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规章制度如何落款

规章制度如何落款

发布时间: 2021-02-23 06:08:43

规章制度最后要写日期吗

规章制度最后要写日期的。

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关键是要保证制定出来的规章回制度内容具有民主性和答科学性。规章制度的大多数内容与职工的权利密切相关,让广大职工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杜绝用人单位独断专行,防止用人单位利用规章制度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规章制度如何落款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要合理,符合社会道德。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违法,但不合理,不适当。如有的企业规章制度规定一顿吃饭只能几分钟吃完;一天只能上几次厕所,一次只能几分钟等。

这些虽然不违法法律、法规的规定,但不合理,也应当有纠正机制。因此,本条规定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❷ 管理制度的格式是什么

这是我公司在使用的,可惜不能发图表上来。

制度类规范性文件格式规定

公司制度类规范性文件的标准字体为黑体和宋体,如无特殊说明,公司所有制度类规范性文件执行以下标准:

1、封皮
凡有封皮的文本,请依据公司标准模板设置封皮,并在行政部备案。
2、文件抬头
文件抬头的左上角为公司的LOGO放置处。中间第一行为公司管理制度文本类别,字体为华文彩云四号,第一行的右边分别为:上部制度文本的编号,下部为版次和修改次数的注明,统一为楷体五号。中间第二行为文件标题。
3、文件标题
各种文件中,文件标题均使用黑体二号字,加粗;副标题用黑体四号字体,不加粗;标题和正文之间空一行。
4、正文字体
4、1正文标题字体
各级条款标题均用阿拉伯数字(1.,1.1,1.1.1)区别。一级条款标题为黑体四号字,加粗,二级条款标题为黑体四号字,不加粗,三级条款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四级条款标题为宋体小四号字,不加粗;
4、2说明和目录
另外,正文前如有填写说明和目录的,请依序安排,其中,填写说明与目录的正文均使用黑体小四号字,不加粗。
4、3有标题正文
有标题正文不论是几级条款,全部采用宋体小四不加粗。
4、4无标题正文
一般情况下,各条款一定要设置简单明了的标题,便于查阅,确实不能或不宜设置标题的,字体要求如下:一级条款没有标题的,用黑体四号加粗;二级条款没有标题的用黑体四号不加粗;三级条款和四级条款没有标题的一律采用宋体小四不加粗。
4、5单独段落的采用黑体小四加粗。
5、行距、段落间距
文件全文行距设置为单倍行距,段落之间和一级条款之间空一行,其余条款中的小标题无须空行。
6、缩进
段落设置一般为首行缩进(2个字符),含条款的(如合同)为悬挂缩进。
7、页面设置
页边距上下均为2.54厘米,左右为3.18厘米,页眉距边界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
8、页眉页脚
没有特殊要求,制度类规范性文本不再设置页眉,页脚格式均为“共X页”带页号,页脚均使用宋体小五号字。
9、图表
制度类规范性文本里的图表大小可根据需要设定,图表标题需用宋体,五号字体,图表内容中,标题栏需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加粗,加入标准淡绿色底纹,其它文字内容用宋体,五号字体,图表的说明注解文字则用宋体,小五号字体。
表一 表格示例(宋体,不加粗)
序号 标题栏 标题栏 标题栏 标题栏
1 内容栏 内容栏 内容栏 100.00
2 内容栏 内容栏 内容栏 100.00
说明:宋体小五号,不加粗

10、附录或附件
正文下若附有附录,“附录”和“附件”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加粗,内容采用黑体四号不加粗。

11、落款
文件底部若需要落款,使用黑体小四,加粗。编制、审核、批准栏均为宋体五号字体。

12、本制度自批准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 部门文件编号格式:
1、行政管理文件**—XZ—20090101-01
2、人事管理文件**—RS—20090101-01
3、财务管理文件**—CW—20090101-01
4、销售管理文件**—XS—20090101-01

附件 1、《制度类规范性文本格式模板》

❸ 联合发文的红头文件应如何落款

由联合部门共同署名盖章。

联合发文有一个牵头部门,文号使用该部门的,在发文部门中,把牵头部门放在第一位,其余顺序排列。

比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规范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设置临床医学类专业的通知 ,这就是两个部门的联合发文。

几个机关同发一个文件,称为联合行文。同级政府、同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应当注意,上下级机关不可联合行文。

(3)规章制度如何落款扩展阅读:

联合行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宣传机关联合发文,包括下行文和上行文。联合行文有两个条件:

(一)涉及多方面和多部门的事,单方面或一个部门行文无效而必须联合行文;

(二)联合行文者必须是同一级别的机关或部门,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行文,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行文,省委和省政府联合行文等。

又如:《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成立管理干部学院问题的请示》,是联合行文中的上行文。

联合行文要注意的内容是:

(1)行文的各机关部门必须是同级的;

(2)联合行文对于共同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或兴办某些事业,是非常有利的;

(3)几个平行机关或部门联合行文,应将相对应的各机关都列为主送机关;

(4)联合行文应当确有必要,且单位不宜过多。

(5)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参考资料:网络-联合行文

❹ 现在公文落款如何写

加盖公章的公来文,成文日期一自般在正文下空两行,右空四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日期之上,以日期为准居中编排。不加盖公章的公文,正文下空一行右空两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下一行编排成为日期,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右移二字,如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发文机关署名写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❺ 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但在落款确是最终解释权归德育处所有,学校怎么变

【最终解释权归德育处所有】
搞笑……

现在霸王条款是如此之多,甚至内学校都要来定几款么容?!

学校规章制度本就不能凌驾于法律法规之上,如果学校规章出了问题,学校都难辞其咎,小小一个德育处,还想拥有“解释权”?!

无非是欺负学生和家长罢了
一副地头蛇的模样

作为学生,反正尽量不去触犯那些条例就是了
万一真的那些条款欺人太甚,收集书面证据(有盖公章的那些“规章制度”最好)
向主管单位,如教育局,或者媒体反映,
小小德育处,兜不住的

❻ 公文写作中 落款和日期 规范的格式是什么 谢谢

公文写作中落款和日期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写成文日期,如2018年11月20日,成文日期在正文之下一般空2行、右边空4个字,用3号仿宋体排印,发文单位署名在成文日期上一行和日期居中对齐。

公文必须注明发文日期,以表明公文从何时开始生效。发文日期位于公文的末尾、发文机关的下面并稍向右错开。发文日期必须写明发文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考察时间发生困难。发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的日期为准,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决议、决定等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

(6)规章制度如何落款扩展阅读:

一、公文规范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三要素”。

1、主送机关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报等公文,叫普发公文,凡下属机关都是收文机关,也就是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报送另一机关,可采用抄报形式。主送机关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写。

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排印,回行时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之后用全角冒号。

2、正文

这是公文的主体,是叙述公文具体内容的,为公文最重要的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发文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写法力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实事求是,合乎文法,切忌冗长杂乱。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要一文数事。 文中的结构层次序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3、发文机关

写在正文的下面偏右处,又称落款。发文机关一般要写全称。也可盖印,不写发文机关。机关印章盖在公文末尾年月日的中间,作为发文机关对公文生效的凭证。

4、抄送单位

是指需要了解此公文内容的有关单位。一般均用上下两条线隔开,抄送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需要执行或知晓内容)的上级、下级和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抄送机关名称标注在印制版记上方,主题词下方,用横线把主题词和印制版记隔开,抄送机关名称前加“抄送”2字用3号仿宋体字左边空1字排字,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名称之间用顿号或逗号隔开,末尾用句号。一行不够用二行,二行与冒号后对齐。

5、文件版头

正式公文都有版头,应标明是机关的名称。版头以大红套字印上“××××××(机关)文件”,下面应加一条红线衬托。

6、公文编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如:“国发〔1997〕5号”,代表的是国务院一九九七年第五号发文。“国发”表示国务院的代字,“〔1997〕”指的是年号,(要使用“〔〕”的方括号),“5号”指的是发文的顺序号。如果是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需要注明主办机关的发文编号。

编号的位置:凡有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的上方红线与文头下面的正中位置;无文件版头的,放在标题下的右侧方。编号的作用:在于统计发文数量,便于公文的管理和查找;在引用公文时,可以作为公文的代号使用。

7、签发人

文头部分写上签发人,即在版头红线右上方,编号的右下方,字体较编号稍小。格式为“签发人:×××”。

8、机密等级

机密公文应根据机密程度划分机密等级,分别注明“绝密”、“机密”、“秘密”等字样。机密等级由发文机关根据公文内容所涉及的机密程度来划定,并据此确定其送递方式,以保证机密的安全。

密级的位置:通常定格标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机密公文还要按份数编上号码,印在文件版头的左上方,以便查对、清退。

9、紧急程度

这是指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分为“特急”、“加急”。标明紧急程度是为了引起特别注意,以保证公文的时效,确保紧急工作问题的及时处理。紧急程度的标明,通常也是放在标题左上方的明显处。

10、阅读范围

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密程度,有些公文还要明确其发送和阅读范围,通常写在发文日期之下,抄报抄送单位之上偏左的地方,并加上括号。如:“(此件发至县团级)”。行政性、事务性的非机密性公文,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行文,都不需特别规定阅读范围。

11、附件

附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它是根据需要作为正文的补充说明或参考材料的。附件,应当在发文机关之前,正文之后 ,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不能只写“附件如文”或只写“附件×件”。

置于主件之后,另起一页开始排印,与主件装订在一起。 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最后一行后空1行的左侧空2个字,用3号仿宋体字排印“附件”2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2个以上附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注序号。

十五、其他。

公文文字从左至可横写、横排。拟写、誊写公文,应用钢笔或毛笔,严禁使用圆珠笔和铅笔。公文纸一般用16开,在左侧装订。

12、印章

,均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公文外印章距正文2mm―4mm居中压成文日期。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线压在成文日期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的中心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二、公文的分类

1、狭义公文

是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正式规定的文种。(2012年新办法)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广义公文

除上述法定文种外,还包括党和国家机关常用的应用文,其大至总结、计划,小至条据、便函,种类繁杂。一般说主要有综合性工作总结、计划(包括规划、工作要点、安排、方案、设想等)、调查报告、简报、专用书信、讲话稿、讣告悼词、规章制度(如章程、细则、制度、守则)等。

❼ 制度的公文书写要求

格式
行政公文的格式要素可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红色反线以上的各个要素统称眉首;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结构用语
公文结构的用语分为:中,国演。讲网,一是开头用语, 用来表示,代,写公文。行文目的、依据、原因,伴随情况等。如:为(了)、关于、由于、对于、根据、按(遵、依)照、据、查、奉、兹等。二是结尾用语。如:为要(荷、盼)、是荷、特此通知(报告、函告)等。 三是过渡,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用语。如为(对、因、据)此、鉴于、总之、综上所述等。四是经办用语。如:经、已经、业经、现经、兹经、办理、责成、试行、执行、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切实执行等。五是称谓用语。有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你、贵;第三人称:该。等等。
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上“文件”二字或者加上带括号注明的文种名称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可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发文字号
由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如:
渝府字〔2009〕23号
1、份号
标注同一份公文正本份数的号.在秘密以上等级公文中标引。
2、密级
秘密,机密,绝密
3、紧急程度
特急,急件
标题
1. 规范式:三部分,即: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用于重要、庄重的公务
2. 灵活式
A 二部分:一是发文机关+文种
(以上标题下可加时间)
二是事由+文种
三是“转发+始发机关及原通知标题”
B 一部分:只有文种
――常是不大重要的公务,带周知性
★带发文机关的标题下面如写发文时间,则须用括号,公务须是重大的、庄重的。文后不写落款及时间。
正文
1.主送机关 (面向机关全体人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公务是周知的、重大的,常常不写;注意工作实际中组织关系)
2. 正文
A. 原由:一是依据:
# 情况:叙述时间、单位、地点、人物和事件等; 常用“目前…”类时间状语 ;简介人物及事迹
#文件: 常用“根据…”;往往是一句话
# 意义:议论:常用“是…”
# 作用 :常用“将使…”
二是目的:常用“为…”
原由部分可省略,或只省略依据、目的之一。
B 事项:(内容多而重要的分条列项即列出层义,或用小标题 或用句子表达)
1.并列式。常见。一般写的是公务的横向的、静态的情况。各部分相互之间无紧密联系,独立性强,但共同为说明主旨服务。能够省略某一部分。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概括面广,条理性强。
并列式内容之间的序码可用数字式,也可用分段式;段中并列的内容可用数字、分号(;),也可用句子并列式。
要求重轻有序:重要的放在前边,依次类推。
2.递进式。一般写的是公务的纵向的动态的过程或者事理。各部分层层递进,每一部分也不可缺少,前后顺序也不能颠倒。这种方法的好处是逻辑严密,能说明问题。
在一篇公文中,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交叉,即以一种方法为主,在某一部分即某一层次中用另一种方法。
注意:自此以下常运用序码。顺序是一、(一)、1、(1)共四层。
不重要内容分项可用分段甚至加分号(;)的形式。
C 结尾:(可以不要)常见有:
一是各文种专用语如:“请予批准”、“特此通知”等。
二是希望、号召类。
几种常用的商务公文
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的特点
一、针对性。中,国演。讲网,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代,写公。文,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
三、单一性。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 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领导,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
四、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一、 请求指示性请示。
二、 请求批准性请示。
三、 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一、 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 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 受文领导。每份请示只能写一个受文领导,不能多头请示。
二、 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 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 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3. 结语。另起一段,其习惯用语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呈请核准"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部门予以执行"。
三、 尾部,其主要结构为落款与成文时间两部分。
请示应注意的问题
一、 一文一事的原则。
二、 材料真实,不要为得到领导批准而虚构情况。
三、 理由充分,请示事项明确。
四、 语气平实、恳切,以引起上级的重视。
报告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询问的陈述性上行公文。
"报告"是陈述性文体。中,国演。讲网,写作时要以真实材料为主要内容,代,写公。文,以概括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电画:幺三二,二令五三,五零零六,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所以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的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的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为主,语气要委婉、谦和、不宜用指令性语言。
报告的特点:
一、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
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二、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三、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四、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领导、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一、 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1. 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2. 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二、 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 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三、 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四、 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 支出报告等。
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企业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公告的写法
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一、 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 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二、 正文
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
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
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三、 落款及日期
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一、 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公司******会议纪要》。
二、 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 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 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三、 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电子公文
随着网络化的发展,公文通过E-mail的方式批阅使传统的办公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但现在国内缺少实现网上公文批阅的软件,文件容易被拷贝、篡改,企业的办公方式还无法真正实现无纸化。

❽ 制度初稿,后面怎么落款

单位制度请自觉尊守、谢谢员工们密切配合执行。公司单位、经理、公章、年月日。

❾ 管理制度需要落款的吗

规章制度是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是各种规定、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制度可分为岗位性制度和法规性制度两种类型。岗位性制度适用于某一岗位上的长期性工作,所以有时制度也叫“岗位责任制”。如《营销部岗位责任制》、《行政部岗位责任制》。法规性制度是对某方面工作制定的带有法令性质的规定,如《考勤制度》、《财务制度》、《员工守则》。

规章制度的分类
⒈制度
制度是有关单位和部门制订的要求所属人员共同遵守的准则,是机关单位对某项具体工作、具体事项制订的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安全生产制度》、《××地区环保局廉政制度》。
⒉规则
规则是机关单位为维护劳动纪律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要求大家遵守的关于工作原则、方法和手续等的条规。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专家组工作规则》、《南方工业学校图书馆借书规则》。
⒊规程
规程是生产单位或科研机构,为了保证质量,使工作、试验、生产按程序进行而制订的一些具体规定。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车间操作规程》、《计算机操作规程》。
⒋守则
守则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求其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倡导有关人员遵守一定的行为、品德规范。它的制发者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部门。例如:《全国职工守则》、《汽车驾驶员守则》、《高等学校学生守则》。
⒌须知
须知是有关单位、部门为了维护正常秩序,搞好某项具体活动,完成某项工作而制订的具有指导性、规定性的守则。它的制发者是有关单位、部门。例如:《观众须知》、《参加演讲赛须知》。

❿ 如何起草制度,制度的写作格式是什么样

制度格式写法参考
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建立正常的工作、学习、生产秩序,而制定的一种具有法规性与约束力的文件。制度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具体化,具有法规的效力。它对人们有指导和约束作用,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制度的使用范围极广,不论是行政工作、经济活动,还是日常事务、学习、生产、管理等,凡是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办理的事情,都可以使用制度这一文种。制度的分类,按制定部门分,有国家制定的制度,企业制定的制度、个人制定的制度;按时间长短分,有长期性的制度、临时性的制度;按内容性质分,有行政工作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目前在我国的经济管理制度中,又出现了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工作岗位责任制等新的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是责、权、利在一个岗位上的有机结合体,它可以使一个工人或干部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权利,增强责任感,也便于衡量和检查劳动和工作成果,从而更好地贯彻执行按劳分配原则。

制度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发布或落款组成。

标题。基本都是由制作单位名称、制度内容和文种组成。

正文。制度的正文,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繁、或简。内容较繁的制度,分总则、分则、附则。每一部分均可按内容的多少分列若干章或若干条。总则可用概述或条文的形式来表明订立这种制度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实用范围。分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分条具体地写明其有关内容及项目。附则,说明制订权,修订权或解释权,以及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等。内容比较简单的制度,正文可以采用前言加主体的方式写,前言说明制订这一项制度的目的、意义,然后分条写出具体内容。有些制度不必写前言、结语,只写若干条规定性文字即可。

发布或落款。有时可以在标题下注明制定或发布的单位、时间;有时可以在正文下面写上订立制度的单位及发布日期。

写制度要明确制订的权限,不能越权随意制订制度,任何单位所订立的制度内容不能同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有的制度还需报上级或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写制度语言要严谨、周密,条文要具体、切实,简明。

热点内容
番禺刑事律师 发布:2025-08-23 21:44:03 浏览:777
合同法第22 发布:2025-08-23 21:35:57 浏览:317
法治法治先锋 发布:2025-08-23 21:23:19 浏览: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015 发布:2025-08-23 21:18:45 浏览:359
济民法师图片 发布:2025-08-23 21:05:56 浏览:166
道德与法治强奸 发布:2025-08-23 20:40:49 浏览:957
合同法的解释第16条 发布:2025-08-23 20:37:05 浏览:71
合同法违法分包获利 发布:2025-08-23 20:36:31 浏览:828
2015年新的婚姻法 发布:2025-08-23 20:36:29 浏览:432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旅行中如果应按照 发布:2025-08-23 20:36:28 浏览:795