如:“祖国江山好;大地气象新”中,上联“祖国江山”是偏正结构作主语,下联即以“大地气象”偏正结构作主语来对。5、平仄相对(要求不是太严,所以这里就不讲了)。汉字有四个声调,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者是平声,后二者是仄声。这是我们必须了解的今平仄。对联关于平仄的格律,最重要的是,上联末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尾字必须是平声。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要密切关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而不能风马牛不相及,或者彼此孤立,各自为政;也不能一轻一重,相差悬殊,那样,内容的关联就不密切了。例:2002年天津市高中招生试卷中,有这么一题:删改下面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使它与前面的句子组成对偶句。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楼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临绿水的轩斋。根据对联的有关常识,我们可以把后半句改为: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二)、考对名著的了解以及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这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又要对对联知识有所了解,2002年大连市中考试卷有这样一题,有一副由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从下联的最后两字可以看出,《彷徨》是鲁迅的两部著名小说集之一,另一部是《呐喊》,那么上联的最后两字应该添“呐喊”(三)、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对联知识考查学生。2002年吉林省中考试题中: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也是范仲淹的政治抱负,而“与百姓同乐”就是欧阳修的政治理想,因此下联可以拟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四)、通过对联考查对名著知识的了解。2002年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示例)三顾:三顾茅庐六出:东和:收二川:七擒:北拒:排八阵: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东和:东和孙吴北拒:北拒曹魏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排八阵:摆设八阵图(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五)、通过对联考查学生文化、文学知识的积累情况。2003年福州市中考试题,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有的对联概括了古代文人的一生,根据下列对联,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或人名。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第一联中“登斯楼也”和“气象万千”都是《岳阳楼记》中的原句,我们可以推知写的是“岳阳搂”第二联“漱玉集”是李清照的词集,“后主”是指南唐后主李煜,她和李清照都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因此可以推断该联写的是李清照。二、题型设置(一)辨:1、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主要作品集填在括号里。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⑵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2002年四川省中考题)2、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⑴黄鹤偶乘沧海月白云常带楚江秋()⑵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⑶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2003年福州市中考题)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语文知识积累。第1题⑴从“写鬼写妖”、“刺贪刺虐”等语可以辨出这副对联颂扬的是清代作家蒲松龄,作品当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⑵据“新乐府”就大致可以断定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再根据官职名、任职地、诗坛地位加以佐证,作品为《新乐府》或《白氏长庆集》。第2题⑴由“黄鹤”、“白云”联想到崔颢咏黄鹤楼的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答案不言自明;⑵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岳阳楼记》也有“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登斯楼也,则有……”的句子,答案也不难判断;⑶从杜甫“一览众山小”句即可推断此指泰山。(二)填:3、请用下列部古典名著中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⑴__________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⑵_______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2002年吉林省中考题)这类试题命题范围往往围绕经典作家、作品,理解了联语内容,再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类题自可从容应对。第3题⑴⑵分别考查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两部中国古典名著精彩情节的熟稔程度,答案不难给出:林教头、曹操。(三)改:4、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请做改动,使之合乎对联的要求。登高望远见山青水绿千帆过放歌纵酒喜暖日融泥万木春(2003年湖北咸宁市中考题)5、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改后上联:(2003年山西省中考题)这类试题答题时要扣住上下两联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特点。第5题上下联结构不对应,应将下联调整为“放歌纵酒喜日暖泥融万木春”;第6题字数不相等,再考虑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的因素,可把上联删改成“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四)对:6、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宽对即可)。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________________(2002年吉林省中考题)7、在某班组织的对联交流活动中,有同学根据杜甫的《春夜喜雨》拟了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请你运用对仗的知识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2003年无锡市中考题)这类试题,除了需要具备一些对仗的修辞知识外,更着重于语言实践能力的考查。第7题下联可以拟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第8题的参考答案是:皑皑白雪兆丰年。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试题一般只要求宽对,即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近、情景符合即能得分,评分不会苛求平仄的合律、音调的和谐。(五)创:8、北京申2008年奥运会成功,你心里一定有许多要说的话,请写一副对联,表达你的心情。创作题看起来难度大于上面诸题,但它同时选点、评分又具有开放性,给考生很大的自由度,“旧瓶装新酒”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可借鉴常见的四字格春联的形式拟成“北京梦圆举国同庆”,六字格的形式拟成“北京申奥成功东方巨龙飞舞”等。对联题专项训练1、填写缺字联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___欧阳修_3、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时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4、下面是成都望江楼崇丽阁的一幅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根据所给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引袖拂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下联: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为:浩渺予怀送春水一篙江南绿到停琴伫凉月5、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眼,五更就忙着起床;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上联改为:,。6、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修改后上联为:。7、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_____________8、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联。横联是。10、初中三年,你和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即将毕业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最美的对老师的赞歌。11、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12、忆往昔沧桑岁月,13、、忆往昔刘备三顾茅庐传佳话,14、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15、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附对联题专项训练参考答案:1、精益求精2、醉翁亭中(里)与民同乐3、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6、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7、讲解:本题从句式上来说是“二一二”式,而且又是一图书馆楹联,由此我们便可以从图书馆的作用这一点上去思考,图书馆的作用至少有两个:一是藏书,二是传播知识。这样我们便可以认为上联说出了第一个作用即藏书,那么我们便可以对出下联“文明播东西”,“智慧贯西中”,“知识达亚欧”等。8、讲解:“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上联由“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三个主谓结构分句组成;并且“国”,“家”又能组合成词语“国家”,词语“兴旺”又重复;内容都是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下联我们即可这样对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老健康少健康老少健康”,“老吉祥少吉祥老少吉祥”,“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9、缺衣少食。对联反映了当时的民情。10、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11、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联界颖才!大社会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大天空驾驭风云,我如世纪雄鹰。12、看今朝锦绣江山13、看今朝陈毅四上茅山谱新章14、雄韬伟略,周瑜善用兵。赤胆忠心,赵云力救主。15、一箭穿云,科学才子会嫦娥/三峡蓄水,炎黄子孙截江流/五洲举杯,中华儿女定乾坤
『肆』 请你为这一《条例》实施拟定一条标语
什么条例 啊?
『伍』 考核标语
1、祖国的诗,人民的来画,从此驾车走天源下!
2、训练传真情,考场见功夫。
3、部队学员不一般,开车到哪哪平安。
4、我自信,我出色;我努力,我成功。
5、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教学是我们的职责,成功是我们的心愿!
6、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7、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8、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9、优质教学、多元模式、一流水平。
10、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做?!
11、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12、播种文明、收获温馨
13、学习知识是进步的殿堂,互动学习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14、不惜寸阴于今日,必留遗憾于明日
15、“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目标。
16、欲治身,先治心;欲责人,先责己
17、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世纪名校
18、理想就是价值 奉献就是人生
19、目标就是动力 事业就是生命
20、奋斗就是乐趣 务实就是作为
『陆』 法制宣传标语口号
1、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3、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
5、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6、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7、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8、推进依法治区,打造平安双清
9、深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10、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11、依法治国,执政为民
1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3、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16、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1、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两周年;
2、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建立质量安全保障机制,构建健康和谐生活家园;
4、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6、质量是安全基础,安全是健康前提;
7、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土,农产品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8、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9、严把农产品质量关;
10、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11、营造农产品安全氛围,创造农产品安全环境;
12、加强质量安全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13、质量安全警钟长鸣一,健康生活和谐馨;
14、生产优质农产品为荣,销售劣质农产品为耻;
15、坚持以质取胜,推动科学发展;
16、重视质量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17、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18、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19、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
20、建立市场诚信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加强第七个“12
『柒』 巜准则》和巜条例》宣传标语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
『捌』 关于考试的标语
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
真艰辛三载风雨,好灿烂一弧彩虹
三年磨剑为一搏,六月试锋现真我
薄积厚发,夯实基础,众志成城,扬眉今夏
上课前全班喊一次这样就有斗志去学习然后考试了
『玖』 关于大学生的学生管理规定、准则的主题和宣传标语(急!在线等!)
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新《规定》、新《准则》的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一、修订两个文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原《准则》和《规定》分别于1989年、1990年发布实施。历史地看,他们对于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十五年来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首先,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对教育的理念、体制、制度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近几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高校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第三,学生群体特征也在变化。当代大学生都是80年后的一代,正如中央16号文件的概括,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问题,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呈现出新特点、新规律。第四,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对《规定》和《准则》的修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前依法治教、促进高教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时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
二、新《规定》主要修改内容和制度创新点
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新《规定》是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全面修订,数十次易稿,参加起草、修改、论证的学生、教师、专家上千人次,是教育界、法学界、司法界及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合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规定》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了高校育人功能,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首先在总则中增写了“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在总则中还增写了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具体规定中增写了学生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成为遵守公民道德的模范,不得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活动”等道德行为方面的具体要求;增写了鼓励学生为国服务,应征入伍,入伍学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的政策规定。
第二,新《规定》固化了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并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制度。如针对近些年一些学校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经验,针对一些学校校内校际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改革经验,增写了“学生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选修其他专科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发给辅修证书”,增写了“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等规定。
第三,新《规定》确立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
一是明确学生权利与义务。新《规定》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明确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和应当履行的6项义务,为学校和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为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明确了行为准则。
二是对学生处理和违纪处分标准更加明确清晰。新《规定》取消了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者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代之以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易于判断的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学业标准、疾病标准,例如取消了作为开除学籍理由的“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规定,增加了“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开除学籍等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三是对学生违纪处理程序更加规范。新《规定》贯彻正当程序的原则,规定学校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义务,如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四是确立了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学校为维护教学秩序和教育环境,有权对于不能而违反校规的受教育者予以处分。但在实施处分失实或失当的情况下,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对此,新《规定》增设了学生学生对处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无救济就无处分的法治思想。如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退学处理或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学生如对复查决定有异议,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这些规则对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新的规定也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五是取消了与目前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规定。如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学生能否结婚,根据国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
此外,新《规定》体现更加“以人为本”的精神,取消“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的规定;改写“精神病、癫痫病须退学”为“患有疾病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应予退学”,开除学籍“不发学历证明”改为“发给学习证明”,等等。
第四,新《规定》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扩大了高校依法办学自主权。
新《规定》在明确学校的管理职能、职责和自主权基础上,给予高校以教学管理自主权为核心的多项自主权,给予高校根据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创新管理制度、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激情的管理空间。总括全文,有5处直接明确为“由学校规定”,有13处要求明确为“按学校规定”执行。放权的主要方面:
一是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明确提出“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二是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明确提出“学生学期、学年所修课程或应修学分数以及重修或升级、跳级、留级、降级等要求,由学校规定”、“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补考,由学校规定”;三是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国家对学生转专业不再做出具体规定;四是授权高校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国家对于学生休学、退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不再作出规定,明确提出“学生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须休学者,可予休学。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等。
在放权的同时,新《规定》也确立了加强政府和学生对学校权力进行的监督制度。学校的管理权是一种公权,法律在赋予学校充分行使自主权的同时,也要将其纳入被管理者和政府的监督之中。为此,新《规定》要求学校将学生管理规定要及时向学生公告,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具有一级管理规定的制订权,而是要根据新《规定》履行依法指导、检查和督促高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
第五,新《规定》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强化了相关管理。
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问题,增写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并细化了作弊开除学籍的种类,学术诚信在一定意义上是大学生的道德底线,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在当前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形势下,对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必须严格;增加“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不得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增写转学不得从“下一批次录取院校转入上一批次录取院校、由低学历层次转入高学历层次的”要求;针对高校招生不规范和学历证书管理不规范问题,增加“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的要求。
三、修订《准则》的原则及主要修改内容
《准则》与《规定》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准则》是大学生行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倡导和要求,着眼点是学生的自主和自律;《规定》是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规范,着眼点是自律和他律。按照国家教育方针,以及《准则》应具有的功能,我们确定了《准则》修改原则并作了相应的修改。
一是方向性。原《准则》仅限于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求,而没有理想、信念方面的行为要求。新《准则》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明确提出了“志存高远,坚定信念”等理想信念方面的要求。
二是时代性。充分反映新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如新《准则》提出“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文明使用互联网”、“热爱生活,关爱自然”、“自觉抵制黄、赌、毒”等要求。
三是针对性。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突出弱点,提出要求。如提出“励志成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珍惜时间,学业有成”等学习方面的要求;提出“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守学术道德”等道德方面的要求;提出“自尊自爱,自省自律”、“豁达宽容,健康向上”、“磨砺意志,不怕挫折”等修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要求等。针对性也体现在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的递进性要求,取消了原《准则》中诸如“不浪费水、电、粮食”、“讲究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等要求,代之以“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仪表整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等要求。
四是主体性。《准则》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因此调整了《准则》用词角度,取消了原《准则》中“不得”、“要”等外在的要求性表述。
五是简洁性。条目减少,朗读上口,便于记忆。新《准则》全文共八条,每一条用前八个字概括条目的全部涵义。
四、以贯彻《规定》为契机,推动我国高校现代学生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跨上新台阶
新《规定》在合理继承的基础上,不仅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的制度创新特征,而且也体现了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学生管理的总体趋势,更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高校学生的关爱和殷切期望。它不仅是我国高校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学生管理的依据,而且也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的新起点。贯彻落实新《规定》的过程,是在学生管理工作领域树立新理念、建立新制度、形成新秩序的过程,是深化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学生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因此,要认真扎实地做好新《规定》贯彻实施工作,做到认识到位、制度到位、队伍到位、监督到位,即:
1、实施新《规定》,关系我国高校千万学子的切身利益,是今后一个阶段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实施。
2、所有高校都要正确理解把握规定的精神和要求。系统清理以往规定,全面修订、完善新的学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
3、要逐级举办培训班,高校学生管理队伍要参加系统培训,提高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服务管理的意识和水平。
4、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准确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本地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促。
5、新《规定》颁布后,我们将组织各媒体和网站通过政策解读、新闻消息、专访报道等形式,全面宣传新《规定》的主要内容、出台背景、过程、重要意义,使更多人了解新《规定》的有关规定。
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关心、理解和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们,促进新《规定》的颁布实施,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为保障新一代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谢谢大家!
文字实录
〔王旭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参加我们教育部今年的第四次新闻发布会,这次新闻发布会也是两会以来,我们首次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经过短暂的分别之后,又相遇在教育部这个金色大厅,我们心情非常高兴。 〔09:22〕
〔王旭明〕: 这段时间我们没有见面,但是我看到媒体上对教育问题的讨论十分的热烈,其中教育公平的问题是媒体讨论的焦点。那么,谈到教育公平 ,我觉得各位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略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教育公平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们国家和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实现了两基,使85%以上的人口,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比如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解放初期的1%不到,已经到了现在的19%,使更多的人来接受我们的高等教育。当然,推进教育公平的根本途径,还是我以前强调过的,无外乎两条: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协调教育的全面发展。那么,只有在教育的发展中来实现教育公平。第二条途径就是以改革促发展,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根据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来改革我们教育内部的已有的规定,促使更多的人实现教育公平。说到这点,我们就我们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改进情况,向各位做一个发布。 〔09:23〕
〔王旭明〕: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教育部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张文,教育部学生司综合处处长张浩明,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永华。我们共同在这里为大家阐述政策,解答疑难。首先有请林蕙青女士介绍新修改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09:24〕
〔林蕙青〕: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们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为了贯彻依法治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适应和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满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今日,教育部周济部长签署的第21号部长令,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管理令,同时教育部高等学校的行为准则新规定,使用于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和在校生的管理。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管理参照执行。下面我主要以四个方面着重以对准则的有关起草情况和修订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09:25〕
〔林蕙青〕: 第一、我想先介绍一下修订两个必要性和紧迫性。原《准则》和《规定》分别于1989年、1990年发布实施。历史地看,他们对于维护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十五年来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 〔09:25〕
〔林蕙青〕: 首先,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发展和深刻变革,对教育的理念、体制、制度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近几年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高校办学规模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09:26〕
〔林蕙青〕: 第三,学生群体特征也在变化。当代大学生都是80年后的一代,正如中央16号文件的概括,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问题,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呈现出新特点、新规律。第四,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原有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对《规定》和《准则》的修订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前依法治教、促进高教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新时期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 〔09:27〕
〔林蕙青〕: 二、新《规定》主要修改内容和制度创新点。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新《规定》是根据新时期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目标,根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的全面修订,数十次易稿,参加起草、修改、论证的学生、教师、专家上千人次,是教育界、法学界、司法界及国家有关部委共同合作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主要变化有以下几点: 〔09:27〕
〔林蕙青〕: 第一,新《规定》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化了高校育人功能,强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品质规范在高校学生成人成才中的作用。首先在总则中增写了“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要求。在总则中还增写了学生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具体规定中增写了学生要“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成为遵守公民道德的模范,不得参与有损大学生形象、有损社会公德活动”等道德行为方面的具体要求;增写了鼓励学生为国服务,应征入伍,入伍学生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的政策规定。 〔09:28〕
〔林蕙青〕: 第二,新《规定》固化了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鼓励和引导高校建立并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制、跨校修读制等新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管理制度。如针对近些年一些学校学科交叉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经验,针对一些学校校内校际教学资源共享的管理改革经验,增写了“学生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选修其他专科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发给辅修证书”,增写了“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等规定。 〔09:28〕
〔林蕙青〕: 第三,新《规定》确立了一系列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新规则。一是明确学生权利与义务。新《规定》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明确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和应当履行的6项义务,为学校和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为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明确了行为准则。 〔09:28〕
〔林蕙青〕: 二是对学生处理和违纪处分标准更加明确清晰。新《规定》取消了法律依据不明确或者行为特征不确定的处分规定,代之以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易于判断的法律标准、纪律标准、学业标准、疾病标准,例如取消了作为开除学籍理由的“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规定,增加了“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开除学籍等规定。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 〔09:29〕
〔林蕙青〕: 三是对学生违纪处理程序更加规范。新《规定》贯彻正当程序的原则,规定学校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告知、送达等程序义务,如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须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书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09:30〕
〔林蕙青〕: 四是确立了学生权益救济制度。学校为维护教学秩序和教育环境,有权对于不能而违反校规的受教育者予以处分。但在实施处分失实或失当的情况下,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对此,新《规定》增设了学生学生对处分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诉权,体现了高校学生管理无救济就无处分的法治思想。如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退学处理或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学生如对复查决定有异议,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这些规则对于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这些新的规定也把学校管理的自由裁量权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09:31〕
〔林蕙青〕: 五是取消了与目前国家基本法律不一致的特殊规定。如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学生能否结婚,根据国家《婚姻法》和《婚姻登记条例》执行。 〔09:33〕
〔林蕙青〕: 此外,新《规定》体现更加“以人为本”的精神,取消“学生在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学籍、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的规定;改写“精神病、癫痫病须退学”为“患有疾病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应予退学”,开除学籍“不发学历证明”改为“发给学习证明”,等等。 〔09:33〕
〔林蕙青〕: 第四,新《规定》进一步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扩大了高校依法办学自主权。新《规定》在明确学校的管理职能、职责和自主权基础上,给予高校以教学管理自主权为核心的多项自主权,给予高校根据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创新管理制度、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和激情的管理空间。总括全文,有5处直接明确为“由学校规定”,有13处要求明确为“按学校规定”执行。放权的主要方面: 〔09:34〕
〔林蕙青〕: 一是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明确提出“学生可以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由学校规定”;二是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明确提出“学生学期、学年所修课程或应修学分数以及重修或升级、跳级、留级、降级等要求,由学校规定”、“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补考,由学校规定”;三是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国家对学生转专业不再做出具体规定;四是授权高校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国家对于学生休学、退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不再作出规定,明确提出“学生申请休学或学校认为须休学者,可予休学。休学次数和期限由学校规定”等。 〔09:35〕
〔林蕙青〕: 在放权的同时,新《规定》也确立了加强政府和学生对学校权力进行的监督制度。学校的管理权是一种公权,法律在赋予学校充分行使自主权的同时,也要将其纳入被管理者和政府的监督之中。为此,新《规定》要求学校将学生管理规定要及时向学生公告,并向教育主管部门备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具有一级管理规定的制订权,而是要根据新《规定》履行依法指导、检查和督促高校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 〔09:36〕
〔林蕙青〕: 第五,新《规定》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强化了相关管理。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问题,增写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可予以开除学籍等规定,并细化了作弊开除学籍的种类,学术诚信在一定意义上是大学生的道德底线,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在当前全社会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形势下,对大学生诚信道德规范必须严格;增加“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的不予注册”;“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应当遵循国家和学校关于网络使用的规定,不得登录非法网站、传播有害信息”,“不得参与非法传销活动”;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增写转学不得从“下一批次录取院校转入上一批次录取院校、由低学历层次转入高学历层次的”要求;针对高校招生不规范和学历证书管理不规范问题,增加“学校要严格按照招生时确定的办学类型、学习形式,填写、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执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制度”的要求。 〔09:36〕
〔林蕙青〕: 第五,新《规定》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强化了相关管理。针对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的问题,增写考试作弊或剽窃,抄袭他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