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社区残疾人规章制度

社区残疾人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1-02-21 19:52:15

1. 残疾人协会规章制度

去中国残疾人互助促进会章程看

2. 对社区残疾人建立求助和监护制度

社区工作人员都没有编制,一般都为公益性岗位,所需工资由对应回岗位(人事、劳动、社保答部门上报财政核拨),享受除住房公积金外的其他保险(个人缴纳部分除外)。
这方面从工资就可以看出来,工资额度不是很高,相对工作强度也不大。

3. 求:社区老弱病残工作制度

1、认真实施“四位一体”新的社会保障办法。负责受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帮困卡的申请对家庭收入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张榜公布并向街道申请,同时,做好各类材料归档保管工作。
2、根据社区成员的需求,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努力增加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
3、经常组织走访社区居民,慰问社区内矿物质 困户和优抚对象以及生活上有困难的老、弱、病、残人员,对孤老户做好“五包服务”,对残疾人做好扶残、助残、安置工作。
4、不断发展十大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健全志愿者组织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服务活动,为社区成员排忧解难。
5、加强对下岗人员转变择业观念的教育,随时掌握下岗、失业人员情装饰品及就业信息,帮助失业人和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6、广泛开展敬老认亲送温暖活动,通过经济援助、生活服务、精神慰籍等形式,使富者知贫、贫者得助,形成爱洒人间,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氛围。

4. 如何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

一、加大宣传 普及助残
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挂横幅等形式,对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宣传。在社区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宣传创建工作。
二、健全组织 落实扶贫
在全社区营造扶残助残氛围,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和生活质量,真正做到残疾人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康复有希望,生活有保障。掌握社区内所有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基本需求,逐人逐项建档立卡,使残疾人入户率达100%。对贫困残疾人,重残无业、下岗失业残疾人,无人抚养、赡养的残疾人进行分类登记。做好“全国助残日”等各类节日期间的扶贫慰问活动和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为残疾儿童提供经常有效的帮困、助学等服务,督促和帮助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三、建档立卡 推进康复
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完善康复服务制度,形成康复服务网络。做好社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筛查工作,对有康复器材需求的残疾人分类登记以配合残联做好相关手术及器材配发工作。建立健全康复需求档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就近、就地为残疾人提供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的康复服务。同时尽可能地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并做好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指导。组织辖区轻度残疾人开展“康复健身操”训练,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便利。
四、完善服务 促进就业
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全方位的具体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相关单位在年内适时适地的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使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技能与水平。搜集整理就业及用工信息并及时向辖区残疾人公布,宣传和落实残疾人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五、宣传法律 维护权利
经常在辖区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广泛宣传,提高社区残疾人及广大居民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意识,及时了解社区内残疾人权益的保障情况。听取残疾人意见,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建立定期走访计划,对需要监护的对象,协助其监护人做好工作,降低肇事率,消除不安全因素。

5. 社区残疾人优惠措施

残疾人优惠政策
一、税收优惠
(1)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
(2)残疾人员的所得,由纳税人提出申请,报市地方税务局审核批准,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3)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暂免征收所得税。凡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的比例超过10%未达到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
(4)对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用地,凡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含35%)以上的,暂免征收土地使用税。
二、减免规费
(1)凡残疾人本人从事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修理业等,规模较小的,登记费、个协会费、管理费减半收取。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90%收取,个协会费适当收取。
(2)经核实,确属家庭特别困难的残疾人从事经营活动的,各所报请局里同意后,可免收登记费、会费和管理费。
(3)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残疾人就业人员达30%以上的,按福利企业对待,管理费按核定标准的70%收取。
(4)残疾人领办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登记费减半收取。
(5)凡残疾人本人从事图书、电子游戏、歌舞厅(卡拉ok)、台球、录相、影碟出租等经营,规模较小的,管理费免收。规模较大(雇用帮手)的,残疾就业人员达30%以上(含30%)的,管理费按核定标准50%收取。
三、残疾人如何申请法律帮助或法律援助
残疾人遇到侵害或民事纠纷,需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要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可以直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也可向指定的残疾人法律威权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或法律帮助,还可委托律师事物所或法律服务所办理有关事项。申请具体流程如上图所示。
如果当事人对法院一审判决不服,需要提起上诉还可以向二审法院同级的法律援助机构、残疾人法律维权机构申请援助帮助,具体程序相同。
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
根据《河南省〈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省政府[1997]第37号令)规定:本省行政区域的机关、团体、企业、 事业单位,均应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暂时未达到比例的单位,每年度必须向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 金。

6. 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活动室内上墙制度都有哪些内容

1、 采取康复室工作人员负责制,为本社区的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和服务。专
2、 按照社区制定的属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
3、 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对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4、 定期走访残疾人家庭,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里支持、知识普及、辅助用具、咨询转介等康复服务。
5、 完整、真实、按时填写《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6、 结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做好残疾儿童的发现随报、早期干预等工作。
7、 配合社区,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定期举办残疾人及其亲友康复知识讲座、培训、提高其参与意识。

7. 社区残疾人工作联络员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在残协主席领导下,做好本社区的残疾人工作。

密切联系残疾人,版主动化解各类矛盾。权倾听残疾人呼声,反映残疾人要求。

协助做好残疾人生活、就业、教育、康复、扶贫、维权、志愿者助残等服务。

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相关工作。

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活跃文化生活,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完成各级残联(残协)和辖区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热点内容
王东岳道德经 发布:2025-08-23 03:46:13 浏览:936
法官应该怎么执法 发布:2025-08-23 03:41:55 浏览:401
民事诉讼法45 发布:2025-08-23 03:40:40 浏览:997
劳动法规定出差补助 发布:2025-08-23 03:40:28 浏览:406
李昌道法官 发布:2025-08-23 03:33:42 浏览:997
毒品赌博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23 03:33:39 浏览:204
劳动合同法25赔偿金 发布:2025-08-23 03:32:10 浏览:779
社会与法凌晨发生命案下 发布:2025-08-23 03:30:31 浏览:349
调律师考试 发布:2025-08-23 03:20:47 浏览:983
发改局相关法律知识宣传 发布:2025-08-23 03:03:20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